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B卷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66分) (共22题;共66分)1. (3分)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 (3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 目的操作A配制100克36%的浓盐酸将200克18%的稀盐酸加热蒸发100克水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称取9.2克氢氧化钠固体托盘天平石盘加9克砝码,游码置于0.2克处,左盘加氢氧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入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A . AB . BC . CD . D3. (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 . 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4. (3分)供水紧张,人们需要直接从自然水体中获得饮用水,最可靠的是利用下列哪个装置( ) A . B . C . D . 5. (3分)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室温时,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B . 溶液A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质量分数C . 蔗糖晶体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 . 室温下,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6. (3分)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A . 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B . 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C . 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D . 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7. (3分)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B . 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C . 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D . 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8. (3分)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 A . 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B . 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C . 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D . 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9. (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吃冰棒时“沾”舌头B .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C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D . 飞机在天空留下的白色“尾巴”10. (3分)25时,向2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bc的变化过程是酸性越来越强B . 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C . 向a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也为30%11. (3分)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 . 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 . 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 . 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12. (3分)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2019 年实施了落月计划,已知月球上无大气、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中,爱动脑筋的小晨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球车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B . 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C . 小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地球上的小,惯性也同样比在地球上要小D . 小晨在月球上不可以用天平准确测出一个鸡蛋的质量,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出一个鸡蛋在月球上的重量13. (3分)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完全溶解后,弯曲的玻璃管内液面将( ) A . a 液面升高,b 液面下降B . a 液面下降,b 液面上升C . a、b 液面均无变化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 (3分)向一个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 , 如图所示,不计塑料瓶的质量和瓶壁、瓶盖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大于乙 F甲大于F乙B . 甲大于乙 F甲等于F乙C . 甲小于乙 F甲大于F乙D . 甲小于乙 F甲等于F乙15. (3分)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物质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 A . 碘酒B . 食盐水C . 泥水D . 牛奶16. (3分)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 .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燃烧时温度需要高于100摄氏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C . 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D . 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17. (3分)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该潜水艇下潜时所受的重力为G1 , 浮力为F1 , 上浮时所受的重力为G2 , 浮力为F2 , 下列对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F1=F2 , G1G2B . F1=F2 , G1=G2 C . F1F2 , G1=G2 D . F1G1 , F2G218. (3分)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今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B . 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C . 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D . 大量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19. (3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B . 图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 图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 图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20. (3分)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 . B . C . D . 21. (3分)端午节彦君坐动车到荆州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 . 彦君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B . 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 . 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D . 彦君在九龙渊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22. (3分)一小池塘里有一条小船,船上载有石块,如果将船上有石块扔进池水中,池塘的水面将( ) A . 上升B . 下降C . 不变D . 无法判断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其中30,31,32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10题;共43分)23. (3分)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_。 (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_循环、海洋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24. (5分)读图回答问题 (1)乙与甲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判断的理由是_; (2)乙与丙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判断的理由是_。 25. (2分)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 _层主要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2)B 层的冷热特点是_,以_运动为主。 (3)A、B、C 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层(填字母,下同),其中厚度最小的是_层,臭氧层主要存在于_层的下部。 26. (5.0分)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_;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乙。甲乙气体的体积比是_;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 27. (2分)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下图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可知,温度等于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_(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已知冰09103千克/米3 , 6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 (9.0分)根据以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注:第(1)(2)小题填写名称,第(3)小题填写字母) (1)“世界水储量示意图”中,_是地球上淡水B的主体(占比68.69%)。 (2)“水循环示意图”中,写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是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3)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未经处理的水)净化所得,原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家庭的饮用水可经过如下的净化步骤: 则: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质的步骤是_。29. (3分)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的影响。 30. (4分)下表是氯化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溶解度/克27.634.040.055(1)40时,将50克氯化钾固体放入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最多可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克,往溶液中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 (2)接着将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60,则升温后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_,木块受到的浮力_。(两空都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31. (6分)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一个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向容器中倒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和物块受到的浮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2cm时,物块的状态为_(填“沉在底部”“悬浮”或“漂浮”),物块的密度为_kg/m3。(g取10N/kg) 32. (4分)小明用手把重 8N,体积为 1.210 -3m3 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放手后物体将_。(后一空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 取 10N/kg,水=1.0103kg/m3)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3题;共30分)33. (8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_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填“有关”或“无关”)。 (2)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_。 34. (1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克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克50克10克10克10克10克10克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_,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 35.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毫米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第二步,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将注射器活塞与弹簧秤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相对注射器筒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气压强对活塞的压力)F=30N。第三步,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如图乙)。第四步,计算出此时大气压强p。试帮助实验小组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1)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_cm。 (2)计算得到大气压强p=_Pa。 (3)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除读数误差外的原因):_。 四、 计算题(36题6分,37题8分,38题4分,共16分) (共3题;共18分)36. (6分)小科同学家里有一金属块,不知由什么金属制成。小科为了测定它是何种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_牛,所受的浮力是_牛。(2)根据小科同学测得的数据,请通过计算来判定它可能是什么金属。(g取10牛千克)_37. (8.0分)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用钢高达42万吨。(1)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 , 其物理意义是_。 (2)小应想通过实验测得钢的密度,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块钢块,用天平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