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剧常识与名剧欣赏主讲郝建军 先提两个问题 1 戏曲的祖师爷是谁 答案 唐明皇 李三郎 小名更儿 2 请说出你所知道的京剧大师的名字 绪论中国戏曲发展简史 中国戏曲的起源 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奴隶社会以祭祀为主的巫舞春秋战国的优舞汉代的百戏角抵舞唐代的参军戏宋元南戏 戏曲的最早成熟形式 元杂剧 戏曲发展的顶峰 明清传奇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 南戏 戏的段落称 出 一个剧目多的由四 五十出构成 少的也有十几 出 可连演几天 每场戏可由主角唱 也可由配角唱 还有合唱 对唱 帮唱 唱腔曲牌由南曲和北曲合套 即南北曲均可用 行当有七个 生 旦 净 末 丑 外 贴 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 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 戏由第二出开始 人物上下场定场诗 下场诗 上场人有自报家门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 元杂剧 杂剧 一个剧目称为一本 一本共四折及一楔子构成 即全剧由五段戏构成 一折戏的音乐唱腔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 音乐均且北曲 不同南曲 剧本分旦本 女角 和末本 男角 由主角一唱到底 其他角色均不唱 如 望江亭 一剧是旦本 由正旦谭记儿主唱 正末白士中不唱 汉官秋 一剧是末本 正末汉元帝主唱 正旦王昭君不唱 楔子则可以由主角以外唱 如 窦娥冤 一剧为旦本 各折均由窦娥唱 但楔子可由窦天章唱 行当有正末 副末 旦孤 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窦娥冤 望江亭 马致远 汉宫秋 郑光祖 倩女离魂 白朴 墙头马上 还有王实甫 西厢记 等优秀代表作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 明清传奇 汤显祖 牡丹亭 杰出代表作 孔尚任 桃花扇 梁辰鱼 浣纱记 高濂 玉簪记 李开先 宝剑记 徐霖 绣缛记 明代传奇使用的声腔 昆山腔 流传最广 弋阳腔 流传最广 余姚腔海盐腔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 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第一编京剧的形成 1 1京剧形成前的主要声腔 1 昆腔 2 高腔 弋腔京腔 3 柳子腔 4 梆子腔 5 皮黄腔其中昆曲被称作 雅部 其他地方剧种称作 花部 乱弹 于是就有了 花雅之争 问题1 谈谈 花雅之争 1 2促使京剧形成的几个历史事件 1 1780年魏长生 秦腔 进京 2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四喜 曲子 春台 孩子 和春 把子 三庆 轴子 3 汉调演员陆续进京 1828 1832 米应先 米喜子 1780 1832 搭春台班 为春台班的 台柱子 以关公戏享誉京城 程长庚曾受教于他 李登齐 常谈从录 记载 每登场 声曲臻妙 而神情逼真 辄倾倒其座 余三胜 1802 1866 湖北罗田人 老生 前三鼎甲 之一 在徽汉融合过程中 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后世影响极大 而且首创了反二黄的声腔 其子余紫云 其孙余叔岩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 龙德云 生卒年不详 工小生 搭和春班 创立了小生发音吐字法 对后世影响极大 史称 龙调 其子龙小云久居上海 徽调 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汉调 楚调 西皮二黄 1 3京剧形成的标志 一 建立了以皮黄为主 兼擅昆腔以及吹腔 拨子 南锣等地方戏曲腔调的音乐体系和板式的规范化 二 1840年以后 拥有了一批专有的独特剧目 三 演出形式的规范化 1 4京剧形成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孕育 