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环保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1页
兴隆县环保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2页
兴隆县环保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3页
兴隆县环保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4页
兴隆县环保基础设施规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基础设施规划1 环境和生态现状1.1 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兴隆县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抬高,海拔高度150至2118米,燕山主峰雾灵山座落在县城北部。2、水文地质项目拟建设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式背斜、蓟县凹褶束的北部。主要出露地层位中下太古界迁西群上亚群拉马沟组和新生界第四季全新统。岩性由各种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类等组成的碳酸岩类最为发育。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类,发育在山体残留坡积物上。3、气象条件兴隆县六道河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半干旱半湿润燕山山地气候,四季明显,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湿度为58%,无霜期160-17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740.1毫米,是冀北多雨县份之一,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区。降水量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冬春为少。年际变化大,地区差异大,降水由北向南递增,东西走向的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备风坡降水少。由此可见,全县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林牧各业生产较为有利。4、地震烈度本项目建设地点非地质灾害易发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1.2 生态环境条件本项目拟建地点周围无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环境状况良好。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1 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绿地率为47%,可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以及县域面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促进园区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同时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及项目容积率,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2.2 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污染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出于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各类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来往较频繁。因此,车辆运输及物料堆放产生的道路扬尘较大,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2 、碳氢化合物等。(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因素有:施工现场工人生活污水;施工活动中排放的各类生产废水;施工现场地表裸露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SS等;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有搅拌机、清洗水、搅拌中外泄废水和洗石冲灰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SS、硅酸盐、PH油类等。(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建筑施工噪声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由施工机械产噪机理和特征,可知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四个特点:高噪声施工机械相对集中于土方期和结构期,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打桩的打桩机冲击声声功率最强,但发生时间较短。施工机械噪声除打桩机为狭带冲击声外,其余多为中、高频的机械噪声。安装期大部分声源在室内,旗工期声源皆在室外,影响范围较远,尤为打桩机的冲击声。施工噪声污染特点是短期和暂时性的,一旦施工停止,施工噪声影响将随之消失。(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清理外运,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运营期环境污染分析(1)废污水及其污染物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到园区污水管网系统中。(2)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在园区内较隐蔽位置设置生活垃圾站每天定时由专车送至城市垃圾站统一处理。(3)噪声污染本项目的噪音无需处理,即可达到一类混合控制标准。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3.1 生态环境保护1、设计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将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污染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1)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本项目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防止泄露遗撒污染环境措施、施工现场设立施工环境保护宣传牌。