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考试重点.doc_第1页
2012年下半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考试重点.doc_第2页
2012年下半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考试重点.doc_第3页
2012年下半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考试重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1. 地下空间的定义和利用形态定义:地面之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所给出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利用形态:(1)为人类生存,确保安全的:如粮食的地下储藏、地下式住宅等。(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的:如城市有轨交通系统、上下水道、电力、瓦斯管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3)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的:如地下水力发电站、地下能源电站以及地下工厂、地下核能发电设施等;(4)大规模国土的有效利用:如城市间、国家间的交通设施等;(5)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设施:如人防工程、各种储备设施、防御洪水灾害的地下坝、地下河、防灾型城市的构思等。2.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在于: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1.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式拓展,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2.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3.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防灾空间体系,保障城市在发生自然和人为灾害时的安全;5.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幅度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最终建立生态城市。3.城市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城市问题的表现:(1)人口问题;(2)交通拥堵;(3)环境污染;(4)资源短缺;(5)城市功能布局混乱、运行效率低下;(6)基础设施落后。悖论1城市空间上集聚程度受到的制约。 解决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城市聚集经济规律始终在发挥着她的作用,并不会因为聚集负效应的存在,就导致这一规律的失灵。相反的,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聚集经济规律,寻求一种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更为集约化的空间扩展途径,而不是盲目的扩张,以克服聚集负效应,跨越聚集经济的门槛。悖论2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难求统一 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在于,寻找一种能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生态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悖论3城市文脉保护与发展难以协调 解决城市文化悖论的方法在于找到令老树开花的方法,那就是探索城市再开发的最佳模式,一种既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又促进城市新的文化发展的模式。 悖论4 三者难以兼顾 解决悖论4的出路,就在于不断发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尽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4. 生态城市的特点?生态城市对地下空间提出的需求特点: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或系统性、区域性、全球性需求: 1.建设生态型园林绿化系统需要开发地下空间 2.建设快速交通系统需要开发地下空间 3.建设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需要开发地下空间 4.建设可靠的防灾及生命线系统需要开发地下空间 5.保证历史文脉延续需要开发地下空间5. 城市地下空间类型按地下空间的用途分类:(1)交通空间(2)商业、文娱空间 (3)业务空间(4)物流空间(5)生产空间(6)仓储空间(7)其他空间按地下空间形成的原因分类:自然地下空间、人工地下空间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浅层空间、中层空间、深层空间6.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和基本任务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5.综合效益原则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7. 城市容量 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人口容量、建筑容量、交通容量、环境容量8. 人们进入地下空间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1)习惯与非习惯空间的设计差异(2)“无意识”的作用9.地下建筑心理空间的创造(1)改变地面的标高(2)改变顶棚的高度(3)借助家具与设备(4)改变照明方法和灯具种类(5)借助绿化与水体(6)借用各种隔断10.城市总体布局通过什么体现?城市的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1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哪些?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勘察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 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 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 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6. 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12.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1)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无限性与制约性(2)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性与不可逆性(3) 地下空间资源的致密性与稳定性(4)地下空间具有单一性的环境特点。13.地铁运输系统的组成和优点组成:地铁车站、地铁标准段、地铁车站的通风、地铁施工方法优点:1运量大、运速快; 2. 对地面无太大影响(噪音小,无振动,不妨害城市景观); 3不存在人车混流现象,没有复杂的交通组织问题; 4容易保证运送的安全性、高速性和定时性; 5不侵占地面空间。14. 地铁路网形态类型:放射状、环状、放射状同环状相结合15. 地铁路网优劣本质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既最恰到好处地解决城市交通矛盾,又能充分发挥地铁的高效、大容量运送的功能特点16. 地铁车站类型及地铁车站规划的要求车站类型:终点站和中间站,中间站分为一般中间站和换乘站。要求:17. 地铁建设的必需性(1)城市人口;城市人口100万应作为地铁建设的宏观前提;(2)交通流量分析 ;城市交通干道是否存在单向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的情况(包括现状和近期预测),是判断是否需建地铁的“分水岭”。(3)城市地面、上部空间开发动态车行交通的可能性;18.地下公路类型:越江(海)公路隧道;地下立交公路;地下快速公路;半地下公路19.地下停车场的特点以及对地下停车场的建议特点:(1)在地面空间相对狭窄的条件下,提供大量停车位,节约表面积,将广 场地面恢复为城市绿地,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2)开发前景广阔 (3)安全、可靠,不影响城市交通,具有连锁式社会意义 (4)局限性:施工周期长,造价较高,投资回收期长建议:(1)建立先进的停车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提高对停车场的利用率; (2)综合各种措施,降低停车场费用; (3)动态交通、静态交通的柔性连接。20. 地下步行系统的特点、目的和作用地下步行系统的特点:中介性、公共性、系统性、便捷性21.共同沟的概念: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日本称为共同沟)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人工空间内,形成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22.新奥法、浅埋暗挖法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浅埋暗挖法18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