1790 1840 道光20年 左右第二阶段 成熟 1840 1917 民国6年 左右第三阶段 鼎盛 1917 1938年左右第四阶段 战乱 1938 1949年左右第五阶段 衰败 1949年 今 第二编京剧的发展 2 1京剧的逐渐成熟时期 约1840 约1917 1 前后 三鼎甲 或老生三杰 前 三鼎甲 初期 程长庚余三胜 已介绍过 张二奎 后 三鼎甲 成熟期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程长庚 1811 1880 安徽潜山人 三庆班首席老生 曾问艺米应先 会戏极多 尤其善演 文昭关 程还具有很强的组织才能 掌管三庆班 纪律严明 后被推选为 精忠庙 庙首 还废除了很多舞台陋习 晚年办了 四箴堂 科班 培养了陈德霖 钱金福等著名演员 张二奎 1814 1860 直隶 河北 人 道光年间任工部官吏 曾在和春班 票戏 后正式 下海 张二奎身材魁梧 吐字发音以京音为主 谭鑫培 1847 1917 号称 伶界大王 被梁启超誉为 四海一人谭鑫培 声名廿载轰如雷 谭派老生的开山鼻祖 对京剧老生艺术的发展 有着巨大影响 其传人有 谭小培 谭富英等 请欣赏谭鑫培的唱段 乌盆记 碰碑 老生 汪笑侬 贾洪林 刘鸿升等 武生 杨月楼 俞菊笙 杨隆寿 黄月山 李春来等 旦行 陈德霖 王瑶卿 老旦 龚云甫 净行 黄润甫 金秀山 裘桂仙 丑行 罗寿山 王长林 萧长华 2 2京剧的鼎盛时期 1919 1937 2 2 1科班与戏校 1富连成科班 原名喜连成 1904年成立 1912年改名富连成 培养了 喜 连 富 盛 世 元 韵 共7科学生 为京剧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1930 1941 男女合校 开设文化课 为一所新型的戏校 培养出 德 和 金 玉 永 五科学生 如 宋德珠傅德威李和曾周和桐王金璐李金泉侯玉兰高永倩陈永玲等著名演员 前后校长为焦菊隠和金仲荪 此外还有 斌庆社 俞振庭 孙毓堃 杨宝森 王少楼等小荣椿科班 杨隆寿 杨小楼 杨春甫 程继仙 程春德 谭小培 冯春和 叶春善等正乐社 尚小云 荀慧生 赵桐珊等 2 2 2京剧流派的形成 生 旦 净 丑 1须生 老生 前四大须生 余 余叔岩言 言菊朋高 高庆奎马 马连良 后四大须生 马 马连良谭 谭富英杨 杨宝森奚 奚啸伯 余叔言 1890 1943 师承老谭 唱腔细腻自然 云中月 的嗓音 留世有著名的 十八张半 唱片 弟子有 吴彦衡 杨宝忠 谭富英 李少春 孟小冬等 言菊朋 1890 1942 蒙族 票友下海 初学谭派 唱腔跌宕起伏 常演剧目 卧龙吊孝 让徐州 等 高庆奎 1890 1940 初学谭派 后学习了孙菊仙 刘鸿升的唱腔 调门高 常演剧目 逍遥津 哭秦庭 斩黄袍 等 传人有 李和曾 宋宝罗等 马连良 1901 1966 回族 师承谭鑫培 余叔岩 唱腔潇洒飘逸 念白铿锵有力 世称 马派 其 借东风 甘露寺 脍炙人口 广为传唱 请欣赏 甘露寺 谭富英 1906 1977 新谭派的创始人 老谭之孙 谭小培之子 嗓音高亢甜润 唱腔简洁 明快 洗炼 朴实自然 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 深受群众喜爱 请欣赏 游龙戏凤 谭富英梅兰芳 杨宝森 1909 1958 初学谭派 后宗余派 音色甜美隽永 柔和圆润 宽畅饱满 尤其是 水擞 疙瘩腔 哭腔 的运用十分巧妙 代表作 伍子胥 击鼓骂曹 等 请欣赏 空城计 奚啸伯 1910 1977 满族 自幼爱好京剧 青年时代常出入北京票房 唱老生 宗谭派 曾得言菊朋赏识 授以 打鼓骂曹 等剧 代表作有 白帝城 宝莲灯 清官册 等 历任北京市京剧四团团长 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副团长 传人有 王铁成 欧阳中石等 南麒北马 关外唐 南麒 周信芳北马 马连良关外唐 唐韵生 周信芳 1895 1975 艺名麒麟童 七岁登台 基本功精湛 嗓虽不好而能唱 他声音宽响 沙而不嘶 念白有较重的浙江方音 苍津 爆满 讲究喷口 富于力度 久居上海 请欣赏 徐策跑城 唐韵笙 1902 1971 著名的京剧文武老生 在东北地区久负盛名 嗓音高亢 善演老爷戏 代表作 闹朝扑犬 刀劈三关 好鹤失政 等 武生 杨小楼 1877 1937 被誉为 国剧宗师 尚和玉 1873 1957 盖叫天 1888 1970 2旦角 四大名旦梅 梅兰芳尚 尚小云程 