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20的水一定比80的水含有的热量少B . 酒精灯内的酒精用去一半后,酒精的热值改变C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的方式增大了锯条的内能D . 发生沙尘暴时,沙尘漫天浮动,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B . 取用块状固体C . 滴加液体D . 稀释浓硫酸3. (2分)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果榨成汁B . 木材劈成块 C . 高粱酿成酒D . 小麦磨成面粉4. (2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的是( )A . 细胞壁B . 细胞膜C . 细胞质D . 细胞核6. (2分)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A . 甲地B . 乙地C . 丙地D . 丁地7. (2分)如图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B . 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2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100倍。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换物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反光镜上。C . 人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 图2是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的图像,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细胞是1,体积最大的但是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细胞是3,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的是2。8. (2分)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 是( )A . 生活环境的不同B . 体内有无脊柱C . 运动方式的不同D . 呼吸方式的不同9. (2分)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液化现象B .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 .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10.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夏天,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会被“粘”住,这是水的凝固现象B .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C .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11. (2分)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 . 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 . 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12. (2分)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 .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3. (2分)(2013衢州)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4. (2分)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B . 用刻度尺测量10枚l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C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D .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5. (2分)(2012深圳)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2017湖州)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 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B . 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C . 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D . 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17. (2分)郑郑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a.全为雌斑鸠,单独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b.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c.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a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b组雌斑鸠,从第6,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c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A . 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斑鸠的全部孵卵行为B . 筑窝材料是引起雌斑鸠孵卵行为的前提条件C . 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都是影响雌斑鸠孵卵的因素D . 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18. (2分)学校体检,小明参加了一些项目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 质量50kgB . 身高160mC . 体温37D . 1min心跳75次19. (2分)(2014湖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 .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B .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 .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D .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21. (3分)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_,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_。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 。22. (4分)秋季是感冒多发季节,这几日小楠头疼咳嗽,便决定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 (1)体温计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 (2)小楠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的体温是_。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分别应是 。(填字母) A . 36.8和38.1B . 37.3和38.1C . 36.8和37.3D . 都为37.323. (1分)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写字母)。A 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 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C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D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 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F 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24. (4分)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吸热_(填“多”或“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25. (3分)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三、 综合题 (共8题;共49分)26. (5分)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 g取10N/kg,求: 空心铜球的重力;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27. (13分)仔细观察下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有无脊柱,所以A、B 属于_动物,C、D、E、F属于_动物 (2)C是属于_类动物,用_呼吸,裸露的_辅助呼吸 (3)E属于_,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_型,前肢变成_;体表被覆羽毛等 (4)F属于_动物,它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 (5)属于恒温动物且人类可以用来通讯动物的是_(填字母) (6)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简单)到高等(复杂)的进化顺序排列,你觉得最可能的是 A . A B D C F EB . A B C D E FC . A D B F C ED . A B D C E F28. (2分)在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有_;属于器官的有_。A草履虫 B苹果 C一株紫罗兰 D胃 E心脏 F软骨 G血液29. (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如图_(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如图_(填字母)所示。(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和_,如图_(填字母)所示。 30. (5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和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31. (3分)有一个矿泉水瓶子,上面标有600mL的字样,某同学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625g,他喝完后测得空瓶的质量为10g,则 (1)此矿泉水的密度为_kg/m3; (2)如果此同学喝掉1/5矿泉水后,则剩下的矿泉水和瓶的总质量为_g; (3)在此瓶中装满煤油,则煤油的质量为_g(煤油密度为0.8g/cm3) 32. (4分)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图象中BC阶段物质处于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你认为图_(选填“乙”或“丙”)的CD段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33. (2分)某小组测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kg/m3。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