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docx

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17张图/149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设计说明书.docx---(点击预览)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实习报告.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
A1-装配图.DWG
A3-传动轴.DWG
A3-回珠环.DWG
A3-导向固定套.DWG
A3-油缸.DWG
A3-活塞杆.DWG
A3-直旋套.DWG
A4-付杆.DWG
A4-十字接头.DWG
A4-右轴承套.DWG
A4-回珠块.DWG
A4-左轴承座.DWG
A4-挡环.DWG
A4-油缸端盖.DWG
A4-活塞.DWG
A4-蝶形支架.DWG
A4-锁紧螺母.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83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7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7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对称 活塞 摆动 液压 马达 比例 控制系统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8页。14900字。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实习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共17张,如下所示
A1-装配图.DWG
A3-传动轴.DWG
A3-回珠环.DWG
A3-导向固定套.DWG
A3-油缸.DWG
A3-活塞杆.DWG
A3-直旋套.DWG
A4-付杆.DWG
A4-十字接头.DWG
A4-右轴承套.DWG
A4-回珠块.DWG
A4-左轴承座.DWG
A4-挡环.DWG
A4-油缸端盖.DWG
A4-活塞.DWG
A4-蝶形支架.DWG
A4-锁紧螺母.DWG

中文摘要
本文对电液比例阀位置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及附了马达的零件图和组装图,以及建立了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了此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而且,利用Matlab软件,创立了系统仿真模型,生成了位移输出的Bode图、阶跃响应曲线和正弦响应曲线。另外用Matlab对系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校正问题,并采用了比例—积分(PI)控制,使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电液比例阀位置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非对称缸、非对称阀、数学模型、传递函数、Matlab仿真、PI校正

Abstract
The work principle and every component of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value-control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e paper.And the ball screw swinging piston hydraulic motor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attached the detail part and assembly drawing (two-dimensional diagram and three-dimensional diagram )of the motors.As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creat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symmetric valve controlled asymmetric cylinder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alculated the 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system.Moreover the paper set up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system in the advantage of the Mat-lab software and generates the Bode diagram、step response curve diagram and sine response curve of the displacement output.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with Mat-lab of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PI control strategy is brought forward as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it brings the better dynamic and static characteristics to the Asymmetric piston swing hydraulic motor 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valve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to attain the expected objective.

Keywords:Asymmetric hydraulic cylinder、Asymmetric servo valve、mathematic(al) model、transfer function、Mat-lab simulation、Proportional - integral(PI) correction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1章绪论...................................................5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6
