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doc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doc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doc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doc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右面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b)ABCD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ABCD右图图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此回答35题。3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A印度 B古巴 C新西兰 D中国4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A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3年自然灾害,饥荒严重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A甲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C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D目前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5-6题。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c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d)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自然增长国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国内净迁移总人口增长总人口增长198119901991200002314-3-1-202314-3-1-2人口年变化率%7、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8、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A 美国B 日本C 俄罗斯D 德国右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911题。9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d)AA、CBB、DCC、DDA、D10如果A、B、C、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下面四组国家中最可能的是(d)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11最有可能是美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是(c)AABBCCDD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13题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约10亿人小康型消费水平约8-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人以下12、 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 B C D 13表中 数值的差异,说明合理人口容量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 B 和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 和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14、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 abc B. bac C. acb D. cba 右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B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C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D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16、该图最能反映上图中由A至B沿公路地租变化的曲线是AI曲线 BII曲线CIII曲线 DIV曲线17、甲、乙、丙、丁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B 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C 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D 甲-住宅区 乙-商业区 丙-工业区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18当线变成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一环路 B 二环路 C 三环路 D 环城路19、 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人口向郊区迁移A B C D20、 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市中心交通拥堵 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市中心人口减少A B C D 读右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B.C.D.2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23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地理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D经济因素的影响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2425题24、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的老龄化 B经济因素C婚姻家庭 D政治因素 25、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 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缩小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下面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4分)(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6分)(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6分)(4)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机会窗口”的良好时机,促进经济发展?(6分)27、下图是某城市的横剖面图,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交通用地ABCDEF(18分)(1) 在图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代号是 ;代表工业区的代号是 ;代表低级住宅区代号是 ,代表高级住宅区代号是 。(8分)(2) (2)在图例中,类用地的建筑高度与距离中心商务区的关系一般是 ,原因主要是什么?类用地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原因是?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迫向市区外缘迁移,主要原因是?(10分)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0分)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 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造 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 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