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鱼类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节鱼体的外部形态 鱼体的外部分区鱼类的体型鱼的头部器官鳍 一 鱼体的外部分区 1 如何划分鱼体的头部 躯干部和尾部 2 鱼体头部分为哪些部分 1 如何划分鱼体的头部 躯干部和尾部 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 圆口类和板鳃类等没有鳃盖的种类 最后一对鳃裂具有鳃盖的硬骨鱼类 鳃盖骨后缘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 肛门或尿殖孔后缘比目鱼类 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 吻部 snout 眼后头部眼间隔 interorbitalspace 颊部 cheek 2 鱼体头部分为哪些部分 鳃盖膜 鳃盖 鳃盖膜 branchialmembrane 有鳃条骨 branchiostegalray 支持 喉部 jugular 下颌联合 mandibulasymphysis 颏 ke 部 颐部chin 峡部 isthmus 峡部是否与鳃盖膜相连接 在鱼类分类学上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鱼类的体型 鱼类的体轴 头尾轴 主轴 背腹轴 矢轴 左右轴 横轴 鱼类有哪些体型 五种基本类型 纺锤形 侧扁形 平扁形 棒形 鳗形 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 带形 箱形 球形 海马形 翻车鲀形 箭形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 体呈纺锤状 中段肥大 头尾稍尖细 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 例如鲻 梭 鲐 马鲛鱼等 这样的体型可将水的阻力减至最低限度 以耗费最小的能量获得较大的游泳速度 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纺锤形 fusiform 头尾轴缩短 背腹轴相对延长 而左右轴最短 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 运动不甚敏捷 较少作长距离洄游 如乌鲳 绿鳍马面鲀 鲳 团头鲂等 侧扁形 compressiform 平扁形 depressiform 背腹扁平 左右宽阔 大部分栖息于水底 运动较迟缓 如鳐 魟 鲼 fen 鲾鲼等 鱼体头尾轴特别延长 背腹轴和左右轴特别缩小 形如一根棍棒 如鳗鲡 黄鳝 海鳗 烟管鱼等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棒形 鳗形 anguilliform 不对称形 两眼长在头的一侧 口已扁歪 颌齿和体色两侧也不相同 有眼侧的色泽往往与环境一致 以避免敌害的侵袭 如鲽形目鱼类 独特的体型 球形 体近似圆球形 游泳迟钝 海马形翻车鲀形 独特的体型 箭形带形箱形 独特的体型 第三节鱼的头部器官 板鳃类和鲟类的吻一般比较发达 颌针鱼 旗鱼 箭鱼的吻也很长 功能 摄食 防御 一 吻 rostrum 二 口 Mouth 功能 鱼类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 呼吸时水流进入鳃腔的通道 口的形状 位置 主要与鱼类生活习性及食性有关 硬骨鱼类的口可以分为 上位口 下位口及端位口 唇 lip 鱼口缘的皮褶构造 无任何肌肉组织 有别于高等脊椎动物的真唇 鱼类的口 口上位口端位口下位 鱼类口裂的大小和形状与其捕食习性的关系 凶猛肉食性鱼类 口裂较大 齿尖锐锋利 深海鱼类 口更大 齿尖锐 温和肉食性鱼类 一般口裂较小 有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 口裂很大 烟管鱼等 口延长呈管状 口很小 开口于管状吻的前端 三 须 barbel 功能 须上有味蕾分布 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 