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_第1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_第2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_第3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_第4页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1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lO No-12文章编号:1000一7695(2010J 12一0029一04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何爽,谢富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产学研合作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科技统计数据,对近年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总体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产学研;技术合同;科技经费中囝分类号:眈04文献标识码:A中国虽然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由于长期处于产业 链低端环节,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大肆破 坏生态环境和利用底层劳工低收入的道路。这种发展模式现 在已经走到尽头,难以持续下去。通过自主创新,加快产业 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 科研资源很大一块配置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创新主体 的企业其研发资源又极为分散,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和运用高 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核心技术突 破、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就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我国产 学研合作长期以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与社会期望存在较大 差距。1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1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但整体成效不足我国产学研合作近年来不断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 增强和对技术需求的加大,企业对高校的资助也越来越多 (图1。高校从企业获得的科技经费稳步攀升,由1998年的 36.8亿元增加到20cr7年的219.2亿元。2007年高校科技经 费总额约为612.7亿元,企业提供的资金约占35.8%。图1高校科技经费来源(单位:亿元不过,落实到产学研合作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上,我 们会发现整体成效并不乐观。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主 要表现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这四种 形式,一般都是要签订技术合同。因此,我们可以从国内技 术市场上企业购买的技术合同和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输出合 同来观察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情况。在表l中列出了1999 2。08年的技术市场统计数据。一些科研机构在这期间虽然 已经改制为公司或并入其它企业集团,但这里的数据仍然把 它们归结到科研机构里进行统计,因此数据具有可比性。 表l 19982007年研究机构与高校技术输出合同 成交额及企业技术购买合同成交颈(单位:亿元 19992000200l 20(2200320042005200620D72008科研163.9166.3181.6l盯.1191.4190.4238.0141.0130.8147.4机构高校 6213111.586.472.6106.7116.6122.665.O 100.9116.5学研226,2277.8268.O 259.7298.1307.O 360.6206.O 231.7263.9总和企业 331.1457.4573.6642.O 800.81006.61170.81524.81924.5a665.2从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 输出合同成交额所占相对份额很高,1999年时高达为 68.3%。但2001年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连续 两年出现下降,2003年才开始恢复,2005年达到最高数额 360.6亿元,但相对份额此时已经只占30.8%了。2006年绝 对数值又出现大幅下滑,只有206亿元,2007年恢复到 231.7亿元,2008年再度增长到263.9亿元,但相对份额只 有12%了。当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输出相对份额在2000年之 前一直比较高,并不能说明那时候产学研合作就非常好,而 是以前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太差,要么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 获取所需技术,要么就从国外引进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开发,研发投入 也大大增强。而高校多年来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毕业生,企 业的研发人员彳导以快速增加,技术实力增强,从而企业之间 的技术贸易也快速增长,逐步成为了创新的主体。因此,高 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输出相对份额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 该的。但是,企业技术购买快速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 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却出现大幅波动,这显示出产学研合作的 整体成效还有相当不足的地方。