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D .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2. (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 . 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02的情况下,产生的0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 . 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04 , 产生的H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 . 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人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3. (2分)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B . 操作2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产CuCl2和Na2SO4 化学方程式为CuS+2NaCl+2O2 CuCl2+Na2SO4C . 操作3的名称是过滤D . 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和Na2SO44. (2分)下列哪个现象描述的是乐清市的天气( ) A . 春季多梅雨B . 冬季无严寒C . 今天阴到多云D . 夏季多台风5. (2分)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PH值不变B . 溶液的质量不变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 . 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先增大后不变6. (2分)下列大气对流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 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8. (2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 溶液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D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9. (2分)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 . 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硝酸钾100克C . 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 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10. (2分)将同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1和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 则( ) A . 12 F1F2B . 12 F1F2C . 12 F1=F211. (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 打开汽水的瓶盖,汽水会自动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C .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在水面游动,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D .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加快溶剂水的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晶体析出12. (2分)学习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后,小明设计了一个抽水机装置,如图所示,抽水管长度不超过2m,可通过直杆P向上提起活塞S,在将活塞向上提起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活塞S上升到出水口Q之前水将被向上提起B . 活塞S高于出水口时,将有水从出水口流出C . 活塞S高于出水口Q时,装置内水面将下降,水将会流回下面的水槽中D . 在向上提起活塞S抽水过程中,抽水管内水面高度不可能超过出水口Q13. (2分)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 . 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不相等C . 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D . 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4.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C .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电解产生的氢气体积是氧气的两倍D .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15. (2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恰好处于水面下。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温下降到0的过程中,若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 先不变,后变小B . 先不变,后变大C . 先变大,后变小,沉底后不变D . 先变大,后变小,4时最大16. (2分)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无法用嘴或鼻子吸进空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一阵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A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B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呼气C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D . 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17. (2分)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一为恒温过程,为升温蒸发过程,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 在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 . 在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 在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 . 在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18. (2分)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A . 仍能静止B . 向下运动C . 向上运动D . 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19. (2分)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 . 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D .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0. (2分)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 . n的数值是12C . 蒸发10克水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5分)21. (6分)如图为“水的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A、B、C、D、E、F代表水循环中的各个环节,请据图填空: (1)海洋水体与陆地水体联系的途径主要是_;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_(填字母)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_和地心引力。 22. (3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电源A端是_(填“正”或“负”)极。 (2)通电一段时间后,c试管与d试管中气体体积比为_,试管c中的气体是_,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_。 23. (3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_功能。 (2)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日常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4. (2分)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_;该浓盐水的密度为1.2g/cm3 , 露出水面的冰块体积是冰块体积的几分之几?_ 25. (3分)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玻璃管内水柱将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的影响。 26. (8分)20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0分)27. (6分)今年我县各学区都进行了部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某学区竞赛题目之一是“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_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 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右盘中减少砝码 左盘中增加食盐(2)B中量筒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或“偏小)。 28. (4分)下表是a、b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温度/020304060溶解度/g物质a13.331.645.863.9110物质b21.49.847.245.633.87(1)从0升温到60,等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较小的物质是_(选填“a”或“b”) (2)表中,20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31.6克,含义是_ 29. (5分)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_。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B只看小华的观点合理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_。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 , 水的密度用水表示,其重力G排=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 , 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 , 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人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 30. (5分)阅读材料: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_。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 .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 .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 .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四、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31. (5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g取10牛/千克)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的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描述天气是 。 A . 阴转多云B . 雷电交加C . 和风细雨D . 冬暖夏凉(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6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 32. (4分) 2018年9月16日17时,我国第22号强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风速为162千米/时左右,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台风山竹已造成近300万人受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台风登陆时,许多广东农村的房屋的屋顶瓦片被台风掀起,其原因是_。 (2)部分城区发生严重内涝,许多车辆被淹。如图为某被淹小车,车门上顶边露出水面,若车门被淹部分按矩形计算,被淹面积约为0.8m,车门在水中受到的压强约为3500Pa,通过计算说明,这扇门受到水的平均压力相当于多少牛的重物压在门上? 33. (6分)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