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天气实验报告_第1页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_第2页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_第3页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_第4页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观察天气实验报告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实验开出记录目录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5 2-6 2-7 3-1 3-2 3-2 3-3 了 过滤 高锰酸钾的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哪一个溶解得快 加快方糖的溶解 糖块在嘴里的溶解 一杯水能 溶解多少食盐 分离食盐和水 听听声音 使物体发出声音 观察物体发出声 音 观察比较声音 强弱的变化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演示 分组 分组 分组 水 铁架台、漏斗、滤纸 高锰酸钾、烧杯、玻璃棒、水 面粉、沙子、食盐、高锰酸钾、水、 杯子胶水、洗发液、水、杯子 醋、酒精、食用油、胶水、杯子、 水 食盐、小苏打、杯子、水 注射器、汽水 食盐、烧杯、玻璃棒、热水 方糖块若干、杯子、水 糖块若干 食盐、烧杯、玻璃棒、角匙 浓盐水、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三2 / 27 脚 架、放大镜 音叉、长短不同的铁钉 鼓、尺、橡皮筋 音叉、橡皮筋 钢尺 3-3 3-4 3-5 3-5 3-6 3-7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振动物体与 声波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控制物体发声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分组 装有不同多水的玻璃杯 7 个、竹棒 钢尺 音叉、一次性纸杯 2 个、棉线 铝箔、木米尺、棉线、尼龙线、音叉、小锤 气球皮、橡皮筋、杯子、音叉 塑料罐、豆子、纸合计: 35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 录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乾明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开出记录 篇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编写日期: 执行时间: 总序第 个实验 篇三:实验报告单上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篇四: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完整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仪器 实验报告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风的测量 1、 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 el 型电接风向风速仪、 en 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 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 风速传感器等 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3 / 27 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 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 度高可靠性的特点。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 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 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风 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 储、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 速公路,机场和港口 等 1 风杯:测量风的大小 利用的原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 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 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 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 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 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4 / 27 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 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 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用指南针测定 10 秒的风向。 测风塔: 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2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 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 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 线加固。塔柱正三角型布置 ,节约钢材 ,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 ,塔型随 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 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 el 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 线遥测仪器。感应器 5 / 27 由风向和风速俩部分组成。风向部分由风标、风向方位块、导电环、接触簧片等组成;风速 部分由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 等组成。记录器由 8 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3el 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2、高空测风的方法 测风气球:测风气球是测定高空风向 风速的一种充满氢气的气球,升速有 100 米 /分或 200 米 /分的。从地面施放后,一 面上升,一面在水平 方向上随风飘行。与 此同时用测风经纬仪不断跟踪观测,并记 下它每分钟的仰角和方位角,然后经过计 算求出气球经过的空中各层的平均风向和风速。 4 风筝:利用风筝上携带的各种测量仪器,获取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风来进行 计算。 飞机:原理与方法与风筝类似,但是,其本身造价较高,因此一般使用量也少。 3、 超声波测速仪 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仪每隔一相 等时间,发出一超声 脉冲信号,每隔 一段6 / 27 时间接收到一经汽车反射回的 该超声脉冲信号,若汽车匀速行驶, 则间隔时间相同,根据发出和接收到 的信号间的时间间隔差和声速,测出 被测汽车的速度。 优点:测量误差小。 