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教案设计.doc_第1页
《梨园春秋》教案设计.doc_第2页
《梨园春秋》教案设计.doc_第3页
《梨园春秋》教案设计.doc_第4页
《梨园春秋》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园春秋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课前知识预习: 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国粹”京剧二、 提前搜索内容: 傩、梨园、南戏、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吕剧等知识点。二、 教学课题(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熟悉京剧的形成与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戏曲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二)能力和方法1、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2、通过京剧的脸谱和服装,激发学生对学习戏曲的兴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 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的“傩仪”,经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发展历程,走向繁荣、辉煌。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本课分三目: 1、戏曲的起源:介绍戏曲的萌芽傩的出现及唐宋戏曲发展状况 2、元杂剧和昆曲:介绍元明戏曲的主要形式 3、国粹“京剧”:介绍京剧产生及主要代表成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京剧的形成和特点难点:京剧在形成的原因及艺术成就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梨园春秋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有关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利用百度搜索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比较认识。四、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探究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 2、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中国古代戏曲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加深对古代戏曲的印象。3、组织分组讨论:理解京剧成为国粹的史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从课题当中的“梨园”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这节课我们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艺术。为什么我们把戏曲歌舞叫做梨园呢?【百度百科】梨园/view/17194.htm(【百度图片】唐代华清宫梨园/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94%90%E4%BB%A3%E5%8D%8E%E6%B8%85%E5%AE%AB%E6%A2%A8%E5%9B%AD&ie=utf-8&in=3001&cl=2&lm=-1&st=&pn=1&rn=1&di=159907469200&ln=1998&fr=&fm=&fmq=122707726195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其得名与唐代的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 “梨园”是盛唐时期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玄宗李隆基提出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的活动中心,并以教习和演出戏曲为重点,这样,确立了“梨园”作为最高皇家音乐舞蹈学府的地位。因此,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皇帝梨园弟子)。那么,你知道最早的中国戏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号称“国剧”的京剧又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内容。(二)新课探究: 一、戏曲起源:本课的基本线索把戏曲的发展过程分为:傩(萌芽)-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元素)梨园(教练场所)瓦舍(娱乐场所)南戏(完备形式)元杂剧(成熟)昆曲(百戏之祖)“国粹”京剧。1、 傩:【百度百科】傩/view/269493.htm【百度图片】有关傩戏面具的部分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5%82%A9在原始社会,为了避免灾难、赢得丰收,人们怎么办?学生回答:头戴面具,扮成神灵、野兽,载歌载舞,以娱神祈求神的保佑,形成巫术仪式。2、 南戏两宋戏曲:【百度百科】南戏/view/88934.htm问题:瓦舍是哪个朝代的娱乐场所?它有哪些功能?戏曲在这时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学生看书归纳:宋代;说书、唱戏等;经济发展,坊市限制少了,市民阶层兴起。过渡元朝统一后,戏曲有了更大发展,古代戏曲进入成熟阶段。二、 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百度视频】京剧窦娥冤法场片段/u72/v_MjU5MzAxNDE.html【百度视频】昆曲西厢记-长亭送别/v_show/id_XODk3Njk5Mjg=.html结合视频和预习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元杂剧的特点和意义有哪些?归纳点拨: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后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3、 昆曲:【百度视频】昆曲牡丹亭惊梦片段/enttv/qingchuanxiyuan/classpage/video/20100729/100298.shtml昆曲兴起于江苏昆山,结合视频,让学生讨论昆曲有哪些特色?为什么被称为“百戏之祖”?总结归纳:昆曲的主要特色:载歌载舞,将柔美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百戏之祖”: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的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过渡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而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可以说,元杂剧和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剧种,而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者,非“国粹”京剧莫属。三、“国粹”京剧【百度视频】京剧京调/v/b/24123693-1319016887.html老师:同学们能听出这段音乐是我国的哪一种戏曲的音乐? 学生:京剧。 老师:对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1、京剧的形成:原因:北京是达官贵人的天堂,为满足这些人及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所以四方艺人云集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直接推动了徽戏的改良,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戏曲剧种的优点,京剧形成。2、艺术特征:【百度视频】说唱脸谱/v_show/id_XMzk1ODE1NzI0.html结合视频和所学知识,组织学生讨论京剧的艺术特征有哪些?归纳:关于京剧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诗、词的文学情趣,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老师对京剧的一些基本特点做一下说明:四大行当:生分老生、小生、娃娃生、红生、武生等旦分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净分文净、武净等丑分文丑、武丑等艺术手段:唱、念、做、打唱: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念: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打: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其它:舞台布置: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人物化妆: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参看地图册P33京剧脸谱的色彩)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舞台行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总结讨论:京剧是“国粹”,不仅是中华民族也是整个人类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如何让京剧更好地发扬光大?(三)当堂检测:1、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A 政治因素B 宗教巫术C 经济因素D 文化艺人的创作2、以下关于傩的表述正确的是:在举行傩的活动时,由巫师扮成神灵进行歌舞;通过娱神祈求神灵保佑;西汉时不再举行傩的活动;孕育了中国戏曲的萌芽A B C D 3、下列对南戏叙述错误的是:A 随着元代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 B 主要在民间流行C 体制比较自由 D 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4、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A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 出现了专门娱乐场所瓦舍 D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5、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钟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了元杂剧的昌盛D、主要在北方地区兴起6、京剧中行当分四大类:生、旦、净、丑,角色归类的标准是: A 依据各剧种流传的习惯 B 依照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C 依据儒家传统道德的标准 D 依照剧情的要求不断变化7、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 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 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 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8、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 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 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9、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词的兴起和流行 唐朝诗歌的兴盛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元杂剧的繁荣A B C D (四)知识体系构建:(五)课后作业:1、利用互联网搜索中国的地方戏曲,了解我国的主要地方戏。2、利用互联网搜索进一步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思考京剧如何更好地发展?三、 教学反思我根据梨园春秋一节的内容,按照史实的发展脉络,将教学内容的三个部分戏曲的起源、元杂剧与昆曲、“国粹”京剧梳理出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体系性。为达成教学目标,采用了图片唐代华清宫梨园导入新课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京剧窦娥冤法场片段、昆曲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昆曲牡丹亭惊梦片段、京剧京调片段、说唱脸谱等视频,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特色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戏曲的不同特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历史问题,使用的多媒体资料如何做到精确筛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