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pt_第1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pt_第2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pt_第3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pt_第4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715 770 荆州江陵人 著名的唐代边塞诗人 曾任嘉州刺史 岑参工诗 长于七言歌行 代表作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 军旅生活 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 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 后人多并称 高岑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年 安禄山起兵叛乱 次年长安被攻陷 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 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 时未收长安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 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具体为何 让我一起进入诗歌的解读环节来揭晓答案 1 九日 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2 强 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3 怜 可怜 4 傍 靠近 接近 典故介绍无人送酒 据 南史 隐逸传 记载 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 没有酒喝 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 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 于是醉饮而归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没有人送酒来为我助兴 我思念爱怜遥远的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它们 应当靠近战场旁边开放着 首句 登高 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 九日 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劈头一个 强 字 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 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登高去 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 而前面冠以 强欲 二字 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 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 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 透着些凄凉之意 不知这是为何 强欲登高去 此句承前句而来 衔接自然 写得明白如话 虽然巧用典故 却无矫揉造作之感 使人不觉是用典 所以也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 不知造成 无人送酒来 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里反用其意 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可是在战乱中 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共度佳节 所以 无人送酒来 句 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 无酒可饮 更无菊可赏 暗寓着题中 行军 的特定环境 无人送酒来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 开头一个 遥 字 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 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 浓缩到了 故园菊 上 怜 字 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 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 百般怜惜 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 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遥怜故园菊 这句承接前句 是一种想象之辞 本来 对故园菊花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 诗人别的不写 只是设想它 应傍战场开 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 行军 二字 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 写得新巧自然 真实形象 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 长安城中战火纷飞 血染天街 断墙残壁间 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残垣断壁 战血涂地 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 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 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 对国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