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图片-果树生长、动物生长的图片。 2、幼儿收集有关动植物变化过程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1、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 2、教师将角色“小桃核”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3、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 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哪些变化呢?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二、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1.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接着谁又上车了?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车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呢? 3.小青虫们上了车,它们又变成了什么? (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4.小男孩上了车,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谁呢? 5.原来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变的,他喜欢这样变吗?那可怎么办呢? 教师:在我们周围许多东西都在变,有的变化很快、很明显,而有的东西是渐渐地变化的。 三、让他们坐上小火车。 1、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又开动起来了。你想让谁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会把它变成什么呢? 2、鼓励幼儿讲讲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渐变过程,如:月亮圆缺,花儿开放、种子发芽等。 3、鼓励幼儿今后在生活中仔细寻找事物的变化,获得更多的表现。 活动延伸 通过发现和收集渐变事物的资料,逐渐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无穷。 附:神奇的小火车 神奇小火车开过来了! “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 小桃核蹦蹦跳跳地上了火车,当了神奇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 小火车带着小桃核,绕着草地开了一圈,然后慢慢地停了下来。 奇怪!从车上下来的,不是一个小桃核,而是个粉红色的水灵灵的大桃子。 骨碌碌,不知从哪儿滚过来一只圆头圆脑的鸡蛋,它成了神奇小火车的第二位乘客。 猜猜看,这只鸡蛋下车时,会是什么呢?哇!下车的“鸡蛋”变成了一只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 接着来的是一群小青虫。它们排着队,一扭一扭地上了车。 当神奇小火车第三次停下来的时候,从车窗里飞出了许多漂亮的小蝴蝶! 多么有趣的小火车!正在草地上玩皮球的男孩洋洋也开心地爬了上去。 “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着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 神奇小火车停下来了。一个大胡子叔叔从车上走下来,坐在草地上,伤心地哇哇大哭:“我不要当叔叔!我要当小朋友!我还没有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在智能家电互联互通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大数据与智能客服应用分析报告001
- 2026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各地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模拟试卷:高级程序员考点精讲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计算技巧与训练冲刺押题试卷
- 现代化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冲刺试题试卷及详解
- 现代化养殖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发热待查临床路径
- 500kV变电站屋外架构组立吊装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典范英语7-2中英文对照翻译Noisy Neighbours
- (完整版)污水处理站施工方案
- 排尿评估及异常护理
- 硅锰合金的冶炼要点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 减速机整机检验报告修改版
- 叉车日常检查维护记录
- DID双重差分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