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72页。23800字。
中期报告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图纸共9张,如下所示
A0-总装配图.dwg
A1-传动滚筒.dwg
A1-头架.dwg
A2-中间架.dwg
A2-传动滚筒筒体.dwg
A2-尾.dwg
A2-尾部改向滚筒.dwg
A2-高支腿.dwg
A3-接盘.dwg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因其具有输送能力大、结构简单、投资费用相对较低及维护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热电厂、焦化厂、露天矿和煤矿井下的物料输送。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矿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首先对胶带输送机作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分析了胶带输送机的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准则与计算选型方法按照给定参数要求进行选型设计;接着对所选择的输送机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普通型带式输送机由六个主要部件组成:传动装置,机尾或导回装置,中部机架,拉紧装置以及胶带。最后简单的说明了输送机的安装与维护。目前,胶带输送机正朝着长距离,高速度,低摩擦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气垫式胶带输送机就是其中的一个。
本次带式输送机设计代表了设计的一般过程, 对今后的选型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 传动装置 导回装置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graduation project about the belt conveyor. Because of its large transmission capacity, simple structure, relatively low investment costs and easy maintenance,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rts, docks, metallurgical, power plants, coking plants, open-pit coal mine and transportation of materials. The design is a graduation project about the belt conveyor used in coal mine. At first, it is introduction about the belt conveyor. Next, it is the principles about choose component parts of belt conveyor. After that the belt conveyor abase on the principle is designed. Then, it is checking computations about main component parts. The ordinary belt conveyor consists of six main parts: Drive Unit, Jib or Delivery End, Tail Ender Return End. Intermediate Structure, Loop Take-Up and Belt. At last, it is explanation about fix and safeguard of the belt conveyor. Today, long distance, high speed, low fric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belt conveyor’s development. Air cushion belt conveyor is one of them.
There are a lot of wastes in the design of belt conveyor.
Key words: the belt conveyor Drive Unit Delivery End
目 录
前 言 1
1 带式输送机概述 3
1.1 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3
1.2 带式输送机的分类 3
1.3 各种带式输送机的特点 3
1.4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发展与现状 5
1.4.1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6
1.4.2 国内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1.5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布置形式 10
1.5.1 带式输送机的结构 10
1.5.2 布置方式 11
2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15
2.1 原始参数及物料特征 15
2.2 确定带宽、带速 15
2.3 由带宽验算输送能力 16
2.4 驱动力及所需传动功率计算 18
2.4.1 圆周驱动力F 18
2.4.2 传动功率计算 22
2.5带张力计算 23
2.5.1 限制输送带下垂度的最小张力 23
2.5.2 输送带工作时不打滑需保持的最小张力 24
2.5.3 输送带不打滑条件 24
2.5.4 各特性点张力计算 26
2.5.5 传动滚筒校核 27
2.5.6 输送带层数计算 28
2.6 拉紧装置重锤质量计算 29
2.7 校核辊子载荷 29
2.7.1 静载计算 29
2.7.2 动载计算 30
3 驱动装置的选用与设计 32
3.1 电机的选用 32
3.2 减速器的选用 33
3.2.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33
3.2.2 液力偶合器 34
3.2.3 联轴器 35
4 带式输送机部件的选用 39
4.1 输送带 39
4.1.1 输送带的分类 39
4.1.2 输送带的连接 41
4.2 传动滚筒 42
4.2.1 传动滚筒的作用及类型 42
4.2.2 传动滚筒的选型及设计 43
4.2.3 传动滚筒结构 44
4.2.4 传动滚筒的直径验算 45
4.2.5 滚筒体厚度的计算 45
4.2.6 传动滚筒轴的设计计算 48
4.3 托辊 51
4.3.1 托辊的作用与类型 51
4.3.2 托辊的选型 55
4.4 制动装置 58
4.4.1 制动装置的作用 58
4.4.2 制动装置的选型 58
4.5 改向装置 59
4.6拉紧装置 60
4.6.1 拉紧装置的作用 60
4.6.2 张紧装置在使用中应满足的要求 60
4.6.3 拉紧装置在过渡工况下的工作特点 61
4.6.4 拉紧装置布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及选用 61
4.7 机架与中间架 62
4.8 给料装置 64
4.8.1 对给料装置的基本要求 64
4.8.2 装料点的缓冲 65
4.9 卸料装置 66
4.10 清扫装置 66
4.11 头部漏斗 68
总结 69
致 谢 70
参考文献 71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它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不仅在经济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具有长距离、大运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与冶金、采矿、动力、建材等重工业部门。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其已经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与装备的关键设备,是国家基础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机种。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我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也使我们的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国外已有多家工程设计公司致力于带式输送机设计系统的研究,并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满足不同应用要求的设计系统。
美国CDI公司主要从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咨询工作,在国际输送机设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机械设计、水平曲线设计、动态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设备调试及试运行等等。
澳大利亚的Helix Technologies Pty Ltd专门从事工程软件开发,已开发出一系列工程管理、投资分析的软件系统,如输送机设计、管道网络分析、泵的选型和V型输送带/链的驱动设计等。
Overland Conveyor Co.,Inc.(occ)是美国一家专门从事散料运输的咨询公司,开发出的静态分析软件(Belt Analyst II)矛1动态分析软件(Dynamic Analyst),为用户提供带式输送机系统设计、工程和运行评估。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随着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出现,原有的带式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都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向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的大型化方向发展,并要求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确保安全。
当今该输送机的开发存在着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带式输送机的起动控制问题,二是带式输送机的输出功率控制问题。实际使用中,输送带是粘性弹性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对驱动装置起动制动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其重负及惯性的影响,起动不平稳,起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交大,且在制动力、惯性力的瞬间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变化相当大,瞬时变化引起各载荷变化,会加速托辊的损坏,缩短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2、国内研究现状
近二十年来,我国带式输送机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输送机产品系列不断增多,开发了大倾角、长距离新型带式输送机系列产品,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中间驱动与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成功研制了多种软启动和制动装置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进行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有限元分析、启制动曲线、水平转弯及断带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东北大学对托辊运行阻力随带速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用于带式输送机设计和动态分析,分析转弯部分的导向力和阻力,得出转弯段输送带运行的阻力计算方法,采用离散模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开发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在带式输送机纵向振动理论与横向振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带式输送机的动态设计方法以及该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决策支持系统。
随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性能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资料,利用新的设计手段研究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的时机已经成熟。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关键是动态设计与监测,它是制约大型带式输送机发展的核心技术。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主要方法 :
1.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如优化设计等,从网络、书籍、论文等方面查找相关内容,在脑中构思,然后通过理论计算,最后验证理论分析,从而完成设计任务。
2.在绘图过程中运用计算机绘图(包括AutoCAD绘图)。
3.在外型设计中充分考虑其工作环境,运用了人机工程学方法,以使人—机—环系统协调,相互适应。确保输送工作的高效、安全可靠以及经济的运转、防止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减少噪音、环保节能。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武汉丰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编.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2] 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编,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3] 程居山.矿山机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4] 潘英.通用机械设计.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余洲生.连续运输机械.上海海运学院学报丛书.1981
[6] 洪致育,林良明.连续运输机械.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7] 黎佩箆.矿山运输及提升.冶金工业出版社
[8]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 斯比伐考夫斯基、杰牙其科夫著,陆峰译.运输机械.机械工业出版社.1960
[10] 矿山提升运输机械(修订版).冶金工业出版社
[11]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编辑委员会.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