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doc_第1页
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doc_第2页
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doc_第3页
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doc_第4页
中外教育简史填空和名词解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 千字文 ,简称三、百、千。 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以 蒙_求 最为流传。3、康有为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对儿童实行“公养”、“_公育_”制度。4、近现代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 教会式_5、为了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被称为 恩物 的一系列玩具。6、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 直观 教具来改进教学。7、_福禄贝尔 创立了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8、麦克米伦姐妹是英国 保育 学校的创办人。9、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三母_ ”。10、_壬戌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我国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11、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_做_中学”,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12、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_富贵病_。13、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自然教育_。14、世界上最早推广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国家是_英国_。15、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颜氏家训_。 16、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训诫类_ 类和知识掌故类。17、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天性、习惯和_理性_。18、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 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19、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孝悌_ ,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20、大约19世纪_80_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21、民国初年,蒙养园附设于小学和_女子师范_学校内,已纳入到真正教育机构之中。22、苏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于1934年2月颁布_托儿所组织条例 ,这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开创了苏区的托儿所制度。23、公元400年,罗马尼森宗教会议建立了收养弃子孤儿的“_乡村之家_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收容幼儿的福利机构。24、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是家长制加_体罚 。25、福禄倍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_自我活动 。26、伊拉斯谟斯认为幼儿教育首先要注意体育,也要重视道德和知识教育,同时必须照顾到儿童由于天性爱好不同所引起的_个性差异(或差异) 。27、真正的学前教育机构始于1840年_福禄倍尔_ 幼儿园的成立,在此之前的学前教育设施基本上都是贫民救济性设施,不能算正规的教育设施。28、_世界图解 是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28、进步主义_幼儿园运动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改革的开始。30、 19和20世纪之交,被誉为“瑞典智慧女神”的女作家爱伦凯预言,20世纪将是“ 儿童的世纪 ”。31、在先秦教育家中, 荀子 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32、标志着我国官学制度建立的是 汉代太学的创建 。33、朱熹的著作_四书集注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官学教材和科举取士的标准。34、亚里士多德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提出了_和谐教育_ 教育的思想。35、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 富贵病。36、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来自于三个方面: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_自然的教育_。37、儒家经典“五经”是指诗、书、易、礼记、春秋。38、西周“六艺”教育是指礼、乐、射、_御_、书、数。39、西周时诸侯所设大学称为_泮宫_。40、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的内容是 创办新式学堂_和留学教育。41、先秦儒家提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_朋友有信_”。后世称为“五伦”或“五常”。42、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为_八股文_。43、在_行为主义_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桑代克首创了成绩测验及量表。44、古罗马教育是在逐步接受了_希腊_ 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45、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儿童观是应当把_儿童_当做儿童看。46、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基本方针是兼容包并,学术自由。47、“解蔽救偏,兼陈中衡”是先秦思想家 荀子 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48、昆体良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也提出了 因材施教 的问题。49、宋元明清时期的私学分为_蒙学 和经馆两类。50、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用中英文教学的 马礼逊学堂 是我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所教会学校。51、西周教育的核心是 学在官府 。52、西周的学制系统分为国学和 乡学_ 。53、私学始于春秋而盛 战国 。54、_墨子_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55、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的人是_孟子_。56、隋以前是察举,隋以后是 考试 ,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57、把知识教育作为道德形成的基本途径,为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开了先河的是 苏格拉底 。5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_自由教育_理论。59、蒙台梭利在1907年设立的第一所“蒙台梭利学校”名称是_幼儿教育。60、伊拉斯谟斯提出了“事物先于文字”的口号,主张采用 直观 教具来改进教学。61.先秦儒家提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_朋友有信_”。后世称为“五伦”或“五常”。62.明清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为_八股文_。63.汉代私学学生分做两种,称为:_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_64.中华民国时期,国家颁布的主要学制有两个,它们是_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年学制也算对)和壬戌学制。65.蔡元培主张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内分四育:“_德智体美_。”66.在_行为主义 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桑代克首创了成绩测验及量表。67.戴高乐政府在1959 年连续颁布两项教育法令,即教育改革法令、国家与私人学校关系法案,特别是前者,至今仍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68.古罗马教育是在逐步接受了_希腊_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69.1833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提案“_教育补助金案_ ”,以资助发展教育,表明国家控制教育开始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70.