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青春期是人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男孩喉结开始突出,女孩骨盆变得宽大B . 人的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C . 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D . 精力充沛,可以经常熬夜2.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B .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3. (2分)1997 年,英国科学家用克隆技术成功培育出绵羊多莉,其原理如图:据图可知,选择多利绵羊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 ) A . B . C . D . 4. (2分)一木块重10N,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使此木块在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该水平桌面前进,则在此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木块所受的合力为7NB . 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 . 木块受到3N的摩擦力D . 木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5. (2分)下列是小金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分析正确的是( ) A .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 . 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 . 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6. (2分)图甲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横断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表示子叶B . 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C .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D . 组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7. (2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 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 (2分)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沿毛巾表面、纸板表面、玻璃表面向前滑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 A . 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 .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C . 依据它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 . 验证物体的惯性9. (2分)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 F1B . F2C . F3D . F410. (2分)将一根筷子斜放在装有水的杯子里,从水面上方斜着往下看,观察到的情形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11. (2分)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B .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C .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D .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12. (2分)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 .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 . 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3. (2分)有一个点光源 S,放在平面镜 MN 前,若镜 MN 不动,光源 S 以 2m/s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 S 在镜中的像 S将( )A . 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 . 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上平移C . 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下平移D . 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左平移S14. (2分)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能正确表示近视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 . 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 . 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 .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6. (2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当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像的性质是( ) A . 倒立放大实像B . 正立放大虚像C . 倒立缩小实像D . 无法判断17. (2分)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A液体,且A= B , 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 B . C . D . L18.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有酒精和水,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在两容器内某一深处且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受到的压强( ) A . PAPBB . PA=PBC . PAPBD . 无法判断19. (2分)课堂上,老师用一质量为m的小磁块把一张质量为M的纸片吸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磁性黑板给小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mgB . 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小磁块对纸片的压力C . 纸片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和纸片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 纸片受到小磁块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下20. (2分)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电磁铁置于条形磁铁附近并正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闭合开关前,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没有力的作用B . 闭合开关后,条形磁铁受到桌面向左的摩擦力C .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时电磁铁与条形磁铁间的作用力增大D .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a移动过程中,若条形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二、 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格1分,共23分) (共9题;共24分)21. (2分)“小蝌蚪找妈妈”是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听的故事,其实它蕴涵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小蝌蚪屡次认错妈妈的原因在于蝌蚪在_和_方面与青蛙成体有很大区别。蝌蚪生活在_,依靠_呼吸,用_游泳;而青蛙成体可生活在_,依靠_呼吸,用_跳跃,青蛙的这种发育类型叫_。 22. (2分) 2017 年 6 月 24 日 6 时左右,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滑坡,造成 40 余户农房被埋,100 余人失踪,河道堵塞 2 公里。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由于雨水浸入,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_(选填“变小”、“变大”或“消失”),部分山体在_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_。 23. (3分)茶叶是温州的经济作物之一,品种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1)温州绿茶的主产区在泰顺深山茶园,该茶园中所有“三杯茶叶分类检索表香”茶树构成一个_。 (2)茶农多采用嫁接方式培育优良茶树,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生殖。 (3)西湖龙井茶的色泽为翠绿呈定光色,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小明将温州的部分名茶绘制了茶叶分类检索表,(第18题图)如图所示。其中与西湖龙井茶最相似的是_。 24. (2分)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_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_25. (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度,折射角等于_度。 26. (3分)工程载重汽车比一般汽车的轮子要多些,是为了_;轮胎上花纹也比较深,是为了_。 27. (3分)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甲,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张照片,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_(选填“靠近”或“远离”)手机摄像头。如图乙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选填“像距”或“物距”)。28. (3.0分)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其中图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中陀螺由于具有_,使它能较长时间在地面上转动。 29. (3.0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现在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3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共4题;共26分)30. (6分)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散失的。 31. (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B、C为同一木块,D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 (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B . 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C . 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32. (6分)小欣对液体压强的变化很感兴趣,课后在家继续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1)家中没有压强计,聪明的小欣这样做: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_。 (2)实验中,小欣观察到_,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小欣觉得以上实验并未完全验证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在不变动实验装置的前提下,她又进行了怎样的操作?_。 33. (6分)细心的小明发现,在桔园周围会经常看到一些白色的袋子,袋子上写着“戴挫霉”几个字,为了解这种物品的作用,小明特意上网查看了一下:广泛用于柑橘、香蕉等水果采后保鲜。为探究“戴挫霉”对霉菌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色彩相同、大小相同的桔子30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戴挫霉溶液浸泡中,乙组用等量的清水浸泡。15分钟后,取出浸泡后的桔子,用干净的毛巾擦干,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放置。 20天后观察桔子的表面。发现甲组的桔子表面仍然鲜艳,但乙组的桔子表面长有霉菌。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假设是什么?_。 (2)该实验中,乙组的作用是_。 (3)用较多数量的桔子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 (4)小明能得出什么结论?_。 四、 解答题(34题4分,35题7分,总计11分) (共2题;共11分)34. (4分)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0克的天平。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