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19:光现象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 . 沿ON前后转动板EB . 沿ON前后转动板FC . 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 . 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2. (2分)光射到下列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的是 ( ) A . 粗糙的木板B . 平面镜C . 墙上挂的画D . 以上三项均可3. (2分)光的有关现象在生活是常见的,下列对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是因为光的折射,水中“筷子”(侧面看)是水中筷子的放大、正立的虚像B . 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墙上“手影”是手经过小孔所成的实像C . 是因为光的反射,“彩虹”是太阳光发生色散后的单色光排列D . 是因为光的反射,“倒影”是白鹤在水面成等大、倒立的虚像4. (2分)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平面镜时,光束似乎是从距离平面镜 0.2 米的 M 处发散开来的,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A . 0.5 米B . 0.3 米C . 0.1 米D . 0.2 米5. (2分)小东爷爷的老花镜是300度,外公的老花镜是500度,比较这两副老花镜的焦距大小可知( )A . 爷爷的老花镜焦距大B . 外公的老花镜焦距大C . 一样大D . 都有可能6. (2分)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 . 正立的虚像B . 倒立的虚像C . 正立的实像D . 倒立的实像7.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人距离平面镜越远,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小B .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遥控电视机C . 近视患者需佩戴凹透镜做的眼镜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D . 在湖边散步时看到的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 (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小孔成像B . 水中筷子“变弯”C . 水中倒影D . 雨后彩虹9. (2分)图所示,某人站在同一地点,将照相机的镜头做如下调整拍远近不同位置的人像,如果这些图片都很清晰,底片人像中最大的是(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0. (2分)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1. (2分)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凹面镜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面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请你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凹面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 (2)如果将点光源放在图中的F点,其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的反射会成为_光线 (3)举出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凹面镜的两个事例_、_; (4)请你猜想: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凸面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 12. (2分)魔术师表演了魔术“神奇的戒指”(如图)魔术的奥秘是:双手拉长穿过戒指的橡皮筋,低处的手中留下一段橡皮筋;保持双手位置不变,低处的手慢慢地放出这段橡皮筋,橡皮筋在收缩过程中,戒指就从低处慢慢上升,给观察者留下了戒指会自动上升的假象。该魔术表演中,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_ ;戒指在橡皮筋上不会下滑是因为受到了_ 力的作用。13. (2分)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角,一个小球以V匀速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图所示,则镜中小球的像相对于桌面以_速度,沿_(填方向)运动。14. (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光线是_,法线是_,入射角等于_,反射角等于_。15. (2分)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16. (3分)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17.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放置_。现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移动,光屏应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0分)18. (3分)晓彤和小雪在复习光学知识时,回想起利用激光笔可以做许多光学实验,于是找来了激光笔进行了如下探究。(1)在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的实验中,晓彤进行了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小雪利用激光笔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可以看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该现象说明_。(3)晓彤利用多个激光笔组成平行光源,将平行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呈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物体表面发生的是_反射。(4)小雪将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如图丁所示,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该实验还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19. (3分)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反射面有什么不同?(2)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0. (4分)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四、 解答题 (共2题;共8分)21. (3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MN反射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22. (5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的程度有关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高分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检验指导书制定及发行办法
- 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与2025年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策略报告
- 产品设计实战手册
- 自考专业(电子商务)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新)
- 综合解析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智慧校园背景下2025年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中的教育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
- 自考专业(国贸)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工业自动化仓储管理方案
- 个人理财规划操作指南
- IATF16949过程绩效指标一览表
- 水利部200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 四年级数学下册12月份计算小超市
- 医院陪护中心运营方案
- 厂家如何做好经销商的利润管理
- 2023《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要点解读课件PPT
- 聚合物基础知识
- 售楼部钢结构玻璃幕墙拆除方案
- 集团公司校园招聘计划实施方案
- JJF 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 GB/T 6663.1-2007直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