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doc_第1页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doc_第2页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doc_第3页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doc_第4页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人生的作业”阅卷指导意见 一、作文题目著名导演张艺谋有一句名言:“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书写作业、创造精彩的过程请以“人生的作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二、审题立意这一次同样采用了命题作文的样式,预示今年江苏仍然沿袭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提示语命题写作要求。命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作业”是中心词,规定了写作对象和内容;“人生”是修饰语,规定了写作范围。1.关于“人生”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人生】名词。人的生存和生活。题目要求围绕“生存和生活”写人,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写个体,也可以写群体、2.关于“作业”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作业】名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部队给士兵布置的训练性军事活动;生产单位给工人或工作人员布置的生产活动。动词。从事这种军事活动或生产活动。根据词典义来理解命题中的“作业”显然是不够的。在这里,“作业”应该更好地阐释为:人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职责。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作业”的意义,才能确保审题立意的深度和广度,使命题具有较丰富的意味。3.关于“人生的作业”这个命题既具有明确的限制性,又具有较大自由的开放性。从表现对象方面看,就身份而言,命题可以写学生、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领导干部等;就年龄而言,可以写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人;就人伦而言,可以写子女、姐妹、兄弟、同学、师生、战友、同僚、同仁、主仆、父母、夫妻、祖父母等。从表现内容方面看,则更为宽泛,需要联系具体的写作对象来说,笼统地讲,就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承担的责任,或者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有质量,为之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奋斗。就高三学生来说,中学生守则规定的条款应该都算作业范畴,略举几点:完成学业并争取学有所成;孝敬长辈友爱同学;遵守公德举止得体;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总之,人生的作业必须跟具体的写作对象联系起来解读,审题立意的准确与否基本取决于这一点。二、评分文章如果把“人生的作业”当做一个无所不包的“筐”,把一些没有联系的内容生拉硬扯至文章中去,或者写了“人生”,但没有突出“作业”,最高赋分不得超过41分,如结构混乱,语言平淡等则不超过27分。凡是文章随意乱写,无章无序,或穿靴戴帽、中间乱套,思想平庸、语言贫乏、不认真写作的文章,原则上不超过42分。凡是泛泛而谈“人生的作业”之类,无新意,无分析或意蕴的,且写作能力一般的,最高不能超过42分。或者写了一个简单的“作业”,未能彰显出“作业”的深层意蕴的,仅仅根据词典意义解读“作业”,最高不能超过45分。凡是简单演绎提示语,所写均为正确的废话,语言表达一般的,最高不超过42分。1.基本原则评分必须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写作基本能力,特别是构思、语言、文体诸方面须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评分必须从考生写作的实际出发,公平公正,分等分类赋分,确保一定的区分度。2.赋分与等级说明见后面赋分与等级表3.文体写作提示议论文写作能扣住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到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赋予满分。能扣住“人生的作业”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住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赋分。能抓住提示语中关于“人生的作业”的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一个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写成常规式的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赋分。虽然观点正确,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明显有弱项,比如观点与材料内在联系不紧密,只列举而不作富有逻辑的分析;或者,虽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但文章的观点只属于人云亦云的套话或论据材料也没新意等,可视为四类卷赋分。形式上是一篇关于“人生的作业”的议论文,但或者没有自己的中心观点,或者观点闪烁不明,或者缺少论证等,可视为五类卷赋分。对认识浅薄,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结构混乱,随意组合,不合文章章法的文章,可视为六类卷赋分。记叙文写作文章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的经历或过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者可赋予满分。文章以“人生的作业”为主体,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但主旨重在表达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的体验或感悟,可按二类卷赋分。文章主体叙述的是与“人生的作业”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引发的感悟只是提示语中的相关语句的重复,且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可按三类卷赋分。有故事情节但无引人之处,有叙述和描写但无精彩之笔,立意、主旨无新意,整体上语言平淡,表达上没有明显特点,可按四类卷赋分。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人生的作业”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明显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体不明,可按六类卷赋分。4.个案处理确认抄袭,三分之二内容相同,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不超过10分。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评卷组长。未完篇的不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未完篇的不再扣字数不足分。