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枞阳县长河初中 陆志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2、在得出结论和分析原因的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3、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 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实验准备:小烧杯、玻璃棒、滴管、试管、酒精灯、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蒸馏水、氢氧化钙固体、稀硫酸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向一张白纸上喷上无色的溶液A,白纸上出现两个红色的汉字“化学”,然后再向纸上喷上无色溶液B,红色的“化学”两个字逐渐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讲授新课1、 中和反应(实验探究1)探究酸与碱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步骤:(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NaOH溶液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最终得到的物质还是氢氧化钠吗?(实验探究2)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烧杯中溶液恰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入稀盐酸。(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取上述实验中的少量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另外取一个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溶液又变成了红色,说明溶液又显碱性。(实验)仍取2滴上述实验中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下班片上的现象。(讨论)蒸发后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分析)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物质。(动画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讲解)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练习)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NaOH与H2SO4 Ca(OH)2 与HCl Ca(OH)2与H2SO4 NaOH与HNO3(讨论) Na2SO4 、CaCl2 、CaSO4、NaNO3等物质组成的特点。(分析)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小结)1、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提示)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实质:H+ + OH- = H2O(课堂练习)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B、 CuO + 2HCl = CuCl2 + H2OC、 Ca(OH)2 + CO2 = CaCO3 + H2O D、 H2SO4 + Mg(OH)2 = MgSO4 + 2H2O2、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问)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呢?(归纳)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点拨)如经常下酸雨形成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2、 处理工厂的废水(点拨)如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即: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3、 用于医药(点拨)如胃酸过多时可用含 Al(OH)3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即: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夏天蚊虫叮咬可涂稀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讨论)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皮蛋有涩味,在食用前如何除去涩味?说明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用洁厕灵清洗厕所里污垢的原理.用洗发精洗净头发后,为什么还要用护发素进行护理?(提示:一般人洗发时应选择质量好的弱碱性洗发液,正常人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若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水时,头皮和毛发酸碱平衡会遭到破坏,会引起头皮干燥、脱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容易开叉等现象。(课堂练习)1、 小玲在化学晚会上表演了如下的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A在一张白纸上书写“化学”两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的液体B,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两字,再喷上无色液体C时,红色的“化学”两字又消失了,小玲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A、B、C可能是( )A、 酚酞溶液、 H2SO4 、NaClB、 NaOH 、水、酚酞溶液C、 石蕊溶液、NaOH 、HClD、 NaOH 、酚酞溶液、HCl2、云吞是广东人喜欢的食品,但云吞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碱水”(呈碱性物质),因而吃云吞时,要蘸点 (填“米酒”、“食盐”或“食醋”)以减少苦涩味,这是应用了 的原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理,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中和反应原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从根本上理解这部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布置作业1、 复习本节内容。2、 调查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情况。 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