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第二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五种不同肝炎病毒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引言 病毒分型 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戊型肝炎己肝病毒 HFV 现已被否定庚肝病毒 HGV GBV C TT病毒和SEN病毒 不属于肝炎病毒 引言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性 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无慢性肝炎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乙 丙和丁型肝炎 多为散发 无季节性 有慢性化倾向 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 引言 危害世界范围流行 我国是高发区 尤其甲肝和乙肝 表23 11992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引言 据卫生部2003 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肝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不同程度发病率仍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一 二位 死亡率位于第三位 其中甲肝发病率乙肝发病率丙肝发病率戊肝发病率呈波动状态甲 乙肝疫苗接种面积防制力度 引言 第一节甲型肝炎第二节乙型肝炎第三节丙型肝炎第四节丁型肝炎第五节戊型肝炎 目录 第一节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HAV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 可形成暴发或流行 主要感染对象为儿童及青少年 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甲型肝炎 一 病原学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抵抗力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第一节甲型肝炎 形态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直径27 32nm无包膜 球形 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球形颗粒内含单股正链RNA 7 500个左右核苷酸 第一节甲型肝炎 抵抗力较一般肠道病毒抵抗力强在淡水 海水 污水 泥沙毛蚶等水产品中HAV易通过食物和水在人群中传播 存活数天至数月 第一节甲型肝炎 温度60 1h仍可存活10 12h部分灭活100 1min完全灭活4 其抗原性和组织培养活性可保持1年 20 可存活多年并保持传染性 第一节甲型肝炎 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于肠道病毒属病毒余氯10 15ppm30min3 福尔马林5min均可灭活70 乙醇3min部分灭活不耐受冷冻干燥 对紫外线敏感 第一节甲型肝炎 动物模型黑猩猩 狨猴及猕猴等灵长类动物易感 且可传代细胞培养HAV生长缓慢 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 第一节甲型肝炎 图23 1HAV电镜图 第一节甲型肝炎 二 流行过程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亚临床感染者灵长类动物 黑猩猩 狨猴及猕猴等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第一节甲型肝炎 传播途径 经食物传播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经产 供 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特点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一节甲型肝炎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甲肝的易感性最高 尤其8月 2岁 人群易感性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接种甲肝疫苗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第一节甲型肝炎 三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世界范围分布甲肝发病率高北美和北欧等发达国家发病率低我国甲肝高流行区呈北高南低 西高东低 农村高城市低 我国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 第一节甲型肝炎 表23 2世界各地HAV流行状况 WHO2000 第一节甲型肝炎 时间分布周期性 季节性人群分布高流行区低年龄人群 以婴幼儿为多 5 14岁发病率高 14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低流行区发病年龄后移 成人发病比例高 第一节甲型肝炎 四 预防策略与措施 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被动免疫甲肝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甲型肝炎 第二节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二节乙型肝炎 形态与基因结构抵抗力HBV抗原抗体系统自然史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 一 病原学 第二节乙型肝炎 形态与基因结构 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正肝DNA病毒属电镜 3种形态 第二节乙型肝炎 图23 2 图23 3 第二节乙型肝炎 图23 4 第二节乙型肝炎 图23 5 表23 3HBV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地区分布 第二节乙型肝炎 较强 对低温 干燥 紫外线均有耐受性自然条件停留于物品表面1周保持感染性37 下30d抗原性稳定pH 2时6h 60 时10h或100 下10min感染性消失 但仍有抗原性70 乙醇不能灭活煮沸30min 121 高压20min 160 干热2h等可灭活0 1 KMnO4 2 戊二醛 0 5 过氧乙酸 5 次氯酸钠可消毒 抵抗力 第二节乙型肝炎 HBsAg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之一是HBV感染的基本标志HBsAg阳性见于乙肝的潜伏期 急性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注意HBsAg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 HBV抗原抗体系统 第二节乙型肝炎 抗 HBs特异性中和抗体 保护性抗体抗 HBs阳性可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 在HBsAg消失后间隔一定时间抗 HBs出现隐性感染的健康人 自身产生了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HBIG 后 产生的主动或被动免疫 第二节乙型肝炎 HBcAg不能从血清中直接检出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HBcAg释放检测抗 HBc非中和抗体 分IgM和IgG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和既往感染抗 HBcIgM通常在出现症状时即可检出 一般持续约6个月 提示HBV复制 是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标 