程砚秋荀 荀慧生 四大名旦 的产生背景 1927年 北平 顺天时报 发起的一次京剧旦角名伶的评选活动 由读者投票选举产生 结果 梅兰芳 太真外传 程砚秋 红拂传 尚小云 摩登伽女 荀慧生 丹青引 徐碧云 绿珠坠楼 后来 徐碧云由于过早的退出舞台 民间只流传着 四大名旦 的称谓 梅兰芳 1894一1961 名澜 字畹华 原籍江苏泰州 出生于北京 祖父梅巧玲 1842 1882 是 同 光十三绝 之一 著名旦角演员 父亲梅竹芬 1874 1897 是旦角演员 早逝 伯父梅雨田 1865 1912 是著名琴师 他九岁学戏 十一岁开始登台 先后与谭鑫培 陈德霖 杨小楼 钱金福 余叔岩 言菊朋 王长林等合作 早期演出以青衣戏为主 随即学演了花旦戏和刀马旦戏 他对人物的化妆 头饰 服装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在齐如山 王瑶卿等人的帮助下 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现手段 1919年和1924年两度赴日本 1930年赴美国 1935年赴前苏联演出 成为蜚声世界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的传人主要有李世芳 言慧珠 杜近芳以及其子梅葆玖等人 尚小云 1900 1976 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与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并称京剧 四大名旦 原名德泉 字绮霞 河北南宫人 汉军旗籍 8岁入 三乐 后改名正乐 科班学戏 初习武生 后改旦角 因其相貌酷似名旦孙怡云 遂改名为小云 1914年在北平童伶竞选大会上曾获 第一童伶 称号 此时以演青衣戏为主 与荀慧生 赵桐珊并称 正乐三杰 出科后 先后与孙菊仙合演 三娘教子 战蒲关 与杨小楼合演 楚汉争 湘江会 与王瑶卿合演 乾坤福寿镜 等 均负盛名 其唱腔远承时小福 近师陈德霖 满宫满调 善用颤音 拖长板眼 以刚劲著称 又得益于王瑶卿为他设计的高亢峭拔唱腔 克服了旦角传统唱法中口紧字拙的弱点 其韵白借鉴杨小楼的念法 句逗之间似断实连 富于感情 做功身段寓刚健于婀娜 长于以形体动作表现人物心理 尤擅刀马旦戏 世称 尚派 一生排演了大量新戏 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 侠女烈妇的艺术形象 如1927年排演的印度故事剧 摩登伽女 反映广西少数民族生活的 相思寨 及蒙古族故事 墨黛 亦名 北国夫人 等 20世纪30年代 由他改编并整理剧目已有40多部 1937年办科班 荣春社 致力教授门徒 招收培养2期学员共570余人 其中包括尚长春 李甫春 徐荣奎 杨荣环 马长礼等 李世芳 毛世来 张君秋 谢锐青及秦腔演员马兰鱼均受其教益 1949年后 自组 尚小云剧团 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中国戏曲学院艺术顾问等职 次子长麟工旦角 三子长荣工花脸 程砚秋 1904年1月1日 1958年3月9日 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癸卯十一月十四日 1904年1月1日 酉时生于北京 满族正黄旗人 旗人是指名为姓的 最早的官名是承麟 字御霜 砚秋的恩师罗敦曧先生 字瘿公 作主把 承 改为汉姓的 程 程砚秋最初的艺名是菊侬 1918年改为艳秋 取意于 艳于秋者厥为菊 后改艺名为程砚秋 取意 砚田勤耕秋为收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四大名旦 之一 青衣程派创始人 程砚秋6岁经人介绍卖身入荣蝶仙门下学京剧 登台后不久声誉鹊起 被罗瘿公赏识 程听从罗瘿公的安排 分别拜师梅兰芳及梅兰芳的老师王瑶卿学习京剧 罗瘿公和王瑶卿是好朋友 程嗓音条件并不好 但是在王瑶卿的指点下 发展成了婉转深沉的程派唱腔 代表剧目 荒山泪 春闺梦 文姬归汉 红拂传 鸳鸯冢 赚文娟 玉狮坠 青霜剑 亡蜀鉴 碧玉簪 聂隐娘 梅妃 文姬归汉 朱痕记 荒山泪 春闺梦 锁麟囊 女儿心 马昭仪 等 其中 荒山泪 被拍成电影 荀慧生 1900 1968 京剧旦角 表演艺术家 初名秉超 后改名秉彝 又改名 词 字慧声 1925年起改名为荀慧生 号留香 艺名白牡丹 