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doc_第1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doc_第2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doc_第3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doc_第4页
《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推荐鲁教版化学九年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学案编 辑:_时 间:_课题: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主备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交流和总结: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较多。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海水或卤水 _ _ _3、利用海水制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交流和总结: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_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5反思交流评价: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还有什么淡化海水的方法?二、诊断评价: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2、 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蒸馏3、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4、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纯净物 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能燃烧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5、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填空:除去海水中的盐而得到淡水.最常用的方法是_法。怎样检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_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给海水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举一例)_6、根据P2图示计算后回答:若要提取3.69吨镁.至少需海水多少吨?7、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作业】P8“挑战自我”【 课后反思 】课题:第2节 海水晒盐(第1课时)备课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2、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学习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活动1、阅读教材P9.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交流和总结: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 2、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 .经日晒蒸发水分至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 .剩余的液体为 (也称 )。活动2、思考:一杯水里能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交流和总结: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活动3、完成P10实验探究.交流和总结: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反思:1、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2、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有哪些方法?3、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对吗?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吗?学习任务二:认识结晶与蒸发结晶活动4、阅读教材P10.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交流和总结: 1、 叫结晶。2、海水“晒盐”属于 。二、诊断评价: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A、很浓的溶液 B、含100g水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不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3、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4、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5、下列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入空格内。 流程图 : 供选答案:A、结晶池 B、蒸发池 C、粗盐 D、母液6、一实心球悬浮在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你有哪些方法使它浮上来?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这些方法。【作业】自主检测【 课后反思 】 课题:第2节 海水晒盐(第2课时)备课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记住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其含义;2、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3、能正确使用溶解度曲线。【学习重点】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学习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11.联系实际回答下列各题:1、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量的溶解食盐?2、请你猜测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学习活动2:进行实验.并填写P12页的有关问题交流和总结: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一般受 的影响。学习任务二: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学习活动3:请你给溶解度下一个定义:交流和总结:1、溶解度是指: 2、对于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应把握好以下要点:a、外界条件 b、溶剂的量 c、溶液的状态 d、溶解度单位 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是: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20时.把20gA物质放到100g中.并完全溶解.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220时.把20gA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后.正好形成100g饱和溶液.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3把2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完全溶解后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学习任务三:归纳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学习活动4:阅读课本P15并进行总结交流和总结:总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填写下表: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20时溶解度学习任务四:探究溶解度曲线的使用方法学习活动5:1、请根据P13页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查出:20时.100g水最多溶解 g硝酸钾.(即20时.KNO3的溶解度)60时.100g水最多溶解 g硝酸钾.(即60时.KNO3的溶解度)2、请完成P14页活动天地.根据氯化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NH4Cl溶解度曲线。3、交流讨论: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应用?学习活动6:请根据P15页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归纳总结是否所有固体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举例说明交流和总结: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反思:采用降温的方法是否可以使任何不饱和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举例说明学习任务五:探究结晶的方法学习活动7:思考结晶有哪些方法,它们各适用于哪些物质交流和总结: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即结晶)的方一般有 结晶和 结晶。如:从KNO3饱和溶液中析出KNO3一般采用 结晶;从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一般采用 结晶。学习任务六: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随压强增大而 。二、诊断评价:1、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通常为水)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 、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表示 。4、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把10g食盐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10g食盐.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5、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 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 D、降低温度6、在20时.A物质1g溶解在10g水里.B物质150g溶解在1000g水里.C物质25g溶解在500g水里.恰好分别得到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A)、ABC (B)、BAC(C)、CAB (D)、BCA7、10时.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质.正好形成饱和溶液;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2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甲乙 B、甲乙 D、无法比较8、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 )A、1:1 B、1:2 C、1:3 D、1:49、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把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30时.肯定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剂的质量1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C、p点表示在t1.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1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是 .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13、如右图所示.根据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M、N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M N。(填“”“”或“”)(2)M、N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 。(3)当M、N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14、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把一个大塑料块放入水中.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当时溶液的温度为60.然后.小明把溶液温度降到20.注意观察。则小明看到的两个现象分别是:(1) (2) 请你用学过的有关理化知识进行解释: 15、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t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现有一杯20接近饱和的溶液.温度升高到40时.变为饱和溶液.你认为该物质可能是A、B、C中的 。(3)将t3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当A中混有少量B时.我们可以采用_法.提取较纯净的A。【 作 业 】【课后反思】课题: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3课时) 备课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提纯的步骤2、学会过滤、蒸发实验基本操作3、通过海水晒盐有关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学习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思考: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怎样才能得到精盐呢?(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学习任务一:探究粗盐的提纯1、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供选择的实验仪器、药品: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夹台、蒸发皿、滤纸、漏斗蒸馏水、粗盐2、实验步骤:(1) 所用仪器: _ (2) 所用仪器: _ (3) 所用仪器: _ 在以上各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其作用依次是 、 、 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P17.了解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与过程:(1)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_、_、_(写化学式)等可溶性杂质.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实质上是除去_、_、_(写离子符号)等离子。(2)为了除去食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如下操作:溶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NaOH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3)按照(2)中你所选用的操作顺序.写出每步操作中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学习任务二:了解食盐的用途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P17.了解食盐的用途。交流和总结:讨论交流完成下题: 比较过滤和结晶两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结晶原 理使用范围二、诊断评价:1、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过滤食盐水混有泥沙.欲从中分离出食盐.应先 再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应用 ;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 ;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后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CaCO3.应用 。2、右图为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写出仪器名称: 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3、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1)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冬季可以从湖中“捞”碱(晶碱Na2CO310H2O ).夏季可以晒盐。(2)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为:加热溶液 、 、 、 洗涤干燥(3)完成 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夹台(附铁圈、石棉网等)、烧杯、玻璃棒和 、 等。【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 课题: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1课时)备课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2、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学习重点: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思路和反应原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探究氨碱法制纯碱。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19概括简述用食盐制纯碱的原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原料:_、_媒介:_工艺流程:盐 水 ( ) ( ) ( ) 纯 碱(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学习任务二: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P20概括简述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学生活动3:阅读课本P20,多识一点交流和总结: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选择生产碳酸钠的原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2)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二、诊断评价:1、碳酸钠俗名_.又称_.是一种_色_体.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_性.我国著名科学家_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 .当 时说明溶液已饱和.向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而把得到的沉淀放入水中很快就溶解了.这说明了碳酸氢钠易溶于 难溶于 .对沉淀进行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 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显 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4、碳酸氢钠俗名 水溶液显 性.受热不稳定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是: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C向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得到纯碱固体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是:向浓氨水中通人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铵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控制条件.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两者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便有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制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1)碳酸氢铵的化学式是 。(2)由上表分析过程中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3)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的化肥;C反应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D副产品不会造成污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2课时)备课人:胡方雷 审核:学习目标:1、掌握纯碱的性质.了解纯碱的用途。2、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重点:纯碱的性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举例说明纯碱在化学工业上的用途。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0最后两段概括总结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学习任务二:探究纯碱的性质。碳酸钠(Na2CO3)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与指示剂与酸反应盐酸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1、根据教材P21内容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下表:2、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总结归纳一下盐类的化学性质(2)怎样检验某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简述实验的步骤和现象。二、诊断评价:1、碳酸钠俗名_.是一种_色_体.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_性.我国著名科学家_.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合.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 Na2CO3 B、Ca(OH)2 C、CaO D、NaCl4、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石灰水 B、氯化钾 C、盐酸 D、氯化钙溶液5、鱼胆破后使鱼肉沾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好物质是( )A、水 B、纯碱 C、食盐 D、食醋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7、现有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