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版).doc_第1页
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版).doc_第2页
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版).doc_第3页
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版).doc_第4页
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版)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7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我学习,我快乐 工作室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醇厚(chn) 切磋(qi) 削价(xu) 差强人意(qin)B泡桐(po) 骁勇(xio) 商榷(qu) 不屈不挠(no)C着急(zho) 散步(sn) 刷白(shu) 洗洗涮涮(shun)D嶙峋(xn)对峙(zh) 犒劳(ko) 追本溯源(s)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跳槽 邻界点 醍醐灌顶 树倒猢狲散B心扉 协奏曲 骨鲠在喉 时世造英雄C像素 副食品 不记前嫌 家书抵万金D饯行 热烘烘 先发制人 蚍蜉撼大树3. 下列各句中语言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白做人。B高考考场上的横幅:失败乃成功之母。C马克思从人们每天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D几乎所有造假者都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倘若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反过来,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人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不负责任的人生须知道有其苦处,尽责任的人生才知道有其乐处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倘要少吃苦,便处处尽责;倘要多快乐,便时时责己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眉山远景楼记苏 轼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 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苟,众以为易事。既满将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嗟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从邦君于其上,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注:讥切,劝谏。岂弟,亦作“ 恺弟 ”,和乐平易。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及:比得上 B上不夺其请 夺:剥夺C终事而会之 会:汇总,计账 D明而不苟 苟:随意、随便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 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 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 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7下列各个句子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详细介绍了眉州地区知识分子的学风、生活习尚、甚至价值取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民众遵纪守法,古代民间互助合作生产组织的形成和运作等情况,暗含对故乡的眷念。B本文主要赞颂了眉州黎太守有仁爱之心,明察政事,处事果断、简约而文雅,是真正了解民情,善于因势利导并能以身作则的“贤守令”。C远景楼记楼名为“远景”,暗含不仅着眼于楼上观瞻,更着眼于故乡的现状和远景,字里行间包含着一种赤诚的庆幸和祝愿,表达了苏轼对官民和谐、政通人和的社会理想的向往。D文章将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交替使用,语言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兼有魏晋文的自由通脱,又似唐文的明白简练,后人评价“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3分)译文:_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3分)译文:_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4分)译文:_(二)文言文断句。9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复置酒於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忽忽二十年/则闻湘灵已老/病不复能远游/或扁舟自放于九龙/三泖之间A. B. C. D.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注】别业:别墅。南山陲:即终南山麓。(1)赏析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4分)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总角之宴, 。(氓)(2)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12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处于工匠和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一直未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为人们所认识。