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doc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doc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doc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doc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来评价范文,根据评价结果自主修改习作。2.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发现生活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根据要求来评价范文,根据评价结果自主修改习作。教学难点:写清楚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组织典型作文的讲评(10分)1. 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世界。2.展示典型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我们共同来读这篇习作,看看有什么修改建议?出示评析两步法:第1步:事情写得是否清楚。选材如何(建议从小事入手,事情要真实)?道理是否说得明白?第2步:看主题。内容能否表现主题,将与主题无关的语段、句删掉。审结构段落安排是否合理,首尾有无照应。品语义用词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合理。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习作的作者按大家的建议修改。二、组内评改(10分)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再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三、佳作欣赏(10分)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3.朗读作品,佳作上墙。四、及时补救(5分)这些优秀的习作一定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示,请你再次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五、总结延续(5分)一句格言凸显你的文采,你要学会积累,更要学会运用;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日常生活的事物中,你要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板书设计: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习作讲评) 写清事情经过 写清自己的看法感悟与事件结合文题自拟教学反思:在本次习作中,大部分学生都能从生活中选取事件,所以大多数描述准确,讲评习作时,同学们能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价,能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重点问题,并能吸取别人的长处适当的修改自己的习作。个别只是挑出错字,修改不到位。语文七色光五 备课时间:4月26日 授课时间:5月4日第10周第2节教学目标:1.在词句训练中,学会抓特点。2.积累成语和名言。3.阅读小幽默,感受阅读给人的快乐。教学重点:积累成语和名言。教学难点:在词句训练中,学会抓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5分)同学们,又到了语文七色光时间了,回忆一下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文章?还记得这一单元的主题吗?(相互联系)你们知道吗,语文学七色光中我们都要学习些什么吗?(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语文七色光五,感受语文七色光独特二、练(8分)1、读拼音,填汉字,并用所填的字再组词。(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小组内相互订正更改。插秧 枯萎 模仿 评判 牢骚 固执 埋伏 羞愧 后悔 采纳 2、补充成语(1)独立填写成语。(2)汇报交流。杯弓(蛇)影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水滴(石)穿 亡羊补(牢) 滥(竽)充数(3)讲讲上面成语中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4)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来自寓言的成语。3、读句子,体会三个问句在语气表达上有什么不同。(1)自读后小组内交流体会。(2)汇报补充。(3)仿写问句。三、日积月累(8分)1、指导学生读准这些成语或名言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同桌互相交流对成语和名言的理解。3、熟读并背诵成语和名言。四、开心一笑(6分)(1)学生读一读,乐一乐,议一议这个小幽默讽刺了哪种类型的人?说明了哪些道理?(2)交流搜集的幽默小笑话。五、知识窗(8分)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中的文章,读后说说你获得了哪些知识。2、小组交流,交流时先说书中的内容,再说自己搜集、了解的有关寓言故事。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小组内对寓言的了解。(通过代表发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积累。)六、总结(5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知识在于积累、知识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收集、整理、积累的好习惯。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五 杯弓(蛇)影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水滴(石)穿 亡羊补(牢) 滥(竽)充数 教学反思:多数学生可以准确区分平翘舌,补充成语填写得也很好,并能讲出相关的寓言故事,还搜集了其他一些含有成语的寓言故事相互交流,只是部分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第五单元练习 备课时间:4月27日 授课时间:5月4日第10周第3节教学目标:1、 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知识。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给下面带点的字写正确的读音。(5分)渺( )茫 灶( )旁 憧( )景脸庞( ) 遨( )游 勉( )强二、填空。(5分)1.东方的天空,( )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 )了粉红的颜色。2.朝霞渐渐( ),粉红色的颜色,渐渐变成了( )以后又变成为( )了。3.开始的时候,他升起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 )不久,这( )很快的在扩张,扩张着,( ),到后来,就已经不是( )而是(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10分)兴( )采( ) 南( )背( ) 自相( )()守( )待( ) ( )公好( ) 亡( )补()相( )相( ) 刻( )求( ) 大( )大( )四、选词填空。(3分) 汇集 竟然1.昔日荒凉的大草原上( )了几万人的石油大军。2.正月十五的晚上,赏灯的人们( )成了海洋。五、按要求写词语。(7分)1、写近义词。依赖( ) 劝慰( ) 羞愧( )2、写反义词。偶尔( ) 精彩( ) 赞扬(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该为拟人句)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仿写句子)3、小华戴着一顶太阳帽和一件花衬衫。(修改病句)板书设计 :单元练习兴(高)采(烈) 南(辕)背(辙)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相(辅)相(成) 刻(舟)求(剑)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对于本单元字词等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较好,能够准确注音、补充词语、选词填空,但个别同学近义词、反义词掌握不好,填写不正确,按要求写句子还需加强。三峡之秋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28日 授课时间:5月5日第10周第4节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11个字,理解“摇曳、朦胧”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三峡秋天的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学重点:正确认写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5分)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8分) 1、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找出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1)、易错的字橘柚陡峭累累巨蟒荡漾光晕驳船摇曳谷壑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累累:接连成串。摇曳:摇荡。宛若:宛如;仿佛。谷壑:山谷,山沟。(3)指导写字重点强调:橘、鳞、朦、倾等字。四、再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10分) 1、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回答。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4、小结: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晚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晚)五、学生小结(5分)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板书设计 早晨11三峡之秋 中午 美下午夜晚 教学反思:三峡之秋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4月28日 授课时间:5月5日第10周第5节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以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上节课我们初步领咯了三峡之秋的美景,回想一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时间顺序)景色的特点是什么?(成熟)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20分)(一)早晨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5、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二)中午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文。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三)下午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 学生汇报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 “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四)夜晚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特别的宁静如沉沉欲睡、都像惊醒了一般)2、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指名读。3、三峡的夜是如此的宁静而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4、读得真不错,那么从这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5、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生造句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几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泻、飞降、挂)7、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文章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生读文,互相评价。8、这么美的月夜,请我们班朗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范读一下,大家仔细听感受他读时的语调和语速。9、生齐读。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正是中秋。课文前面告诉我们时令是秋天,结尾在具体点明是中秋,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四、积累内化,回归美(10分)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课后让我们再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六、教师小结(5分)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团圆的夜晚,他思念着没有回到母亲怀抱的亲人。就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吧!板书设计: 早晨 新鲜 明丽 中午 奔腾 热烈11、三峡之秋 变幻无穷下午 朦胧 平静 夜晚 幽静 陶醉 教学反思:12古代诗、曲四首三衢道中第一课时备课时间:4月29日 授课时间:5月6日第10周第6节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感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5分)古代诗词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两首古诗。(板书课题)二、简介诗人,交流收集的资料。(5分)曾几:北宋诗人,字吉甫,赣州人,在诗歌上推崇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