鳅科及鲇形目均以口须多而著称 深海种类颌下常具一长须 分叉呈树枝状 在一些末梢上可能具有发光器 1 吻须 2 颌须 3 鼻须 4 颐须口须的形状 位置 长短和数目为分类特征之一 一般多位于头部两侧 扁平的鱼类 眼转到头顶 鲽形目 眼睛扭转在体之一侧 弹涂鱼 眼十分突出 且能左右转动观看四方 盲鳗 眼已退化 深海鱼类 有些种类已退化为盲鱼 而有些种类的眼则变得特别大 四 眼 eye 巨尾鱼 银斧鱼 鱼眼既无泪腺 亦无真正的眼睑 眼完全裸露 脂眼睑 adiposeeyelid 若干鲱形目和鲻形目的种类 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所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 瞬膜 有些鲨鱼的眼所具有的可以自行移动眨眼的膜状器官 主要的嗅觉器官 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成嗅囊 嗅囊以外鼻孔与外界相通 不兼作呼吸道作用 鼻孔的形状 位置和数目因鱼的种类而异 五 鼻 nose 圆口纲 鼻孔只有一个 开口于头部背面的正中央或头部前端 软骨鱼类 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 口鼻沟 有些鲨鱼连接鼻和口隅之间的沟状结构 水由鼻孔经口鼻沟到口 可以看作是鼻孔通口腔的最原始型的通道 硬骨鱼类 绝大多数每侧均有两个鼻孔 前鼻孔为进水孔 后鼻孔为出水孔 由鼻瓣隔开 少数硬骨鱼类每侧只有一个鼻孔 除肺鱼等一些种类 一般鼻孔不与口腔相通 鱼类头部后方两侧的孔裂 与呼吸有关 圆口类 鳃裂均个别开口成圆形 板鳃类 共5 7对鳃裂 在鲨类开口于头部的两侧 在鳐类则开口于头部腹面 全头类 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 从外观上只看到一对鳃孔 六 鳃裂 gillcleft 和鳃孔 gillaperture 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具有鳃盖 并有骨骼支持 在外观上只能看到一对鳃孔 鳃盖边缘具有皮质鳃盖膜 黄鳝 合鳃目 左右鳃孔在腹面愈合为一 鳃孔下位 纵裂 大部分软骨鱼和少数硬骨鱼类在眼后方的一对孔 实质上是一个退化了的鳃裂 板鳃鱼类在水底潜伏时 改用喷水孔引入水流进行呼吸 可避免泥砂进入鳃腔 一般鳐类的喷水孔特别大 鲨类的喷水孔小或退化 七 喷水孔 spiracle 1 鳍由什么组成 鳍条可分为哪些类型 2 鱼体有哪些鳍 各鳍有何功能 各鳍有哪些特化现象 3 何谓鳍式 解释鳍式所表达的意义 第四节鳍 功能 鳍 fin 是鱼类特有的器官 是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组成 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 担鳍骨 和鳍条组成 外附肌肉 鳍条可以分为二种类型 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 鳍的功能和组成 不分支不分节 为软骨鱼类所特有 鱼翅 角质鳍条 ceratotrichia 由鳞片衍生而来 又称骨质鳍条 为硬骨鱼类所特有 1 分枝鳍条2 不分枝鳍条3 假棘4 鳍棘 真棘 鳞质鳍条 Iepidotrichia 鳍的种类 奇鳍 Medianfin 背鳍dorsalFin臀鳍analfin尾鳍caudalfin偶鳍 Pairedfin 胸鳍pectoralfin腹鳍ventralfin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主要根据 功能 维持直立和平衡 攻击或自卫 数量 背鳍一个 二部分或三部分 或更多部分 有的种类背鳍后面生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fin let 又称副鳍 或脂鳍 adiposefin 一 背鳍 小鳍 鲭科等鱼类的背鳍和臀鳍后方的一系列的小形鳍 每一小鳍都由1枚分枝鳍条组成 又称副鳍 脂鳍 在背鳍之后的一个小形鳍状物 位于后面的尾柄上 形状肥厚 内无鳍条 由脂肪组成 小鳍和脂鳍 几种鱼类的背鳍和臀鳍 低等真骨鱼类 背鳍完全由鳍条组成 称为软鳍鱼类 