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供货技术条件.doc_第1页
轨枕供货技术条件.doc_第2页
轨枕供货技术条件.doc_第3页
轨枕供货技术条件.doc_第4页
轨枕供货技术条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枕供货技术条件1 轨枕1.1 预应力混凝土长轨枕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枕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证明书、堆放和运输。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轨道工程普通整体道床及减振扣件整体道床用预应力混凝土长轨枕(以下简称轨枕)。1.1.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TB/T 2190 混凝土枕2) TB/T 3080 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3) GB/T l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 GB/T 34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5) GB/T 70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6) GB/T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7) GB/T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8) GBJ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9) GBJ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10) TB/T1878 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11) TB/T1879 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12) TB/T2181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跳桌增实法13) TB/T292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14) TB/T3045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15) TB1021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 TB10425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1.2 型式尺寸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型式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的规定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及量具进行检查。1.1.3 技术要求1) 材料规格和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应采用42.5号及以上标号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l75的规定。(2) 粗骨料必须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级配良好。除含泥量不应大于0.5%以外,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TB 10210的规定。(3) 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除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应大于1.5%外,其它技术标准应符合TB 10210的规定。(4) 粗细骨料料源改变时,应在投入使用前依据TB/T 3054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评价。(5) 碱骨料反应预防应按TB/T3054执行。(6) 拌和水应符合TB10210的规定。(7) 混凝土内可掺用减水剂等外加剂。技术标准应符合GBJ119的规定,禁止在混凝土中掺用能引起预应力钢材锈蚀的外加剂。(8) 所有原材料(不含骨料)及扣件预埋件应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检报告单,骨料应有入厂检验报告单。2) 生产工艺(1) 长轨枕必须采用钢模制造。成型作业应能确保混凝土需要的密实度。(2) 轨枕钢模投入生产前,应先试生产1-2番轨枕产品,检查各部分尺寸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3) 混凝土配合比应由工厂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0kg/m3,混凝土稠度应符合TB/T 2181的规定。(4) 轨枕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的总张拉力N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张拉力上限没有规定时,应按不超过N (1+1.5%)控制。(5) 进行镦头的预应力钢丝,其镦头尺寸应保证张拉时镦头不拉断、不滑丝为准。(6) 下料、编组及张拉时应保证各预应力钢丝受力均匀。同排轨枕最大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与平均值的差不应超过3%;当制造厂按主筋张拉力控制受力均匀性有困难时,流水机组长模工艺可暂按下料误差不超过钢丝长度的1.5/10000控制。宜采用自动张拉设备进行张拉:张拉设备必须定期检验校正;测力仪表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7) 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应符合所用搅拌机的规定,保证搅拌均匀。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TB 10210的要求。(8) 预应力长轨枕应采用长模先张流水机组法生产、振动台振捣、蒸汽养护。(9) 混凝土轨枕采用蒸汽养护时,静停时间不应小于2h,升、降速度不应大于15/h,蒸养温度不超过60。出坑前的轨枕表面与坑外环境不大于15,产品出池后冬季应有保温措施,夏季应有保湿措施。