4、 其他先进测量仪器 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手段 目前主要的大气风场测量手段有声雷达、 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一、多普勒声雷达 多普勒声雷达是一种测量大气对流层低层常用的遥测手段, 5 篇五:实验报告 1 走进生物实验室 【实验目的】:识别本校 生物实验室器具,结合各种器具辨认并说明其用途。 【课前准 备】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试管夹、培 养皿、刀片、滴管、三 脚架和石棉网等。 【实验步骤】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 图 1 中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你能把它们按各自的用途进行归类吗 ? 属于观察器具的是 _;属于解剖器具的是 _; 属于加热器具的是 _; 属于通用器具的是 _。 图 1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7 / 27 器具 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 的名称。 _ _ _ _ _;三种标本,擦镜纸,纱布,显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 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实验步骤】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 37 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 学 生两人 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 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 本 -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 8 / 27 光孔。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 像。 强调: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 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 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 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 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 练习测量 【实验目的】:能够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能 够用温 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量筒、树 叶、细线、刻度尺、划有均匀方格的纸、葡萄、热水、体温计等。 9 / 27 【实验步骤】 实验一:用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测量不规则叶片的周长; 实验二:按课本技能卡提供的方法,利用方格纸, 测算不规则叶片的面积; 实验三:利 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实验四:利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 度。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地测出水温? 总结:在描述生物体的形状时,往往需要用一些 数据来表示,这就要求对生物体进行测量。生物体的形状多数是不规则的,测量时可采用一 些特殊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测量不规则生物体的方法。测量时由于测量工 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 以避免的。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 误差。 【练习反馈】 1如图 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 液面最低刻度为 32ml,和量筒壁接触刻度为 33ml。那么水的体积应为 a 32ml b 33ml c 32 5ml d 32 67ml 2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 某同学连续测量 3 次,数值分别为 12cm、 11 6cm、10 / 27 12 2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a 12 1cm b 11 93cm c 12 2cm d 12 07cm 3用体温计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 37 ,腋下温度为 36 7,用 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 37 4。此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a 37 b 36 7 c 37 4 d 37 03 4一个量筒中存有 30ml 的水,放进一个山楂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 35ml, 3 则该山楂的体积为 _cm。 5说一说为了减少误差,应该怎么办 ? 【教学反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一些实验原理和掌握一 些实验技能。在用 量筒读数 的时候,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需要强调。眼睛应与液面最低处相平齐。 4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 【课前准备】 洋葱鳞片叶、成熟的番茄果实、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 清水、滴管、稀释的碘酒、纱布、吸水纸、显微镜 【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制作 11 / 27 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撕下一块表皮,放在清水中展平 c、用镊子假期 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2、染色 3、观察 三、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1、制片 2、观察 实验结论 在盖盖玻片时要让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防止有气泡产生。 5 观察草履虫并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显微 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课前准备】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 水纸、棉花、纱布、清水、肉汤、小盐粒、 32 开黑色的纸 【实验步骤】 一、观察草履虫 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大小。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体型和运动。 3、观察草履虫的口沟、胞肛、食物泡、伸缩泡和收集管等结构。 二、探究草履虫对刺 12 / 27 激的反应 1、根据步骤一观察到草履虫遇到纤维时受阻的 运动情况,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3、分析结果,写出探究报告。 