1.2论文主要工作............................................6
第2章 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机理..................8
2.1概述...................................................8
2.2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原理和特点........................8
2.2.1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8
2.2.2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特点...........................9
2.3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主要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10
第3章 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设计计算...................13
3.1概述..................................................13
3.2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计算...................13
3.2.1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计算...............................13
3.2.2滚珠逆螺旋传动装置的参数计算.........................15
3.3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的强度计算.......................19
3.3.1液压缸强度计算.....................................19
3.3.2螺旋传动轴的强度计算...............................21
3.3.3滚珠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强度计算.........................23
3.4活塞式滚珠螺旋摆动液压马达的主要零件结构...................25
第4章 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电液比例系统设计.............41
4.1非对称缸用非对称阀来控制.................................41
4.2非对称阀的静态特性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41
4.2.1基本模型..........................................41
4.2.2 活塞式液压摆动马达正向运动..........................42
4.2.3 活塞式液压摆动马达反向运动..........................47
4.3比例放大器传递函数......................................51
4.4高性能电液比例阀传递函数.................................51
4.5位移传感器传递函数......................................52
4.6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52
4.7系统传递函数及函数各参数的确定............................52
4.8系统特性(系统校正前Bode图、阶跃响应).......................56
4.8.1对数频率特性图(伯德图或Bode图)......................56
4.8.2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58
第5章用PI调节器对系统进行性能校正和仿真分析................59
5.1控制系统校正的概述和PI校正概述............................59
5.1.1控制系统校正的概述 ................................59
5.1.2PI校正的概述......................................59
5.2 PI仿真数学模型的建立....................................60
5.2.1确定开环增益......................................60
5.2.2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60
5.2.3确定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61
5.2.4确定校正装置的参数.................................61
5.2.5确定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61
参考文献....................................................66
致谢........................................................67

主要内容:
利用已掌握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非对称摆动液压马达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计算其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绘制系统结构图。通过该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的工作能力。
主要任务及基本要求(包括指定的参考资料):
主要任务及基本要求: 
1)提交有关文献的翻译资料;
2)提交毕业实习报告及开题报告;
3)提交毕业论文详细报告;
4)提交平面装配结构图及零件图。
1)设计摆动液压马达的结构;
2)设计计算马达的性能参数; 
3)绘制装配结构图及零件图或者对其进行三维造型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电液比例阀控缸速度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常钰 冯永宝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2]电液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马晓宏 陈冰冰 甘学辉 孙志军 上海东华大学
