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节日小吃.doc_第1页
徽州的节日小吃.doc_第2页
徽州的节日小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徽 州 的 节 日 美 食徽州五月风 散遗旧文整理 2010-05-06徽州的节日食品种类繁盛,美味诱人,无论大人小孩无不迷恋。正月初一,长寿面、枣栗茶、小裹子,吉祥如意。正月十五元宵节,煮汤圆。二月二龙抬头,吃炒面。清明节有清明餜。立夏,煮蚕豆、小笋焖糯米饭。端午插艾蒿,喝米酒,煮粽子,吃绿豆糕。七月半,煎茶馓。中秋节,尝月饼。腊八节,熬腊八粥。除夕,吃年夜饭。徽州多山,且原居民多聚族而局,风俗、语言差异大。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通俗”之谓。再加上解放前后温州人、淳安人、安庆人移民进来。因而还有许多节庆仅属于某村某族独有,也就有了更多有小地方特色的食品了。I徽州的节日美食实在诱人,它满足着孩子的味觉,连接着邻里的亲情,招引了游子归乡的情愫,维系了宗族文化传统与传承,保持了徽文化的一支流脉。由徽州节日美食发源的徽菜,演变成为当今独步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之一。徽州节日美食做工考究,味道鲜美,且颇有来历。还因为品类繁盛而达到无人不爱的地步。只要是徽州人,或者久居徽州的外乡人,必定有几种自己最迷恋的。徽州成年人,或多或少会做几样。我最喜欢清明餜。至今,清明节,老母亲还会特地为我下厨。我忘了,她会打电话催我回家品尝。现在,我的孩子远在上海,她也不忘清明餜的芳香。清明餜当然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了。晋文公的故事。山西的风俗流传徽州,本身就够迷人的。但徽州人做它、吃它似乎不讲介子推,却总是寒食节就做了。寒食不祭祖。妈妈邀上邻居,跨上竹篮,去坡上采艾蒿芽。江南回暖得早,徽州又卧在盆地里,返青甚至比开阔的吴越都早。向阳的坡地边,田埂旁,湿润肥沃的枯草从中,艾蒿嫩绿的新茎一巴掌长、七八片叶了。拣茁壮肥厚的嫩茎,只掐下一指长用来做餜。回家后,经过清洗、焯水、摊凉、挤兑、舂臼,沥汁、去渣,方可用于和面。好吃不在褶子。馅料最讲究。正是雷笋上市季节。取鲜嫩笋肉(玉白色为上品)剁碎、焯水备用。自家腌制的雪里蕻咸菜是必备的。切肥咸肉末儿当油。把三样拌匀了,加入糖、味精、姜末、蒜末,辣椒粉,火腿末拌匀、入味,炒熟备用。妇女们说说笑笑当中,一个个青绿色、形似馒头的清明餜渐渐铺满竹匾。孩子们上学去了,总是在他们快放学时,清香的气味随风飘来,老师往往就提前放学了。赶回家,手沾点儿凉水,抓上一个,颠来颠去地凉一会儿。吃小汤包那样咬一小口,滑嫩的皮、咸鲜的馅、饱满的汤汁,迅速冲击着你的味觉,那真叫一个爽哪。讲究的,馅料里还有虾仁、鸡汤、香料呢。我小时候正赶上生产队那会儿,好在咱家不算穷、人口少,总能在清明前吃上一口,而今就留下了这馋嘴的根。邻居家可没这样好。妈妈总是悄悄地端些,送给他们家孩子尝尝鲜。我妈不是党员,虽然是个会计,却老是因为同情穷人,不能坚持“原则”挨上级批评,跟队长顶牛(可她也没忘了给穷苦的队长家孩子一些)。而今,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