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_第1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_第2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_第3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_第4页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 13 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案 第 13 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课标解读】 应掌握运动出现的背景、过程、纲领、影响、意义。通过分析两个纲领的基本内容,分析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性,但没有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不能担当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考试大纲】 1840-1900 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阶级矛盾尖锐:鸦片战 争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战费、赔款、灾害等使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列强加紧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3思想基础:洪秀全创立,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西方基督教的平等观念、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2 / 12 相结合。 4.导火线: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请思考 1: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提到: “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 洪秀全认为天下都是兄 弟姊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他所说的 “ 尔吞我并 ” 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 二、过程 1兴起: 1851 年 1 月 11 日,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 1853 年定都,并颁布纲领性文件,为拱卫都城进行和。 3全盛: 1856 年,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达到全盛。 4衰落: 1856 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史称。为挽救危局,启用青年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指挥军事。主持朝政并提出具有色彩的施政方案。 5.失败: 1864 年,。 请思考 2:太平天国在达到 鼎盛的时候,为什么领导集团内部却乏生了分裂?如果你是洪秀全,你将如何处理这次事变? 三、结果、意义: 1结果:失败 3 / 12 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为对付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的湘军和 的淮军相继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1863 年,在支援和三路大军围攻下,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失败。 2历史意义: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坚持 14 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 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她扫荡了,冲击了,动摇了清朝统治的。 它颁布的天朝天亩制度表达了的理想追求,并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请思考 3: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知识拓展】 1.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4 / 12 原 因: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由于战争的环境,无法实施;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共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不同点:( 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主张不同: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后者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 农民的强烈反映。( 4)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农民对其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未能付诸实行。( 5)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迫切愿望。 3.农民起义局限性 阶级局限性:由于农民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具有狭隘、保守、迷信、自私和分散性的致命弱点,因而农民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 能建立先进巩固的政权组织,组织上5 / 12 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 时代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攻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领导。 【走进高考】 例 1.( 08 全国卷 , 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 B 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中国 近代化的含义,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肩负起了民主革命的反封建反侵略基本任务,属于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但其主要目标是推翻清王朝,主要功绩是沉重地打击了专制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6 / 12 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 答案选 B。选项 A、 D 叙述不当,c 不是主要表现。 例 2( 08 北京卷, 1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Bc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解析: c。由题目中所给材料可知 c 选项的 “ 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 兴办保险事业 ” 符合题目意思。 ABD中的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建设等方面。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李大钊说 :”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7 / 12 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3.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4.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 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5.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 “ 分田 ” 的各种表述,其实质是 .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 .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6.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通过国库分配所有产品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人人平等 7.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中国资本主义8 / 12 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图一 图二 8.图一中 “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 ” 是指哪一年 A 1851 年 B 1853 年 c 1856 年 D 1859 年 9图一的核心内容是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 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 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 10.图一和图二无法实行的共同原因是 A处于战争年代,无安定的政治局面作保障 B抵抗不住封建主义的侵蚀 c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私有者的本性 D没有考虑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11.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2 “ 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 的许多金元宝 ” 。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多数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9 / 12 是被迫的 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少,人多则多分,人少则少分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农民全年收获 )除足斯 25 家每人所食可接靳谷外,余则国库 ( 凡 25 家 )中所有婚娶弥同喜事,俱用国库,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小弟杨秀清 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上帝 )天兄 (基督 )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储裕国课。弟弟细思安徽、江西火粮广有,宜领镇守将佐在彼晓瑜良民,照旧资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佑施行, “ 钦此。 ” 杨秀清上洪秀全奏折 请回答: (1)材料一规定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 6 分) 10 / 12 (2)材料二规定了怎样的分配制度 ?( 6 分) (3)材料三中 “ 照旧资粮纳税 ” 是一种什么政策 ?其实质是什么 ?( 6 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太平天国政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 6 分) 14.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 1)结合图及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的革命纲领各是什么?哪一个更能反映农民的要求? ( 2)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主张?二者关系如何? ( 3)哪一个文件符合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什么?如何评价后期 的革命纲领? 第 13 课太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 思考 1. 平等思想; 土地兼并严重; 要求绝对平等、平均的革命愿望。 11 / 12 思考 2.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私、狭隘、落后; 言之有理即可。 思考 3. ( 1)特点 : 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 思想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 2)教训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 ,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选择题 1 5AABAc 610 BcBAA11 12DD 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 (1)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土地公有。( 6 分) (2)实行一切产品归 “ 国库 ” 的平均分配制度。( 6 分) (3)所谓 “ 照旧资粮纳税 ” 就是沿用清朝的旧制,向地主、自耕农按土地田亩数征收田赋。实质上是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6 分) (4)说明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土地公有、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社会产品的理想是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