malacopterygii 高等真骨鱼类 背鳍有坚硬的棘 称为棘鳍鱼类 actinopterygii 软鳍鱼类一般只具有一个背鳍 棘鳍鱼类第一背鳍均由鳍棘组成 故又称为背鳍鳍棘部 真骨鱼类 辐鳍亚纲除硬鳞总目外的其余8个总目 的背鳍 背鳍的特化 鳐类 背鳍退化 位置移到尾部后端 形状很小 斑鰶及大海鲢等鱼 背鳍的最后一鳍条延长成丝状 体躯延长的鱼 背鳍很长 带鱼 鮣 第一背鳍变成位于头顶部吸盘状的印 鮟鱇 第一背鳍特化为一些细长的钓丝 深海鮟鱇背鳍鳍棘顶端的皮瓣能发光 Suckingdisc 二 臀鳍 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 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 多数鱼类具有一个臀鳍 但也有些鱼类具有两个 如鳕 鳉形目一些种类 如食蚊鱼 的雄鱼有交配器 为臀鳍一部分鳍条特化而成 食蚊鱼 功能 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 组成 由鳍条组成 绝无真正的鳍棘 特化 尾鳍退化或没有尾鳍 硬骨鱼类的尾鳍 新月形 深叉形 内凹形 平直形 圆形以及尖圆形等 三 尾鳍 游速快而作长距离洄游的鱼 尾鳍多半呈新月形 尾柄细 游速慢的鱼 多半呈圆形或平直形 尾柄也较粗大 尾鳍的形状和鱼的游泳速度的关系 四 胸鳍 功能 运动 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 特化类型 1 扩大为体盘 鳐等 2 特别长大 飞鱼等 3 发达成肉柄 弹涂鱼 4 延长成丝状 马鮁 5 特化成指状 红娘鱼 6 无胸鳍 黄鳝和丝鳗科 五 腹鳍 功能 协助平衡 腹鳍的不同位置在鱼类分类和研究鱼类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腹鳍胸位或喉位在进化上比较高等 腹鳍的特化类型1 主要是特化为吸盘 如虾虎鱼 爬岩鳅等 2 软骨鱼类的鳍脚 所有现代软骨鱼类的雄鱼的腹鳍内侧变为鳍脚 为雄性交接器 鳍式 在分类学上 表示鱼鳍的组成 结构和鳍条的类别 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 如 D 代表背鳍 A 代表臀鳍 肛鳍 V 代表腹鳍 P 代表胸鳍 C 代表尾鳍 在有些鳍式中 有时也不采用上述代号 而直接写明各鳍的名称 在鳍式中 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 棘条 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 鳍条 的数目 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 表示 棘与软条相连时用 一 表示 分离时用 隔开 大黄鱼 D IX I 31 34 表示该鱼第一背鳍由8 9枚鳍棘组成 第二背鳍由1鳍棘和31 34鳍条组成 宽尾鳞鲀 D 2 25 表示第一背鳍有2鳍棘 第二背鳍有2不分枝鳍条和25分枝鳍条组成 鲤 D 3 15 22 或 一15 22 表示鲤只有一个背鳍 它有3枚不分枝鳍条 或以 表示3枚假棘 和15 22枚分枝鳍条 2020 3 26 63 2020 3 26 64 2020 3 26 65 第二节皮肤及其衍生物Theskinanditsderivatives 第一节皮肤和腺体第二节鳞片第三节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一 皮肤和腺体 一 皮肤 skin 表皮 起源于外胚层 一般可分为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鱼类表皮的特点 1 薄而柔软 角质化程度极低 甚至一点也没有 2 具大量单细胞腺 真皮 起源于中胚层 多数鱼类可细分为三层 即外膜层 疏松层和致密层 大多数鱼类在真皮的疏松层和致密层下面有一层疏松的皮下层 含有色素细胞和脂肪细胞 严格地讲 此层并不属于真皮的范围 二 腺体 gland 皮肤腺体由上皮细胞衍生而成 包括单细胞腺及毒腺 一 单细胞腺 unicellulargland 粘液腺 不同的种类 粘液腺发达程度不同 以圆口类和鳗鲡目种类最发达 粘液腺分泌粘液素 粘液素遇水后成为粘液 粘液素系一种蛋白质类化合物 