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_第1页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_第2页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_第3页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_第4页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消防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3 7 13 7 1 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 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 2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离不应小于 5m5m 3 7 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 2 个 当符合下个 当符合下 列条件时 可设置列条件时 可设置 1 个安全出口 个安全出口 1 甲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甲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且同一时 且同一时 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 人 2 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50m2 且同一时 且同一时 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10 人 人 3 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丙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50m2 且同一时 且同一时 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20 人 人 4 丁 戊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丁 戊类厂房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400m2 且同 且同 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30 人 人 5 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其建 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其建 筑面积小于等于筑面积小于等于 50m2 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 人 3 7 3 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当有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 当有 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 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 每个防火分区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 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 每个防火分区 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 出口 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出口 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7 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 3 7 4 的规定 的规定 表表 3 7 43 7 4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m m 生产类别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单层厂房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高层厂房 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 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 地下室 半地下室地下室 半地下室 甲甲 一 二级一 二级 30302525 乙乙 一 二级一 二级 757550503030 丙丙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8080 60 6060 40 4040 3030 丁丁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四级四级 不限不限 60 50 不限不限 50 5050 4545 戊戊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四级四级 不限不限 100 60 不限不限 75 7575 6060 3 7 53 7 5 厂房内的疏散楼梯 走道 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厂房内的疏散楼梯 走道 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 散人数 按表散人数 按表 3 7 53 7 5 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 宽度不宜小于宽度不宜小于 1 1m1 1m 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 4m1 4m 门 门 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0 9m0 9m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 疏散楼梯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 疏散楼梯 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 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 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 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 计算 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计算 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 1 2m 表表 3 7 53 7 5 厂房疏散楼梯 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 厂房疏散楼梯 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 m m 百人 百人 厂房层数厂房层数 一 二层一 二层 三层三层 四层四层 宽度指标宽度指标 0 60 6 0 80 8 1 1 3 7 63 7 6 高层厂房和甲 乙 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高层厂房和甲 乙 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 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室外楼梯 建筑高度大于 32m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且任一层人数超过 1010 人的高层人的高层 厂房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厂房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计 应符合本规室外楼梯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设计 应符合本规 范第范第 7 4 节的有关规定 节的有关规定 3 7 7 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 每个防 火分区内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可与客 货梯兼用 消防电梯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7 4 10 条的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1 高度大于 32m 且设置电梯 任一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 2 人的高层塔架 2 局部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升起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小 于等于 50m2 的丁 戊类厂房 3 83 8 仓库的安全疏散仓库的安全疏散 3 8 13 8 1 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 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 2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离不应小于 5m5m 3 8 2 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当一座仓库的个 当一座仓库的 占地面积小于等于占地面积小于等于 300m2 时 可设置时 可设置 1 个安全出口 仓库内个安全出口 仓库内 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 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 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 2 个 个 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时 可设置时 可设置 1 个 通向个 通向 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8 3 地下 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安全地下 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安全 出口不应少于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个 当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时 可设置时 可设置 1 个安全出口 个安全出口 地下 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地下 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当有多个防 火分区相邻布置 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火分区相邻布置 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 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8 4 粮食筒仓 冷库 金库的安全疏散设计应分别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冷库设计规范 gb 50072 和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 规范 gb 50322 等的有关规定 3 8 5 粮食筒仓上层面积小于 1000m2 且该层作业人数不 超过 2 人时 可设置 1 个安全出口 3 8 6 仓库 筒仓的室外金属梯 当符合本规范第 7 4 5 条 的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但筒仓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不 应低于 0 25h 3 8 7 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 8 8 除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戊类仓库外 其它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 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 当必须设置在仓库内时 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 不低于 2 00h 的井筒内 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 门或防火卷帘 3 8 9 建筑高度大于 32m 且设置电梯的高层仓库 每个防 火分区内宜设置一台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可与客 货梯兼用 消防电梯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7 4 10 条的规定 5 35 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5 3 15 3 1 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 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 2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 平距离不应小于平距离不应小于 5m5m 5 3 2 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 楼层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楼层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 