1.2产学研合作渠道增加,但学研方成果转化率较低由于我国企业以前技术力量较弱,高校科技成果最初以 自己转化为主,由此导致高校校办产业迅速发展,产生了以 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东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 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诸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 电子出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南大学炭/炭飞 机刹车片、东软医疗cT及嵌入式软件、华工工业用激光切收稿日期:200912一09,修回日期:2010一03一lO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刨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08BJY033 万方数据何爽等: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割机等重大项目,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填补了我国一 些生产领域的空白。-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各高 校逐步创办了技术转移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在1999年率先成 立了技术成果中心,之后各高校也纷纷成立各自的技术转移 中心,对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图2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单位:亿元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 稳步增长,2000年达到110.5亿元。随后几年虽然有所波 动,但是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达到在“6.55亿元 (见图2。为了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便利,孵化高 科技企业,参考国外经验,早在1988年我国就开始探索大学 科技园建设。东北大学(当时的东北工学院抓住沈阳市兴 建南湖科技开发区的契机,在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 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并于1990年1月组建了东大科学园 委员会。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建立,随后哈尔滨工 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方式,成为产学研结 合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已认定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等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总计转化科技成果达4000余项。 不过,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虽 然有转化成功的案例,如清华大学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项 目,但毕竟是少数,而且是受到很多其他支持才成功的,很 难称得上是具有普遍意义。2009年8月科技部、教育部下发 了56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通过税收政策审核、享受2009年 度税收优惠的通知,这意味着还有13家没有通过税收审查。 每年高校重大科技成果有7000项左右,但其中很多不切 合市场需求,技术工艺都不够完善,成功转化率很低。与之 相对应的则是我国论文产出量在1998年之后开始大幅上升。 增长部分主要由高校发表的论文构成的(见图3。图3国内科技期刊刊登论文总数(单位:篇当然,论文也是科研投入所带来的成果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却并不能代表有效成果的快速 增长。没有足够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产学研合作 自然也难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1.3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参与增加,但努力程度较低自90年代以后,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开始越来 越重视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初由于自身科研力量有 限,很多企业把目光投向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购买技术成 果、委托研究、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技术转移。随着时间 推移,从9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国内企业科研实力逐步增 强,对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大企业除了开展项目合作 以外,还纷纷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战 略联盟,联合组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将部分人员和资金投 入到前期的研究开发中,以达到超前介入的效果。/ / zo、. /刈 Vi一,+企业提供的科技经费+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顿 图4高等院校来自企业的科技经费和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比较【单位: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从图4中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高 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要少于企业提供给高校的科技经费, 而且差额越来越大,这虽然说明企业为了更紧密得和高校合 作,越来越倾向于提前介入高校科研活动,而不是仅仅是为 了某个具体的项目才过来找高校,但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 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不尽如人意,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从总体上看来,我国企业技术水平依然处在较低的层次, 很多关键性的技术和装备还是没有取得突破,总是在走“引 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老路。尽管国内产学研合作 已经开展多年,在局部地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成果,但依 然多以“短、平、快”的项目合作为主,战略层次合作少, 组织形式较为松散,研发水平较低,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功能,而研发 活动主要由科研院所进行,企业的技术知识因此大部分来源 于外部,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今也没有根本变化。不过自80年代开始,企业技术来源开始多元化,除国内技术外,购入 国外设备、合资合作、购买专利等方式逐渐成为主要来 源。