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案(45学时)生物化学.doc
收藏
编号:6184499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3-22
上传人:xu****n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吴**(实名认证)
四川
IP属地:四川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教案
45
学时
- 资源描述:
-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学科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题目
绪论
授课学时
1
授课类型
理论讲授课
总学时
54学时
授课内容
生物化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和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目标
熟悉: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当代生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化与医学的关系;生化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生物化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8min)
2.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8min)
3.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1)人体的物质组成;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3)物质代谢及调节;4)基因的信息传递及调控(16min)
4.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8min)
主要经验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生物化学产生很大兴趣。学生反映很好。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讲课内容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化名词,需要在以后学习中和绪论互相衔接。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学科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题目
蛋白质化学
授课学时
4
授课类型
理论讲授
授课内容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空间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教学目标
掌握: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及20种编码氨基酸的特点、分类、理化性质和连接方式;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维系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次级键;为进一步学习酶和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变性、复性
了解: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蛋白质的分类
教学重点
氨基酸结构特点和连接方式。蛋白质空间结构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
氨基酸的等电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与生活中及临床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对蛋白质沉淀、变性等理化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特点,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和连接方式。(48min)
2.蛋白质分子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特点,维系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次级键,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4min)
举例:一级结构-----胰岛素、牛胰核糖核酸酶
超二级结构----- 角蛋白、弹性蛋白、胶原蛋白
三级结构------肌红蛋白
四级结构----血红蛋白
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变性、沉淀、凝固、复性、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48min)
主要经验
在讲述基本知识基础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多媒体等形象教学。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些学生化学基础较差,需复习有关知识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学科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题目
核酸化学
授课学时
3
授课类型
理论讲授
授课内容
核酸的分子组成,空间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酸的理化性质。
教学目标
掌握:
1.核酸的构件分子组成,连接方式
2.核酸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3.核酸的分子结构
熟悉:
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了解:
核酸的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连接方式及DNA的分子结构,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DNA的空间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核酸空间结构;通过讲授核酸的发现、研究历史及介绍一些重要的实验证据,使学生了解核酸化学的研究概况,力求从科学研究的思路方面启发学生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核酸的分子组成及一级结构(32min)
2.DNA的空间结构(40min)
(1)DNA的双螺旋结构(25min)
(2)DNA的超螺旋结构(7min)
(3)真核生物基因排布特点(8min)
3.RNA的结构与功能(30min)
(1)RNA与DNA的区别(4min)
(2)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8min)
(3)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12min)
(4)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6min)
4.核酸的理化性质(18min)
(1)核酸的高分子性质(4min)
(2)核酸的紫外吸收(4min)
(3)核酸的变性复性(10min)
主要经验
在讲述基本知识基础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多媒体等形象教学。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酶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概述,催化作用的特点,结构与功能。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酶与医学的关系
授课学时
5
教学目标
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分子结构与功能、酶促反应特点、活性中心、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熟悉影响酶促反应各个因素对酶促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教学重点
可逆抑制的种类、特点及意义,酶的调节方式,酶原激活
教学难点
可逆抑制的种类、特点及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概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40min)
2.酶的结构与功能 (48min)
3.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12min)
4.酶促反应动力学(100min):
(1)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的物理意义(40min)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8min)
(3)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最适温度、最适pH(12min)
(4)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可逆与不可逆性抑制作用,竞争性、竞争性与反竞争性抑制作用(40min)
主要经验
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学生兴趣很高,主动查材料,积极参与。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学生对核酸化学章节中游离单核苷酸的结构及功能掌握情况不甚理想,影响了本章辅酶辅基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更详细的讲述这一内容。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生物氧化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概述,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 ATP的生成,其它氧化体系
授课学时
3
教学目标
掌握线粒体基本结构及呼吸链的组成,产能部位,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概念及影响因素,ATP的生成及功用,二条穿梭途径;熟悉氧化磷酸化机制。
教学重点
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生成ATP的方式
教学难点
氧化磷酸化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概述(30min)
2.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呼吸链的组成和作用,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胞液中NADH的氧化:α—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60min)
3.ATP的生成:常见的高能化合物,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高能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30min)
主要经验
在讲述氧化磷酸化机制的时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学生认为本章是最难理解的,因此必须在课前将生物氧化与物质代谢的关系交待清楚,进而了解机体产能的过程及代谢与产能的关系。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糖代谢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概述,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分解代谢,糖异生,血糖
授课学时
6
教学目标
掌握糖的分解代谢,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分解及调节,糖异生概念及关键酶,血糖来源去路;熟悉各代谢途径,基本过程及产能、脱氢部位,糖的消化吸收及血糖调节的激素
