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8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为你打开一扇门导学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学习重点: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学法指导:中学语文和小学语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学好中学语文,特在此介绍一些学习语文的便捷的方法。1、如何制订语文学习计划。2、如何预习。3、如何做课堂笔记。几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教学方法:赏读法2 / 48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诠释()裨益()憧憬()广袤()qin 移默化()wi 言耸听()(二)结合注释掌握词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义为你打开一扇门。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三)朗读大比拼: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方法如下:3 / 48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3.反复诵读文章第四节,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学习与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从文中找答案)合作探究,交流感受:探究 1: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文学?(结合课文内容来谈)你说我说大家说:我心目中的文学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演讲,同学评价。教师小结。小记者采访:4 / 48首先班级推选小记者,然后随机对同学们进行采访,让同学们敞开心扉,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文学形象,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探究 2: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说文学之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学生踊跃发言,从第四节中找出了很多句子来理解文学之门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门外与门内的风景大相径庭,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为徘徊在门外的和进入文学大门的人设计一段对话。 (分组讨论,每组自己确定角色,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训练巩固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诠释()浏览()憧憬()跌宕()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并订正。潜移墨化崇山峻岭危言耸听千姿百态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上:()为你打开一扇门。 (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5 / 48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手段,达到目的后就可抛弃)你是一个真诚而神奇的大门。 (文学)4、同步导学:基础训练延伸拓展1为你熟悉的某一部文学作品中的某一文学形象写一段简介,字数 80 到 100 字之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学习重点:1、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2、品味本文优美丰富的语言。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学法指导:中学语文和小学语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学好中学语文,特在此介绍一些学习语文的便捷的方法。4、如何制订语文学习计划。6 / 485、如何预习。6、如何做课堂笔记。几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教学方法:赏读法预习导学一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灿烂的智慧” 。二熟读第四段,然后完成下列问题: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文中两个“这”分别指代什么?请你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据文中所述,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重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学习与探究(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合作探究,美点寻踪:文学的殿堂处处充满瑰丽的色彩,每一件文学珍品都闪耀着迷人的光环,请大家再一次浏览课文,划出你认为最精彩、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7 / 48(学生精读课文,为精彩片段或句子做批注,然后在全班交流)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具体欣赏文章第四段。教师小结: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训练巩固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问题。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中知识的积累,一中智慧的积累,一中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8 / 48不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 “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着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反复感情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共识。1、体会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仿造课文另造一句。(1)心声:(2)修养:(3)潜移默化:(4)风景线:2、理解文句。(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对画线处有两种理解,你认为哪一项更符合文意?A.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既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又是那个时代情感的结晶。B.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结晶和情感的结晶。(2)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灿烂”一词应理解为(3)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9 / 48“这”具体指3、请你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4、据文中所述,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三、拓展延伸:1、从你以前读过的童话、寓言或看过的影视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角色,并做简要评价。2、结合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自己试着给文学下个定义。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1)我想叩开文学之门,因为它可以_。(2)我想叩开_之门,因为它可以使我_。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安徒生童话选集 朱自清散文选集以及古代诗歌。制订本学期的语文小计划10 / 483、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板书设计: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二、繁星巴金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学会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学习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三、学法指导:1.掌握阅读技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学会收集、整理消息,并判断其有效消息。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培养自主意识。学习过程教学方法:朗读感悟预习作业11 / 48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会产生哪些遐想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一颗颗璀璨的星星,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几许快乐、几多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让我们随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听听他看星星的感受。一、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 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 收获主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可谓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 )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 ;中篇小说憩园 ,寒夜 ;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 , 友谊集 , 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 , 赞歌集 ,还有不少短12 / 48篇小说、童话、杂文等。教师补充繁星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 。