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前期的中西文明碰撞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习近平在开幕辞中指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1840 1644 清闭关锁国 英国革命 1700 康熙专制加强 俄国彼得改革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1898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美国内战 德国统一 工业文明冲击对农业文明的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1789 乾隆文字狱 法国革命 西学东渐 明末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二鸦 1895 甲午战败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问题1 我们古代怎样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子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 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 孟子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左传 儒家华夷之辨 一 传统儒家文明与社会转型困境 华夏 狄 夷 戎 蛮 禽兽 禽兽 禽兽 禽兽 把中国儒家文化作为文明的唯一尺度 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强烈的排斥性 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定势不利于社会转型 天处乎上 地处乎下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 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四夷外也 中国内也 宋 石介 中国论 问题2 中国儒家文化可以实现西方式的自我启蒙吗 中国文化之定义 具于 白虎通 三纲六纪之说 其所依托以变现者 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 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 坚持夷夏之论 排斥外来之教义 故所依托者不变易 则依托者亦得因以保存 自道光之季以来 社会经济之制度 以外族之侵迫 致剧疾之变迁 纲纪之说 无所凭依 不待外来学说之抨击 而已消沦沉丧于不知觉之间 虽有人焉 强聒而力持 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 陈寅恪 三松堂全集 陈寅恪诗集 传统人心和社会秩序注定消沉沦丧 因为它所依托的社会制度走向消亡 是顺应这个现代化趋势还是抗拒这个进程 问题3 儒学中有主张学习变革的因素吗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易经 昔之清谈老庄 今之清谈孔孟 故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指 当世之务者 一切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统治者 道光 士不通经 不足致用 经之学 不在寻章摘句也 要为其用者 咸丰 文章小技 能与不能 无足轻重 实事却要紧 1826年 魏源编成 皇朝经世文编 经世致用思潮 问题4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要不要学习西方 咨尔国王 远在重洋 倾慕向化 特遣使表章远来 叩祝万寿 具见尔国恭顺之诚 深为嘉许 天朝无所不有 原不管外洋事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产茶叶 瓷器 是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至尔国恳请派一人住居天朝 照顾买卖 此与天朝体制不合 断不可行 岂能因尔国一人之请 变更天朝百余年法度 乾隆 给英王乔治三世敕谕 细询该国其至内地所经者几国 克什米尔距该国是否有水路可通 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 何以为一国之主 该国地方周围几许 所属国共有若干 道光 筹办洋务始末 二 近代西方文明与抉择困境 皇帝 为什么对外界愚昧无知 皇权专制 闭关锁国 文化专制 社会风气封闭保守麻木惰性 太平天国 四不像的宗教 拜上帝教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空想式的公有和平均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农民 农民不能提出科学思想 同治六年 1867年 同文馆之争 是近代中西文化的首次交锋 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倭仁 官中多一商贾 即国多一蠢 民多一贼 岂政令不讲 民生不恤 而惟船炮机器之是恃 遂足治天下邪 故仁义忠信可遍令人习之 机巧军械万不可多令人习之也 禁奇技以防乱萌 揭仁义以立治本 道固万世而不可易 刘锡鸿 以 本末 论和 夷夏之防 为思想基础 反对西学 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救国惟一法宝 士大夫顽固派 问题5 向西方学什么 从经世致用到维新变法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四洲志 各国律例 况如茶叶大黄 外国不可一日无也 外来之物 可有可无 既非中国需要 何难闭关绝市 彼之所持 只在船坚炮利 该夷无他技能 且其浑身裹缠 腰腿僵硬 一扑不能复起 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 即乡井平民 亦足以制其死命 林则徐集 士大夫开明人士 思考 如何评价林则徐 海国图志 魏源 海国图志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思想家最高成就 夫蛮狄羌夷之名 专指残虐性情之民 未知王化者言之 非谓本国而外 凡有教化之国 皆谓之夷狄也 彼驻守一域 而不知墙外之有天 舟外之有地者也 适如井蛙蜗国之识见 周孔语言文学 西不逾流沙 北不暨北海 南不尽南海 广谷大川 风气异宜 天不能不生一人以教之 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欲悉夷情者 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批判华夷之辨 设立专门机构学习传播西方文化 经世致用思潮的高峰 请于沙角大角置船厂 火器局 建洋楼炮台 聘西洋工匠教操炮行船之法 英夷不敢倔强 而我广东无忧 许民屯垦 沿海之银矿山 许民开采 境内自然利用之不穷 以本地之富民养本地之劲民 卫本地之身家 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 无不富强之王道 使其口心性 躬礼仪 动言万物一体 上不足制国用 外不足靖疆域 下不足苏民困 自此无一事可效之民物 天下亦安用此无用之王道哉 漕盐河兵四大计 开科开捐两无益 学习军事科技 师夷制夷 批判理学 发展民营经济 富国强兵 改革科举 选拔人才 气壮群推魏无忌 心孤谁识贾长沙 太息绕朝终不用 为君一读一长嗟 张维屏 问题6 早期维新思想家怎样探索学习西方 为什么要进行变革 古今异时亦异势 法苟不善 虽古先 吾斥之 法苟善 虽蛮貊 吾师之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天道与时消息 人事与时变通 易 曰 穷则变 变则通 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郑观应 一变而为华夷联属之天下也 是知物极则变 变久则通 郑观应集 一变之道 在乎师其所能 夺其所持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知识精英 探索与发展 