粘液的生物学意义 1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 增加鱼的游泳速率 2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3 使鱼体润滑 不易被捕捉 或被捕后易于挣脱滑逃 4 能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5 有些鱼的粘液还具有类似明矾的净水作用 可使悬浮于水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沉淀 二 毒腺 poisongland 表皮细胞的衍生物 包括单细胞毒腺和多细胞毒腺 具毒腺的鱼类有三种类型 1 因咬伤而使其他动物中毒 如海鳝 2 具有毒性的皮肤粘液腺 如七鳃鳗 3 具毒刺的鱼类 如虎鲨 鳐 蓝子鱼 毒鲉等 我国约有100多种 毒鲉 二 鳞片 大多数鱼类的皮肤中由钙质所组成的外骨骼 被覆在鱼体的全身或一部分 具有保护作用 现生的圆口类体均无鳞片 但它们的古生种类 体外均被有硬甲 现生真骨鱼类大多数体外被有鳞片 仅少数种类无鳞或少鳞 属于进化中的次生现象 三种基本类型 盾鳞 硬鳞和骨鳞 1 盾鳞 盾鳞 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 系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 成对角线排列 在外形上可分为鳞棘和基板二部分 又称为皮齿 dermalteeth 鲨 鳐体表的棘刺 锯鲨和锯鳐吻锯两侧的锯齿 均为盾鳞的变异 2 硬鳞 硬鳞鱼类所特有 完全由真皮形成 系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 一般都具有硬鳞质 一般不作覆瓦状排列 鳞片间以关节突相关连 典型的代表为雀鳝 多鳍鱼 鲟 鳇等分布于我国的硬鳞鱼类 其硬鳞不很发达 真正的硬鳞仅分布于尾鳍上缘 3 骨鳞 为真骨鱼类所有 呈覆瓦状排列 由真皮产生 分区 基区 前区 后区 顶区 侧区 上侧区和下侧区 分类 圆鳞 栉鳞 骨鳞的结构 一 骨鳞可分为上下二层 下层 纤维层 柔软 由交叉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 是一片一片地从中心向外缘生长 上层 骨质层 脆而薄 由骨质组成 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 鳞嵴 ridges 鳞片表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隆起 又称环片 circuli 它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 鳞焦 鳞嵴的中心区域 鳞焦所在位置因种而异 有鳞焦基位 鳞焦顶位或位于鳞片中心 鳞沟 鳞片上从鳞焦向四方辐射排列的凹沟 鳞沟在形状上的变异亦因种而异 骨鳞的结构 二 鳞片的特化类型 皮状突起 一些鲇形目鱼类 棱鳞 鳞片中央有刺状突起 大部分鲹科鱼类的部分或全部侧线鳞 鲱科鱼类 红娘鱼 绿鳍鱼的背鳍基部两侧 骨板 箱鲀 环状骨片 海龙目 骨刺 鲀形目 绒毛状鳞 单角鲀 蓝圆鲹 Decapterusmaruadsi 四 侧线鳞和鳞式 侧线鳞 在鱼体两侧的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 侧线鳞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鳞式 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 侧线上鳞数 侧线下鳞数 如 鲤鱼的鳞式是表示鲤鱼的侧线鳞 被侧线孔所穿过的鳞片 为34 38片 侧线上鳞 自侧线到背鳍前端的横列鳞 为5片 侧线下鳞 自侧线到臀鳍起点基部的横列鳞 为8片 少数鱼类没有侧线 这些鱼的鳞片数以体侧纵列鳞数和横列鳞数来记录 鳍式D XII 9 10 A III 8 鳞式53 578 15 16 第三节骨骼系统Theskeletalsystem 1 鱼类骨骼的分类 2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骨骼系统各有何特点 3 