1923 年,19 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 年 1 月 15 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 9 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 “向西方找真理” ,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 18 日, “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 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 则。 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 1927 年 1 月。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1 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霎眼()半明半昧()摇摇欲 zhu()yng 火虫()填空。繁星选自 ,作者是巴金,他原名李尧棠。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 “”“”“”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繁星的深切感受。第三段是全文重点,请你用三个词概括它的思路,并13 / 48归纳出此段的中心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诵读文章的第三节。学习与探究(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合作探究,欣赏课文1、比较一下,你看繁星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望星空感受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3、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训练巩固一、如果你看过大海、长江、田野等,面对它们,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呢?请你以“,你象”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数 150 字左右。(写好后,先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朗读作品。 )二、请分别以”乡村的夜”和”城市的夜”为话题,依照例句的格式各造一句.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乡村的夜是。14 / 48城市的夜是。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问题。(1)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2)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3)深蓝色的天空里悬挂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4)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5)渐渐的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6)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 (7)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在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8)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9)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10)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1、第一段文字是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过程来构思的,下列对该段层次分析正确一项是:A.(1)(2)/(3)(4)(5)(6)(7)/(8)(9)(10)B.(1)(2)(3)(4)/(5)(6)(7)(8)/(9)(10)c.(1)(2)/(3)(4)(5)(6)(7)(8)/(9)(10)D.(1)(2)(3)(4)/(5)(6)(7)/(8)(9)(10)2、文中加点的“模糊”一词换上“闭上” ,好不好?为什么?3、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它在句中的作用。15 / 48修辞手法是作用是4、下面是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把“星的怀抱”比作“母亲的怀抱里” ,形象地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甜美温馨。B、 “我”完全陶醉于星天的美景中,以至“忘记了一切” 。c、 “我”长年漂泊在海上,每当看到像朋友一样的繁星,就会思念远方的母亲。D、星天童话一般的天地,把“我”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5、问答题。(1)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在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是如何写“爱星天”的?“爱星天”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同步导学:基础训练16 / 48延伸拓展1、在夏天的夜晚,你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画一幅画,并配上适当的文字进行说明。2、文章结尾看起来似乎不太完整,根据首尾照应原则,请你给文章续写一个结尾(字数在 20 字左右) 。3、课外收集阅读巴金的作品。板书:繁星巴金(从前)家乡庭院(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酷爱繁星,向往光明4、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冰心诗四首姓名班级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背诵本文。2、能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3、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像、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并仿写一两首现代诗。17 / 48二、学习重点:目标 2、3三、学法指导:1、现代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正确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基础,而正确地划分诗歌的节奏和把握重音是正确朗读诗歌的关键。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习正确地朗读。2、现代诗歌是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统一体。要在正确理解诗歌的基础深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预习作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母爱是诗人抒写的永恒主题。想看一看冰心奶奶是如何抒写母爱的吗?同学们,你想获得成功吗?你知道成功是怎么得来的吗?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名誉18 / 48吗?就让冰心奶奶来告诉你有关成功的人生道理吧!一、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整理后归纳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的“冲关”练习。1、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惊羡()浸透()嫩绿()叠着()巢()2、常识填空。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作家, 文学家。课文中的四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 、 。3、意象指诗中渗透着作者情感的“物” ,请你预习课文,找出四首诗各自的意象。4、请同学们用“”为纸船一诗划分节奏,用“”标出需重读的字。5、阅读母亲一诗,思考: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个“躲”前为什么要加一个“只”字?6、 成功的花一诗中“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19 / 48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7、 嫩绿的芽儿中用“嫩绿” “淡白” “深红”来分别描写“芽” “花” “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芽、花、果什么样的特征?学习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17。(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1、品读嫩绿的芽儿 ,回答下列问题:(1) “芽” “花” “果”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2)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3)诗中“芽儿” 、 “花儿”和“果儿”的话能颠倒一下吗?为什么?(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20 / 482、赏析纸船一诗,回答以下问题来检测一下你的能力吧。(1)下边句子中的“”和“ ”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2)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c、结尾“卒章显志” ,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到母亲的身边。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3)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4)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诗人为什么“含21 / 48着泪”?(5)全诗的抒情线索是 (6)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是 (7)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8)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3、综合能力测试。(1) 母亲和纸船都是冰心写母爱的代表作,请你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有没有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2)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有什么异同?22 / 48(四)冰心的哲理诗很有特色。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例: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石缝间的小草,_,_。