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赏识成就教育.doc_第1页
成功赏识成就教育.doc_第2页
成功赏识成就教育.doc_第3页
成功赏识成就教育.doc_第4页
成功赏识成就教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教学成功案例题目:成功赏识,成就教育作者:潘静萍单位:从化市江埔街锦联小学完成时间:2013年4月10日成功赏识,成就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给他一张笑脸或者愤怒的脸,孩子的反应肯定不一样的。可以说:被人赏识,从出生开始就有这样的期望。“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我们承认人是高等动物时,当我们感叹婴儿是天使时,作为老师就要深刻认识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学生是最聪明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最具学习的能力,他们最具创造力,最具可塑性。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及教学工作中,除了爱心与耐心,还需要运用一些成功的赏识法则,有效赏识成就学生。第一法则:真诚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人的赞赏。”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真诚地欣赏孩子是成功赏识的首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有效的表扬的第一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真诚。当孩子对你所做出的表扬发生质疑的时候,表扬的效果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经常会看到,当家长表扬孩子时,有的孩子会不屑地说:“别用那种小儿科的东西了。”所以,只要我们承认人需要尊重,我们就要相信真诚的魅力,我们与学生的沟通就从尊重和真诚开始,从赏识开始。案例描述: 六年级(2)班有位男生,父亲病弱、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长期下来,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动力,自暴自弃,以吃喝玩乐为己任,沉迷电视和上网。他在班级内不肯与同学合作,经常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课堂上左顾右盼,趴桌子睡觉,或者扔橡皮向女生扔橡皮等。总之是课内不学习,课外不作业,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公安不管,法院难判”的类型。他的名字被记录在班级和学生会的记录薄中,班级常常因他被扣分。一次,因男生挪用了毕业相片钱去买零食和上网,家长在班主任的催促下来校补交。在学校辅导员和校长与家长的谈话当中,父亲一再指责孩子不求上进,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品性不好。面对这些指责,孩子拧住脖子歪着脑袋一直朝着门外。怎么办呢?杨校长微笑着肯定到:“这个孩子很聪明,很有是非观念。上个星期他被别班男生冤枉,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他没有用暴力去报复回击,而是压下了心中的委屈和怒火,主动找到了我去处理。难能可贵的是,他以前还是个惹不起的人物。展鹏爸爸你看,他不但会改正缺点,而且还学会寻求帮助。”这个时候,男孩低下脑袋,脸都红了,低头看着鞋尖。对立的僵局溶解了,心灵的窗户打开了。他爸爸不好意思地说:“是啊,他看了广州新闻,还打电话给他妈妈,让妈妈注意不要买不安全食品,里面有明胶、有地沟油。”校长马上肯定:“他不但聪明,而且很有爱心。一个爱父母的人,肯定能学好的!”接下来的谈话,孩子都能专心地应对,谈话在家校双方的殷殷期盼中结束。孩子也当场写了保证书,反思了自己的不良习惯,表示决心听老师和父母的话,每天都认真学习。比起他往常应付老师的批评、处理,岿然不动、不加理踩雷打不动,这个变化已经很大。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当然,这不是教育的结束。身为家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坚信:家长、老师的责任,是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聪明的人,是个有用的人。第二法则:具体赏识 也就是说,我们在赏识学生时,指向要清楚具体。成功赏识的关键法则就是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和你的真实感受。在赏识中,帮助孩子明确地找到努力和进步的方向,使他们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健康成长。案例描述:四年级班上有一位男孩,他是独生子,家里有三个姐姐,父母特别宠爱。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听不进一丁点儿关于批评的话。对于这样一个自尊心强烈,承受能力差,没有正确的交往方式,参加活动时调皮的孩子,单单去批评他或者训斥他,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我在上课时注意观察他,每当他认真时,就跟孩子说:“你今天念书的声音真清楚。”有一次检查穿戴,他特别感兴趣地参与,我就说:“今天你坐得端正,红领巾的这个结打得真棒!”