2 个 当个 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1 除托儿所 幼儿园外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除托儿所 幼儿园外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00m2 且人数且人数 不超过不超过 50 人的单层公共建筑 人的单层公共建筑 2 除医院 疗养院 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除医院 疗养院 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 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 符合表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 符合表 5 3 2 规定的规定的 2 3 层公共建筑 层公共建筑 表表 5 3 25 3 2 公共建筑可设置公共建筑可设置 1 1 个安全出口的条件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m2m2 人数人数 一 二级一 二级 3 3 层层 500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100 人人 三级三级 3 3 层层 200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5050 人人 四级四级 2 2 层层 200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3030 人人 5 3 35 3 3 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 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民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当必须设置在其它民 用建筑内时 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用建筑内时 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5 1 75 1 7 条的规定 条的规定 5 3 4 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 当设置不少于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 当设置不少于 2 部部 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部位的层数不超过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部位的层数不超过 2 层 人数之和不层 人数之和不 超过超过 50 人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人 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200m2 时 该局部高出部时 该局部高出部 位可设置位可设置 1 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 但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 但 至少应另外设置至少应另外设置 1 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该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该 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5 3 55 3 5 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包括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包括 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旅馆 3 超过 超过 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 2 层的层的 建筑 建筑 5 超过 超过 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5 3 6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5 3 7 公共建筑中的客 货电梯宜设置独立的电梯间 不宜 直接设置在营业厅 展览厅 多功能厅等场所内 5 3 8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 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 2 个 该房间相邻个 该房间相邻 2 个疏散个疏散 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时 可设置时 可设置 1 个 个 1 房间位于房间位于 2 个安全出口之间 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个安全出口之间 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20m2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0 9m 2 除托儿所 幼儿园 老年人建筑外 房间位于走道尽 除托儿所 幼儿园 老年人建筑外 房间位于走道尽 端 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端 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 15m 其 其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1 4m 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50m2 的的 房间 房间 5 3 9 剧院 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 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剧院 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 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 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 2 个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个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 超过超过 250 人 当容纳人数超过人 当容纳人数超过 2000 人时 其超过人时 其超过 2000 人的人的 部分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部分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400 人 人 5 3 10 体育馆的观众厅 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 2 个 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 400 700 人 5 3 11 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650m2 或任一 或任一 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15m 时 该建筑单元每层安时 该建筑单元每层安 全出口不应少于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当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超过表个 当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超过表 5 3 11 规定时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规定时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设个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设 置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置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 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层时应设封闭楼梯 间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间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2 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 6 层或任一层建层或任一层建 筑面积大于筑面积大于 500m2 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当户门或通向疏散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当户门或通向疏散 走道 楼梯间的门 窗为乙级防火门 窗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走道 楼梯间的门 窗为乙级防火门 窗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 梯间 梯间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 通向平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顶 通向平屋面的门或窗应向 外开启 外开启 当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 应设置封闭楼当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 应设置封闭楼 梯间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当电梯间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当电 梯直通住宅楼层下部的汽车库时 应设置电梯候梯厅并采用防梯直通住宅楼层下部的汽车库时 应设置电梯候梯厅并采用防 火分隔措施 火分隔措施 表表 5 3 115 3 11 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每层最大建筑面积 m2 m2 人数人数 一 二级一 二级 3 3 层层 500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100 人人 三级三级 3 3 层层 200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5050 人人 四级四级 2 2 层层 200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3030 人人 5 3 125 3 12 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 少于少于 2 个 当平面上有个 当平面上有 2 个或个或 2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 1 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 第二安全出口 但必须有第二安全出口 但必须有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 使用人数不超过 使用人数不超过 30 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500m2 的的 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 二安全出口 二安全出口 3 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时 可设置人时 可设置 1 个疏散门 个疏散门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 其个 其 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中每个厅室或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 2 个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个 当其建筑面积小于 等于等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时 可设置人时 可设置 1 个疏散个疏散 门 门 5 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室 当地下层数为 室 当地下层数为 3 层及层及 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 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时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其它地下商时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其它地下商 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应设置封闭楼梯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应设置封闭楼梯 间 间 6 地下 半地下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本规范第地下 半地下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本规范第 7 4 4 条的规定 条的规定 5 3 1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 离应符合表离应符合表 5 3 13 的规定 的规定 2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 