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如果你在向前直线行驶的火车(汽车或轮船)里做一小实验,如图所示,让手中的物块自由下落,那么物块将会落在( )A . 正下方A处B . 偏向运动方向B处C . 偏向运动反方向C处D .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2. (2分)如图是女子网球亚洲“一姐”李娜在比赛中的情景,以下有关网球比赛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球后,由于网球受惯性力的作用,网球能继续向前飞行B . 发球时,球拍对网球的力大于网球对球拍的力,所以球被击出C . 回球时,网球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所以只有球拍会变形D . 发球前,向上抛出网球,网球在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3. (2分)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B . C . D . 4. (2分)正在加速出站的火车,如果其受到的外力都消失了,则火车将( ) A . 继续加速B . 逐渐减速C . 保持静止状态D . 做匀速直线运动5. (2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 .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小D .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6. (2分)正在曲线运动的小车,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则小车将( )A . 立即停下来B . 做匀速直线运动C . 仍做曲线运动D . 速度越来越慢7. (2分)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受到的重力不変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 . 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8. (2分)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 , 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 . F1F2B . F1F2C . F1F2D . 无法判断9. (2分)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A . 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B . 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C . 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D . 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10. (2分)如图所示为运动员在跳水比赛中利用跳板起跳的过程,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 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D .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1. (2分)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顾客在上升过程中 ( ) A . 运动方向不断改变B . 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C . 相对于其站立的台阶是静止的D .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12. (2分)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 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 . 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D .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13. (2分)篮球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人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 . 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 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力的作用D . 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14. (2分)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 )A . N1G1G2 ;N2G2B . N1G1G2 ;N2G2C . N1G1G2 ;N2G2D . N1G1G2 ;N2G215. (2分)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 苹果从树上落下B . 汽车匀速转弯C . 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 . 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16. (2分)下列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运动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红墨水滴在清水中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C . 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的惯性减小D .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17. (2分)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A . 水平向右,3.4N B . 水平向左,3.4NC . 水平向左,2.6ND . 水平向右,2.6N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8. (2分)盘秤上放一只盛有足量水的大烧杯(水未加满),盘秤的示数为10牛顿,现将一个5牛顿的木块用细绳吊在弹簧秤下,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当弹簧秤的示数是3.5牛时,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N,盘秤的示数是_N。 19. (3分)根据图所示G-m关系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质量为600g的物体的重力是_N。(2)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0. (2分)如图为某蹦床运动员从床面上起跳后腾空瞬间的照片。若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腾空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是否受平衡力作用?_。 22. (2分)如图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等表面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我们的做法是让小车在斜面的_由静止开始下滑。根据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_不同的现象,我们得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18分)23. (2分)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及试剂】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小鼠5只、生理盐水、注射器、不同浓度(15mg/mL、9mg/mL、3mg/mL)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SOD活性测定仪器(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其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实验方案】 将5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mg/mL、9mg/mL、3m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 。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育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y射线辐射处理,戊组 。辐射后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记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_;_。(2)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为甲乙丙,且明显高于丁组,与戊组接近,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若_,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一处明显不足:_。 24. (4分)“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_。(用字母表示) (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25. (5分)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晨认为与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她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一定的速度作圆周运动,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g小球速度橡皮筋长度/cm15慢1015较快1515很快18(1)小球在桌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_改变。(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 (2)小晨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叫_。 (3)小晨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请说说本实验中的不足之处_。 26. (4分)请识别图中的测量仪器,并按要求完成填空(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的工具,图1中所测物体的重为_N(2)图2中电流表示数是_ A(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先后测出某一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如图3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g;金属块的体积是_cm3 , 金属块的密度是_kg/m3 27. (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小枫、小红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1)小枫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左右两盘中放入质量为50g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当他在右盘中再加入10g砝码时,木块仍处静止状态,这是因为木块受到向_(填“右”或“左”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为_(2)老师指出小红选择的实验器材更加合理,如图乙所示,选小车代替木块,对实验的好处是_ .(3)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4)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小车进行扭转,这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是否满足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7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