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14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根据原文内容分条概括。(4分)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桃花源别考“天下第一弄”李敬泽(一)现在开始,寻找桃花源。我在大地上一路奔逃,恐惧使我不能停留;我站在平原上,回首望,只见远方尘烟大起,那是马,马是找我的,马上的马刀也是找我的;我向山中奔去,我要找一个不被找到的地方,找一个地方让一切忘记我、让我忘记一切。在漫长的时间里,我尝试过很多地方,甚至一座繁华的大城。我认为人群就是我的桃花源,无数的人将淹没我,和光同尘,人不能从海中认出一滴水;但是我错了,我发现我正被另一些东西追赶:时间,在这大城里,时间如同你身后的响箭,呼啸着,离你的后心只有一寸,你必须狂奔向前,前边是银钱、房子、马车、汽车甚至衣服,你注定会在这条路上奔逃至死,不能停留。然后,在某一个清晨,我停下,让那支箭呼啸着穿过我的身体,我的前胸和后背穿出一个直径三厘米的洞,风从中吹过,发出哨音。我向城外走去,我重新出发,找一个没有时间的地方。据说那是有的,那是桃花源。(二)我认真地、反复地研究地图,我相信,桃花源一定在地图上某个空白之处。必定是在南方。南方一向是跑得快的人们的归宿,它在几千年里接纳一代又一代的失败者、逃亡者,从史书的行间和页边,你能看见一条绵延不断的人流像漫漶的水渍,从北方向南方,气喘吁吁的人们进行漫长的长跑,从黄帝涿鹿之战开始,他们就跑啊跑,跑到南方的山野间,停下,惊魂甫定,看看周围的山,他们相信,他们已经甩开了追击者,他们可以在此安居。这里远离皇帝和马和马刀,在山间,远离尘嚣,远离响箭般的时间。桃花源是一个秘室,藏身和遗忘之地。是一处人迹罕至的野林,人把自己变成一棵活动的树,只需要阳光、水和土。(三)还有空气。需要逃的东西越来越多。危机四伏。我是这个星球上最后的动物,喘息着,寻找洁净的空气和水。还有洁净的土地不,不是洁净的,而是像它本来那样“脏”,让我的稻谷和菜和虫子一起生长。(四)现在,站在一个名叫“天下第一弄”的地方,我在认真考虑将此作为桃花源的可行性。很远。从京城要坐三小时飞机,然后坐两小时汽车,然后再坐两小时汽车,才能来到这里。如果把飞机程和车程折算成马程、牛程和人的脚程,那么,这简直就是大地尽头、南方之南。这里是万山丛中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山峰丛立,在山峰间,遍布深洼的谷地,在地质学上,他们把这叫做“高峰丛深洼地”,这里的人却把那些深坑叫做“弄”。我喜欢这个“弄”字,它的上面是个“王”,它的下面似一扶犁之人,王君临于扶犁之人是“弄”,扶犁之人在王之下隐匿于田野也是“弄”,一个“弄”字里藏着逃不了、偏要逃的永恒游戏。是游戏啊,所以在上者弄权,在山水间者弄月,造化弄人。天地间一大弄。最深、最大的弄就在这里有多少米?一百米、两百米?只有一条陡峭的路通向坑底,坑底方圆两三里,几间瓦屋、几畦菜地、猪栏鸡舍草垛。(五)此处可以藏身。藏身之处必在最低处最深处,必在高之下。古希腊的第欧根尼,一路奔逃,最后钻进了木桶,亚历山大大帝去看他,想“弄弄”他,他说,别弄,别挡住我的阳光。在这第一弄,一个人站在坑沿上能够挡住弄底的阳光,但弄底之人亦可说:别挡住我的阳光。(六)天下第一弄,在广西大化县。大化大化,大而化之,化到哪去呢?就是化到“大”至大的自然。(七)第一弄的路边,一个农夫躺在地上:去集上卖菜,卖了菜买酒,买了酒路上就喝了,喝了就醉了,醉了就想躺下,就躺了。他的妻子坐在他的身边,静静等着,等天黑了,风凉了,等他醒来,携手向下、向暗处去。这是奔逃者的前世今生,是桃花源中人。15解释“还有洁净的土地不,不是洁净的,而是像它本来那样脏”一句中的“脏”的含义?(3分)答: 16试从修辞、句式或语言风格任一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第二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答: 17有人认为文章第四部分的第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请给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6分)答: 18“这是奔逃者的前世今生,是桃花源中人。”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现代社会中的“桃花源中人”是怎样的?(8分)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孔子首创登临泰山而有所考察学习的先河。从孟子尽心上里可窥孔子当时登山时的心得。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对于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流难以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言论难以吸引他了。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壮阔的波澜。日月都有光辉,小缝隙都能照进去。流水这东西,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有志于大道,没有一定成就不会通达。”(1)孔子登山的心得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答: (2)试就孔子“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说法,谈谈你的感悟。(150字左右)(8分)答: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汽车司机匈牙利厄尔凯尼彼莱斯雷尼尤若夫是个运输工人,他驾驶的车牌为“CO7514”的汽车停在一个角落的售报亭旁。“我要一份布达佩斯新闻报。”“对不起,售完了。”“那么来一份昨天的也行。”“昨天的也卖完了,不过我这儿碰巧有一张明天的报纸。”“那上面刊登电影院的节目吗?”“电影院每天放映的电影都登在上面。”彼莱斯雷尼坐在车上翻阅起报纸来,不一会儿,他看到了一条放映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预告“金发姑娘的爱情”,别人也在夸耀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斯塔奇大街的“蓝色山洞”电影院放映,五点半开始。正巧,离开映还有一段时间,他继续往下翻报纸。他的眼睛一下子停在一条关于彼莱斯雷尼尤若夫的报导上,上面写着,彼莱斯雷尼驾驶一辆车牌为CO7514的小轿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迎面开来的一辆卡车相撞,运输工人彼莱斯雷尼当场丧命。