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儿童观是应当把_儿童_当做儿童看待。71.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_在止于至善_。 72.学记认为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建国君民”和“_化民成俗_”两个方面。 73.荀子提出_解蔽救偏,兼陈中衡_思想,意思是认识事物一定要独立思考,避免被各种假象所蒙蔽。 74.战国时期儒家主要有八派,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孟子和_荀子_。 75.科举制的基本涵义是以考试办法_选用人才_。 76.从13世纪起,中世纪大学的神学院的主要教材是托马斯阿奎那的_神学大全_和圣经。 77.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打破传统惯例,只设法律、哲学、医学三个系,不设_神学_系。 7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中,可能的目的与职业相关,必要的目的与_道德目的_相关。 79.裴斯泰洛齐重视慈善教育和普通教育,为此,他被誉为“_贫苦者之友_”。 80.杜威全部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就是“_做中学_”。 81.“启发”和“举一反三”都出自_论语_一书。82.魏晋时期儒学地位下降,形成儒道兼综的_玄学_,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83.身、言、书、判是唐代_吏部_考试的内容。84.反映康有为关于教育制度设想的著作是_大同书_。85.提出“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的教育家是_梁启超_。86.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以灵魂说为基础,提出了_和谐_教育的思想。87对昆体良教育思想产生直接影响的教育家是_西塞罗_。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教派和非国教派都大力创办学校,这类学校统称为_慈善学校_。89.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该法也被称为_福特斯法案_。90.1959年康南特曾对美国中等教育改革提出了_21_条建议。91.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以_六艺_为纲。9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_教育目的的主张。93.科举制度中,考生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_生徒_;二是_乡贡。94.反映梁启超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的论著分别是论幼学和论女学_。95.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二所幼稚园是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_和陶行知创办的_南京燕子矶幼稚园。96.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 宫廷学校 _和_骑士教育_二种形式。97.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_立法、行政、 和 司法_实行。98.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是_贺拉斯曼_。99.赫尔巴特确定的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阶段、联想阶段和_系统_阶段、_方法_阶段。二、名 词 解 释1、 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指出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认为没有教学也就没有教育。认为教学和道德教育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寓教育于教学。2、 教学相长:(1)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之一。(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3、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4、 自然后果法: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基于儿童的理智尚处于“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5、 星期日学校: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贫民儿童举办的一种初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为贫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因而得名。6、 “要素教育论”: “要素教育论”是瑞士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寻求简化教学方法的结果。在他看来,要素是构成事物最简单的基本单位,要素教育就是依据儿童先天能力的最初表现,寻求教学内容的最简单要素进行教学的方法体系。7、 黄老之学:依托皇帝而本于老子的一种学说,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儒法两家思想而形成的。其实质是刑律与道德并用。8、 汉代“太学”:汉代创立的中央官学,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学,它属于大学性质,主要传授儒家六经。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官学制度的建立。9、 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创置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名,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10、 六学二馆:唐承隋制,设立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是唐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六学之外,东宫设立弘文馆,门下省设有崇文馆,同为中央官学的性质,通称“二馆”。这就是唐代中央官学的基本制度,即为“六学二馆”。11、 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者所主张的道德观念。“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12、 骑士教育: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1114世纪骑士制度盛行一时,骑士地位逐步提高,以骑士训练和培养为宗旨的骑士教育应运而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13、 “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是由英国牧师贝尔和兰开斯特创立的,在导生制学校里,大教室中放置一排长桌,每排约10个学生,由一个年长并学习好的当导生,由导生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教学内容教给其他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14、 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以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国家应为每个人设立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为实现这一思想,他先后到达英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宣传“泛智教育”,对各国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5、八股取士:明代创立的科举考试的形式,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16、消极教育:卢梭自然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所谓“消极教育”就是指儿童发展早期阶段,避免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以保护儿童先天的善性和理智的自然发展,使儿童在无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按照其本性健康的成长。17、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18、五伦: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19、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这是进步主义教育的一个思想核心,也是杜威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和教师实行“武断性”的主导作用。他在学校与社会中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病,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儿童中心”的主张,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的错误做法,他则极力主张应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身上。 