实验结论 草履虫能对刺激的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气象实验报告总结 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学号:姓名:杨扬 2016013225 一:实习区域:东北师范大学校园 二:观测地点:气象园,假山山顶山脚,图书馆门前裸地,生命广场的 草地,学林,静湖白桦林,湖心岛 三:观测时间: 2016 年 6 月 中午 12 点至第二天 12 点,每2 小时观测一次 四:指导老 师:靳英华老师 五:实习目的:气象观测实习是气象与气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 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科研品质的重要途径。作为未来的中学 地理教师,通过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学习,除了能胜任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关气象、气候部 分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能带领中学生进行课外气象观测等课外气象活动。因此,气象观测实 习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课外气象活动的能力,为成为13 / 27 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六:实习内容:主要观测的内容有:风向,风速,空气 相对湿度,地表 温度,地中 5cm, 10cm,15cm, 20cm 温度等的观测与记录,并对各种气候做相应分析。 七:实习过程: 1:仪器准备:测地温仪器:普通地面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温度表 测大气温湿仪器:通风干湿表 测风仪器: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辅助仪器:高度表、罗盘仪、铁锹、手电筒等。 仪器备品:湿球纱布、橡皮囊、玻璃滴管、防风罩、蒸馏水、 剪刀等。 文具备品:笔、纸和直尺等。 普通野外装备用品:电筒、电池 2:仪器安装 1):地温表的安装:地面三只温度表 水平平行安放在地面 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地面普通,地面最低,地面最高。相互间隔 5cm,温度表感应球部朝 东。 2):曲管地温表的安装:在地面最低温碧表的西边约 20cm 处,按 5, 10, 15, 20cm 的顺序由东向西排列,感应部分朝北,间隔 10cm,表身与地面 成 45 度夹角。 3)干湿球温度表:在一端安装一段纱布,在观测时在纱布 上滴水并将仪器挂于树上稳妥处。 3:观测程序: 14 / 27 43-45 分钟观测云状、云量、日光情况, 45-47 分钟观测降水, 47-09 分钟观测干、湿球温度, 09-11 分钟观测地面温度, 11-16 分钟观测风向、风速, 16-19 分钟观测蒸发, 19-21 分钟观测气压。 八:观测结果与分析: 根据各小组观察数据的汇总,将数据整理成图表形式加以总结。地表温度图地下 5cm 温度图 地下10cm 温度图 地下 15cm 温度图 地下 20cm 温度图 由图,首先地表温度图中山脚数据与整体偏差较大,我认为在测量时存在某些因素使得 数据不准确,在此不予分析。由图分析由地表到地下 20cm 这 5 组数据可得地下越深,温度受 时间影响越小 ,变化越平稳。这可能与太阳直射有关。 相对湿度表篇二: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完整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仪器 实验报告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风的测量 1、 测风的仪器有: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 el 型电接风向风速仪、 en 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 风速传感器等 测风仪:测风设备由气象传感器、数据记录仪、电源系统、轻型百叶箱、野外防护 箱和不锈钢支架等部分构成。 15 / 27 风速风向等传感器 为气象专用传感器,具有高精 度高可靠性的特点。数据记录仪具有风能数据采 集、实时时钟、风能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 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风 电、气象、环保、机场、农林、水文、军事、仓 储、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范围:可用于风能、气象,工业,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 等 1 风杯:测量风的大小 能,天气预报风的大小为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值。 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 利用的原理: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交角时,风对风向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 以分解成平图为风杯和风向标 行和垂直于风向标的两个风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比较小,尾翼受风面积比较大, 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轴旋转,直至风 向标头部正好对风的来向时,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 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16 / 27 风的来源。风向标装置于高杆子上,为使 风向纪录更准确,必须于杆底 用指南针测定 10 秒的风向。 测风塔: 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等。 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 2 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 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 线加固。塔柱正三角型布置 ,节约钢材 ,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选址便利,塔身自 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 ,塔型随 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 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 、 el 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感应器 由风向和风速俩部分组成。风向部分由风标、风向方位块、导电环、接触簧片等组成;风速 部分由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指示器由17 / 27 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 等组成。记录器由 8 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 、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 3el 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2、高空测风的方法 测风气球:测风气球是测定高空风向 风速的一种充满氢气的气球,升速有 100 米 /分或 200 米 /分的。从地面施放后,一 面上升,一面在水平方向上随风飘行。与 此同时用测风经纬仪不断跟踪观测,并记 下它每分钟的仰角和方位角,然后经过计 算求出气球经过的空中各层的平均风向和风速。 4 风筝:利用风筝上携带的各种测量仪器,获取不同时刻,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风来进行 计算。 