延伸拓展1、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风雨后花儿的芬芳过去了,花儿的颜色过去了,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而定了。(1)富含哲理的诗句是:(2)该句的含义是:23 / 482、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古代寓言二则一、学习目标:1、理解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现实意义。2、掌握重要的词句: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 “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文。二、学习重点:目标 1、2三、学法指导:1、本篇课文是我们进入中学所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应先从正确、流利地朗读入手。在学习本文之前,请先借助书下注释中出现的注音练习朗读和正确地断句。2、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主要是能疏通文字,理解文章的含义,掌握关键词的意义。书下注释把一些关键的字词解释出来,在老师上本文之前,你一定要把书下注释好好看看,做好预习工作。平时可以自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帮助学习。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24 / 48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过许多寓言故事吧。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则古代寓言,探讨一下它们都寓寄着哪些道理?这些道理在今天又有什么现实意义?请在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写在下列的横线上,并选择一两个讲给本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听听。正确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让我们来一起来正确地朗读课文吧。在朗读课文之前,请你先认真做以下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3)宁()信度() (4)遽()契()其舟(5)先自度()其足 (6)所从坠()2、用“/”为下列句子正确断句。(1)楚人有涉江者(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行朗读比赛,看一看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在正确朗诵课文之后,我们结合书下注释,学一学本文25 / 48的许多重点字词及文言常识。4、填空。郑人买履选自_,作者韩非,_时期哲学家,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_,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相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而忘操之(2)及返 (3)遂不得履(4)遽契其舟 (5)何不试之以足(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而置之其坐。同,意思是 。(2)及反。同,意思是 。7、区别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义。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先自度其足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至之市( )而忘操之( )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 )26 / 48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反归取之 ( )4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8、翻译下列句子。(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2)宁信度,无自信也。(3)是吾剑之所从坠。(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9,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研讨(四)导入。(五)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导学”18。(六)合作探究。1、 郑人买履中“操” “持” “取”都是“拿”的意思,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意义和用法有什么区别吗?27 / 482、 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3、这两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4、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5、这两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延伸拓展1、填上合适的字组成成语。()人摸象()人忧天()人寻味()人之危()人相轻()人师表()人君子()人买履()人深省()人头地()人心弦()人唯亲()人善任()人窒息()人而异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28 / 48”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北人:北方人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啖: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仕于南方()席上啖菱()或曰:“啖菱须去壳。 ”()欲以清热()(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安恩和奶牛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2.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3.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29 / 48和主题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学习课时:教法设计:朗读感悟学法指导:合作讨论预习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褶()撂()木屐()窘迫()锃()亮瘦骨嶙峋() ()翕()动反刍()瑕疵()找茬()羞怯()粗粝()锱铢() ()必较踌躇() ()腼腆() ()刨根究底()2、词语解释腼腆:旁若无人:瘦骨嶙峋熙来攘往锱铢必较:扬长而去:刨根究底:30 / 483、 安恩和奶牛选自() ,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5、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生完成“随堂练习” ,师巡看,然后生读字音,生解释重点词语,师再个别强调。二、概括故事情节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生思考,并在“随堂练习”上写作)知道了故事梗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三、初识安恩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小说的第 1 小节,语速要慢,要平静一些、舒缓一些。31 / 48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 1 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出示示例)从“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师板书“初识安恩” ,然后请生把刚才几个关键词写在后面:朴素、历经沧桑、有爱心)当我们初识了安恩以后,再请自由阅读第 319 小节。(可以读出声音)四、走近安恩思考讨论:1 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2 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32 / 48示例:从“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这句中动作细节可以看出安恩是个十分怜爱奶牛的善良的人。师指导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 319 小节。还原一下市场情境,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环境的渲染(师读安恩) 。五、多角度分析主题:思考讨论: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 ”安恩她把奶牛当做自己平等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理解、尊重,关怀奶牛的精神世界。下面请以安恩告诉我为开头,把你得到的启迪写下来: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孤独是痛苦的。能够读懂孤独,理解孤独,解除孤独,这样的主人是伟大的。2.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能够把动物当作人来看待,也算是爱心无限了。我们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3.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动物的和谐。人和动物都和谐33 / 48了,那人与人之间呢?六、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说的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本课的情节极具有悬念,直到结尾才让人豁然大悟。我们还初步知道了小说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是刻画细节: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我们还懂得了人类对于动物不仅应有物质上的给予,还应有精神的关怀。训练延伸: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写“笔记本”上)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安恩和奶牛第一部分:12 段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第二部分:319 段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34 / 48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主要人物安恩勤俭、淳朴、善良、热爱生活、富有爱心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能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代三首诗词,熟读泰戈尔的三首诗,并在背诵和熟读之中加深理解,进一步鉴赏诗词中的佳妙之处。