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关小学科学实验测试题实验一:食盐溶解的快与慢1、实验目的: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有快有慢。2、实验器材:烧杯4只、食盐适量、木棒、冷水、热水壶。3、实验步骤:盛两半杯同温度的水,各投入1小匙食盐,一杯搅拌不停,溶解为止,一杯不搅拌,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溶解的快与慢;盛同样量的冷水和热水各一杯,各投一小匙食盐,观察哪个杯里先溶解。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时搅拌比静置快,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实验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实验目的: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2、实验器材:上次实验中的盐水少许,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火柴、小匙。3、实验步骤: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好三角架、石棉网,再将盛有盐水的蒸发血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给盐水加热,观察有现象。4、实验结论:盐水加热后蒸发掉的是水,而盐被分离出来。(提示: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实验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固2、实验器材:鼓、鼓锤、麦粒数十粒、木条、钢尺子、橡皮木架子。3、实验步骤:把麦粒散在鼓面上,拿鼓锤敲敲鼓,观察在发出声音的同时麦粒都会怎样;双手折木尺,在木尺断裂时放出啪的剧烈响声,同时两手有麻木感觉,观察现象;把橡皮筋拉紧挂在木架上,再用手指弹拨,发现在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同时有什么现象发生;把钢尺的一段压在桌子上,再弹拨另一段,发现在发出声响的同时尺子有什么变化;4、实验结论:物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四、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实验目的: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2、实验器材:约2米长的钢管一段;一桶水、鸡蛋大小的蛋石子两个、音叉、钉锤。3、实验步骤:让一个同学将钢管的一端紧贴耳朵,另一个同学用指甲扣钢管的另一端,观察现象;双手握石块,伸进水桶底部相互敲击,能听见声音吗;用锤子打击音叉,在不同位置的人都能听到声音。4、实验结论:声音可在固体物质中传播,可在液体物质中传播,也可在空气中传播。实验五、被压缩的空气1、实验目的:探究被压缩的空气有什么特性;2、实验器材:没有针头的注射器、橡皮;3、实验步骤:往没有针头的注射器中抽进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观察发生的现象。4、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想回到自由的状态,就会产生很大的弹力。实验六、灯泡在电路中的不同接法1、实验目的: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灯泡2、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各两个、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若干段。3、实验步骤:将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图示将两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图示4、实验结论:两只以上的灯泡在电路中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接法。实验七、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1、实验目的:探究我们常见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2、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灯泡及灯座、导线三段、小刀、铜、铁、铝、钥匙各一个、木棒、橡皮、塑料尺、布条、线绳等;3、实验步骤:先安装一个电路检测器;把以上各物体依次接入电路检测中去检测。4、实验结论:通过检测得知有些物体入电路中能使灯泡发亮,而有些不能使灯泡发亮,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叫导体,不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就是绝缘体。实验八、比较电池在电路中的不同接法1、实验目的:电池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所表现的不同效果。2、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各两个、灯泡及灯座各一个、导线七段;3、实验步骤:将两节电池串联在电路中图示:将两节电池并联在电路中图示:4、实验结论:两节电池用串联的方法连接在电路中灯泡亮度大,两节电池用并联的方法连接在电路中灯泡亮度小,原因是电池串联增大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池并联则不能增大电压。实验九、阳光下的影子1、实验目的: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2、实验器材:直径约1.2米的半圆环一个,底座2个手提灯一个蜡烛一根,白纸一张。3、实验步骤:将半圆环安装在底座上将白纸平铺在半圆环下适当的位置在白纸中央立一根蜡烛把手提灯套在半圆环上,打开手提灯,从东端缓缓移到西端,观察手提灯下蜡烛影子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由变化规律的,即早上7:00-9:00,下午5;00-7:00影子最长,中午1:00-3:00影子最短。早上的影子在西方,下午的影子在东方。实验十、光是怎样传播的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2、实验器材:三张长方形的铁板,在同一位置处各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分硬币大小。黑色纸屏一张。手提灯一把。3、实验过程:将三张铁板摆在同一直线上,将黑色纸屏放在最后面。打开手提灯,将光线对准第一张铁板上的小孔。观察纸屏上有无光斑形成,并画下来。再将三张铁板错乱排列。同样打开手提灯,对准第一小孔。观察发生的现象。4、结论推导:通过多次对比实验,可以得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实验十一、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1、实验目的:探究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一个、线一根、小吊桶一个。、垫片若干(或螺帽若干)。秒表1块。一米长的木板一块(宽50厘米)3、实验步骤:将木板平放在桌面上,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将细线拴在小车的拉环上,另一端系上小吊桶,将小车放在起点上。在小吊桶里一个一个地加垫圈(或螺帽)让小车运动到终点记下时间。多个多个地加垫,小车到达终点时再记下时间。4、分析数据,推导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实验十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态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之间的关系。2、实验器材:表面光滑,木板一块,沙子若干,小车,小吊桶。砝码盒1个,细绳2段。3、实验过程:将细绳一端拴住小吊桶,另一端拴住小车。在小车上装上砝码。把小车放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拉动,记下拉力的大小。把小车放在撒有沙子的木板上拉动,记下拉力的大小。分析数据,推导结论。4、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实验十三、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摩探力的大小与物体轻重的关系。2、实验器材:光滑程度一样的木板1块,垫圈若干。砝码若干(一个重400克,一个重200克)。 3、实验过程:将200克的砝码放在小车上,在小吊桶里加重量直到小车运动为止。小车到达终点时,记下吊桶中的重量。