“竟然有这样的事!”彼莱斯雷尼自言自语道。他看看表,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1)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给它补写一个结尾。80字以内。(4分)答: (2)结合你补写的内容,谈谈整篇小说给你的启示。120字左右。(8分)答: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认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更趋激烈,每个人的精神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亲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竞争与人情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关爱了吗?请就“竞争与人情”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上述文字,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版)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室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ABCDABCDABCDABCDABCD1ABCDABCDABCDABCDABCD62738412513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3分) 译文:(2) (3分) 译文:(3) (4分) 译文:10古代诗歌鉴赏(8分)(1)(2)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 (2) (3) (4) (5) 14(4分)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简答题4分)座位号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15(3分)16(4分)17(6分)18(8分)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 1920请考生从19、20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我所选择的题号是 七、作文(60分)标题:_200字400字600字800字湖南省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3456791213ADCBBDBADC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A(B泡桐po;C散步sn;D 嶙峋xn)2D(A邻临;B世势;C记计)3C(A“令尊”谦敬不当;B场合不当;D“雨后春笋”褒贬不当)4B(“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这是“苦乐循环”的真谛,而错误理解了“苦”的内涵,一空缺处排除;二空缺处应“反过来”谈责任与快乐的关系,后文的“操之在己”不是“责己”意,句的“责己”偏离了文意,排除。)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5B(夺:改变。例句“舅夺母志”陈情表)6D(目的连词,来)解析:A.介词,被;语气词,呢。 B.转折连词,然而;修饰连词,“地”。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反身代词,译为“我”或“自己”。7B(此文主要不是写黎太守,而是借助此文赞颂眉州民情民俗、社会风化等优良传统,表达对故乡的眷念,寄寓自己的政治理想。)8(10分)(3分)译文:那些百姓侍奉太守县令,如同古代的君臣一样,在他们离任之后,就画出他们的画像侍奉他们。(得分点:“其民事太守”,“既去”,“辄”。)(3分)译文:然而眉州人以这座楼修成为快乐并想让我记下这件事的原因。(得分点:“所以”“乐”“焉”。)(4分)译文:贤明的太守县令安抚引导教诲不倦的力量所致,我哪里能够不记录下来呢!(得分点:“守令”,“ 抚循”,“录”,句式“可乎”。)9A (复置酒於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忽忽二十年/则闻湘灵已老病/不复能远游/或扁舟自放于九龙/三泖之间)译文: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然后随手把尺子放在座位上,去赶集时却忘了带上。已经挑好了鞋,才说道:“我忘记带尺子了。”于是返回家里去取。等到再返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有买到鞋。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对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不责备他的小毛病。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于是重倒了一杯酒,放在原先的位置上, 问客人道:“你在这酒中有没有看见什么?”客人回答说:“我所看到的,同上次见到的一样。”乐广就向客人讲明了原因,使他明白杯中的蛇不过是弓的倒影。客人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久治不愈的毛病不久就好了。转眼间就过了二十年,忽然听说湘灵已经老病缠身,不能够再出去远游了。他有时会乘小船到九龙至三泖一带游玩。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8分)(1)诗句描写诗人随意而行、闲看云雾的状态,表现了闲适的心境。由赏景时行至水尽头,又能看云起云落的妙境,领悟出处世的无穷变化以及求学明理的无穷奥妙。诗中有画。有或行或坐的诗人形象,有云卷云舒的山间气象,物我交融,浑然一体。动静结合,构筑了一幅恬静的水墨山水图景。(内容2分,表现2分)(2)退隐山林的闲适。陶醉大自然的情趣。潜心修道的禅趣。(答出两点即可,4分)11(5分,每句1分)(1)言笑晏晏 (2)五更鼓角声悲壮 (3)一尊还酹江月 (4)门前冷落鞍马稀 (5) 奈何取之尽锱铢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12D(不是传统,是传统改变后的认识。)13C(A.