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学习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知觉学习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知觉学习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知觉学习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知觉学习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觉学习理论 1 1 理论背景 3 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 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 2 吉布森传略 2 一 理论背景 知觉学习的中介说 通过学习把刺激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办法 如对刺激赋予一个名称或给予奖励 我们就能学会辨别环境中的各种刺激 将这种联系加在刺激上 就能用来与起初非常相似的另一个刺激物加以区别 知觉学习的差异说 知觉学习不是由于中介或联系的结果 而是由于观察者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 其结果是导致观察者对感觉世界中的词句有了越来越多的经验 学会了辨别刺激的各个方面 知觉学习的差异说把学习看作是辨别过程 而不是联系过程 吉布森夫妇是知觉学习的差异说的代表人物 3 二 吉布森传略 埃莉诺 吉布森 EleanorJackGibson 1910 12 07 2002 12 30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知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皮奥里亚 逝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 詹姆斯 吉布森 JamesJeromeGibson 1904 1979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专长知觉心理学研究 创立了生态光学理论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麦克奈尔斯威尔的一个长老教会家庭 逝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 1932年 他和埃莉诺 EleanorJack 结婚 4 三 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吉布森夫妇对传统的知觉理论提出疑义 认为它是错误的 因为传统知觉理论认为 感觉必须 译 为知觉 必须通过中介 吉布森认为感觉是一种不需要利用联想或其它中介变量就能从原始资料形成知觉印象的系统 知觉是刺激的一个函数 刺激是环境的一个函数 因而 知觉是环境的一个函数 这个观点 形成了吉布森理论同传统观念的决裂 5 一 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吉布森认为 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 探索 参与和抽取信息 知觉总是与人的活动的目标直接联系着 在环境中积极 主动地探索信息 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 因此 吉布森特别强调知觉是适应过程 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有机体在环境中生存和种族延续 充分表明知觉活动的主动性的几项实验研究 视崖 抓握反应 回避反应 6 视觉悬崖 7 视觉悬崖 吉布森和沃克 Gibson Walk 1961 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 视觉悬崖实验 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 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 视觉悬崖 的错觉 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将2 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 视觉悬崖 的一边 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 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 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 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 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 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 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 实验表明 婴儿不往空白的一边爬 通过婴儿对视崖的反应可测量出婴儿对物体特性的认识 8 二 刺激中信息的分化皮亚杰 儿童是通过自己对物体的操作 将知觉产生静止图像与真实的操作相联系 学习论者 知觉对象与独特的文字标签的结合便能使人的知觉产生区别 eg 对叭儿狗 狼狗的认识 信息加工理论 知觉材料与长时记忆中的某一信息相结合 便产生理解 以上都认为知觉和认知是一个增加的过程 是儿童把一个动作 一个词汇或一个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加到刺激之上的过程 与之相反 吉布森认为刺激是一个延伸到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丰富的信息源 知觉是刺激的函数 刺激是有效信息的组合 知觉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刺激中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 9 吉布森提出了与传统知觉理论完全不同的看法 对感觉的认识 传统理论认为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感觉信息传到大脑中 便抽译为知觉 吉布森认为感觉既不是知觉的先决条件 也不是知觉的原始材料 是人在特定的环境对人为抽象了的刺激作出的反映 这类人为抽象了的刺激引起的经验并不能等同于现象经验 它只是人为的内省制品 吉布森认为刺激包含着各种信息 这种信息的获得取决于主体对刺激的个化 而个化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主体是否获得足够的知觉刺激以及主体活动的水平 刺激所携带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水平 最简单 具体的水平是儿童通过一个或几个外形特征判断物体或将它们加以区别 10 三 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吉布森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 把人的知觉看作是适应行为 人为了适应环境 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 空间位置 各种偶发的事件 可知度 affordance 即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 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 可知度的发现与儿童的运动水平有关 不同的可知度可以分化出环境中的不同信息 儿童利用遗传提供的知觉器官和知觉行为去知觉或学会知觉环境中的对象 事物及空间排列的可知度 吉布森认为 企图离开生态学的条件孤立地研究知觉 是注定要误入歧途的 11 四 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吉布森从儿童知觉发展的复杂变化中 分析出三种发展趋势 1 知觉特异性增加 2 注意实现最优化 3 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 12 1 知觉特异性增加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 也就是说 儿童知觉变得越来越准确 eg 知觉字体特异性的实验 对4 8岁儿童进行实验 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 知觉形式差别的能力也提高 吉布森认为 知觉发展包含着知觉学习 如儿童学会探索 比较以及学会从不同的系列对象中抽取信息 知觉学习过程对于儿童和成人都是一样的 13 2 注意实现最优化在吉布森看来 知觉发展与注意发展几乎是同义词 吉布森于1988年提出婴儿注意发展阶段的假设 