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应用(37分) (共7题;共47分)1. (10分)组词。外_ 拉_ 服_处_ 位_ 报_2. (6分)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集_广益 各_己见 触类旁_ 独出心_张灯结_ 发_图强 见微知_ 同心_力对于“开卷是否有益”这个问题大家_,讨论得十分激烈。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_,取得了胜利。3. (3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1)蝙蝠_能在夜里飞行,_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_眼睛,_嘴和耳朵。 (4)_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4. (3分)在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婉约_,粗犷_,细腻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似风拂杨柳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A . B . C . D . 5. (5.0分)按要求写句子。 (1)种子被泥土里紧紧地包裹着。(改为“把”字句) (2)脸上露出微笑。(扩句) (3)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仿写拟人句)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我在公交车上经常给老人让坐。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6. (3分)学写广告语。 去年的树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高尚品质,而且让我们懂得了保护树木的重要性。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语,呼吁大家来保护树木。7. (17.0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晏子使楚一文中,楚王1次侮辱晏子,晏子都予以反驳。表现了晏子2、3的特点。 (2)桥一文中突出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二、 阅读理解(33分) (共3题;共33分)8. (12分)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儿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小家火们,你们秒什么呀?”狐狸问道。“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这事好办,我们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掰成了两半。(1)在文章画线部分的句子中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_ _(2)_和_捡到了一块儿奶酪。 (3)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嘴? 9. (1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4)文中第三段写“娘也笑了”,是因为_。 (5)第五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 (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10. (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挪树院子里那株腊梅a_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b_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产子把四周的根须全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挪也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1)把第段中a、b两处词语补充完整。 a_一息 b风姿飘_(2)文中第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和_,改为_和_。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作者是_。 (4)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像断裂的骨骼,白的骇人。_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_(5)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蕴含着什么意思? (6)按要求概括。 从第段到第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11. (30分)习作。 “达人”是指在某方面比较精通的高手。作文写得好是“写作达人”,游戏玩得好是“游戏达人”,菜做得好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是“钢琴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是哪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吧!题目自拟,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语句通顺连贯,事例具体,希望你笔下的“达人”是名副其实的。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应用(37分) (共7题;共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