尾鳍的四种类型 鱼类骨骼的分类 鱼类的骨骼 是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组织 骨骼外附有肌肉 共同协作 以进行运动 鱼类的内骨骼就性质来说 有软骨和硬骨两大类 圆口类 软骨鱼类的骨骼终生保持软骨 真骨鱼类的骨骼多为硬骨 从发生上看 具有硬骨的真骨鱼类比具有软骨的软骨鱼类高等 按骨骼位置分 内骨骼的形成 典型的骨骼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即膜质期 软骨期及硬骨期 硬骨根据发生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软骨化骨 这种硬骨的发生是完整地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 膜骨 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骨化而形成的硬骨 它不经过软骨期 一 主轴骨骼 axilskeleton 一 头骨 skull 脑颅 上部 包藏脑及视 听 嗅等感觉器官 咽颅 或脏颅 下部左右 包含口咽腔及食道前部 1 脑颅 软骨鱼类 头骨完全为软骨 没有骨片分化 由整块软骨构成 又称原颅 硬骨鱼类 骨化为许多小骨片 有软骨化骨 也有膜骨 分为四个区域 鼻区 眼区 耳区及枕区 分别包围嗅囊 眼球 内耳及枕孔 围眶骨 围绕眼眶四周的一组骨片 各种鱼的数目不等 鲤鱼共有6块 眶下骨5块 其中位于眼前方的第一眶下骨可称为眶前骨或泪骨 眶上骨1块 Skullofcarp Cyprinuscarpio 2 咽颅 又称咽弓 由包含口咽腔及食道前部的颌弓 舌弓及鳃弓组成 一般有七对咽弓 第一对 颌弓第二对 舌弓第三至第七对 鳃弓 软骨鱼类的咽颅 硬骨鱼类的咽颅 头骨的形状与构成状况各类别有所差别 在鱼类分类上常依此作为分类的重要根据 重要骨片 鲈鱼的颌弓和鳃盖骨 二 脊柱 vertebralcolumn 由脊椎骨 vertebra 组成 功能 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 种类 躯椎 尾椎特点 椎体前后面呈凹漏斗形 其中容纳残余脊索 为双凹型椎体 人的椎骨 肋凹 躯椎 椎体 髓弓 由两侧的髓板及间插片相间排列而成 髓弓围成的空腔为椎管 内藏脊髓 髓棘 由左右成对的三角形小骨片所组成 彼此由韧带相连 椎体横突 躯椎腹面两侧的一个小突起 尾椎 椎体髓弓和髓棘脉弓和脉棘 为尾椎特有 在椎体下方成弧形 所围成的空腔为脉管 内藏尾动脉和尾静脉 脉弓腹面会合处为脉棘 无椎体横突 韦伯氏器 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 位于椎骨两侧 由第1 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 舶状骨 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三 肋骨 rib 及肌间骨 intermuscularbone 鱼类的肋骨可分背肋及腹肋两类 肋骨是中轴骨骼的一个组成部分 肋骨与椎体横突相关节 起到支持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鱼类的肋骨可分为两大类 即背肋和腹肋 1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肋骨也是软骨 位置在水平隔膜内 从发生上分析仍属腹肋 全头亚纲无肋骨 2 硬骨鱼类一些鱼类既有背肋 也有腹肋 如鲈形目的一些鱼类 鲤科鱼类只有腹肋 肌间骨见于低等真骨鱼类 如鲱形目及鲤形目等 它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 1 分布于轴上肌的每一肌隔中的称上肌间骨 是由髓弓基部发生的 2 分布于轴下肌每一肌隔中的称下肌间骨 是由椎体两侧生出的 3 肌间骨随着鱼类的演化而逐渐减少 到鲈形目等已完全消失 鱼类的肋骨可分为两大类 背肋 Dorsalrib 和腹肋 Ventralrib 哺乳类 肌隔 Myocommata Myosepta 在体侧一系列按节整齐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 