在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 注意的提高受儿童自身反馈的影响 同时也受言语指导 14 3 信息获得更加经济有效儿童通过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 获得恒常性和形成知觉结构单位从而使知觉变得更加经济有效 晚年 吉布森对其观点作了些调整 她认为 外形特征 恒常性和结构单元是知觉学习的本质 15 五 知觉发展的机制吉布森于1969年提出了知觉发展的机制 1 抽取 2 过滤 3 注意的外围机制 16 知觉发展的机制 抽取和过滤是接受信息或拒绝信息的内部过程 在知觉过程中 注意会表现出一定的外部特征 如 目不转睛 侧耳倾听 聚精会神 目瞪口呆 等 这些注意的外围机制有助于知觉信息的获得 也是能力的一种表现 过滤与抽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抽取一类信息时 肯定就会放弃其它类的信息 可以说 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 在嘈杂的环境中 你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你的朋友的燕昵细语 这就是你的提取和过滤机制在发挥作用 儿童的过滤的能力具有年龄特征 经过训练班的学前儿童能有较好的过滤能力 在心理学中 用实验可以检测和提高知觉过滤的水平 抽取就是对知觉对象特征的分辨化 对象的各种特征 只有被分化后 即被抽取后才能变为知觉信息 此外 对象的外部关系也需要加以抽取才能被知觉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 这里所讲的 抽取 与思维中所讲的抽象很相象 确实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 吉布森就是认为 知觉与思维是不可分割的 这也正是当代心理学对传统知觉理论的发展 抽取 过滤 注意的外围机制 17 到1984年 吉布森增加了三种活动作为推动知觉发展的要素 探索活动 获得恒常性和结果观察 吉布森认为 这三种活动一起导致发现可知度 18 四 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 一 反对中介说 提倡差异说 或称特征说 中介说和差异说都是知觉学习理论 吉布森依自己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差异说 突出了主体在知觉活动中的主动性 积极性 这一点与皮亚杰的理论很相似 当然 两者也不尽相同 如对 结构 的看法就不同 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 而吉布森认为结构是刺激本身固有的 儿童只是在知觉过程中学会发现它而已 19 二 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中的知觉 是儿童适应环境的基础 吉布森十分注意用知觉研究的成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贴近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过程 吉布森把自己的学术注意力集中到儿童 环境界面 研究儿童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主动地寻求有生态意义的信息 她的这些思想对于从事学前儿童 特殊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尤为重要 20 三 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知觉 活动和知识获得发展中的探索行为 我们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 包括对象的外部特征 事件以及它们的可知度 通过知觉我们还发现事物的类型 时空排列 抽取出对象的特性 因果关系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 吉布森的知觉已经包括从知觉辨别到物体的关系再到概念抽象的广大领域 她十分强调主体的直接知觉 而直接知觉是不可能抽象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 间接 知识 知觉的 抽取 与思维的 抽象 不可同日而语 21 四 知觉与认知 一个难题1969年吉布森出版了 知觉学习和发展原则 在该书中 她阐述了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知觉与认知从起点上看是同源的 都要经过对刺激的不断分化 然而 分别经过 不同特征的抽取 形成知觉和 不同关系的抽象 形成认知 知觉与认知之间还相互反馈 带来新的信息 吉布森并不很想着意区分知觉和认知间的区别 因此她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在这一问题上留下了一片模糊 22 评析 吉布森对知觉的解释 与传统的知觉解释并不相同 传统的知觉概念反映的是一种被动的 直接的反映过程 而吉布森把知觉看作为人的主动活动过程 儿童的知觉发展 就是主体不断地从环境中分化信息的学习过程 这种主动活动的知觉理论体现了儿童心理活动的主动性 与当今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动性 对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改变消极儿童观 树立积极儿童观 改革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心理学依据 同时 它对改进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幼儿是主动知觉的 在发展儿童知觉的过程中尽量提供主动的活动 让儿童主动操作而不要被动地灌输 23 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 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材料 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 思考 怎样的环境才有利于儿童主动活动 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24 谢谢 25 吉布森生平 1931年毕业于史密斯学院 K 考夫卡和年轻的詹姆斯 吉布森都曾任她的老师 后者后来成为她丈夫并使她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他们在1932年结婚 1933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 埃莉诺成为詹姆斯的助理 后来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期间她计划跟随R 耶基斯从事动物行为的研究 但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耶基斯就告诉她 他不允许妇女在自己的实验室工作 后来她和C 赫尔共事 1938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她回到史密斯学院任讲师 1940年升任助理教授 1949年任职于康奈尔大学 1966年任该校教授至1979年退休 1950年全家迁往康奈尔 在这里她完成了其著名的视崖实验 20世纪60年代 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学习与认知发展 26 吉布森生平 詹姆斯 吉布森先进西北大学 后转入普林斯顿大学 并于1925年获该校文学学士学位 1928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就是采完形心理学观点对形状知觉的研究 是他对完形心理学接触之始 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 他受早期行为主义者E B 霍尔特的影响较大 19281949年受聘于史密斯学院担任教学工作 在那里认知了格式塔心理学领导人之一K 考夫卡 受其影响专注于知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1932年 他和埃莉诺 EleanorJack 结婚 婚后育有两子 埃莉诺后来也成为知名的心理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11946年他在美国空军服役 担任空军航空心理专案计划执行人 由于当时飞机降落依靠目测判断 吉布森研究发现飞机降落成功的关键与驾驶员视知觉能力高度相关 因此 在此期间他创用以运动知觉能力作为甄选飞行员的必要条件 战后回到史密斯学院 在那里写成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视觉世界的知觉 1949年受聘于康奈尔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心理学系主任直至1972退休 吉布森因其对知觉的研究而著名 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主要在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