对易扬尘物料采用毡盖措施,避免扬尘污染;运输灰土、沙石、垃圾等易发生扬尘的散流体物料,采用密闭车辆运输,并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露;注意气象条件变化,土方施工应尽量避开环境风速大、湿度小的天气时段;施工现场周围,连续设置不低于2.5米高的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和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处理,并定期清理,避免产生过多的尘土;工地入口处要设置清洗车轮措施,设有专人清洗车轮及清扫出入口卫生,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轮不带泥土;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暂存点,并及时回收、清运工程垃圾等等,并加强环境管理。(2)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选用低噪音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并在靠近敏感目标处设置隔音屏障,尽量增大对设备噪音的隔音量;安排好施工时间,禁止当天23时至次日6时(如需打桩作业时,禁止施工时间为当日22时至次日7时)进行产生噪声的作业。如必须夜间施工的工程,应写出书面申请提前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起重、运输机械在施工现场禁止鸣笛;现场设置电锯、空压机、砂轮和搅拌机应安放在按工地相应方位搭设的设备和操作间内,不可露天作业;对于产生噪音较大的设备应考虑安装消声减噪装置。(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期在挖填土方量大的现场外围建挡土墙;对不是工程要求必须改变地貌形状的场地,尽量减少其扰动;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道路的设计,土石方挖填方案等进行周密论证,优选出水土流失少的方案;对形成的裸漏土地,尽量恢复林草植被。(4)其他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原料不肆意堆放,应保持整洁有序;工程竣工后及时拆除各种临时工棚、设施,并将现场整理干净。建筑废弃物应运到环保或城建部门指定的地方存放;建设适当数量的公厕,设废物箱,保持施工现场的洁净;在施工现场设置绿化带,可建一定面积的绿化区,以改善施工区形象,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行为;运输遗洒防治:道路出入口设清洗槽,车辆离开现场前应清洗轮胎、底盘的泥尘;车辆不超载,并覆盖严密,严防遗洒。混凝土罐车出场前清洗下料斗。3、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治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即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可直接排放。(2)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由项目区专设部门统一清运,分类收集,每天收集后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厂。3.2 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本项目环保措施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的要求,环境治理方案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项目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等,提出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3.3 环境影响治理效果分析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排放物及其他环境影响因素的性质特点,通过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方案,各项污染物排放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污染治理效果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有关要求。4 给水工程建设方案1、水量预测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估算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给水用水量时,按照下列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确定。 (1)城市居住用地水量本工程项目区居住人口按1万人考虑,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用水定额按110L/人.d。城市居住用地用水量表名称人数用水定额(L/人.d)日用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10%(万m3/d)日总用水量(万m3/d)年总用水量(万m3/年)住宅1万1100.110.0110.12143.56(2)公用建筑用水量本工程属于C类行政办公,大约按3万人考虑,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用水定额按1.2m3/人.月。公用建筑用水量表名称人数用水定额(L/人.月)月用水量(万m3/月)未预见水量10%(万m3/月)月总用水量(万m3/月)年总用水量(万m3/年)产业园3万1.23.60.363.9647.52(3)园区总用水量43.56+47.52=91.08万m3/年2、规划水厂设计规模规划水厂设计规模为0.25万m3/d。3、给水管线工程量统计给水管线工程量表名称管径(mm)管材管长(Km)平均埋深(m)给水管dn400PE1004.51.5给水管dn315PE1003.01.5给水管dn200PE1003.01.5给水管dn110PE1003.01.55 再生水工程建设方案1、再生水用途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再生水厂规模确定(1)绿化浇灌用水量绿化浇灌用水量表名称用地面积绿化率(%)绿化浇灌用水指标(万m3/km2.d)绿化浇灌用水量(万m3/d)产业研发区150500.250.375住宅50450.250.125(2)道路冲洗用水量道路冲洗用水量表名称用地面积道路冲洗用水指标(万m3/km2.d)道路冲洗用水量(万m3/d)道路25公顷0.200.05(3)城市居住用地及公共建筑再生水量城市居住用地及公共建筑再生水量表名称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给水量(万m3/d)折减系数再生水量(万m3/d)住宅楼50公顷0.60.210.063产业研发区1501.20.651.17(4)再生水总量0.5+0.05+0.063+1.17=1.783万m3/d。