[3]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刘保杰 强保民 权辉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4]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研究 张炜 西安理工大学
[5]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的研究 刘伟奇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阀控非对称缸的非线性建模及其反馈线性化 杨军宏 尹自强 李圣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7]阀控非对称缸频域建模 吕云嵩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系
[8]阀控非对称缸液压系统建模研究 孟亚东 李长春 张金英 刘晓东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9]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分析研究 王栋梁 李洪人 张景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10]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李洪人 王栋梁 李春萍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1]雷天觉主编.液压工程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2]张远祺.新型螺杆活塞式摆动马达[J].液压工业,89,No.4.
[13]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4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李洪仁,液压控制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15] 路雨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 控制工程基础[M]. 高等敎育出版社, 2001;
[17] 王占林,液压伺服控制[M],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18] 刘兴堂,吴晓燕,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9] 梁锡昌,王光建,郑小光,基于螺旋机构的旋转作动器研究,航空学报,2003.03;
[20] 黄忠霖,控制系统MATLAB计算与仿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1] 康凤举,现代仿真技术与应用,国法工业出版社,2001[8];
[22] 程光仁,施祖康等著. 滚珠螺旋传动设计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
[23] 饶振纲.滚珠丝杠副及自锁装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24] 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5] 曾励, 陈勇. 特殊回珠槽回珠曲线的设计[J]. 现代机械, 1993, 1: 008;
[26] 曾励, 陈芳, 张剑芳. 新型摆动液压马达的研究[J]. 现代机械, 1993, 3: 19-22;
[27] 张永皋,胡文伟,韩志军,同步PI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液压工业,1989(4):2-6;
[28] 曾励.特种液压马达系统的研究及其可靠性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3.06;
[29] 梁锡昌、王建光、郑小光.基于螺旋机构的旋转动作器研究[J].航空学报,2003;
[30] 薛定宇.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ATLAB语言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6;


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内容简介:
通过集成磁轴承辅助有限元分析的一种新型飞轮储能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建模 生会员, 平,学生会员, K. J. 级会员, 加坡共和国 , 新加坡 639798,南阳大道 2,南洋理工大学,先进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提出的是紧凑和高效的飞轮存储系统。该系统是由综合力学性能和磁轴承辅助,飞轮作为转子的驱动系统,并且该系统通过被夹在两个磁盘式定子之间而节省空间。通过主动磁轴承,转子飞轮旋转和保持在垂直方向的磁悬浮机械轴承和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助攻结合使用,而限制在径向方向的其他四个自由度的机械。所提出的系统的数学模型被推导出来。三维有限元方法是应用于通过研究和验证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结果而支持系统可行性。 一 正文 在现代化电力行业,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先进复合材料,控制技术 和电子电力,飞轮能量存储系统( 在成为一个传统的化学电池系统的可行性替代。其优点为储能密度高,充电放电风险较低,放电深度容易检测,能在较宽温度范围内操作,寿命更长,有利于环境。所以 认为是对于现在许多应用的一个有前景的技术 ,包括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军事,建筑服务。 一般来说,一个飞轮储能系统是由一个磁性的或机械的轴承支撑的由电机带动的飞轮,一个将机械能和电能内部转化系统的飞轮,控制增强电子的器件和触地轴承组成的。这个单独的除磁性轴承驱动电机使转子长,容易产生弯曲振动。且大电机轴承系统使得小型化【 5】 困难。为了克服这 些问题,自轴承永磁电机被引进。电机结合磁轴承和汽车功能为单一的磁性制动器。这样的设计由于不需要机械轴承可以降低整体的一种电机长。因此能够提高功率密度,减轻重量,降低转子的动态振动【 6】的敏感性。 如图 1 所示,沿 x, y, z 在飞轮轴有三个方向,使每一个轴的位移和旋转受机械或磁性的帮助来控制六个自由度。机械轴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由于摩擦损耗,应考虑润滑油的使用。