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中学2012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doc_第1页
新安中学2012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doc_第2页
新安中学2012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doc_第3页
新安中学2012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doc_第4页
新安中学2012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安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高一年级 语文)注:本试卷共四大部分,共 5 页,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王戎为荆州刺史,乃荐为秀才。后辟太尉掾,转太子舍人。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王衍自言:“与人言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 出补元城令,迁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厅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卫玠总角时,尝问广梦,广云是想。玠曰:“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广曰:“因也。” 玠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玠病即愈。广叹曰:“此贤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广所在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遗爱为人所思。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而自见矣。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尝外户自闭,左右皆惊,广独自若。顾见墙有孔,使人掘墙,得狸而杀之,其怪亦绝。 (后汉书乐广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命诸子造焉 造:到,拜访 B寡嗜欲,与物无竞 物:事物 C久阔不复来 阔:疏远 D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意:猜想,估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遂以成疾 B意甚恶之 以手抚膺坐长叹 得狸而杀之 C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D遗爱为人所思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命驾为剖析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相同的一组是( )(3分)例句: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A赢得仓皇北顾 B商人重利轻别离C青海长云暗雪山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广性情谦和节俭,有远见,很少有贪图享乐的要求,与世无争。 B尚书令卫瓘见到乐广,认为他是奇才,将乐广与已故的圣贤相提并论,认为乐广说话谨慎,做事细致周密。 C乐广巧妙地解决了客人杯弓蛇影的心理障碍,深得“心病还需心药医”之理。 D河南官府的房子多闹妖怪,乐广居之泰然,并细心观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5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4分) 译文: (2)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3分)译文:(3)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而自见矣。(3分) 译文: (二)古诗词赏析(8分)6从修辞角度分析以下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C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属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佳的一项是( )(2分)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8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题目(4分)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通过景物描写诗人给“畏途”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请作简要分析。9名句默写(10分) ,莲动下渔舟。风急天高猿啸哀, 。 ,百年多病独登台。淮水东边旧时月, 。 ,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 。 ,犹抱琵琶半遮面。 间关莺语花底滑, 。多情自古伤离别, 。 ,到黄昏点点滴滴。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3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秋 天 的 心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10、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11、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12、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大脑的“顿悟” 传说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泡澡时突然悟出可以用浮力原理,来解决耶罗王提出的鉴定新造金冠是否被掺假的棘手难题。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通过研究揭示出了大脑产生阿基米德式“顿悟”的独特机制。 在阿基米德喊出“我找到了”之后,科学史上不乏在电光火石的刹那悟出惊世发现的传奇。牛顿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脑袋而想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即是另一经典例子。千百年来,“顿悟”作为人类解决科学和其他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基本得到广泛认可。它具有一些与常规解题方法不同的特征,比如说“顿悟”前常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阶段;灵感突如其来的时候,自己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在想问题,事后也无法说清究竟是怎么得到答案的。 然而,大脑在“顿悟”过程中的工作机制是否与用常规办法解题时不同,在科学上一直不甚清楚。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二者在认知机制上完全一样,差别主要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强烈程度上。