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_第1页
第2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_第2页
第2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_第3页
第2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_第4页
第2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第 2 课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第 2 课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形势严峻:( 1)武装叛乱: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2)经济十分困难; 2、国外武装干涉:( 1)主要国家:英、法、美、日;( 2)主要原因: 不满苏俄单独与德国媾和; 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根本原因)( 3)基本认识: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 二、苏俄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改造 旧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1)表现: 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作用: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初步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2、经济方面:( 1)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项目 基本概况 备注 内 容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2 / 6 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最能说明苏维埃政权的性质;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 种;实行土地国有; 作 用 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苏维埃政府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2)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项目 基本概况 背 景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企图扼杀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使经济涉于崩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物资极度缺乏; 目的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保障军事胜利,保卫祖国,巩固苏维埃政权; 时间 1918 年夏开始,至 1921 年结束; 内容 实行余粮收 集制;(威胁工农联盟) 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 “ 不劳动不得食 ” 原则; 简 评 积极性: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消极性:随国内战争结束,逐渐破坏了经济,造成新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3 / 6 链接材料: 1920 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 点拨:材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实际上是 农民对战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的怨恨。 3、外交方面:( 1)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目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苏维埃政府; 时间: 1918 年 3 月; 作用:使苏俄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巩固了新生政权;(最具灵活的策略性)( 2)成立共产国际,领导各国共产党的斗争; 4、军事方面: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三、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 1、新经济政策 项目 基本概况 背景 经济现状连年战争使苏俄经济极端窘困; 直接 原因 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发生了 1921 年经济政治危机;(如喀琅施塔水兵暴动) 根本 原因 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探索的失败;(或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基本前提无产阶级国家已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4 / 6 目 的 直接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完成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间 1921 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 内容 农业 方面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 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工业 方面 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有;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 流通 方面 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 实 质 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经济规律; 作用 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进一步巩固了苏俄政权。 2、苏联的成立:(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时间: 1922 年底; 内容:通过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 认识:宣告建立苏维5 / 6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2)最初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3)苏联第一部宪法: 生效时间: 1924 年初; 国家性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简图: 苏联成立 革命 建设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政权巩固 社会主义过渡 知识归纳: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6 / 6 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大中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 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方面 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主要认识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从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