教学重点
血糖调节,糖的分解代谢,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
教学难点
糖的分解代谢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糖化学及概述(40min)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40min)
3.糖的分解代谢:糖的无氧分解,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120min)
4.糖异生(20min)
5.血糖(20min)
主要经验
通过糖代谢途径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体内代谢的一般规律,为学好脂代谢等奠定基础,尽量总结规律性的内容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注意联系临床,增加学生的兴趣。学生反映很好。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脂类代谢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概述,血脂与血浆脂蛋白,甘油三酯代谢,磷脂的代谢,胆固醇代谢
授课学时
6
教学目标
掌握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分解代谢途径,脂酸β氧化,酮体生成和关键酶及途径,脂酸合成关键酶,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磷脂合成分解的酶类及途径,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合成部位原料,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功能;熟悉脂肪的消化、吸收;脂酸合成的基本步骤及调节,胆固醇转化胆汁酸,血浆脂蛋白的代谢,酮体与临床一些疾病。
教学重点
脂酸β氧化,酮体生成和关键酶及途径;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教学难点
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脂类化学及概述(40min)
2.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脂,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性质、来源及生理功能,载脂蛋白:载脂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40min)
3.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动员及其影响因素,激素的调节,甘油三酯的水解过程及关键酶,能量的计算。磷酸甘油的代谢,脂肪酸p氧化部位、过程及有关的酶。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80min)
4.磷脂的代谢(40min)
5.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辅助因子、关键酶;胆固醇的酯化;胆固醇的转变与排泄(40min)
主要经验
在讲述基本知识基础上,组织病例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学生兴趣很高,主动查材料,积极参与。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的代谢,氨基酸的特殊代谢,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
授课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α-酮酸的代谢,氨的来源、去路;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及主要脱羧产物,一碳单位概念、种类及辅酶,一碳单位来源的氨基酸;蛋氨酸循环及SAM的作用,PAPS的作用及来源的氨基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及相关的代谢病。
教学重点
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及主要脱羧产物,一碳单位概念、种类及辅酶,一碳单位来源的氨基酸;蛋氨酸循环及SAM的作用
教学难点
尿素生成部位及鸟氨酸循环;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0min)
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环。 (40min)
3.氨的代谢:体内氨的来源,氨的转运,氨的去路(40min)
4.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40min)
5.糖、脂类、蛋白质代谢的联系及调节(20min)
主要经验
联系临床讲解重要的两种转氨酶,联系生活实际讲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将α-酮酸的代谢产物归纳分类后,让同学们找出与糖和脂代谢的联系点,再给出生糖、生酮和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并总结出记忆的规律。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存在的知识点较多,注意逻辑内在的关系。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核酸的生物合成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DNA的生物合成, RNA的生物合成,
授课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及扩充后的中心法则;DNA复制的原则;半保留复制的概念、所需酶系、模板;DNA损伤或突变的意义、类型及修复方式;转录的概念、所需酶系、模板及其转录过程。 熟悉复制的过程;逆转录过程及逆转录酶; 复制与转录后加工
教学重点
中心法则;复制与转录的概念、反应体系及过程
教学难点
DNA、 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讲授复制、转录的过程,直观生动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DNA的生物合成(100min):
(1) DNA复制的特征(15min);
(2)参与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40min)
(3)复制的过程(20min)
(4)逆转录的概念及意义(10min)
(5)突变的意义、引发突变的因素、突变分子改变的类型、DNA损伤的修复(15min)
2.RNA的生物合成:(60min)
(1)转录的模板、特点和酶(30min);
(2)转录的过程(30min);
主要经验
内容广泛,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查阅参考书;效果好,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热爱生化的兴趣。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过程及翻译后加工输送
授课学时
2
教学目标
掌握翻译的基本概念;蛋白质合成的体系及mRNA,tRNA,rRNA的作用原理。熟悉蛋白质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后加工及运输的基本方式
教学重点
蛋白质合成体系;遗传密码的概念,特点及氨基酸的活化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讲授翻译过程,直观生动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40min):
(1)翻译模板及mRNA遗传密码(20min);
(2)核糖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6min)
(3)tRNA与氨基酸活化(14min)
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40min)
(1)起始(20min);
(2)延长(10min);
(3)终止 (10min)
主要经验
内容广泛,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查阅参考书;效果好,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热爱生化的兴趣。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教研室:生物化学 教师姓名:黄映红
授课题目
肝胆生化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肝脏的生化功能;胆汁酸代谢;胆色素代谢与黄疸;肝脏的生物转化
授课学时
4
教学目标
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和反应类型;胆汁酸的生理功用;胆色素的代谢;生物转化的概念及特点。熟悉胆汁酸代谢的过程及代谢调节;三种黄疸的血、尿、便变化。
了解肝对各种物质代谢特点;。
教学重点
胆汁与胆汁酸盐;胆色素代谢与黄疸;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教学难点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物质代谢的知识,加深对肝脏生化功能的理解,并联系临床实际,为今后病理的学习打下基础;采用图解法帮助学生掌握胆色素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肝的物质代谢特点:肝对糖、脂类、蛋白质、激素、维生素的代谢作用。(40min)
2.肝的生物转化作用:概念,反应类型,意义与特点。 (20min)
3.胆汁酸代谢:胆汁的性质与组成;胆汁酸的种类;胆汁酸合成部位与原料;合成的关键酶与调节;胆汁酸的生理功用;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与生理意义(40min)
4.胆色素代谢与黄疸: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胆素原族的肠肝循环及尿中胆素原的排泄;血清胆红素与黄疸。(60min)
主要经验
课堂讲述内容和医学实践相结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嘱咐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和临床相联系
授课题目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
授课专业和班级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05级
授课内容
水与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紊乱
授课学时
3
教学目标
掌握水与钠钾代谢的特点;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及途径;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基本特征。熟悉水肿、脱水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
水与钠盐、钾盐的代谢;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难点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述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回忆生理学有关水盐代谢以及肾脏排泄功能的知识,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并联系临床实际,为今后病理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
1.水与无机盐代谢(40min)
2.水肿、脱水 (20min)
3.酸碱平衡(60min)
(1)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10min)
(2)酸碱平衡的调节(20min)
(3)酸碱平衡紊乱(30min)
主要经验
课堂讲述内容和医学实践相结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嘱咐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和临床相联系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