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 其中代表作为 元宵谜 玉堂春 棋盘山 等 是中国京剧荀派的创始人 与杨小楼 尚小云 潭小培一起称为 三小一白 1919年同杨小楼赴沪演出 1927年和1931年两次当选 四大名旦 有 无旦不荀 的美誉 代表剧目 红娘 红楼二尤 杜十娘 荀灌娘 钗头凤 十三妹 玉堂春 金玉奴 得意缘 卓文君 等 另外还有 筱翠花 于连全 黄桂秋 李多奎 老旦 等旦角艺术家 3净角 花脸 净坛三杰 金 金少山郝 郝寿臣侯 侯喜瑞 金少山 1890 1948 满族 北京人 声音之洪亮响亮 确有声震屋瓦 震耳欲聋之势 高 中 低 宽 厚 亮 面面俱备 他在鼻音的运用上 也有自己的特色 头腔 胸腔与鼻腔共鸣的方法用得巧妙得法 唱来灵巧 和谐而无沉闷 单调之感 它如虎音 膛音 立音 炸音也都一应俱全 用来随心所欲 草桥关 剧照 金少山饰演姚期金少山的唱腔朴实无华 不事雕琢 似乎平淡无奇 实则逋峭浑厚 于顺畅自然之中显现气势 郝寿臣 1886 1961 工架子花脸 原籍河北香河 幼年随父迁京 熔铜锤 架子花脸于一炉 唱念上自成一格 世称郝派 以气魄取胜 唱念韵味浑厚 工架凝练 表演浑然一体 传人有 袁世海等 侯喜瑞 1892 1983 表演身段注重矫健 灵活 力感强 在基本功方面他对手 身 步十分讲究 要求 膀如弓 腰如松 胸要腆 腕要扣 腿起重 落该轻 擅长曹操戏 后无疾而终 享年92岁 其他净行演员还有 钱金福许德义范宝亭等 4丑行 郭春山萧长华刘斌昆慈瑞泉傅小山叶盛章 萧长华 1878 1967 著名的丑角艺术家和京剧教育家 念白清楚有力 幼年搭三庆班 曾任富连成总教习36年 为培养京剧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常年与梅兰芳配戏 其子萧盛轩颇具乃父遗韵 5京剧流派指流派创始人在他们的唱腔和表演中 在他们独创的剧目中 在他们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 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个性和鲜明风格 同一流派的人要以这种风格为标志 师承和模仿这种风格 问题2 说说流派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梅兰芳 冯幼伟 吴震修 许伯明 李释戡 齐如山程砚秋 罗瘿公 金仲荪 翁偶红荀慧生 陈墨香 樊樊山 寿石工 胡冷庵尚小云 清逸居士 溥绪 还珠楼主 李寿民 齐如山 罗瘿公 翁偶红 四大名旦的 四红 与 四妃 梅 红线盗盒 太真外传 尚 红绡 汉明妃 程 红拂传 梅妃 荀 红娘 斩戚姬 四红 梅 红线盗盒 程 红拂传 尚 红绡 荀 红娘 四口剑 梅 一口剑 程 青霜剑 尚 峨眉剑 荀 鸳鸯剑 四反串 梅 木兰从军 程 赚文娟 尚 珍珠扇 荀 大英杰烈 玉堂春 梅 程 起解 会审 尚扩至 宿店团圆 荀首创由 嫖院 演至 团圆 舞剑 尚首创 楚汉争 虞姬舞剑梅单演 霸王别姬 程 红拂传 剑舞 2 2 3 京剧唱片与京剧电影 京剧唱片 最早录制于光绪末年 谭鑫培 何桂山等1930年苏少卿主编 唱片剧词汇编 有老生谭鑫培 余叔岩 刘鸿声 陈彦衡等58人 武生杨小楼等6人 小生姜妙香 朱素云 青衣陈德霖 梅兰芳等47人 老旦龚云甫等10人 净行金秀山等12人 丑角萧长华等8人 珠帘寨 捉放曹 玉堂春 等前后衔接 集成全剧据1936年出版的 大戏考全集 当时已有1500个唱段录制了唱片 1905年 定军山 谭鑫培 青石山 俞菊笙 朱文英 艳阳楼 俞菊笙 收关胜 许德义 白水滩 俞菊笙 金钱豹 俞菊笙 1920年 梅兰芳 春香闹学 昆曲 天女散花 1921 1938年 四杰村 南通伶工学社 西施 霸王别姬 上元夫人 木兰从军 廉锦凤 虹霓关 部分 梅兰芳 四郎探母 自拍第一部有声京剧片 谭富英 雪艳琴 斩经堂 周信芳 1948年 生死恨 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影片 梅兰芳 2 2 4 京剧走向世界 年访美 年访苏 年访日 年访日 年访欧 历时一年多 在吸收西方戏剧的先进理论 技术以及各种优点的同时 也把我国艺术的特点向西方作了介绍 2 3战争年代的京剧 1937 1949 2 3 1进步演出团体介绍 1厉家班 京剧教育家厉彦芝于1936年在上海创办的京剧科班 主要成员有厉彦芝的孩子厉慧斌 厉慧良 厉慧敏 厉慧兰 厉慧森 厉慧福等一班童伶 