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赋分最高不超过40分;凡是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完篇切题,文章赋分最高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赋分最高不超过13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1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差扣1分。附作文分类赋分表:类别分数构思选材结构语言一类卷70-63新巧、独到,立意深刻,有启发性材料新鲜、丰富,形象丰满、感人。精巧、严谨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二类卷62-56构思较好,立意准确选材合适得当结构完整准确、恰当三类卷55-49构思平平,立意正确选材基本得当结构基本完整通顺、平实四类卷48-42基本通顺五类卷41-28构思低幼,立意偏颇材料与观点有明显悖离结构混乱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六类卷27-0没有构思,立意庸俗选材陈旧无聊无章无序低幼、粗俗说明:评分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首先从构思立意、选材用材、结构布局和语言表达等大的方面来综合评价,确定其大致所在的类别,再根据文章细部的差异特点上下浮动。切题准确,语言表达好,且立意选材、结构方面多有突出之处,为一类卷。符合题意,语言表达较好,在另外三方面有一方面较突出,为二类卷。符合题意,立意正确,语言通顺、平实,结构基本完整,为三类卷。构思立意等与三类卷基本相似,但语言基本通顺或泛泛而谈,无新意,无意蕴,语言表达一般,为四类卷。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其余三方面明显较弱,为五类卷。综合评价四个方面都比较差的,或者如评分细则“个案处理”中项的,或穿靴戴帽,生拉硬扯的,或另起炉灶,与主题无关,均为六类卷。【例文一】 人生的作业 佚名起风了,又下起了雨。商品房的门窗是近乎紧闭的,但在室内我们仍然真切地感受到了窗子在风中不断颤抖,雨点击打着玻璃发出脆响。猛然,风裹着雨柱“哗”的一声摔在玻璃上,整栋楼似乎都在摇晃。关了电视,关了电灯,拔了电源线,我们默坐在黑暗中,肆虐的闪电划过,会照亮我们的脸。“你老妈的房子最破。”儿子突然冒一句。我不敢接话,其实早就想到,儿子口中的“你老妈”其实就是他的奶奶我的妈,他住的老宅子西房间椽子已断了几根,用几根树干顶着,勉强不倒,但经得住这狂风暴雨吗?做子女的,孝敬老人就是我们人生必须要完成的一份作业。让母亲住得安,吃得饱,活得快乐,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吗?我们平时总借口自己忙,而忘了自己该做的事。一夜无眠。拖到星期六才和儿子回老家看老妈。万幸,老屋依然坚强挺立,老妈说起那晚的情形却不后怕,她说风大雨大,她就念叨老头子你要压住屋呢。原来老屋安然无恙全是老父亲的在天之灵护着呢。这老太太还真幽默。筹划着修老屋。没想到老妈第一个反对。她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把钱花在房子上干什么。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没办法说服他。拖了一段时间,那次星期天我和儿子留在老家过夜,夜里又刮风下雨,虽不算大,但老屋吱呀作响,老妈一夜担心。她不担心自己,她担心万一屋子倒下来砸到我们。于是她下决心,修屋。工程并不浩大,也不复杂,费用也不算多。那几天母亲是很开心的。儿子也帮忙劳动了一天,其实七八岁的小孩就是跟在后面一顿瞎忙活罢了。我们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书写好自己人生的作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足够了。何况我所做的,我的儿子都看在眼里。老屋子修缮一新,儿子说:“你老妈的房子不破了。”我说:“是你奶奶的房子不破了。”今天在他心田种下的孝敬种子,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今天我书写好自己的人生作业,明天他将续写精彩。窗外又起风了,这风是如此的和畅。【评点】这是一篇记叙文,写了一件事:为仍然住在老屋的母亲修缮已经破败不堪的房子。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细小的事,赋予它较为深刻的意义。作者先由风雨夜写起,继而写到老家的房子,由此担心母亲的安全。准备修缮房子,母亲先是不同意。后来考虑子孙的安全,母亲又答应了,避免了平铺直叙。最后作者发出自己的感悟:“我们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书写好自己人生的作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就足够了。”既紧扣题目,又揭示了主旨。最后一段首尾呼应,使文章圆和紧凑。感觉风“和畅”另有深意,深化了主旨。本文可按一类卷上赋分。【例文二】 人生的作业 佚名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姥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人生的作业。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粽子是姥姥熬了半夜完成的作业。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一年又一年的端午,每一只粽子都是姥姥一叶一线写成的作业。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始终是一年年、一页页写满呵护和慈爱的作业,姥姥用半辈子的光阴认真而辛劳地书写着这本页码厚厚的作业。姥姥的这本人生的作业,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评点】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为子孙们创造幸福、美好的日子是中国传统老人生命的职责,是用大半辈子践行的义务,姥姥就是这样一位圣洁的老人。文章在演绎了“人生的作业”这个命题时,表达了对姥姥怀念、赞美、歉疚的复杂感情。选取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以包粽子、煮粽子这一风俗来续写姥姥“人生的作业”,以小见大,集中凝练。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根据盐城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改写而成。原作题为姥姥的端午。所以这样做,无非是启示考生怎样摆脱作文时“无米而炊”的困境,拓宽素材积累的渠道,真正做到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写出高分作文这个“人生的作业”奋力一搏。在不知本文底细的情形下,本文自然可以按一类卷上赋分,甚至满分。【例文三】 人生的作业在一家外资企业的应聘大会上,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几个精英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突出重围,进入最后的“决赛圈”。公司只招聘五位员工,但现在有六个人,必须在六个人中淘汰一个。六个人旗鼓相当,不分伯仲,取舍之间,令公司人才主管颇费踌躇,大伤脑筋。人才主管和面试人最后仔细查阅六位入围人员简历表的时候,终于在细微处看出了端倪。其中一个人的简历上有个修改过的痕迹,尽管不明显,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就因为这一个瑕疵,履历表的主人被淘汰了。那个被淘汰的人当然疑惑不解,找到公司人才主管,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组织者说,他输在他制作的简历表上。有一个地方明显是填错了,但他没有重新填写一份,而只是在原先的那个地方涂改了。“那又怎么样呢?你们这样做未免有些苛刻了吧。”他依旧无法理解他被淘汰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