将400克砝码放在小车上,在小吊桶里加重量,直到小车走动为止。小车到达终点时,记下吊桶中的重量。分析数据,推导结论。4、实验结论: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实验十四、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大小1、实验目的:探究同样重的物体在滑动和滚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相同。2、实验器材:小车一辆,胶带,钩码一盒,小吊桶一个,垫片若干3、实验过程:将钩码盒装在小车上,让小车滚动行驶,记下吊桶的重量。将小车反放,让小车测动行驶,记下吊桶的重量。分析数据,推断结论。4、实验结论:拉同样重的物体时,滑动摩擦力大,滚动时摩擦力小。实验十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的关系。2、实验器材:水槽、清水;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三个圆球;托盘天平、砝码3、实验过程:先将三个轻重不同的圆球用天平秤一秤;将三个轻重不同的圆球放在水槽中,观察现象。4、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各自的轻重有关系,体重的容易下沉,轻的容易上浮。实验十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大小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大小的关系。2、实验器材:水槽、清水;轻重相同、大小不一样的立方体3个;托盘天平、砝码;3、实验过程:先将3个立方体用天平秤一秤,看是否一样重;再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沉浮状态,记录下来。4、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的大小有关,体积大的容易上浮,体积小的容易下沉。实验十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实验目的:探究同样重的物体在同一种液体中沉浮状态不同的原因2、实验器材:量杯一个;清水200毫升;橡皮泥一块3、实验步骤:将清水(200毫升)倒入量杯;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下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做下记录。分析数据。4、实验结论:当物体进入液体时,物体排开的水量大于或等于物体体积时,物体下沉;物体排开的水量小于物体体积时,物体上浮。实验十八、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1、实验目的:探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变化。2、实验器材:小天平、试管、烧杯、砝码、水槽、清水;酒精灯;试管夹;小气球、细线、橡皮筋;3、实验过程:将冷水用烧杯装入试管,装满为止;用气球皮包住试管口,扎紧;用天平测出试管的重量(左物右码)记下数据;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再用天平秤一秤试管的重量,记下数据;分析对比数据;4、实验结论:水在受热过程中其重量没有发生变化。实验十九、液体的热胀冷缩1、实验目的:探究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实验器材:平底烧瓶一个、带盖的玻璃细管一根、冷水水槽、红色水,酒精灯、铁架台、热水瓶、湿毛巾;3、实验过程:将带红色的水装满烧瓶,盖好盖子,并插上玻璃细管;将烧瓶放到酒精灯上加热,使烧瓶中的水受热;观察烧瓶中玻璃细管内水位的变化,并作下记号;再将烧瓶取出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玻璃细管中水位的变化。4、实验结论:实验证明,液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实验二十、金属的热胀冷缩1、实验目的:探究固体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现象。2、实验器材:金属铜球、铁环、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3、实验过程:提起金属铜球,使其通过铁环,观察记录现象;将铜球置于酒精灯上使其受热,待20分钟后,让铜球通过铁环,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再将受热的铜球放入冷水中遇冷后,让铜球通过铁环,观察现象。4、实验结论:固体金属受热时它会膨胀,遇冷后也会收缩,即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二十一、空气的热胀冷缩1、实验目的:探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实验器材:平底烧瓶、铁架台、酒精灯、石锦网、气球、橡皮筋若干、冷水壶一个、火柴、湿毛巾。3、实验过程:收集一瓶空气,用气球套住烧瓶的瓶口,用皮筋扎紧,观察气球的状态。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观察气球的现象。撤离酒精灯,观察气球的现象。4、实验结论: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空气也是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实验二十二、热是怎样传递的1、实验目的:探究热在金属丝中是怎样传递的。2、实验器材:铁架两个、金属丝一根、火柴一盒、凡士林、酒精灯;3、实验过程:将金属丝拉在两个铁架之中;在金属丝的一端粘上火柴梗3-4根;点燃酒精灯,使金属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4、实验结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实验二十三、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测量水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3根、烧杯4个、热水瓶、热水、自来水。实验过程:检查实验器材测量自来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烫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热火瓶中热水的温度并记录讨论归纳并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温度高、热量高;温度低、热量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功率电能标准校准仪器在量子传感技术中的精度衰减机制研究
- 企业文档管理制度与模版保证文件管理高效规范
- 爱马仕手工工艺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案例分析报告
- 临床概要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带教老师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合同样本-学位公证书
- 2025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策划运营项目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火锅餐饮行业市场扩张与区域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火锅餐饮行业2025年火锅餐饮行业市场细分与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微电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技术创新分析
- 员工培训课件心脑血管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 《焊接结构生产》课件-第二单元 焊接应力与变形
- 智能行政管理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3版) 课件全套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16讲 珍爱生命-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 学生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
- DB62∕T 4727-2023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地震勘探原理培训课件
- 学校二次供水培训
- 中医进公司义诊活动方案
-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