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练习(上).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练习(上).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练习(上).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练习(上).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章节练习(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填空题、小明做的读书笔记有些遗漏,请你把它填上()上体育课时,老师吹口哨声是由于空气的 ,如果这时空气温度是15 ,则口哨声传播速度是 m / s 。()人们在岸上行走会吓跑水中的鱼,鱼听到的声音是由 进行传播的;月球上是 的, 传播声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也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常分为 , 和 三类。2当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 。3、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 一般情况下 _传播声音最快, 传播声音最慢。4、看家的狗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是为了能听到远处来人的脚步声,这是由于 _的原因。5、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 产生的。6、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_。7、如图1所示,图甲为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而产生的,并经_传入人耳;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_甲乙图18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9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m10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11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秒12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秒以上13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发生_二、选择题14、下列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 )A、有浓雾的早晨B、冰天雪地的北极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15、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A、铁、空气、水 B、铁、水、空气 C、水、空气、铁 D、空气、水、铁16、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7、三位同学在铁路边议论,用哪种方法尽早听到远在视野外的火车开过来的声音()A、在路基上,全神贯注,侧耳细听 B、趴在路基上,把耳朵紧贴在枕木上听C、趴在铁轨上,把耳朵紧贴在铁轨上听 D、三种办法都不行。三、简答题18.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两倍,在6000m高空水平飞行当你在地面上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已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 19.拿一面锣来,将它敲响。用力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20.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四、科学探究题21、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 _ ;一个酒杯 ;一个笔帽 _ ;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通过上述探究,现在我知道了:声音是 产生的。22、把一盆清水摆放在桌上,用两石块在水中互相撞击,将耳朵贴近盆边,听到水里石块相击的声音了吗?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图3.1323、找一根长木棍,一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图1.12),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24、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发声体正在振动。(所选器材最少为最佳)25、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本节探究点拨中指出:“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注意准确表述这些问题,还应学习寻找问题中的矛盾。”下面的几个问题,符合探究点拨中的哪一点?(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让人心旷神怡;轰鸣、嚎叫、电锯“吱吱”让人心烦意乱。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这是从 、 提出问题的。 (2)学校即将召开春季运动会。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X100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训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李老师看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们提出了一个关于速度是否变化的问题。接下来,大家议一议,你们应该如何收集证据,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 李老师是 提出问题的。(3)编钟演奏的乐曲为什么悦耳动听,木棍敲石头的声音为什么不好听?除了响度和音调的区别之外,各种声音还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在 发现并提出问题的。(4)你能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吗?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填空题:1人靠_感知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再把声音的_传给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2声音通过_、_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_,科学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3把机械手表用牙齿咬起来,两只手掩紧耳朵,你会听到滴答声加强了许多倍,这说明了_ 4.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因为_二、选择题5骨导式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了美观 B把声音传给耳膜 C保护人的内耳 D把声音传给头骨和颌骨6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C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7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部分出现故障会使人失去听觉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听觉神经 8有人需要戴助听器才能听见声音,请你分析他可能的病因( ) A他的听觉神经损坏了 B他的鼓膜破裂 C他的听小骨损坏 D他的大脑听觉区损坏9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堵住耳朵,把振动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B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用手指堵住耳朵听取音叉的声音 D听耳边同学的悄悄话10关于立体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播放出来可能是立体声 B只用两个话筒放在舞台上不同的地方将声音播放出来才是立体声,其他都不是 C声源处不同位置放的话筒越多,观众四周对应的扬声器越多,通过扬声器听到的立体声效果越好 D通过剧院的扬声器听到的立体声效果与话筒多少无关,而是与演员的位置有关11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耳廓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主要是为人遮风挡雨 C耳廓是主要是为了防止杂物入耳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三、简答题12.许多武打片中出现过双目失明而武功高强的人行走自如,跟别人格斗时能知有何种兵器袭来,请问他是凭什么感觉到的?如他在树林中与人格斗,此时刮起了大风,树叶哗哗作响,则对他有影响吗?三、声音的特性一、填空题1音调是指声音的_,它与发声体的_有关。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其单位是_,符号是_。2响度是指声音的_,它与发声体的_有关。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就不同。4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响度大的是_。5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6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二、选择题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8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9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 D。振动时间长10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11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12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13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14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A能感到蝴蝶飞过 B能感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15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16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响度、音色和音调17人们在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一特性来判断?(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1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19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20声音的音调决定于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发声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21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致为A.20 Hz20000 Hz B. 60Hz65000Hz C.15 Hz50000 Hz D. 10 Hz150000 Hz22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改变弦的粗细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23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三、简答题2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梳子齿上划过,如图所示,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发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5、用复读机录下自己读书时的声音,听一听,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可别人听起来与直接听自己说话没有多大差别,这是为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填空题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是,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3、噪声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噪声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防止噪声的,二是阻断噪声的,三是防止噪声进入。4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_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 5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处减弱噪声 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减弱,乙在_减弱,丙在_减弱7“无声手枪”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的8、张强在家修理桌子时有敲击声,为了是邻居少受干扰,张强想出了三种方法:(1)在被敲的地方放一块抹布(2)把自家的门窗关的严实(3)嘱咐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张强在减弱噪声的方法中:(1)是在 处减弱噪声(2)是在 处减弱噪声(3)是在 处减弱噪声二、选择题9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10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11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1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13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1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15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 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16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17.