厉家班建立后不久 抗日战争爆发 于是厉家班由武汉乘船溯江而上 辗转在湘 鄂 黔 滇 川各地 最后落户扎根在重庆 20年间 历经艰难坎坷 培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京剧表演人才 编演过许多给广大观众留有深刻印象的剧目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厉家班舞台艺术风格 为京剧艺术在西南地区的生根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是近代京剧艺坛上颇有影响的京剧科班之一 2四维儿童戏剧学校其前身是广西四维平剧社儿童训练班 主办人是冯玉昆 他在广西结识了文化节名流田汉 欧阳予倩等 在他们的关心和指导下 使四维剧校成为大后方京剧界中致力革新的一支颇有影响的生力军 欧阳予倩 原名立袁 艺名莲笙 兰容 戏剧教育家 戏剧电影编导 湖南浏阳人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东渡日本 先后入成城中学 明治大学 早稻田大学学习 年在日本参加新剧团体春柳社为演员 演出 黑奴吁天录 热血 回国后 在上海与陆镜若等人组织新剧同志会 春柳剧场 倡导并参加编演新剧 年开始从事京剧创作与演出 自编自演新剧目二十多出 成为著名京剧演员 曾有 南欧北梅 兰芳 之誉 年在南通创办伶工学社 进行戏曲教育改革尝试 年参加民新影片公司 编演了 玉洁冰清 天涯歌女 三年以后 等无声影片 年参加南国社 年到广州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 年后 在上海主持戏剧界救亡协会歌剧部 后在桂林创办广西艺术馆 领导桂剧团体 编导 梁红玉 木兰从军 等戏 宣传抗日 并与田汉等发起举办西南剧展 建国后 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和第二 三届副主席 中国剧协第一 二届副主席 中国剧协第一 二届副主席 中国舞协第一 二届主席 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一 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是我国新兴话剧运动奠基人之一 戏民改革的先驱者 有 欧阳予倩文集 田汉 1898年3月12日 1968年12月10日 字寿昌 曾用笔名伯鸿 陈瑜 漱人 汉仙等 中国湖南长沙人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填词者 话剧作家 戏曲作家 电影剧本作家 小说家 诗人 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 歌词作家 文艺批评家 社会活动家 文艺工作领导者 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也是戏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 田汉一生从事于文艺事业 创作话剧 歌剧60余部 电影剧本20余部 戏曲剧本24部 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其中 义勇军进行曲 经聂耳谱曲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话剧代表作有 获虎之夜 名优之死 乱钟 回春之曲 丽人行 关汉卿 文成公主 及改编戏曲剧本 武则天 江汉渔歌 白蛇传 金鳞记 西厢记 谢瑶环 等 2 3 2 四小名旦 的产生 1940年 北京 立言报 应观众要求 请宋德珠 毛世来 李世芳 张君秋四位后起之秀在新新戏院合演全部 白蛇传 宋德 金山寺 毛的 断桥 李的 产子 张的 祭塔 从此 四小名旦 的称谓便得到公认 四小名旦 李世芳 张君秋 毛世来 宋德珠 李世芳 1920 1947 毕业于富连成 世 字科 扮相俊美 酷似梅兰芳 被誉为 小梅兰芳 1947年飞机失事 不信罹难 张君秋 1920 1997 张派 青衣的创始人 师从王瑶卿 梅兰芳等大师 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张派传人 王蓉蓉 薛亚萍等人 毛世来 1920 1994 毕业于富连成 世 字科 擅长花旦戏 曾拜师梅兰芳 尚小云 