20、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卢梭针对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卢梭强调教育适应的自然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他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卢梭认为,人类的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人和事物,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相互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自由教育、消极教育、活动教育、身心调和发展、行动多于口训等。21、幼稚园“新大陆”: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在清末产生以后,多分布在大城市,为上层社会服务。陶行知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使幼儿教育为劳动民众服务。他向社会呼吁:女工区域是需要幼稚园的,农村也是需要幼稚园的。本着这种精神,他号召来一个幼稚园的下乡运动和进厂的运动,开垦“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22、三字经:三字经为宋末王应麟撰写。全书共有356句,每句三个字,共1068字。全书五个部分,句句成韵,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是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23、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一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共20篇,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训诫子孙。这部书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24、监生历事制:明代国子监生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 年)。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吏”。历练事务三个月,勤谨的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才力不及的,送还国子监读书;奸懒的发充下吏。这是挂职实习的雏形。25、“苏格拉底法”: 也称“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对话教学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法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即连续的诘问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认识中的错误;(2)归纳下定义,使学生掌握明确的定义;(3)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苏格拉底法可视为启发式教学法和发现法的萌芽。26、民主主义与教育:此书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著,写于1916 年,系统论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阐述教育与民主社会、(科学实验方法、进化论和工业改造)的关系,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等基本观点。该书已被译成20 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国有广泛影响。27、“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洲二地办学,使用的一种新的教法。这种教法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范仲淹当政兴学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此谓“苏湖教法”。28、弟子职: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弟子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29、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原是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学宫创立于齐桓公田午当政时,直至秦灭齐而亡,存在150年。期间,不断有众多游学之士慕名而来,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究气氛浓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融合和发展。30、文翁兴学:汉武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乃从郡吏中选拔聪慧者10余人到长安太学求学。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文翁就在成都立学。招郡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与重用或推荐到朝廷做官。文翁兴学改变了蜀地的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和教育风气,同时,文翁兴学的经验也为朝廷所借鉴,后汉武帝在全国推广郡国学,汉代地方官学因此发展起来。31、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立。因建于洛阳鸿都门内而得名。学生由地方长官和朝廷三公举荐,招收“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汉书?灵帝纪),经考试合格方能入学。但在汉代官学系统中,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32、官邸学:也称四姓小侯学。创始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致五经师”(后汉书?明帝纪)。四姓指汉皇帝的外戚樊、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为这四姓不是列侯,故称小候。学校直接由朝廷聘名师执教,条件优越,师生待遇优厚。33、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考查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由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定后报司徒,司徒核定后再呈吏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九品中正制创立的目的在于“唯才是举”、选贤任能。但随着中正官逐渐由世族豪门掌握,品评人物就惟重门第。这样,原来德才与家事并重的标准就变为仅以家世门第为惟一标准,遂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成为维护世族权利的工具。到隋朝被废除,由科举制取代。34、千字文:魏晋南北朝时,私人讲学之风十分盛行,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私学教材也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梁武帝时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千字文全书一千字,以押韵的方式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十分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农业和封建道德等。千字文是一本十分流行且相当有影响的蒙学课本。35、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管理的机构和最高学府。源于近代设立的国子学。南北朝时北齐改称国子寺。隋文帝时国子寺设祭酒作为长官,管理所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成为专门的教育管理行政机构。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承隋制,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等统归国子监直接管辖。宋代以后,国子监有时也行使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撤销。36、京师同文馆:1862年由总理各国事务的奕设立,同文馆先后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日文)馆。1866年奕又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西方制造技术,又设立气象台、格致馆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实验设施,进行实验教学。京师同文馆就逐渐由单一的外国语学校发展成为兼习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校。京师同文馆在学校管理上也具有近代学校的特点,对学生的来源、教师的聘用、考试的办法、经费的来源和使用都有明确的章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务学堂,也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