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 用吸尘器吸尘B . 使用空调降温C . 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D . 用计算机上网2. (2分)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用眼睛看就是观察B . 只有利用测量工具或观察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C . 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D .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3. (2分)下列常见危险警告标志中,表示易爆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4. (2分)某同学先后4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 1.73厘米、1.75厘米、1.71厘米、1.93厘米,则小球的直径为( ) A . 1.73 厘米B . 1.765 厘米C . 1.77 厘米D . 1.78 厘米5. (2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2.8米=2.81000=2800毫米B . 3.4千克=3.4千克1000=3400克C . 2.6小时=2.63600秒=9360秒D . 4.5升=4.5升1000毫升=4500毫升6. (2分)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 . 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 . 家中天然气泄露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7.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几百帕B . 小李同学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发现鸡蛋的重力约5牛C .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相同D . 小李同学上学时步行速度大约是20m/s8. (2分)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身高为160cm某同学,利用自己身体的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B . 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C . 科学课本厚1指宽,约10cmD . 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10. (2分)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 . 偏大 B . 偏小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11. (2分)教室窗玻璃破了要装上,割玻璃时选择的刻度尺是( ) A . 最小刻度1毫米的三角尺B .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 . 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D .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12. (2分)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作为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偏大B在测量头发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3.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 肯定大于 15 mLB . 肯定小于 15 mLC . 肯定等于 15 mL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5 mL14. (2分)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准确测量下列实验过程中均需要测量,其中不需要计算平均值的是( ) A . 测定胸围差B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C . 测定反应速度D .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15. (2分)体温计水银面指在 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 结果第一次为 37.5,第二次为 38.5,第三次为 38.5。则( ) A .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 .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一定错误C .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 .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16. (2分)如上图是甲、乙两地干湿球湿度计示数。你认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干球温度乙高B . 相对湿度甲地大C . 相对湿度乙地大D . 空气中的水汽甲地多17. (2分)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B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底部或侧部C . 使用体温计之前应先把体温计直管中的液体甩到玻璃泡里D . 使用温度计前不用观察它的量程直接测量即可18. (2分)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37.3和38.4B . 37.1和38.4C . 37.1和37.4D . 37.3和37.419. (2分)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A . 相同B . 不同C . 相似D . 随意20. (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一药匙食盐放入装有10毫升水的三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都有少量食盐。为了让食盐完全溶解,甲同学对烧杯进行加热,乙同学在烧杯中继续加入10毫升水,丙同学往烧杯中再加入10毫升酒精,结果甲、乙同学都达到了目的,丙同学未达到目的。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B .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C . 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 不同种类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7题;共22分)21. (5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下列仪器 A试管 B镊子 C蒸发皿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G量筒 H药匙 I燃烧匙J试管夹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量取 10mL 的液体药品应使用_。22. (3.0分)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2米=_厘米 (2)50克=_千克 (3)02小时=_秒 (4)50毫升=_米323. (4分)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初一学生张晓的脚长25.0_; (2)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69_; (3)一听雪碧的体积330_; (4)杭州冬季某一天最高气温8_。 24. (2分)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 (2)图乙是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为_,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金属块的体积为_。 25. (3分)如图所示是常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_;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 26. (2分)某省农科院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砂粒比例较多的坡地B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C河湾淤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进行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是(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_。 (2)在我国南方多雨水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 . 浇水B . 施肥C . 松土通气D . 排水防涝27. (3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以下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_。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选用多株植物进行实验;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选用多个电阻进行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选用不同的电阻多次测量;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共4题;共38分)28. (8.0分)小方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她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刻度位置。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右盘里,向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明觉得小方的测量过程有些问题,请问:小方同学的设计步骤中漏了哪些步骤?_。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_。29. (14.0分)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姓名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小媚82123138小亚80127142小文77124136小亭78121134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博的次数,测得数据如右上表。(1)上述实验用到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_、 (2)对有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填“A”或“B”). (3)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4)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合作与交流 制订计划 建立猜测和假设 提出问题 检验与评价 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用序号表示)。 (5)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属于_。 30. (8分)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将5g大豆研碎;将研碎的大豆放入大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液体(用于溶解大豆中的油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 ,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将得到的液体倒入一个小烧杯中,将该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图所示);将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_。 (2)以上实验步骤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 (3)本实验过程中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_(选填“”、“”、“”、“”或“”)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_。 31. (8分)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 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示的测温装置, 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温度()171921232527高度 h(cm)30.024.919.714.69.44.2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5.15.25.1M5.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依次是_(选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