荀慧生 筱翠花等 后迁居东北 宋德珠 1918 1984 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 他的武戏具有 美 媚 脆 锐 的艺术风格 传人有其女儿宋丹菊等 李世芳 宇宙锋 张君秋 秦香莲 毛世来 英杰烈 宋德珠 牡丹亭 春香 2 3 3 上海的京剧活动及海派京剧的发展 上海戏剧学校培养京剧演员的学校 1939年成立于上海 许晓初等人筹资创办 陈承荫任校长 学制7年 实行走读 不供食宿 教学除专业课外 兼学文化 招收学生100余人 均以正字排名 演出剧目为传统戏和一些本戏 1945年停办 正 字辈演员 青衣 顾正秋 孙正璐 童正美花旦 张正芳 张正芬武旦 张正 美 娟老生 关正明 陈正岩 程正泰武生 王正堃 刘正裔丑角 孙正阳 景正飞花脸 周正礼 王正屏小生 薛正康 黄正勤老旦 朱正琴 此时期的京剧教育 夏声剧校 1938年创办 富连成社 1948年解散 李世芳 毛世来 艾世菊等谭元寿 茹元俊等冀韵兰 曹韵清 夏韵龙等荣春社 1938年尚小云 头科文 荣 武 春 二科文 长 武喜尚长春 尚长麟 孙荣蕙 杨荣桓李荣威 景荣庆 马长礼等鸣春社 1939年李永利 鸣 春 佳 乐 王鸣仲 吴鸣申等 谷春章 张春孝等 2 4 京剧的黄金 时代 1949年 1964年 2 4 1戏曲研究机构和国家剧院的成立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天津市京剧团内蒙古京剧团 内蒙古京剧团的成立 1960年8月 有中国戏校19名应届生以及一些流动艺人组成 徐东来为团长 1961年 改名为内蒙古戏曲剧院京剧团 1962年6月 改名为内蒙古青年京剧团 1962年12月 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 1963年 包头京剧团并入 1966年 恢复内蒙古京剧团的原名 主要演员有 原包头京剧团 太原铁路京剧团 吴彦衡 吴荣喜 曹艺琳 孙敬民 李克乃等 原新华京剧团 李万春 李庆春 李小春 李砚秀 商四亮 钱鸣业等 中国戏校 鲍启瑜 李仲鸣 林承云 刘玉麟等 其他 高华等 李小春 1938 1990 男 内蒙古京剧团演员 擅长武生 文武老生表演 河北雄县人 学名菊申 乳名福来 祖父李永利 为李万春之长子 鲍绮瑜 1940 2005 京剧旦角演员 原名鲍启瑜 满族 北京人 1952年入中国戏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材料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防护眼镜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收纳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职业技能(工业废水处理工)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练习题(及答案)
- 2025保密宣传教育月有奖答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员工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美容师理论知识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中级社会综合能力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4年服装设计师、制作工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00题)
- 井工煤矿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方案之安全监控系统监测预警处置方案
- 员工社保补贴合同协议
- 国际反洗钱师cams考试真题中文版题库汇总(含答案)
- 脱不花三十天沟通训练营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科脉解决方案御商
- 变电室高压停电工作票1
- ACS510变频器参数表
- 住院患者用药教育学习记录
- 达格列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