特别是发生在轴 承,沿重力方向上即图 1沿 于这个原因,轴承使用机械轴承是不现实的,而其他的轴是可以承受的。主动磁轴承相对于传统轴承是可以承受的。主动磁轴承相对于传统轴承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包括更高的能量效率,降低磨损,延长寿命,不需要润滑机械维修和较宽的操作温度。关于磁轴承有许多研究,但大多数人对待至少有五个自由度的对象是控制。由于控制每个自由度需要一个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整个系统在机械 /电气部分和控制系统设计变得复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磁性轴承。其中轴只有两个自由度 受主动控制,即分别沿平移和旋转方向。其他方向的运动方向由机械轴承完全限制。主动磁轴承和机械轴承的结合使用可以减少控制的复杂性,使系统运动更加稳定,可行和具有成本效益。 图 1 飞轮的三个运动方向 目前,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在许多应用中 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场【 8】【 9】。它们有几个独特的功能,如效率高,高能,高扭矩密度,低转子损耗和小磁厚度。然而缺点是该分布式绕组具有与线圈导体的有效部分相比的显著长度的端绕组。这显然会导致机器性能差。作为本机显著成分(即总在大多数机器设计的 50%以上)被产生热 量,但没有转矩。集中绕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他们有简单的设计,更容易安排及更高效率。 有限元分析法( 被证明是特别灵活,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是工频电磁场和机电装置的合成。有限元法可以分析任何形状和材料的 路,有限元分析与其他永磁电机的分析方法相比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准确计算电枢反应,电磁力和力矩的固有能力。 本文中,一种集成磁轴承辅助新型飞轮储能系统被介绍。用电动机和发电机相结合并且使飞轮功能作为机器,以节省空间的转子。机械轴承是用来限制沿径向方向得位移和旋转,位移和旋转沿轴向方向由主动磁轴承 控制。利用数学模型所提出的系统的结构和电磁设计被呈现。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实现,验证了数学模型和支持体系的可行性。本文中介绍的分析结果已经获得。 二 建设与计算所提出的系统 ( 1) 整个系统的配置 图 2所提出的系统的横截面图 图 2示出了所提出的的飞轮储能系统的横截面图。它的组分列于表 和 8是固定在该装置的壳体,其目的是从任何转子碎片消散径向动能,并确保在发生机械故障的情况下安全的上部和下部固定件。轴向磁通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实施来驱动其也用作转子的飞轮。 机械旋转球轴承安装在转子上,以限制其径向运动和辅助飞轮 /转子的旋转的外缘。 这种安排使结构不使用轴非常紧凑。但是机械轴承的孔的最大直径限制了最大速度。用油膜轴承 直径 速 以达到 3, 000,000【 13】。这意味着最高车速小于 2000转时该孔的直径为 150毫米。在更高的速度飞轮系统上,两个机械轴承可以安装在被固定在所述转子的中间轴的两端。用这种结构,速度可以高达 60000转以上。 轴向运动 可实现对旋转球轴承的轮辋正交安装的 4个 滑动球轴承的援助。 当转子旋转时(图中的项目 2和 102), 非 接触式涡流位移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在两个定子的中空的中心设置 用以 检测 沿 z 轴 的位移和角位置。 起动操作时或在磁悬浮轴承故障的情况下,需要 着陆轴承。着陆轴承应安装 在 对 着 转子的外缘。在正常操作期间,存在所有的转子表面和触下轴承之间的小于 空气间隙,从而实现了机械接触式的环境。 ( 2) 建议系统的基本特征 图 3显示了所提出的系统的基本特征。电动机及发电机用盘式几何组合成一个单一的电动机,如图 3 所示( a)所示。转子兼作飞轮和被夹持两个圆盘型定子之间。此设计使盘式转子的转矩产生区。 如图所示在图 3( b)中,每个上部和下部定子承载的一组三相绕组的铜与正弦电流供给 ;集中绕组被实现,以减少功率损耗。如果分布式绕组,绕组 圈导体的有效部分比端部是更长,从而绕组的铜损会更大。在这个特定的设计中,有 6个线圈,其中每个线圈都围绕定子齿。三相和三相电流的方向在特定的实例中的分布,如图 4显示。除了提高效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子绕组也可实现这种设计。 永久磁铁被安装在转子的两个表面上,如图 3( c)所示。这些 与磁通流过电动机的结构被描绘在图 4中。 预防性维护 都定居在相反的方向上 和 下转子面,所以他们会相互吸引,增加磁路的总光通量。 图 3所提出的飞轮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 a)定子转子组件 ( b)定子的绕组( c)转子( d)非磁性的护环 采用高强度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护圈是用来协助 图 3( d)所示。 图 4电机发展结构和二维通量模式 磁悬浮轴承可以用吸引力来实现。定子和转子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轴向力,使得在转子和定子相互吸引。每个定子的电流可以独立调节,以控制转子上的净力,并保持它在两个定子的中间。沿着轴向轴的净力可求得 F = (1) 其中, 较低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力 ; 上定子和转子之间的作用力。 电动机 - 发电机相当于两个电动机,总转矩 T = (2) 其中, ( 3) 电机尺寸 轴向磁通电机的尺寸可通过下式被转换到一个等效径向尺寸的机器得到 D= (3) L=i/2 (4) 其中 的外径和内径都内径的径向当量机和长度。当 3 从电机的输出方程,我们可以得到 = ( 5) 然后,我们就可以得到 其中 中 被称为磁载荷, 千瓦是绕组系数 ; N和 分别表示额定功率,效率和功率因数 ; 本设计中, 空气间隙的最小长度是由机械约束集并且不大可能小于 铁 的深度一般应减少到最低值,以尽量减少磁体的成本。制造业的限制,很难有磁铁大于 此设计中, 毫升设定为 根据在表 机设计的结果可以得到如在表 只是一个测试设计验证系统结构的可行性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所以在额定转速时只选择为 1500转每分钟。 三 如图 3所示,在定子的三相绕组分别记为 a, b和 久磁铁被安装在所述盘型转子的表面上,一个非凸转子最后获得。只有当励磁绕组被永久磁铁所取代时,电机可以被视为一个常规同步电机, 果与卷绕数 N 易分析。由定子相绕组与等效转子电流产生,如果可以被认为是第和 同的绕组 14 15的分布的正弦函数的粗略近似的磁动势的波形。其中 别测得的角度。