向西方学什么 道器 本末 体用之争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西方炮械之精 轮舰之捷 非中国所能敌 中国所长 在秉礼守义 三纲五常 诸国之不逮也远矣 薛福成选集 盖其国以礼义为教 而不专持甲兵 以仁信为基 而不先尚诈力 以教化德泽为本 而不徒讲富强 欧美诸邦皆能如事 固足以持久而不敝也 王韬 漫游随录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 其本在朝廷政教 其末在商贾 造船 制器 郭嵩焘奏稿 知识精英 认为中国礼义教化远胜西方 西方文明具有整体性 领先于中国 思考 怎样对这些思想先驱进行定位 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良风 下仿泰西之良法 设上下议政院 通上下之情 郑观应集 唯君民共治 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亦得以下逮 无论政治大小 悉经议院妥酌 然后举行 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轮船电报开平矿 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突变更 官督商办难自主 名为保商实剥商 官督商办势如虎 郑观应集 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 政治 教育 经济等变革 发展民族资本 知识精英 问题7 督抚大员怎样认识到学习西方的 学什么 洋务思潮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至恭亲王奕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 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若能陆续购买 据为己物 在中华见惯不惊 在英法失其所持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 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学习科技 士大夫洋务派 曾国藩 自秦政变法而败亡 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 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 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 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 独中土以守法为兢 即败亡灭绝而不悔 天也 人也 恶得知其故也 练兵 制器 购船诸事 师彼之长 去我之短 及今为之而已迟矣 若再因循不办 后患殆不忍言 其风气所趋 不能不然者 道也 而道之所寓者 器也 设令炎帝轩辕复生于今世 其不能不从事于舟车枪炮机器者 自然之势也 今之议者动引古圣 畷糟粕而去精华 务空谈而忘实践 失之弥远 李鸿章 李文忠公全集 近代化 国防 工商业 人才铁路电报 士大夫洋务派 张之洞 劝学篇 1898 广开新学办报 改革军政科举 振兴实业 内篇务本 以正人心 外篇务通 以开风气 图救时者言新学 虑害道者守旧学 莫衷於一 旧者因噎而食废 新者歧多而羊亡 旧者不知通 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 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夫不可变者 伦纪也 非法制也 圣道也 非器械也 心术也 非工艺也 问题8 维新派与洋务派之争 怎样学习西方 要不要从根本上变革制度 以议会民主和法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以私营工商业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 发展工商 与科举制迥异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 新式学校 知识精英维新派 思考 谈谈对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的认识 维新思潮 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多次上书 日本变政考 俄大彼得变政记 法国变政考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时务报 民权思想 严复 天演论 国闻报 进化论 谭嗣同 仁学 抨击三纲五常 新式学堂 报纸 学会 出书 演讲 上书 思想启蒙传播民主启蒙思想 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 知识精英维新派 探究 怎样评价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康有为宣扬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改革家 儒家主要经典都是不可信的伪经 提倡 保国 保种 保教 无教者 谓之禽兽 无道者 谓之野人 道 教何从 从圣人 圣人何从 从孔子 其各乡落善堂会馆具令独祀孔子 向国外派设教官 设孔子庙 减少阻力 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缺少策略 过于激进 离经叛道 炸毁士绅阶层文化根基 不能团结支持改革的中坚力量 建立以孔教为中心的思想 不利于思想现代化 四爷很忙 三 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外交流困境 抗日雷剧 从黄祸论到中国威胁论 美国萨缪尔 亨廷顿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第一章世界政治的新时代第二章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第三章普世文明 现代化与西方化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第四章西方的衰落 权力 文化和本土化第五章经济 人口和挑战者文明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第六章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第七章核心国家 同心圆和文明秩序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第八章西方和非西方 文明间的问题第九章多文明的全球政治第十章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第十一章断层线战争的动力第五部分文明未来第12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控护士竞聘课件
- 谓语非谓语课件
- 2025版材料智能家居产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2025产品集成与定制化技术服务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度河道疏浚工程土石方清运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版建筑结构设计咨询及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教育贷款担保合同范本大全
- 2025草坪种植工程与配套灌溉系统安装合同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摊位入驻服务合同
- 2025典当行股权收购与品牌建设一体化合同
- 司法鉴定异议书的格式与范本
- 学校食堂服务承诺书
- 《浅析人工智能的伦理关切与治理研究》3100字(论文)
- 海洋平台设备防腐施工方案
- 创新产品设计方法论
- 2024年巴西白糖进口贸易合同模板一
-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 江西天宇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