p1这种引进在最初应该来说是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提 升了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但是到后来,由于没有及时对引 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反而越来越依赖国外成熟技 术,放弃了自主开发,形成了重复引进的怪圈。企业不愿付出努力从事自主研发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对 大学和科研院所大量减少了科研上的需求。这种需求上的减 少使得科研人员的研究与实际结合不够,导致很多科技成果 难以转化。基础研究虽然还是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应用研究 却不断弱化。同时由于大量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和产品,使得 很多国内研制出来的技术和产品由于不够成熟在市场上竞争 能力不足,难以得到应用,而不能应用也就难以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导致很多自主技术和产品逐渐湮灭,研发平台因此 而丧失。此外我国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购置设备,扩充产 OOOOOO|弓耋兰m靳 玑 万方数据!:垦!兰旦!i!里!墼!皇! !能较为律易。当最自竞争对手轻,利月较高时,企业忙f 扩建t厂,增加产置,m等到竞争激烈+利H稀薄时,企业 想要投资研发却R足有心无力了,逸对扩大产学研合作也有 m较大冉匀影自。l 4产学研合作十政府i特自i增*.但政*憾*目 在计划经济时代时,我国科技进步硬产开熊主要依靠 中科院及各部委下属的太院太所不过改革开放“后尤其是 90年代束H始高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太。目5高拉、科研机构来源于政府的科技经费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总额比较【单位:亿元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的流向来看(见图5,l蜉8年政 府财政科技技款总额439亿元,m分&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经费分别达到41亿元和瑚亿元,占&为93%和558%, 总计占651%。20昕年政府财政科技拨款总额2114亿元, 高校干日科研院所各自得到345亿元和10啦亿元.占比为 l&3%和柏3%,总计占&6s 6%。高校所占比例上升约一 倍,而科研院所相对有所下降.不过两者相加所占比例基本 保持束变。从政府科技资金投导向L来看,依_日是“鼓励 上游多出科技战果,从而期望推动拄术创新的思维日惯。 随着“市场换技术”策略失败,政府认识到只有依靠 自创新才能获取真正的棱。技术。自过对技术创新理论认 识的撵和对过往科技政策的反思,政府部门推动产学研合 作的恩路也开始转变,认识到企业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产半研f作必须“企业为主体。因此2007年升始科技部等六 都委开始“盘业为主体、结合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大 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等日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意图改变过往产学 研台作“自发组织为主、战略层攻台作少和“短.平.快” 项目居多的局限,宴理系统性创新。不过目内报¥企业多年来严重依帻国外技术,相当一些 产业甚至B经赦外资主导,产业链出现断裂,这种案件T要实 现产业技术创新注定是异常艰难。a目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 结构升级临着全球化不断探化、国内全面刘外开放W跨国 公司占据拄术资金甚至政策优势的特殊环境.因此推进产学 研合作.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结构升g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大 力支持协橱。当前政府各部门政策导向存在着不致蚺情 况,例女u科技部大力倡导产学研台作寅现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而国资委重点考植的是国企资产增值保值匣年度利润荨短 期目标.对于企业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拄术研发战略等方面 重视力度不够,使得不少目企领导短期行为晴显,更偏好于 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和设备,“期尽快投人生产宴现赢和。2相应政第建议21政府蛆&协月I作青妻*,幕要进一步讽誓 对于产学研合作而言,一方面要依靠市场速R“看不见 的手”配置社会资,通过市场规律自发作用来满足产学研 各女的利口。步&性循虾,另一方女还必须依靠政府这只 “看得觅的手”来调集社会贤源,调动官产学研各方积m性, 促使生产要素有教组音,“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经 济的目的。我国正是处f由H划&济转凡到市场经济、国有 太中企n的g营体制#杈制度仍然在改革之中特殊背 景之下,更是需要政府发挥掷调作用来促进产学研台作项目 的开展。“目前科技部等六部委在大力鼓励m建产业技术创新联 %,T过其织形式、台作机制、管4机构、成目选择等问 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组建产业技术t惭联盟之后 科技部尝注一定的资金,当前各地B有一哄上的苗头, 需要注意E别对待,防止其成为企业札目家捞钱的手&。 政府应在更高级别层擞统筹国家科技发展政策和产业 发腱歧莆,加强政府部门政莆协目,形成台力,提高教人效 果,实,学研台作的保推进。z 2要i&担目套&¥进步十*带女作月盘业是经挤利益体,追求利润最太化,重点考虑成本投 、收菇取及风险大小的问题。企业通常有非常明确的 发展目标,有非常清楚的盈利动机,经井敬益不朝&活动 企业一般是不会投人的。”1面对具有强大资盘和技术优势的 跨国企业,同时也为了获取速度优势,尽快投产取得经济效 益,国内企业常常是采取直接从国井引进技术自设备。与外 企告资合作,而不愿自B研发。挫有研发.自然也谈不上高 水平的产学研台作。国有企n是实现嚣目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力军,在产攀研 台作中应该筮挥更太作用。目前敢府部门对国企领导考 棱主要是看企业的利税、生产总值、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而 对盘_k技术能力的成长%产日自主创新等方面关注并不够。 前者更多的属于战术问题,后者则偏向于战略问题。对目企 耍从战略上加大考檀枉重,使企业更加注重长期技术能力的 成长.从而改变各种短视行为,加大技术研发投人,促进产 日结构调整,增自竞争力。对于单个证业尤其是大!国有企 业不努力进行研发和消化吸收,而是反复引进国外技术和设 备的行为应手“坚决制止。只有企业切实加强技木研筮投, 才可能增加对t游科研韵需求,才能促使产学研台作水平进 一步提高。23要建i适应目情高枝评许十菅g体制企业高幢分别月f币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任务和目 标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利i取向也有很大不同。在市场中.对利润的jB迩引导着企业内部贷源目置和努力方向。