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一单元 15 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 16 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 1 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 15、 16 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理解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联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 过解读 “ 探索与争鸣 ” 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形成对历史现象(事物等)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 15 16 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主要发生了哪些变2 / 12 化? 答: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具有重大改进;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2、资本的原始积累 “ 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 (马克思语),怎样理解这是一段 “ 血和火 ” 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答: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始于 15 世纪末,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充满了残酷的剥削,所以马克思称资本的原始积累 “ 是用血和 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 。 西欧主要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在国内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在国外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方式。 (二)探索与争鸣 (材料略)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能汲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建议:引导学生从获取表层信息入手,对材料进行最初分析,然后,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判断,得出深层信息,即该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内涵: 表层信息包括: 1、 规模大, “ 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3 / 12 人 ” 、 “ 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 ” ; 2、分工明确,包括检毛工、修剪工、浆洗工、染工、扞制匠; 3、剥削严重, “ 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 ” 、 “ 贫儿一百五 ” 。 深层信息包括:规模大,说明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剥削严重,说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相当残酷的。这则材料说明的是英国手工工场情况,印证了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的迅速。 第 2 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 1337 1453 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 15 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技能: 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 4 / 12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简述近代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答:( 1)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 2) 领土统一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领土的统一是政治因素;( 3)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地区间的交流,这是经济因素;( 4)以民族语言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发展是文化因素。 2、 15 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15 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5 / 12 势,开 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二)探索与争鸣 (材料略)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提示:本题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及课本第三目的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英法政治传统的差异,为本分册第三单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打下伏笔。 答:英、法两国君主 专制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在法国,君主宣扬 “ 君权神授 ” ,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第 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理解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 6 / 12 技能: 绘制双向细目表,梳理历史信息;阅读地图,了解地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必要性(主观需要)和可能性(客观条件)等不同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方法。 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价值评判,学会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 1)哥伦布为什么 “ 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 ? 7 / 12 ( 2)材料所述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他航海探险的动机还有哪些? 答: 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必须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而且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的。 材料中所述哥伦布的目的是 “ 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 ” ;他的其它动机是掠夺梦寐以求的黄金、白银、香料等。 2、请为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们制作一张表,以展示他们的航海历程。 根据书 上大字内容整理归类,仅供参考: 时间 国家 人物 航线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 葡萄牙王室资助 迪亚士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 达 伽马 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 8 / 12 西班牙政府支持 哥伦布 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麦哲伦 环球航行 (二)探索与争鸣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人认为,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看法?你的意见如何? 提示: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站在不同的立场与角度考虑问题。 对历史作用的看法:要求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辨证地分析问题,避免片面性。 参考意见: 积极方面:(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2)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 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4)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9 / 12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 4 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 “ 文艺复兴 ” 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文艺复兴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但丁、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 理解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历史原因。理解意大利 “ 人文主义 ” 的实质。 知道马丁 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 “ 人文主义 ” 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 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热爱美好生活,敢于斗争,勇于改革创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10 / 12 二、栏目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意大利为什么会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中心和发源地?为什么说 “ 文艺复兴 ” 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 答:意大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是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欧洲古代文化摇篮之一,意大利保存 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比较繁荣。 15 世纪前后,许多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城市,他们带来大量珍贵的古代希腊、罗马典籍和艺术品,促进了意大利艺术家和学者对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 一方面,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学者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 复兴 ” 只是旗号,本质是反对天主教神学,为资本主义发展造舆论。另一方面,他们广泛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哲学、艺术、文学作品及历史文物,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比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和水平有大的发展。所以说 “ 文艺复兴 ” 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11 / 12 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 路德 马丁 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教权应当是什么关系?其矛头指向谁? 答:马丁 路德认为世俗权力可以高于教权,世俗权力可以管教皇。其矛头直接指向罗 马天主教会与教皇。 3、 15、 16 世纪之交,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联系前面几课所学的内容,以 “ 走出中世纪的西欧 ” 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500 字左右) 提示:注意时间概念 15、 16 世纪之交; 注意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变化的丰富史实反映社会转型期的特点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西欧逐渐走出中世纪,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英、法等国的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代表了这 一时期政治体制演变的基本趋势,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法规,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上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冲击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天主教会。 提示学生在论述中注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逻辑联系。 12 / 12 (二)探索与争鸣 新教 “ 强调禁欲在某一固定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伦理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能离婚抚养权协议与子女学业成绩提升
- 双方自愿离婚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协议
- 无子女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及探望权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书范本:法律依据与签署流程详解
- 房屋租赁合同中关于租赁物转租的附加协议
- 智能交通科技公司股份收购与城市交通优化协议
- 客服给员工培训
- 辽沈战役课件与
- 中国历史文选 课件 第五讲 韩非子;第六讲 秦始皇本纪
-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氢能源相关项目建议书
- 导学案:化学合成材料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七篇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课件
- 高三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概率统计(学生版)
- 第七章-大学生爱情心理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蒸汽管道配管的设计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猪动物福利及其我国对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