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_第1页
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_第2页
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_第3页
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电炉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实践与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作者自主研发设计的独特的电炉炉后随 钢流加料系统 实现在电炉出钢过程中随钢流加合金料 大大 改善冶金了效果 经统计结果表明 lf 炉造渣还原效率明显好 转 成分控制达标率升高 8 5 金属回收率提高 2 52 lf 冶 炼时间缩短 5 7 分钟 杜绝合金粘包底现象产生 最终提高了冶 炼效率 释放 lf 产能 电炉炉后随钢流加料系统是保证 lf 冶金效果的有效手段 国内各大炼钢厂炉后均配套相应下料系统 太钢炼钢一厂碳钢 线工艺流程为 ebt 电炉 lf 炉 vd 模铸 生产产品以火车车轴 钢 车轮钢 模具钢等特种钢为主 50t 偏心底电炉是由上世纪 60 年代传统出钢槽式电炉改造而来 其偏心区大 现场炉后空 间环境限制 一直没有实现随钢流加料系统设施 后经作者自 主研发 结合太钢炼钢一厂的现场环境特点 设计出了适合炼 钢一场现场环境特点的独特的随钢流加料系统 从而实现了偏 心底电炉随钢流下料工艺 lf 冶金效果改善显著 随钢流下料系统的设计随钢流下料系统的设计 为确保电炉加入合金熔化效果 降低 lf 炉金属料消耗 根 据我厂工艺特点和现场化境 设计出了从合金库电炉上料区炉 后待料仓末端随钢流加料系统的多层级 复杂的加料工序设备 系统 最终在不影响钢包进出工位 不溅钢 不沾渣 易维护 自动智能操作的随钢流加料系统 精炼效果改进精炼效果改进 2 1lf 第 1 试样的冶金效果 原工艺下 合金直接加入钢包包底 靠电炉流钢冲刷混匀 进工位送电 12 分钟左右取样分析合金成分 若电炉温度较低 包底合金未能完全熔化 存在粘包底现象 lf 取样成分不正确 渣料及合金随钢流加入后 充分利用电炉出钢过程钢水温 度及搅拌效果 渣料及合金基本全部熔化 入 lf 炉后成渣速度 快 合金熔化充分 送电 5 分钟取样具备代表性 表 1 lf 取第 1 试样对比 项目对比时间合金熔化率 试样融合时间 min 随包加入 10 14828 10 随钢流加入 5 6981 2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 随钢流加料系统运行后 lf 取第 1 试 样时间缩短 5 8 分钟 合金能够完全熔化 为 lf 快速调成分及 元素含量精确控制提供前提 2 2lf 成分的精确控制 合金渣料随钢流加入后 lf 成渣速度快 合金熔化完全 精炼取样成分波动减小 成分控制精度较随包加合金提高 8 5 2 3lf 炉金属回收率升高 脱氧剂随钢流先加入后 实现电炉出钢过程中充分脱氧 其它合金金属回收率明显提高 特别为脱氧合金硅铁 高锰 钒铁的回收率较随包加入升高 2 25 见表 2 表 2 精炼金属回收率情况 金属回收率 si mn cr v 随包加入 81929595 随钢流加入 85959797 回收率提高 4322 2 4lf 冶时的缩短 因 lf 进工位 5 分钟左右取样具有代表性 彻底解决精炼炉 因取样延长时间的现象 缩短冶炼时间 5 7 分钟 见表 3 释 放产能 表 3 lf 炉冶时明细 min 项目随包加入随钢流加入 进工位至取第 1 试样时间 10 125 6 lf 冶炼时间 55 6250 55 结论结论 3 1 电炉炉后实现随钢流加入合金后 杜绝了合金粘包底现 象 减少钢包内钢水喷溅现象 3 2 合金 渣料随钢流后 lf 冶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