“技术”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人们当然知道其作用,只是当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D.认识技术的意义,并不表示要动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14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作为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其对技术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难以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答出一个要点计1分,答出两个要点计3分,答出三个要点计4分)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15(3分)实际上是一种洁净。(1分)是本来的,自然的,没有危机的。(2分)16(4分)(1)修辞方面 比喻:桃花源是一个秘室;你能看见一条绵延不断的人流像漫漶的水渍;响箭般的时间。形象生动。比拟:人把自己变成一棵活动的树,只需要阳光、水和土。形象鲜明,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情。排比:从史书的行间和页边从北方向南方从黄帝涿鹿之战开始有气势,感情强烈。借代:这里远离皇帝和马和马刀,“马和马刀”代指战争。含蓄。(2)句式方面 整散结合,利于抒情。(举例分析略)(3)风格方面 简练、清丽、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举例分析略)17(6分)不能(1分)。这是宕开一笔。(1分)以析字方式解释“弄”的含义,增强文章的文化意蕴,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承上文深坑之“弄”(实写),启下文天地间的“弄”,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2分);形散神聚,揭示了“弄”的深刻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弄”的哲理之思。(2分)18(8分)今生的桃花源中人生活在自然、安宁的环境中;(2分)是率性而为,有言论自由,有充分精神自由的人;(2分)不受现实繁忙的工作和银钱、房子、马车、汽车甚至衣服等物质拖累的人。(2分)联系实际阐述(2分)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19. (12分) (1)心得:所登越高,所见越远;所见既广,所知则深;学于圣人,修为已高;兴如波澜,蔚为大观;明如光辉,无不洞耀;道当累进,通明自得;等等。(不少于4点)(2)感悟角度:波澜起伏、新陈替代、波涌无穷,等等。(8分,不少于两个要点。)20(12分)(1)答:汽车在斯塔奇大街上超速行驶,在离“蓝色山洞”电影院不远处与一辆卡车相撞。彼莱斯雷尼悲惨地死去了,他的口袋里还装着一份明天的报纸。(原小说结尾)【解析】根据文中线索:“马上就到五点半了。他把报纸往口袋里一塞,开着车就走了”,暗示着彼莱斯雷尼可能会因“超速行驶”,导致丧命。但,如果要续写成避免了车祸,则要写成他中途突然想起报纸上的警示,猛然醒悟放慢车速,才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才与上文衔接,才能合理。(2)(示例)答:人的命运,从表面上看,是命中注定的,实际上完全是由自己把握的。(启示:观点)如果彼莱斯雷尼尤若夫不超速行驶,如果他记得报纸上的警示,也许车祸就不会发生。(结合文本简析)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遵守规则,从主观上避免不测,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生活就会顺利或可预见得多。(联系现实)【解析】启示的角度:可从“命运与自身”、“偶然与必然”、“荒诞与现实”“听取忠告与一意孤行”等等方面获得启示,结合文本又联系现实。21(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写作指导“竞争与人情”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立意可以是:一、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确实淡化了人情这一现象令人担忧。二、竞争,并不排斥人情。三、身处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理应更加注重亲情、友情,理应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本题写作思路:一、如果准备摆开架势以理服人,那就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借助逻辑力量使读者折服。可在文中具体分析“竞争与人情”应当共存的理由。二、如果准备迂回渗透、寓理于事,那就要寻找象征借代或编述故事,以迷人的文学磁力晓喻读者。比如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某君为赢得竞争而不择手段、不讲人情,结果反而害了自己,以此揭露世态,针砭时弊。三、还可构思一篇辩论稿,比如通过正方一位辩手的陈词,阐明自己的见解。误区警示写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一、对话题关键词的理解有偏差,比如把拥挤着上公交车、同学间的争论与探讨等都说成是一种“竞争”。二、东拉西扯,拼凑成文,比如大谈特谈动物之间的竞争如何残酷;或者写面对竞争与人情,有人认为竞争重要,也有人选择人情,而“我”觉得既要参与竞争也要讲人情于是造成笔墨分散,观点也不够明确。附:文言文译文我们眉州的习俗,近似古代的有三种。那里的士大夫推崇儒家经术,看重宗族,那里的百姓尊重官府而敬畏法令,那里的农夫采用合耦的方法来互相帮助。那里的确具有三代、汉、唐遗留下来的古朴风俗,是其他的郡县比不上的。当初朝廷用声律(辞赋)选取进士,天圣年间以前,各地求学的人仍沿袭着五代华而不实的弊病,只有我们眉州的读书人,精通儒家经典学习古文,把西汉时的文词作为典范。在那个时侯,四周郡县指责(我们)认为眉州人迂腐而不切合实际。至于郡县的官吏,都能凭借经书撰写文章,应对进退,(他们所写的公文)都有值得观赏之处。大户人家显贵之人,依据门族相推崇,按照次序排定甲乙,都有一定的定准评品,(当地人)称之为“江乡”(江南之乡)。(如果)不是这一类宗族的人家,即使地位尊贵而且富裕,(他们)也不(与之)通婚姻。那些百姓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