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18、关于噪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学习、工作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C、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19、你的邻居在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B、用棉毯挂在间隔的墙壁上C、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D、请邻居唱歌时放低音量20、下列哪个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的( )A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B.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C.机动车在市区禁鸣 D.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21.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22.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 B.在耳朵里塞棉花团C.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 D.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三、分析题23.当夜深人静你正欲入睡时,从邻居家传来了悠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你认为它是乐声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24.如果你家居住的地方附近正在施工建筑楼房,每天晚上都有吵闹嘈杂的噪声,你将如何防止这些噪声对你的危害,说出你采取的措施和物理依据. 五、声的利用一、填空题1声既能传递_,也能传递_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的性质2蝙蝠的视力很差,它们又只在夜间活动和觅食,它们是用_的方法绕开障碍物并确定目标位置和距离的二解释下列现象根据下图112、图113、图114三幅图,说明超声波在工业、生活和医疗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三实验探究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取两只完全相同的音叉,按图115所示的方式放置,注意要让两音箱的开口端相对用细线悬挂一泡沫塑料球(或乒乓球)与左边的音叉轻轻接触用锤敲击右边的音叉使其振动发声观察左边的音叉及泡沫塑料球的反应,你会发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时用手握住右边音叉的叉股,使其停止振动我们会听到左边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际做一做,通过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 图1-15材料:两个一样大的空饮料瓶实验如图11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饮料瓶子让一个朋友在几米外拿着另一个瓶子指导你的朋友往瓶子里吹气,产生一个低调的哨音哨音响了几秒钟之后,把你的耳朵贴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口附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这个声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图1-16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一、选择题(3分10=30分)1.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2. 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锣发出的声音是靠锤子的振动发出的B气体传声比液体传声快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 D.真空不能传声4在下面的事例中,不能说明固体或液体能够传声的是()A.关严窗户,仍能听到室外的声音 B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火车行驶的声音C在空房子里讲话,会感到余音缭绕 D游泳时,潜水员在水里也能听到岸上的说活声5.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7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A.在汽车底盘下要装减震弹簧 B在宾馆地面上铺厚地毯C.在特工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外罩8小林家中的桌面有一只金鱼缸,小平敲了一下桌子,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波的传播途径是( )A. 空气水 B. 桌子水鱼 C. 桌子空气水鱼 D. 桌子鱼缸水鱼 9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10如右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二、填空题(1分30=30分)1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 _。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 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产生的。(2) 笛声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传播速度是_ m/s。(3)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3. 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 、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4.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头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定的。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客船的。5.敲打铜锣,因锣面 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6. 如右图所示,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 _通过_ _传给_ _。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_。7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之间;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 ,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 。8右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 发出的,响度大的是 发出的。9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 m。人耳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因此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至少为 m时才能听到回声。10如右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11一根装有水的500m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约为5000m,在水中每秒传播约为1500m,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_ _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_ _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_ _传来的。12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1) 工业噪声: ;(2) 交通噪声: 三、实验题(8分+6分=14分)1如右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_。(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_。(3)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_。(4)这个实验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_。2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四、简答题(2分+2分=4分)1有副对联如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其中涉及到哪些声学的知识?2在有些地方,可看到如右图所示的标牌,这表示什么意思?五、探究题(6分+6分+10分=22分)1. 小明、小红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红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笔尖在纸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答:_。(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答:_ _ _。(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验证问题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写出你的设计。答:_ 。2. 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一:如图左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实验二:如图右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图左图右(1)比较你在探究实验一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实验二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2. 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 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 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_的关系。(3)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只填写数字代号)。2009年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声现象)一、填空题1、【2009河南省】为了减少噪声枵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2、【2009贵阳市】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3、【2009锦州市】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产生的,靠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相似. 4、【2009宜昌市】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的响度大,的音调高。5、【2009茂名市】小明正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这歌声对正在专心做作业的小良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小明的眼镜脏了,拿到眼镜店用超声波进行清洗,说明超声波具有 。6、【2009湛江市】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传到人耳的7、【2009福州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8、【2009娄底市】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9、【2009朝阳市】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 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填“乐音”或“噪声”)。 10、【2009莆田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不能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传回地球的。11、【2009齐齐哈尔市】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 二、选择题1、【2009天津市】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2、【2009河北省】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图1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一句是音调3、【2009江苏省】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2009南昌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5、【2009广州市】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图26、【2009贵阳市】如图2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7、【2009长沙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8、【2009荆门市】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9、【2009朝阳市】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11、【2009玉林市】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 【 】A响度不同 B振幅不同 C音调不同 D音色不同12、【2009威海市】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3、【2009娄底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14、【2009济宁市】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图415、【2009湛江市】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16、【2009潍坊市】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2008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声现象一、选择题 1(08株洲)“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2.(08淮安)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 ( )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传声性能 D硬度大 3.(08广安)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4.(08厦门)如图l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5.(08宜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6.(08福州) 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者均可7.(08泰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8.(08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