(10) 预应力长轨枕预应力钢丝的张拉力误差应不大于1.0%。张拉程序为:0con持荷1分钟补张至con锁紧螺母,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0MPa时方可放张预应力钢丝,张拉时应采用自动张拉记录仪器。(11) 应保证预应力钢丝受力均匀,当采用机组流水法制造工艺时,同组钢丝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2mm。(12)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不允许在带应力情况下直接切割主筋,应采用自动放张设备放松预应力主筋。(13) 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脱模强度不应低于45MPa,脱模弹性模量不应低于3.35104MPa。(14) 其它工艺参照TB/T 2190相关规定执行。1.1.4 质量要求1) 轨枕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2) 混凝土轨枕外观质量要求见下表。轨枕外观质量要求 表5.3-1序号检 查 项 目检查项别允许偏差值mm每批检查数量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承轨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B长度20、 深度5全检20根2其他部位表面缺陷(蜂窝、粘皮、麻面等)C长度100、深度10全检20根3肉眼可见裂纹A不允许全检20根4端部破损或掉角C长度100全检20根5端部预应力主筋外伸长度C长度10全检20根6端部预应力钢丝露筋长度B长度20全检20根7螺旋筋和箍筋的露筋C不允许全检20根8预埋套管内的混凝土淤块C不允许全检20根9预留孔孔瘤C不允许全检20根3) 混凝土轨枕外形尺寸要求见下表。混凝土轨枕外形尺寸要求 表5.3-2序号检 查 项 目检查项别允许偏差值mm每批检查数量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预埋套管中心位置距纵向对称轴A1全检保持轨距的两套管中心距离A1全检保持同一铁垫板位置的两相邻套管中心距离A1全检底部中心歪斜B210根全检下沉C110根全检2预应力钢丝上排钢丝距轨枕顶面距离B310根20根任意两排预应力钢丝之间距离B210根20根断丝-不允许全检20根3轨枕长度C1010根20根4各断面高度B+5-310根20根5预留孔横孔直径C510根20根6预留横孔歪斜偏离中心线距离C1010根20根7相邻两预留横孔中心距离C110根20根4) 混凝土轨枕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C60,其它质量要求执行TB/T 2190、GB50204的相关规定,强度等级评定应符合TB10425的规定。5) 静载抗裂强度、疲劳强度见设计图纸。轨枕在静载抗裂强度检验弯矩作用下不应出现裂缝。轨枕经疲劳试验,残余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05mm,疲劳破坏强度应不低于80%的设计破坏强度。1.1.5 试验方法1) 砂、石碱活性试验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应按TB10210的规定进行。2) 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GBJ8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件混凝土应与轨枕相同条件成型和养护,28天抗压强度试件应在脱模后进行标准养护。3) 轨枕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用刻度1mm的钢尺或其它专用工具测量。4)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评定应按TB10425的规定进行。5) 轨枕截面的静载抗裂强度检验按TB/T1879的规定进行。6) 轨枕截面的疲劳强度试验应按TB/T1878的规定进行。1.1.6 检验规则1) 制造工厂试验室应对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负责检验;质量检验室负责检验轨枕质量。未经检验的轨枕不得出厂。2) 轨枕应按批检验,每批轨枕应为同一班次,同样材料和工艺制成的同一型号轨枕。3)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1) 出厂检验a) 出厂检验项目: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轨枕静载抗裂强度。b) 外观质量应逐根检查,各部尺寸每批检验数量按表5.3-1和5.3-2的规定。c) 轨枕静载抗裂强度应在脱模后48h内完成。在每班生产过程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随机抽取外观及各部尺寸合格的轨枕,班产量在1000根以下者抽取3根,1000根及以上者抽取4根。每根轨枕试验两个轨下、一个枕中共三个截面。d)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每班抽取三个混凝土试件为一组,按照TBl0425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评定。(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轨枕外观质量、各部尺寸、轨枕静载抗裂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轨枕疲劳强度和轨枕疲劳破坏强度。在下列情况进行型式检验:a) 轨枕批量投产前;b) 轨枕正式生产后,每二年半进行一次;c) 在正式生产过程中、如材料、工艺有重大变更时;d) 长期(二年半以上)停产又恢复生产时;(3) 当用户有要求时,可按要求进行全部项目或部分项目的型式检验。4) 判定规则轨枕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合格品:(1)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1.1.4第4条的规定;(2) 轨枕外观质量和各部主要尺寸符合1.1.4第2条和第3条的规定,对于A类不允许超偏差;对于B类,允许超差项点数的单项超偏率不大于10;对于C类,允许各项超偏数之和不大于C类总检查项点数的20;(3) 出厂检验时轨枕静载抗裂强度应按1.1.4第5条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时轨枕静载抗裂强度、疲劳强度及疲劳破坏强度应按1.1.4第5条的规定进行。在每批静载抗裂强度试验的轨枕中,全面受检截面符合规定;或只有一个截面不符合规定,可重新抽样复验,复验轨枕的全部受检截面应符合规定。1.1.7 标记和证明书1) 轨枕顶面应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部位印压出下列标记:轨枕型号、制造厂名、制造年份。