高校刚 有很大下同,教职工和科研人员有很大的自由度,内部评价 与考桉体系在银太程度上引导瞢他们的行为和努力方向,而 政府厦社台对高校的评价体幂卫很大程度上引导着高校内部 对教帆I的评价和毒棱体系。当前我周高校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重点是看其课题 的级别和经费、是否有创新、是吾获得科技矍励、足吾拉表 高水平的论文,而不是直接经挤效益。至于这些产出能否转 化,能吾产业化并不是成果倒造着所关心的事情。”1科技成 果如阜能转化出去.挣点钱当然更好,但如军难度太大,高 拉教师也就不愿费心曹神r。高校内部对教师盛行的这种评价体制,自然与当前我国 对高校的管理思路与评价体系有租太关系。不可讳言的是当 前创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和世界一诲大学成为了教育 (T转第嚣i 万方数据李强等:国外科技奖励“激励一竞争机制”研究述评 员会屡屡邀请美国政界名人、企业界名人参与授奖仪式,例如2001年的颁奖会就邀请了美国副总统Richard Cheney、纳 斯达克的副主席A陆d R.BerkeIey,这给这些十几岁获奖的 孩子带来了巨大的惊喜。美国有许多政府科技奖励甚至干脆 不颁发奖金,以此来凸现对于奖励荣誉的极端珍视,体现科 技奖励注重的是精神鼓励。例如:代表美国政府最高科技奖 项的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都只侧重荣誉,没有奖金。 3.3调整奖项设置。合理引导科学家努力的方向科技奖励制度只是实现科学建制目标的一种重要的工 具,因此,当科学的建制目标发生变化时,奖励系统也必然 会充分表现出来。由于Menon提出科技奖励的概念是在小科 学时代,他将科学建制的目标确定为“扩充正确无误的知 识。”该目标将奖励制度的功能局限于认知层面,对除认知 层面以外的价值追求予以排斥。然而,到了大科学时代,由 于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资金远远超出个人所能负担,需要由企 业、社会机构与政府资助,出资者考虑更多是科学的使用价 值,科学性则让位于其次。为回应这种变化,在理论上出现 了以贝尔纳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科学奖励系统学说,科学的建 制目标中合理接纳了科学的实用价值,科学的目标不再仅仅 是为了认识世界,也希望尽可能地带来直接的效益。在实践 上,则是出现了企业奖与民间奖大量涌现的局面。甚至在部 分国家已经成为科技奖励系统中的主要构成。企业奖与民间 奖大量的出现,有效地衔接了科技界与产业界,合理地将科 学家的才智引向社会急需的领域,形成了科技界认知因素与 社会价值多重驱动的局面。美国已经成为社会设奖的代表,大量的企业与慈善家设 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奖励更多地瞄准了科学创新的实 用价值。美国除国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奖之外的其它奖项基 本由社会力量设立,如科技咨询机构(美国科学院、专业 协会、基金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组织设奖、评审并颁 发。尽管是民间奖励,这些奖项却往往代表本学科和本领域 的最高荣誉,是对科研人员学术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上接第31页部门高度关注的重点,其评价导向自然就使得各大高校更加 注重发表学术论文,导致高校中大有“全民搞学术”之势。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切实改变这种评价体系,减少浮躁风气, 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按照不同的要求对高校 实行多元化的评价和管理,促使高校科研工作脚踏实地得与 企业实际需求及我国产业技术瓶颈相结合,提升产学研合作 的水平和成效。参考文献:1文中数据来源:h仕p:/www.s协./kjnew/mintitle/Main. Etle.htnl,科技鄂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2周济.走出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J.中国高校科 技与产业化。2005(8:11一15.3李新春.产品联盟与技术联盟我国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参考文献:i】cOLE J R,cOLE s.social s仃atjficaliin ScienceM】.clIicago: Unive玛iIy of ChicagD P嘲,1973:5。46,138,19.114,176.2MERTON R K.蹦ori朗iII Scien曲c Di0very:A ch印ter in me 50ciol9野of Science Ameri啪80cioIogical Revi删. 1957.22:635659.3MERTON R K.Social g咖c眦髓.觚doIllalou8M/si8I neory and S0cial Stmctu玛.4GAsTON J,SoNsw J.The RewaId systemin Britisll明d Amerj啪 Science111.Inc.Nw York.1978.5OGBuRN w F,THoMAs D.18it inevitable mat y伽invented?J. Political Science Querlly,1927(5:8398.6MERTON R K.social stratific“on:A c彻p眦tive AnaJysi80f stnlctu陀8nd PnDce鹪(M】.New Yofk:王a x七Ie.B1ai即可%dd Pre蝇,1957:2.7zucKERMAN H.scientific EliteM.New Yorj【:Fhe PI嘲。A divisi明0f M船miIkm PIlbli8hiIlg Co.inc.,1977:378,393,296. 8JAVlER c.111e越of sciencediencean:Scientif.c pmducdvi. ty柚d an删【rket in础utiom by Santesoeb肌M.sta血脚ullive玛i ty,200l:131.9RJcHARD B P,VIRGINIA L O.cumul8tive disadvanta8皓ifI tIIe睡 r钟揩啪髓eoDlo毒3t暑M.w髓hingIon,1993.10cRANE D.III“gible coue咿dm8iof knowled铲ini枷fic c彻muniti M. chicago:Ihe uIli、re玛ity of chic且舯 p嗍,1972.11徐安,傅继用,赵若红.中美科技奖励制度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4:2931.作者简介:李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行政管理;钟 书华,教授.博士生导炳,研究方向为科技行政管理。(本文责编:熊俊技术学习行为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1:9096.4王发明.产学研合作障碍研究:基于市场导向视角J.科技与 经济,28(4:7一lO.5罗琳,邬明建,李清泉.产学研合作中大学的基本定位以 武汉大学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93196. 作者简介:何爽(198l一,男,汉族,安徽桐城人,管理科学与工 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谢富纪(1962一。 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