(5)再生水厂规模再生水厂规模为1.8万m3/d。3、再生水管线工程量统计再生水管线工程量表名称管 径(mm)管材管长(Km)平均埋深(m)中水管dn315PE1004.52.0中水管dn200PE1005.02.0中水管dn110PE1004.02.06 排水工程建设方案1、排水体制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雨水经管道泄入谷地自然水体。2、污水量预测污水水源来自规划区内综合用水排水,包括全部给水及部分再生水(城市居住用地及公共建筑再生水)的排水。给水量(最大量):2.5万m3/d;城市居住用地及公共建筑再生水量(最大量):0.301.8=0.54万m3/d;综合用水总量(最大量):2.5+0.54=3.04万m3/d;污水排放系数取0.9;污水水量为3.040.9=2.736万m3/d;考虑本区域为新建区域,污水管道收集率取0.90;污水管道收集量为2.7360.90=2.4624万m3/d。污水收集管采用埋地PE排水管,忽略地下水渗入量。3、污水管道污水管道采用埋地PE管道,埋设深度暂估3m,管道充满度按0.5考虑,沿部分园区主干路,次干路由北向南设干管自流排放,在园区南部设主干管收集污水名进入污水处理厂。4、污水管道工程量统计污水管线工程量表名称管径(mm)管材管长(Km)平均埋深(m)污水管D300PE4.43.0污水管D400PE4.43.0污水管D700钢砼2.53.05、雨水量预测采用河北省承德地区暴雨强度公式,即:q=28391+0.728lg(P-0.121)/(t+9.60)0.87,设计重现期P采用1年,汇水时间采用10min,延缓系数m=2,设计降雨历时t=10+248=106min,综合径流系数=0.45。暴雨强度:q=28391+0.728lg(1-0.121)/(106+9.60)0.87= 43.7 L/sha。总体占地面积 F=3500亩雨水量Q=qF=43.70.453500667/10000=4590L/s。(1)雨水管道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埋设深度暂估1.5m,按满管流考虑,沿部分园区主干路,次干路两侧布置,由北向南设干管自流排放。(2)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污水管线工程量表名称管径(mm)管材管长(Km)平均埋深(m)雨水管D700钢砼141.5雨水管D800钢砼141.56、污水处理厂污水与再生水合建处理厂1座,设计污水处理规模:3万m3/d,再生水生产能力 1.8万m3/d,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深度处理,达到国家GB/T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尾水排放周边河道(根据环评最终确定),再生水达到GB/T18920-2002中较高标准供应规划区内再生水用户。污水厂及再生水厂污泥脱水收集后送至周边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站进行最终处理。7 供热:(1)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本工程位于丘陵地带,绿色生态环境,日照充足,产业研发区密度低,低层建筑,建筑面积大,有充足安装集热器的位置,同时考虑国家对绿色节能技术的大力推广,实行了一些的优惠政策,适合采用太阳能与普通能源相辅的采暖方式。太阳能供热系统是指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供给建筑物冬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的系统,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供热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其它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集合构成。由于地板辐射采暖其散热面积大,而且主要的热交换方式为辐射换热,增加了人员的舒适性,地板辐射采暖要求的供水温度比较低,一般在55C以下。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供水温度一般在4045C,所以太阳能作为热源是最为适宜的,而且节能效果显著。其优点在于:节能环保,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尽可能的减少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运行费用低。但是基于国内对太阳能采暖的应用现状以及太阳能采暖技术不够成熟,太阳能采暖在本工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有:需要采暖的季节是冬季,而冬季太阳的辐照量不如其他三个季节充足;需要增加集热器的面积,这将直接导致初期投资增加;冬夏热量平衡问题;为保证整个冬季采暖的正常使用,需使用辅助能源,需使用其它辅助加热设备,费用又会增加。辅助热源的形式可以灵活考虑,可以采用电加热辅助热源或燃气辅助热源。针对本工程,根据算出产业研发区的采暖负荷及热水负荷53MW,选定一样本集热器参数(集热尺寸为5750*2300, 集热量为5.13kw),初步估算集热器面积:136975m2,根据建筑规划估算屋顶面积:260520 m2,由此可见屋顶布制集热器是满足的。为了保证连续供热,可以考虑用低谷电价辅助加热。(2)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承担的热负荷为53MW,可以把几个园区分区采用热水锅炉房,进行直接供热。根据热负荷,本工程可分区建设两个锅炉房,每个锅炉房三台锅炉。锅炉参数为:额定热功率5.6MW;额定出口/进口水温为85/60。此供热方式系统优点:设置简单,独立性好,运行可靠、利于调节;缺点:热效率较低,环境条件较差,运行费用较高,安全管理严。 (3)地源热泵供热系统根据产业研发区的密度低,可以考虑采用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全年地温波动小,冬暖夏凉,因此地热可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冬季从土壤中采集热量,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从土壤中采集冷量,把室内多余热量取出释放到地能中去。对于本工程,地源热泵有以下优点:环保,对环境影响小;运行灵活,系统可靠性高。其缺点是:埋管所需地表面积大;埋管投资费用大。综合考虑节能、环保以及工程特点,建议采用利用太阳能提供采暖介质,用低谷电价辅助加热。8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非地质灾害易发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小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本项目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执行,能够达到抗震要求。9 特殊环境影响本项目地理位置靠近六道河小关门村明长城,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