的距离 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应按表的距离 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应按表 5 3 13 的规定的规定 减少减少 5m 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 应按表 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 应按表 5 3 13 的规定减少的规定减少 2m 3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 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 4 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 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 15m 处 处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 距离 不应大于表距离 不应大于表 5 3 13 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 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表表 5 3 135 3 13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m m 位于两个安全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的出口之间的 疏散门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位于袋形走道 两侧或尽端的两侧或尽端的 疏散门疏散门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名称名称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四级四级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四级四级 托儿所 幼儿园托儿所 幼儿园 2525 2020 2020 1515 医院 疗养院医院 疗养院 3535 3030 2020 1515 学校学校 3535 3030 2222 2020 其它民用建筑其它民用建筑 4040 3535 2525 2222 2020 1515 注 注 1 1 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 多功能厅 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 多功能厅 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直线距离不大于直线距离不大于 30m30m 2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可按本表增加可按本表增加 5m 3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 灭火系统时 其安全疏散距灭火系统时 其安全疏散距 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 25 4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 距离计算 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 跃层式距离计算 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 跃层式 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 算 算 5 3 14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安全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安全 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 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安全出口 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0 9m 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 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 1m 不超过不超过 6 层的单元式住宅 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 层的单元式住宅 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 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 1m 5 3 15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 槛 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1 4m 且紧靠门口内外各 1 4m 范围内 不应设置踏步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的疏散门应符合本规范第 7 4 12 条的 规定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m 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5 3 16 剧院 电影院 礼堂 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剧院 电影院 礼堂 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 散走道 疏散楼梯 疏散门 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 应根据散走道 疏散楼梯 疏散门 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 应根据 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 100 人不小于人不小于 0 6m 的净宽度计算 且不应小于的净宽度计算 且不应小于 1m 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 8m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 每排不宜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 每排不宜 超过超过 22 个 体育馆 每排不宜超过个 体育馆 每排不宜超过 26 个 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个 前后排座椅的排距 不小于不小于 0 9m 时 可增加时 可增加 1 倍 但不得超过倍 但不得超过 50 个 仅一侧有个 仅一侧有 纵走道时 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纵走道时 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 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表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表 5 3 16 1 的规定计算的规定计算 确定 确定 3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 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 外门 楼梯和走道的 各自总宽度 应按表各自总宽度 应按表 5 3 16 2 的规定计算确定 的规定计算确定 4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表表 5 3 16 15 3 16 1 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场所每剧院 电影院 礼堂等场所每 100100 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m m 观众厅座位数 座 观众厅座位数 座 2500 2500 1200 1200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门和走道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平坡地面 阶梯地阶梯地 面面 0 650 65 0 75 0 850 85 1 00 疏散部位疏散部位 楼梯楼梯 0 750 75 1 001 00 表表 5 3 16 25 3 16 2 体育馆每体育馆每 100100 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 m m 观众厅座位数档次 座 观众厅座位数档次 座 30003000 50005000 50015001 1000010000 1000110001 2000020000 平坡地面平坡地面 0 430 43 0 370 37 0 320 32 门和走道门和走道 阶梯地面阶梯地面 0 500 50 0 430 43 0 370 37 疏散部位疏散部位 楼梯楼梯 0 500 50 0 430 43 0 370 37 注 表注 表 5 3 16 25 3 16 2 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宽度 中较大座位数档次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宽度 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宽不应小于相邻较小座位数档次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宽 度 度 5 3 17 学校 商店 办公楼 候车 船 室 民航候机厅 学校 商店 办公楼 候车 船 室 民航候机厅 展览厅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安展览厅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安 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下列规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下列规 定经计算确定 定经计算确定 1 每层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 每层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 的每的每 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5 3 17 1 的规定 当每层人数不的规定 当每层人数不 等时 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 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等时 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 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 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地下建筑中上层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地下建筑中上层 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2 当人员密集的厅 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当人员密集的厅 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 在地下或半地下时 其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在地下或半地下时 其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 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其通过人数每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人不小于 1m 计算确定 计算确定 3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 层人数计算确定 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 可按本层人数计层人数计算确定 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 可按本层人数计 算确定 算确定 4 录像厅 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 录像厅 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 1 人人 m2 计算确定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计算确定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 该场所的建筑面积该场所的建筑面积 0 5 人人 m2 计算确定 计算确定 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 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 50 70 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 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 70 疏散人数的 疏散人数的 换算系数可按表换算系数可按表 5 3 17 2 确定 确定 表表 5 3 17 15 3 17 1 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 100100 人的净宽度 人的净宽度 m m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 楼层位置楼层位置 一 二级一 二级 三级三级 四级四级 地上一 二层地上一 二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