当然,对于他总爱提问题的习惯,我有时就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这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会思考。” 更多的时候是关注他参与学习活动的成功一瞬:“看来你最近在功课上下了不少功夫,我还注意到你的小组长有表扬你,你还找到了读书的方法。”男孩子很聪明,反应也快,表现越来越好,偶尔犯了错,也能恭敬的听。在这样几次之后,我发现他变了,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东张西望的时间少了,虽然也会犯一点小错误,但他的上进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了。这种“对事不对人”的赏识,不仅让孩子收获感动,而且肯定了孩子的做法,使其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赏识、鼓励、表扬,清楚地就事论事,还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注意不要使用笼统的“评价性”语言,如“棒极了”“你太聪明了”“没有人比你更出色了”因为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 空洞的笼统的赏识的话,它不仅以偏概全,而且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不是表扬其行为,而是笼统地表扬其整个人,孩子听了可能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自己的什么行为表现得到了肯定,听多了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这种廉价的赏识只能让孩子一时激动、兴奋,不会产生更大更多的功效。洪兆英老师说过: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孩子越批评缺点越多;孩子越表扬优点越多。同样的,对孩子有效的赏识越多,孩子的成就越多。第三法则:“反常”赏识抓住“反常”行为赏识,是实施有效赏识的长久之计。因为,赏识是启迪自信心的一把金钥匙;因为训斥是恨铁不成钢;也因为,鼓励、赏识是望铁早成钢。我们做老师的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好为人师。每次孩子们一犯错误,我们就立刻逮住他们,以为我们有绝对的义务不,应该是重大的责任,去纠正他们一切的所作所为。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我们的责任就是发现错误,批评改正,而不是发现成功和优点,欣赏和赞美。我们习惯于批评而吝啬于表扬,认为批评就是严格要求,甚至认为表扬是对孩子的娇惯或纵容。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事实上,赏识是教育中需要父母、老师养成的一种重要的教育习惯,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 案例描述:身为两岁多男孩母亲的我,有一天读到一句话:“获得注意的最好方法就是做错事。”我开始意识到,教育孩子的基本任务不是逮住孩子的错事,再让他们改正。相反,父母职责应该是努力去捕捉到孩子做得正确的事情。反观我的教师职业,我开始改变自己,为自己确立目标:每天在学生身上至少找到两点我欣赏的地方,然后一定为我所看到的优点对学生报之以赞赏。因此,我尝试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五年级的朱德彬同学,学习基础不扎实,因为课业问题常受批评。久而久之,压抑之下他会生气顶撞老师、欺负学生干部、还试过撕烂作业本和书本。我过去常常批评他坐不端正,不专心念书。后来我决定改变方式,在发现他坐得端正时或念得响亮的时候去赞美他。有一次,他读书不专心,我故意不批评他,请他出来表演读书,我赞赏他:“你站如松,真是个帅男子汉。”他有点害羞;“你的声音洪亮,读书很好听。”并且补充,“你上周能天天完成读书功课,而且,刚才小组长表扬你这一周读书认真有进步。真是太棒了。”结果往下一周,你猜怎么样?这个同学居然举手表演读书,还是个人读。我一贯都责备求全,现在这个男生居然兴致勃勃挑战自己,真是勇气难得。看着他一周周地进步,我深深地感受: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批评不可比拟的。这种赏识的尝试结果是:学生比我们更快接受更快适应。同样,在同班其他同学的身上,我也暗喜地发现:我越是能注意到并且逮到学生做正确的事情,然后赞赏他们,他们犯的错误就越少,我批评和管教他们的机会就越少。喜欢迟到的学生,准点到校了;爱讲小话的学生,认真听了一节课;不爱做作业的学生,一次独立按时完成了作业;课前假读书的同学,有一天老老实实念了一次经典这些细小的变化,我都会看在眼里,及时热情地给予表扬。此时,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所受到的关注,也学会分享伙伴进步的喜悦。重新认识 “多表扬、少批评,不要用分数衡量学生” 这句话,我们可以告诉自己:重要的不是找不到赞赏孩子的理由,而是需要训练自己,训练自己养成一种习惯,养成随时随地随机捕捉孩子的正面,发挥赏识的功效。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实践使我懂得,真诚地尊重孩子时,教师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能以真诚之心观察,捕捉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赏识送出去,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