假设极对数为 P,其功能如下 其中 N 对于被描绘为图 3的绕组分布( b)所示,音调因数 1,分配系数 / 6) = 3/2,所以绕组系数千瓦 = 3/2。然后 其中 由 产生的等效的 其中, 示磁体长度和当磁铁由导磁的铁短路的磁场强度。然后 N 个 该 值 , 可 以 实 现 如 R,为相对磁导率, 0为空气与 4 10 定子和转子的表面之间的有效气隙长度被定义为 通密度 作为一个例子,让我们判断,由于电流只在一个绕组漏感在这里忽略绕组的总磁链。 其中 子的外表面和内半径。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到 在 a和 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 因此,其他的互感可求得 然后 其中 电感是由( 18)( 19)确定,( 21) - ( 24)。 ( 31)的电感表达式可以当它们被表达的 存储的磁能可以被计算为 因此,可以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力 弗莱明左手法则,旋转扭矩 这里,定子和 的 G,所以在定子和转子在平衡点之间的有效气隙可求得 是约等于 1。然后 1可以通过代克 = Z, Q = 28)( 29)进行计算,而 2可以通过替换来计算 G = Z, 和 中 的力和力矩是由( 1) 和( 2) 得到的。 在转子的径向运动由机械球轴承的限制。因此,转子的轴向运动是独立的径向运动。转子的轴向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 重力被考虑在内。 总转矩的方程可以改写为 和 其中 是转子角,是转速。 电压方程可写为 四 . 有限元分析和模型验证 ( 1) 理论 在永磁电机的磁场总是与瞬态激励和非线性磁性材料相关。以下三个麦克斯韦方程有关的瞬态的应用程序。 其中, 是介质的电导率,和 从( 36)和( 37),可以得到 力和力矩可以计算为存储磁共能 W相对于小排量的导数。助能量可以写成 然后瞬时力 以小角度旋转位移的瞬时转矩 ( 2) 有限元分析 使用时步三维有限元模拟 16在第二节中描述的提出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分析模型的网格形状被示为图 5。只有一个定子和转子被实现在有限元分析中,为了节省计算时间,但它是有效的描述整个系统的性能 。 图 5分析模型的网格形状 图 6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时,定子伴随 50a)磁链( b)引起的电压( c)转速 在 开环的条件下, 50赫兹的正弦波电流,并且给定的 1500转每分的初始速度,无论是交链磁通量和感应电压是准正弦,而且速度稳定到同步速度最终。有限元法 析结果如图 6示。事实证明,电机可以作为一个正弦波电机进行分析,数学分析是站得住脚的。 图 7( a)和( b)示出了磁通密度在定子和转子。很明显,有分别具有定子和转子的表面磁通密度较高的区域 4。它代表 4极电机。永久磁铁 与留磁通密度 的 安装在转子的表面上,所以在根据 的 通密度是肯定比在其他地方更高。 图 7定子和转子的磁通分布( a) 定子的磁通密度 (b)转子的磁通密度 ( 3) . 数学模型的验证 三个相电流可被分解为直轴电流,如下所示 其中,是转子的电角度。 使得 0,我们得到平均为零的扭矩如图 8所示,( a)所示。显而易见的是,该扭矩没有关系的 分配 0和 Q =1时,力,转矩和转速也可以如图 8( b)中所示获得的 。( d)所示上的力和力矩是大致恒定的,并且速度线性增加。事实证明,扭矩是成正比的 过分配 后改变 们可以得到的轴向磁力和 矩曲线在起点处,如图 9所示。实线代表从( 28)的计算结果和( 29),以及星标记都是在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时,它被分配了 。2=在 这样的设计更高的力和力矩偏离的计算曲线向下。这是由当高电流被输入的磁饱和引起的。 图 8当 , 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a) 时扭矩( b) 时的力( c) 时的( d) 时的速度 在图 9( a),用小于电流有限元模型和数学模型之间的误差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当 0, 22N 占主导地位( 28)所示的力值, 果用( 14)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的值会导致对力值差异较大。图 9( e)及( f)是扭矩和动力的变化时,不同气隙长度分配。结果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得的几乎是相同的。 图 9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解析计算结果的比较( a) , b), d), e) , ,气隙长度变化时的力( f) , ,气隙长度变化时的力矩 为了进一步验证的数学模型, 导出的模拟结果随后可被用于与有限元分析的数据进行比较。 当 0和 Q =1的电流被分配到定子绕组,通过 0。电机在模拟的参数在表 过比较从 示于图 8( 图中得到的力和扭矩曲线。 10分别当相同的电流分配,可以看出,它们的平均值是非常相似的,尽管有在有限元分析结果有一定的波动。 图 10通过图 8指定相同的电流的仿真结果图 (a)轴向磁力 b)通过同样,我们也可以输入相同的电压,这是电角向电动机模型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功能,其结果,得到与 图 1所示。 11。力的相应的曲线,扭矩是在形状和价值观相似。其结果是,支持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的证明。 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有限元法和模拟结果之间的比较,很显然,所提出的系统是可行的,并且衍生数学模型是准确的,并且可以被用来设计的驱动系统。 图 11通过指定相同的电压的 a)轴向磁力的 b)轴向磁场力的有限元分析( c)通过 d)转矩的有限元分析 五 一种新颖的飞轮储能系统与局部自支承飞轮转子已经提出了这样的纸张。系统的结构及设计方法的细节 进行了描述。数学模型是来自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已经进行,以验证所提出的设计和数学模型。支持所有的分析结果所提出的系统的可行性,并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该系统的原型目前正在开发中。 参考文献 1航空航天应用的“飞轮储能技术的开发,子系统杂志 卷 13,页 9 1998年 6月。 2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非对称活塞式摆动液压马达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17张图/149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832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