飞 机:原理与方法与风筝类似,但是,其本身造价较高,因此一般使用量也少。 3、 超声波测速仪 该仪器为目前测量风速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的风为三维,一般仪器测的风为二位。 利用的原理:超声波测速仪每隔一相 等时间,发出一超声脉冲信号,每隔 一段时间接收到一经汽车反射回的 该超声脉冲信号,若汽车匀速行驶, 则间隔时间相同,根据发出和接收到 的信号间的时间间隔差和声速,测出 被测汽车的速度。 优点:测18 / 27 量误差小。 4、 其他先进测量仪器 大气风场测量的主要手段 目前主要的大气风场测量手段有声雷达、 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 一、多普勒声雷达 多普勒声雷达是一种测量大气对流层低层常用的遥测手段, 5 篇三:气候与气象实验报告 气候与气象实验报告 气候与气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各种实验仪器对气象要素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与 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初步的整理并分析。 实验目的:利用各种实验仪器对气象要素进 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与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初步的整理并分析。以此来判断城市气候、 山地气 候、草地气候等气候的变化情况。 实验内容:1 实验仪器的安装与观测。 2 实验过程的进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验结论的产生。 实验仪器设备:气象观测仪器和辅助仪器 1、测地温仪器:普通地面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温度表、通风干湿表、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 2、辅助仪器:高度表、罗盘仪、铁锹、手电筒等。 19 / 27 3、实习备品的准备 仪器备品:湿球纱布、橡皮囊、玻璃滴管、防风罩、雨量杯、蒸馏水等。文具备品:笔和纸等。 普通野外装备用品:电筒、电池、雨具、胶鞋等。 实验步骤:一:将全班 66 人分为六个组,每个组 11 人分别在气象园、假山、图书馆门 前裸地、生科广场的草地、学林、 静湖六个观测场地进行观测。 二:实验仪器的安装最低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水平地安装在温度表支架下横梁下面 一对弧形钩上,感应部分向东,低于最高温度表 1cm。 地面的温度表水平安放在地面上,球部一半埋于土中,一半露在外面,三只地面温 度表并排放在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上,由北至南为地面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 和地面最高 温度表,它们相互间的距离 5-6 厘米。 曲管地温表:曲管地温表安置在地面温度表的西边,自东至西按 5、 10、 15、 20 厘米深度一次排列,每只表相隔 10 厘米。 5 厘米深的曲管地温表与地面最低温度表头部相距 20 厘米。 1: 先在地段中央东西线上挖一条长 40 厘米,宽25-30 厘米的斜沟,沟的北壁垂直,但 20 / 27 不是正好东西向,而是偏北与东西约成 30角,这样温度表露出地面的部分正好在东西一条 线上。 2: 为了避免 观测时践踏土壤,应在地温表北面相距约 40cm 处,顺东西向设置一观测用 的栅条式木制踏板。踏板宽约 30cm,长约 100cm。 3:观测时,要踏在踏板上,按 0cm、最低、最高和5、 10、 15、 20cm 地温的顺序读数。 观测地面温度时,应俯视读数,不准把地温表取离地面。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并进行器 差订正。 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观测者在下风方向手持仪器,垂直地将其举过头顶,风速表 刻度盘与当时风向平行,将方位盘的制动套管向下拉并向右转一 角,方向盘就可按地磁子午 线方向稳定下来,注视风向指针约 2 分钟,记录其最多风向。在观测风向的同时,待风杯旋 转约半分钟,按下风速按钮,风速指针恢复零位,松开启动杆后,指针开始走动, 1 分钟后 指针自动停转,读出指针所示数值,以这个数值从风速检定曲线图中查出实际风速,即为所测之平均风速。 通风干湿表 21 / 27 1.观测前先把仪器悬挂好,离地面高度视观测目的而定; 2.在读数前 4-5 分钟用滴管湿润湿球,然后上好风扇发条,读数时要迎风站立,从下风 向接近仪器,迅速读数,注意复读、记录,做器差订正; 3.读数时要先读干球后读湿球,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4.当风速大于 4m/s 时,应将防风罩套在风扇迎风面的缝隙上,若风扇转速减慢或停转, 应重新上弦,两分钟后再读数; 5. 将测得的干、湿球温度值,根据湿度查算表,找到对应的湿度值。三:按照以上仪器的使用方法采集数据。一天内按 2 小时间隔定点观测。 观测程序: 43-45 分钟观测云状、云量、日光情况;45-47 分钟观测降水; 47-09 分钟观 测干、湿球温度; 09-11 分钟观测地面温度; 11-16分钟观测风向、风速。实验误差预防: 观测时必须保持视线和水银柱顶端齐平,以避免视差。 读数动作 要迅速,力求敏捷,不要对着温度表呼吸,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并且勿使头、手和灯接近球 部,以避免影响温度示度。 注意复读,以避免发生误读或颠倒零上、零下的差错。最高温度安装在温度表支22 / 27 架下 横梁的一对弧形钩上,感应部分向东稍向下倾斜。高出干湿球温度表球部 3cm。 实验数据分析:第一组是气象园,第二组是假山,第三组是图书 馆裸地,第四组是生科 院广场,第五组是学林,第六组是静湖。 图 1 1 各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比较折线图根据该图,可以知道校园最高温度出现在生科院广场,其次是气象园。 主要是因为太阳直射,草地吸收温度多,但是升温慢。图书馆裸地最高温度不高是因为 特殊原因,实验仪器不能被正确安装。 最低温度出现在图书馆裸地,其次是气象园。主要原因是前者实验仪器未能正确摆放。 气象园温度低是因为数据错误。静湖和假山出最低温度低是因为空气中含水较多,降温快且 幅度大。图 1 2 各 组相对湿度在 24 小时内变化折线图 根据图可知白天相对湿度起伏变化较大,夜晚变化较为平缓。其中假山相对湿度较之别 的地方较为平缓,起伏最大的是静湖。主要原因是假山因为有树木的遮挡,太阳照射不到地 面,相对湿度变化不大。静湖周围空气相对湿度本来就高,早上温度升高,中午太阳辐射较 强,下午降温较快,这三点造成静湖的相对湿度起23 / 27 伏较大。篇四:气象实验报告 篇五:气象学实验报告气象学实验报告 年 级、专 业小组成员姓名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技术系 2016 9 实验二 温 度的测定 日期 成绩 指导老师 谢 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对照仪器,认识各种温度表的用途及构造特征; 2、对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进行规范的观测,做好记录并进行器差订正。 四、实验作业 1、最高温度表测定最高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最低温度表测定最低温度的原理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百叶箱的作用是什么? 4、为 什么测定气温的温度表要安置在百叶箱内,而测定地面温度的温度表却放置在露 天? 5、根据下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自记温度计的时间订正和记录订正。 表 1 温度计的时间订正 表 2 温度计的记录订正 24 / 27 6、记录空气、地面和浅层土壤温度,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土壤温度的垂直廓线图,并分析 其特点。 表 3 温度观测记录 实验三 大气水分的测定 气象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