Myotome 间把肌节隔离的结缔组织 水平隔膜 Horizontalseptum 在体侧中央将大侧肌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 即轴上肌与轴下肌 的结缔组织 背肋就长在肌隔与水平隔膜相切的地方 位于轴上肌与轴下肌之间 腹肋长在肌隔与腹膜相切的地方 恰在腹膜的外面和肌肉层的内面 鱼类的肋骨是单头式的 即肋骨基部仅有一关节头与内面相关节 软骨鱼类板鳃亚纲的肋骨也是软骨 位置在水平隔膜内 从发生上分析仍属腹肋 躯干部最前的几个椎体无肋骨 尾部除最前几个椎骨具肋骨外 余均缺 全头亚纲无肋骨 二 附肢骨骼 appendicularskeleton 包括奇鳍的支鳍骨 偶鳍的支鳍骨和带骨 1 奇鳍的支鳍骨 包括背 臀鳍的支鳍骨和尾鳍的支鳍骨 背鳍和臀鳍古鳍鱼类 支鳍骨数目 鳍条数目新鳍鱼类 支鳍骨数目 鳍条数目支鳍骨节数 软骨鱼类 低等硬骨鱼类 三节高等真骨鱼类 二节或一节 尾鳍的支鳍骨由尾部椎骨后端的骨骼发生特殊变化而形成的 分为四种类型 歪型尾 A B 原型尾正型尾 C 等尾鳍 D 原尾 脊柱的末端平直 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2叶 见于圆口纲 现代鱼类仅见于胚胎期和刚孵出不久的仔鱼 歪尾 脊柱的末端折向上翘 伸入尾鳍上叶 将尾鳍分为不对称的上下2叶 如鲨鱼 正尾 脊柱的末端仍向上翘 但仅达尾鳍基部 尾鳍内部不对称 而外形是对称的上下2叶 如大多数硬骨鱼类 等尾 尾鳍内部 外形均对称 如鳕鱼 2 偶鳍的支鳍骨和带骨 支持胸鳍的骨骼为肩带 支持腹鳍的骨骼为腰带 现代的圆口类无偶鳍 软骨鱼类 肩 腰 带骨 鳍基骨 支鳍骨 鳍条硬骨鱼类 肩 腰 带骨 支鳍骨 鳍条越级支持 硬骨鱼类越过鳍基骨出现 带骨 支鳍骨 鳍条 甚至 带骨 鳍条 的现象胸鳍软骨鱼类 肩带 肩胛骨 乌喙骨鳍基软骨 3 4块 前鳍基骨 中鳍基骨 后鳍基骨辐状软骨 支鳍软骨硬骨鱼类 肩带骨 6 7块 支鳍骨 4块 初级肩带 肩胛骨 乌喙骨 中乌喙骨 高等真骨鱼类无 次级肩带 上匙 锁 骨 匙骨 后匙骨 1 2块 腹鳍 无名骨 支鳍骨 1块 Pectoralgirdleofperch leftside 第四节肌肉系统Themuscularsystem 一 肌肉分类1 平滑肌 非随意肌 内脏肌 主要构成血管 消化管 尿殖管壁等2 横纹肌 骨骼肌 随意肌 主要构成体壁 附肢 食道 咽部 眼球等部肌肉心脏肌 非随意肌 内脏肌 构成心脏 二 肌肉的结构 横纹肌按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 1 体节肌 1 中轴肌 头部肌肉 眼肌 躯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育基础》电子教案-第1单元
- 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体系
- 美团招聘文员培训
- 《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课件-第五章
- 《论甲午海战谈》课件
- 独立结算协议书
- 达人经济代理合同协议
- 校园环保协议书
- 车位厂房转让合同协议
- 河坝合同协议书
- 2025网络安全协议合同
- 混凝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2025年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北京西城区五年级(下)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古埃及文明》课件
-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汇编
- 国企笔试招聘题目
- 医院培训课件:《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的临床应用》
- 企业刑事合规培训课件
- 订做门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解读学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