学习重点目标 2、3学法指导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教法设计:朗读欣赏学习过程:预习作业:35 / 48搜集有关介绍作者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下来。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读懂诗歌,完成下列“冲关”练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折戟()蕲水()萧萧()熠熠()匿笑()涟漪()诧异()解释词语或句中的加点词。休将白发唱黄鸡匿笑涟漪熠熠次北固山下填空。赤壁作者是(朝代)的,字,作品有。浣溪沙作者,字,号,北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 年获,主要作品有、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导入: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典诗词无疑是一串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今天就让我们去撷取几颗明36 / 48珠,感受一下古典诗词的魅力。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流搜集的资料,选出最好的投影展示。初读古代诗词三首,感知诗句意思。自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读音正确。互读:同桌互读互评,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学生自读课下注释,自读自讲课文内容,提出理解上的疑难之处,班级交流,集体释疑。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美好情怀。边读边展开想像,大脑中呈现文中描绘的画面,并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说出三首诗词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次北固山下 ,回答问题。对这首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 “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37 / 48风力又不猛。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 “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做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秋景,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阅读杜牧赤壁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B、 “折戟沉沙铁未销” ,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38 / 48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作业:背诵三首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代三首诗词,熟读泰戈尔的三首诗,并在背诵和熟读之中加深理解,进一步鉴赏诗词中的佳妙之处。学习重点在背诵和熟读之中加深理解,进一步鉴赏诗词中的佳妙之处。教法设计:朗读归纳学法指导1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2,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学习过程:预习作业:39 / 481,熟读、背诵古代三首诗词,熟读泰戈尔的三首诗学习研讨:导入:检查背诵、朗读情况一、名句赏析。阅读诗歌,赏析名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现在要编写一本唐诗宋词名句集锦 ,你会推荐这三首诗词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可以从诗句的情感、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分析)模仿赏析例文,学写一些赏析性文字。二、自由朗读泰戈尔诗三首,陶冶性情。美文要美读。要朗读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读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使整个朗读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听读:注意朗读时节奏、感情等方面的处理。自读: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读:每一小组读一首诗,展开朗读比赛。认真阅读,领悟诗歌鉴赏的方法。诗歌是作者以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节奏鲜明和谐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式样。鉴赏诗歌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理解诗歌中的形象。40 / 48诗歌中的形象(又叫意象)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把握形象的特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感情,因而诗歌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讽喻意义、隐含意义等,要用心去感受、领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注意诗歌的不同风格。“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我们欣赏诗歌,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它们风格的差异。领会诗歌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歌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往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染。所以,我们鉴赏诗歌,正是要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中的典故。古人常用典故,可以恰到好处地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41 / 48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表达技巧既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又有借物比兴、摹绘形容、烘托渲染、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技巧。重视诗歌的炼字、炼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个词,一个句子,运用得好,绝妙异常,可以给整篇诗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波动。阅读诗歌,要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推敲作者炼意炼字的技巧,进而通过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中的妙处。发掘诗歌的主题。诗歌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议论,都要表现一定的主题,如: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追求功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哀惋之情等。(二)同步导学:能力提升、中考之窗42 / 48作业:背诵诗歌,小结读诗方法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活动目标1、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2、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作品。3、通过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活动重点活动目标 1、2活动指导1、获得文学作品的途径很多,如图书馆、报纸、杂志、网络等,你可以选择最方便的的渠道阅读文学作品。2、通过亲身实践获取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3、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学习戏剧的一般常识,并阅读戏剧剧本,尝试自己改编文学作品,创作剧本。四、活动过程活动导学43 / 48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本单元,作家赵丽宏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巴金先生的奇思妙想把你引入想像的世界,冰心奶奶清新隽永的小诗告诉你人生的道理,法国文豪雨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黄金题型)附答案详解
- 机泵操作安全培训课件
- 领导力传承模型优化-洞察及研究
- 钼钨冶炼辅料制备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械新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机械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6用尺规作三角形(2)-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起重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 0说课稿 新人教版
- 采油测试仪表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类小作坊管理制度
- 医院见习人员管理制度
- T/CECS 10348-2023一体化净水设备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2
-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新版真题卷含答案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中国枸杞种植及深加工市场销售格局及未来营销创新研究报告
- 环氧地坪维修施工方案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课件
- 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基于MWORKS) 课件 第2章 MWORKS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基础
- 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及数据服务运营实施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