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以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顿悟”其实和大脑不同寻常的工作方式有关。 科学家们在4月号网络学术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上介绍,他们让18名研究对象玩一种字谜游戏,内容是找出一个单词,使它能与列出的其他3个不同英文单词搭配,分别重新组合成三个有意义的新词。每名研究对象在解题过程中都需要报告他们经历过的“顿悟”时刻。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技术对研究对象大脑活动和脑电波的监测显示,“顿悟”的出现与大脑右半球颞叶中的前上颞回区域有密切关系。当研究对象“顿悟”出答案时,这一区域活动明显增强,并在“顿悟”前0.3秒左右突然产生出高频脑电波。通过常规方式获得答案的研究对象则没有这些情况出现。 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顿悟”的产生有赖于大脑神经中枢独特的活动机制,这一机制为大脑“顿悟”时的独特认知过程提供了支持。他们推断,前上颞回区域能促进大脑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进集成,使人们在其中找到早先没有发现的联系,从而“顿悟”出答案。科学家们称,新研究首次表明,大脑独特的计算和神经中枢机制导致了灵感降临的那些“突破性时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莱克德评论说,新结果是他所见到的有关“顿悟”最具原创性的研究之一。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新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13文章开头列举阿基米德和牛顿在科学发现中“顿悟”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14根据美国西北大学和德雷克塞尔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谈谈“顿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5分)15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新研究结果有助于消除笼罩在人类创造性思维过程之外的神秘色彩,你同意吗?为什么?(6分)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10分)(一)填空(每空1分,5分)16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_、懦弱的_、精明的_、孤僻的_,取“_”之意。(二)简答(5分,100字左右)17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第四部分 写作(70分)18请以不能没有你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抓住“你”的外在特征,写出“你”的内在品质,表达出自己的爱憎情感。参考答卷第I卷(共16分)1、B(物:别人,他人) 2、B(A因/用 B它 C从,在/比 D被/替,给) 3、B(形容词意动用法) 4、B(“说话谨慎,做事细致”错,“微言”,精微的言论)5、(1)尤其善于言谈议论,常常用简明的语言分析事理,来使别人内心满意,他不懂的事,就沉默不说。(厌:满足,1分;以:来,1分;默如:默然,不说话,1分;句子通顺1分)(2)乐广于是告诉他杯中蛇影的原因,客人一下子疑心消除了,不久重病顿时好了。(所以:的原因,1分;意解:疑心消除,1分;句子通顺1分)(3)凡是他评论人,一定先称赞那个人的长处,于是他的短处不用说而自然显现了。(见:显现,1分;句意正确2分)附文言文译文:乐广字彦辅,是南阳淯阳人。他的父亲很早去世,乐广孤单寒贫,寄居在山阳,家境贫寒致力学业,没有人了解他。乐广性情谦和节俭,有远见,很少有贪图享乐的要求,与人无争。尤其善于言谈议论,常常用简明的语言分析事理,来使别人内心满意,他不懂的事,就沉默不说。王戎做荆州刺史,于是推荐乐广做秀才。后朝廷征召他为太尉掾,调任太子舍人。尚书令卫瓘见到乐广,认为他是个奇才,说:“自从过去的几位贤人去世之后,常常恐怕精微的语言将要断绝了,可是现在竟又在您这里听到了这样的话。”卫瓘命令几个儿子到乐广那里去,说道:“这个人是人中的清水明镜,见到他感到他的如玉石的光彩,像是云雾散开看见了青天一样。”王衍对自己说:“我与别人说话很简要,等到见了乐广,便觉得自己很繁琐。”后乐广调出朝廷补任元城县令,后提升中书侍郎,调任太子中庶子,历任侍中、河南尹。曾经有一位乐广很亲近的客人,分别很久不再来,乐广问他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先前在您那里,承蒙您赐酒,正想喝酒,看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很厌恶它,喝了酒后就病了。”在当时河南官府办公大厅墙上有兽角,上面用油漆画着蛇,乐广料想杯中的蛇就是兽角的影子。他又把酒杯放在先前的地方,对客人说:“酒杯中又有什么东西,见到没有?”回答说:“见到的东西像先前一样。”乐广于是告诉他杯中蛇影的原因,客人一下子疑心消除了,不久重病顿时好了。卫玠还是个儿童时,曾经问乐广梦的成因,乐广说梦是心中所想。卫玠说:“精神和形体都没有接触的事物却梦见了,难道这是心想吗?”乐广说:“这是凭借一定事物而心想。”卫玠思考此事经过一个月也没想通,于是因为这个生了病。乐广听到他生病的原因,让人驾车前去为他剖析做梦这件事,卫玠的病立即好了。乐广感叹说:“这位贤人胸中应当一定没有什么重病!”乐广在官任治理政事,没有当时的功绩声誉;然而每次他离开职位,留下的仁爱被人们思念。凡是他评论人,一定先称赞那个人的长处,于是他的短处不说而自然显现了。别人有过失,他先最大程度地宽恕,这样后来善恶也自然很清楚了。在他当河南尹之前,河南官府的房子多闹妖怪,先前的官长多不敢住正房,乐广居住那里毫不疑惧。曾经房子外面的门自动关闭,他身边的人都惊惧,乐广独自像平常一样。乐广观察到墙上有孔,让人挖掘墙孔,人们捉到一只野狸猫,把它打死了,那些妖怪之事也没有了。6D(借代) 7C(从听众的角度突出音乐效果) 8凄清、惊怖(惊险、惊惧)(2分)。“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1分);“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1分)。 9名句默写(略)10、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2分)近结尾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分)(意思相近即可)11、 “秋天的心”体现在:气派悠闲之意;感知自然之心;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谦卑的心情;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5分,答对1点得1分,4点即可得满分)12、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2分) (意对即可)1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文章开头列举阿基米德和牛顿在科学发现中“顿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顿悟”是人类解决科学和其他问题的独特方式,为下文作铺垫。14【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顿悟”是前上颞回区域促进大脑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进进集成,使人们在其中找到早先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