2) 工厂应对每批轨枕附有合格证明书。证明书中应包括下列各项: a制造工厂名称; b轨枕型号; c批号; d轨枕数量; e检验结果; f制造日期;g质量检验部门印记。3) 不合格的轨枕应在轨枕端部用黑色油漆标出两道横线,线宽不小于20mm。1.1.8 堆放和运输1) 轨枕应按型号和批次分别存放。2)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装载前先在车底板纵向中心线两侧各750mm的地方铺设与车底板等长的纵垫木(可数根拼接),最高装6层,各层轨枕上下对齐,轨枕间稳固密贴。3) 存放场地地基要坚实平稳,起吊应采用专用吊架。如使用钢丝绳时,底层轨枕间应用石块塞缝,每层轨枕间应用40401040mm3的木条或其他垫层垫好。4) 生产厂家自主选择运输方式,但必须保证按期在合同约定地点交货,装卸运输时严禁碰、撞、摔、掷。1.1.9 质量保证1) 提供质量证明书及按照本技术条件及相关的引用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检验报告,份数要求视工程需要而定。2) 轨枕的质保期自出厂起为五年。3) 在质保期内,生产者应负责更换由于自身过失造成的不合标准的轨枕。1.2 混凝土短轨枕本供货技术要求规定了本工程所使用的各类短轨枕的材料规格、生产工艺及质量要求。各类短轨枕应符合相应正式设计图纸的各项规定。1.2.1 规范性引用文件1)TB/T 2190 混凝土枕2)GBJ 5020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T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GB 14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5)GB 701 普通低碳热轧圆盘条6)GBJ 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7)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标准8)GBJ 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9)TB 2181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1.2.2 材料规格和要求1)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水泥采用P.O 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求符合GB175-1999的规定。粗骨料必须采用碎石,粒径为5-25 mm。除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0.5%外;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除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1.5%外。粗、细骨料的其他技术条件及拌合用水应符合TB102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2)钢筋受力钢筋采用10mmHRB400,其标准应符合GB 1499的要求;箍筋采用6mmHPB300的,其标准应符合GB 701的要求。3)绝缘套管绝缘套管应符合相应设计图与技术条件的规定。逐个检查关键尺寸和外观,不符合要求者不能用于预埋。4)其他应满足图纸中相关技术要求。1.2.3 生产工艺1)混凝土配合比应由工厂试验确定,混凝土稠度应符合GBJ 80或TB 2181 的规定。2)混凝土的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应符合各类搅拌机的规定,材料计量误差应按 GBJ 50204 中的规定执行。3)普通短轨枕宜采用钢模制造,底模必须用钢模制造,成型作业应能确保混凝土需要的密实度。普通短轨枕底部的楔型面及距顶面50mm以下四周侧面应制作成粗糙面,并刷毛处理。4)混凝土短轨枕采用蒸汽养护时,静停时间不应小于2h,升、降速度不应大于15/h,蒸养温度不超过60。出坑前的短轨枕表面与坑外环境温差不大于15,产品出池后冬季应有保温措施,夏季应有保湿措施。5)短轨枕混凝土强度达到C40时,方可拆模、移动和运输。在搬运过程中应防止摔撞,以保证短轨枕外形完整。1.2.4 质量要求短轨枕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和以下要求。1) 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mm)1承轨部位表面缺陷(气孔、粘皮、麻面等)长度15、深度22其它部位表面缺陷(蜂窝、粘皮、麻面等)长度30、深度103肉眼可见裂纹不允许4端部破损和掉角长度255承轨部位的平整度凸凹16除外伸钢筋,主筋、螺旋筋、箍筋的露筋不允许2) 外形尺寸公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值(mm)每批检验根数(2000根)1承轨面平面度0.510根2长度310根3高度210根4顶面与底面宽度2投产时检查5预埋套管中心位置距离纵向对称轴110根底部中心歪斜210根套管下沉110根3) 绝缘套管必须与承轨面相垂直,绝缘套管顶部不得低于承轨面,突出高度不得超出承轨面0.5mm。1.2.5 试验方法1)砂、石碱活性试验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应按TB 10210的规定进行。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应按GBJ 81规定的方法进行。3)轨枕外观质量和各部尺寸,用刻度1mm的钢尺或其他专用工具测量。4)轨枕截面的静载抗裂强度检验应按TB/T 1879的规定进行。5)轨枕截面的疲劳试验应按TB/T 1878的规定进行。1.2.6 检验规则1)制造厂检验部门应对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轨枕质量负责检验。2)轨枕应按批检验,每批轨枕应为同一班次、同样材料和工艺制成的同一型号轨枕。3)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按照TB 10425的规定进行检验评定。1.2.7 标识混凝土短枕在一端顶面上应刻印标志,其内容包括轨枕型号、生产厂家、制造年份,标志尺寸为长度150mm左右、宽70mm、深3mm。1.2.8 堆放、运输及质量保证1)轨枕应按批次分别存放,不合格的应单独存放。2)轨枕在存放和运输中应按水平层次放置。每两层间应用一定厚度的木条或其他垫层垫好。承垫物应上下对齐。3)轨枕装卸运输时严禁碰、撞、摔、掷。1.3 合成枕木本工程道岔区铺设合成枕木。1.3.1 规范性引用文件CJ/T 399-2012 聚氨酯泡沫合成轨枕1.3.2 型式尺寸 正线及辅助线道岔用合成枕木,用于混凝土整体道床,枕木侧面开槽,开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