也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要标志抗 HBcIgG在抗 HBcIgM下降及消失后出现 可伴随感染者终生存在 第二节乙型肝炎 HBeAg与HBsAg平行出现 较HBsAg消失早意义体内HBV复制 传染性强的标志急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判断预后的指标 HBeAg转阴 表示HBV复制减少或终止 预后好 若HBeAg持续阳性 则预后不良 易转为慢性抗 HBeHBeAg消失后出现无症状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期慢性肝炎患者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减少或终止 传染性减弱或消失 第二节乙型肝炎 表23 4HBV感染血清学常见模式 第二节乙型肝炎 典型的血清学变化 图23 6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康复 暴露后周数 滴度 抗HBcIgM HBcAg总抗体 HBsAg 急性期 6个月 HBeAg 慢性期 年 抗HBe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52 年 暴露后周数 滴度 典型的血清学变化 图23 7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自然史HBV感染后结局 病毒清除病毒携带病情迁延 慢性化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黑猩猩 长臂猿和绒毛猴等高等灵长类动物家鸭 土拨鼠 第二节乙型肝炎 二 流行过程 传染源乙肝病人 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HBsAg携带者 第二节乙型肝炎 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第二节乙型肝炎 人群易感性 对HBV普遍易感易感性一般随年龄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乙型肝炎 三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第二节乙型肝炎 图23 8 地区分布世界性高流行区 8 中流行区2 7 低流行区 2 我国农村 城市南方 北方中南和华东 华北时间分布 第二节乙型肝炎 无明显的季节性 人群分布年龄和性别高流行区青少年和30 40岁的成人中流行区仍以成人感染为主低流行区多20 29岁年龄组发病高峰职业高危人群医务人员托幼机构儿童妓女静脉内滥用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家庭聚集性明显 第二节乙型肝炎 四 预防策略与措施 免疫预防为主 防治兼顾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防治意识管理传染源 第二节乙型肝炎 第三节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三节丙型肝炎 结构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直径40 60nm球状颗粒由包膜 核衣壳和病毒核心构成单股正链RNA 9600个核苷酸编码区结构区编码结构蛋白非结构区编码非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 一 病原学 第三节丙型肝炎 图23 9 抵抗力较强 耐热 对一般化学消毒剂尤其氯仿敏感抗体抗 HCV及HCVRNA阳性HCV感染并有传染性宿主范围狭窄仅感染人和黑猩猩 第三节丙型肝炎 二 流行过程 传染源丙肝病人HCV无症状携带者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第三节丙型肝炎 三 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世界性分布 但不均衡 第三节丙型肝炎 图23 10 人群分布感染集中在15岁以上年龄段男性感染率 女性主要集中在高危人群时间分布无明显的季节性 以散发为主 第三节丙型肝炎 四 预防策略与措施 防制原则与乙肝基本相同但因病毒变异频繁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第三节丙型肝炎 第四节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 HDV 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HDV须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致病 第四节丁型肝炎 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 病原学 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完整的HDV颗粒HDV基因组和抗原 HDAg 所组成的核壳体 包膜是HBsAg单股负链 环状RNA1700个核苷酸稳定 不易变异 第四节丁型肝炎 HBs抗原 RNA d抗原 图23 11丁型肝炎病毒 缺陷病毒复制需要HBV等嗜肝DNA病毒为其提供外壳 并协助其组装 成熟分泌和释放1个血清型抗 HDVIgM 用于早期诊断抗 HDVIgG 诊断慢性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 第四节丁型肝炎 二 流行过程 传染源丁肝病人无症状携带者 第四节丁型肝炎 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抗HBs 症状 ALT升高 HDV总抗体 抗HDVIgM HDVRNA HBs抗原 典型的血清学变化 图23 12乙肝 丁肝联合感染 滴度 暴露后时间 黄疸 症状 ALT HDV总抗体 抗HDVIgM HDVRNA HBsAg 图23 13乙肝 丁肝重叠感染 典型的血清学变化 滴度 暴露后时间 三 流行特征 全球分布HDV感染高度流行区地中海地区 中东 中亚 西非 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和南太平洋某些岛屿我国城市 农村无性别 年龄差异 第四节丁型肝炎 HDV患病率 高 中等 低 极低 没有数据 台湾 太平洋岛国 图23 14丁肝感染的地理分布 四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主要防制措施与乙肝相同接种乙肝疫苗加强献血管理防止HBV携带者和HDV携带者密切接触 第四节丁型肝炎 第五节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HEV 粪 口途径传播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学流行过程流行特征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五节戊型肝炎 一 病原学 嵌杯样病毒科结构无包膜 直径27 38nm 20面体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的圆球状颗粒实心和空心两种颗粒单股正链RNA7 200个核苷酸 3个开放读码框架抵抗力不稳定 对高盐 氯化铯和氯仿敏感反复冻融易降解4 8 3 5d病毒滴度长期保存液氮 85 超低温冰箱内 第五节戊型肝炎 二 流行过程 传染源潜伏末期和急性期病人 临床型 亚临床型和隐性感染 传播途径经粪 口途径传播人群易感性人对HEV普遍易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产中介购房合同
- 鸵鸟创意美术课件
- 《成本核算要点》课件
- 青春期性教育女生
- 青春期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 小蜜蜂粘土课件
- 2025年四川长虹格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西赣州市赣州开发区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五指山市岭口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 班组安全安全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