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23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 23 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将制碱奥秘公诸于世,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了 “ 侯氏制碱法 ”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严复译著天演论,以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的进步思想,激发国人向西方学习, “ 自强保种 ” ,救亡图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 家詹天佑、侯德榜和杰出的思想家魏源、严复,他们那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这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师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典型事迹,概括主题思想,并且做到,既不平均使用力2 / 8 量,又兼顾到四个典型的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 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2图片:京张铁路、明长城、明朝北京城 3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以利于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时把握好难度。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 1)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 天佑、侯德榜的事迹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比较四位文化名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 3)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自学指导要求 首先教师明确把思想家提到前面学习的原因:由于他们生活3 / 8 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 自学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本,用铅笔圈出要点,把核心词语填表,若有疑难可同桌或前后四人相互讨论,比一比哪位同桌或学习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准确。 四、出示思考题(可用多媒体出示) 1根据课本比较近代两位杰出思想家 姓名时代主要成就思想特色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学习西方背景 魏源 严复 2比较近代的两位科学家 姓名主要成就优秀品质(具体表现) 3由表格比较近代史上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由此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五、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六、师生共同探究(生展示,师点拨释疑) 1魏源和严复 师生共同总结:成就: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主张学习4 / 8 西方的军 事;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抨击愚昧言论。思想核心: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优秀品质及表现:崇高的爱国精神 反抗外侵 ;良好的道德品质 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 ;强烈的创新意识 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 师点拨:清代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魏源是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的长处,克敌制胜的,这是他爱国、进步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教师过渡:在西学热潮中,严复贡献最大。 严复 成就:译著天演 论影响最大,其进步观点是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和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思想核心: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优秀品质及表现:崇高的爱国精神 反抗外侵,主张救亡图存 ;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既学军事,也广泛涉猎西方政治学说 ;强烈的创新意识 为译著加按语,叙述己见,警醒世人,宣传变法 。 师点拨:严 复是一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译天演论的特点不在于简单地转述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发挥,用进化论观察人类社会,以求服务于当时中国5 / 8 社会的需要。 师总结:两位思想家学习西方的背景。 教师过渡:在魏源的 “ 师夷长技 ” 的影响下,当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作为这种思想的实践者,怀抱报国之志,学艺归国,为国家走向独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詹天佑和侯德榜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2詹天佑和侯德榜 请学生复述詹天佑的主要成就,抓住核心词填到表格里。 师:下面我们看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有关资料。(媒体显示) 詹天佑大学期间,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 1881 年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 1905 年,清政府任命他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帝国主义分子嘲笑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 “ 还没有诞生 ” ,满怀爱国热忱的詹天佑,决心用事实粉碎他们的狂言。 修建京张铁路,地势险要,坡度很大,居庸关、八达岭两处遂道工程尤其艰巨。詹天佑坚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线,他和其他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筑路工人一起,战胜了数不清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因而不到两年,便打通了居庸关隧道 和八达岭隧道。接着,詹天佑和助手们又创造性地设计出“ 人 ” 字形轨道。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1909 年 9 月 24 日,6 / 8 京张铁路胜利竣工,比预计提前了两年。一些欧美工程师在参观了京张铁路全线工程后,称赞不已,十分钦佩。 教师:从材料中,我们能看出詹天佑身上具备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 1)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本领,报效祖国) ( 2)强列的创新意识。(设计人字形路轨) ( 3)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全力以赴) ( 4)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第一线,战胜困难、攻克难关等) 过渡:周恩 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 “ 中国人的光荣 ”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是被称为 “ 国宝 ” 的侯德榜。 侯德榜 主要成就由学生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其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 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 ;良好的道德品质 刻苦钻研,意志坚强 ;强烈的创新意识 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 3引导学生归纳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 (由刚才表格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答出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列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向西方 学习等。而第二问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通过此题目的回放引导学7 / 8 生认识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上述优秀的品质和学习西方的精神,从而进一步突出了重点,强化了难点) 七、知识整合(结合表格,整合归纳知识,多媒体出示) 成就 名称姓名主要成就共同品质不同点 思想家魏源 严复 科学家詹天佑 侯德榜 八、知识拓展与延伸(多媒体显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畅所欲言) 讨论:你认为魏源和严复的观点,哪一个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有指导意义? (都非常有指导意义,强调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谁先进就向谁学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题(附答案)
- 2025年水资源保护法规管道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大美劳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颅脑创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 3
- 广东海洋大学《三维模型立体表现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师范学院《机械设计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汽车工程专家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大全
-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商学院《工程伦理:安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定市幼儿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研究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3成都高新未来科技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燃料电池课件
- 循环系统-超声诊断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项目策划工作检查考核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圆的周长 |冀教版 (共27张PPT)
-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 身体六大排毒PPT
- 在职人员报考(统招、在职)研究生申请表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 The Clever Beaver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