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陶陶在某报刊上发现一组生物含水量的表格(如下表),其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生物名称水母草本植物植物风干的种子黄瓜水的质量分数/%9870851595A . 水母B . 草本植物C . 黄瓜D . 植物风干的种子2. (2分)属于悬浊液的是( )A . 泥水B . 糖水C . 油水D . 汽水3. (2分)(2016湖州)如图是俄罗斯产的一种卡车,可以实现车胎自动充气,能够翻越高达70厘米的障碍物,轻松涉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轮胎上的大“牙齿”是为了减小摩擦B . 轮胎体积很大可以在水中受到很大的浮力C . 轮胎很宽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D . 汽车可以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 (2分)(2012衢州)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 粒子从大到达小:分子原子质子B . 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海洋水湖泊淡水冰川水C .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D . 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5. (2分)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 面粉B . 泥土C . 蔗糖D . 汽油7. (2分)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实验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如图甲所示,这样可保证将液体滴入试管B . 按图乙所示进行过滤操作,玻璃棒的倾斜角度不合适,这样很可能使液体外漏C . 如图丙所示,浓硫酸使白纸、木筷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吸收了纸和木筷中的水D . 图丁所示的三次读数, b读数方法正确,c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8. (2分)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A . 明天将出现大风、降温现象B . 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多冰雪C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D . 武汉冬冷、夏热、春暖、秋凉9. (2分)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中正确的是( )A . 此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B . 此实验,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C . 此实验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 . 此示飞机机翼模拟实验,说明当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大10. (2分)在神九飞天之前,每天早晚气象台都会升起一个乳白色的气象探测气球,探测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A . 气温越来越高B . 气温越来越低C . 一直处在对流层D . 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11. (2分)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 . 船闸的工作原理B . 珠穆朗玛峰上要用高压锅才能将饭煮熟C . 托里拆利实验D . 火车站站台要设一条安全线12. (2分)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植树造林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回收利用秸秆制取沼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向护城河里排放污水利用废炉渣制取建筑用砖A . 只有B . 只有只有C . 只有D . 14. (2分)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一定量NaCl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搅拌后完全溶解,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为( ) 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D . 无法判断15. (2分)2012年5月9日,中国首座深水钻机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首钻成功,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巨大的金属钻头从没入海水到接触海底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A . 浮力变小,压强变大B .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C .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D .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16. (2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 . 饱和溶液降温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17.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小小的蝉可以轻易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增大了压强B . 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而增大C . 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时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D . 用力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大,硬币就“跳过”栏杆18. (2分)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 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 . 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D . 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19. (2分)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泥沙B . 面粉C . 酒精D . 植物油20. (2分)在家庭实验室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三种情况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正确的是(鸡蛋质量不变)( )A . 液体的密度甲=乙丙 B . 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m丙C . 鸡蛋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D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21. (3分)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填“淡水”或“海水”)。22. (2分)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水的沸点仅为8487,这说明水的沸点随高度的增加而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冬季,向保温杯中倒入半杯刚烧开的水,拧上杯盖,过一会儿,杯盖很难拧开,这主要是_作用的结果23. (2分)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_反应。24. (8分)(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金刚石的_(填“硬度”或“密度”)大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面包中淀粉属于_(填字母序号)A、糖类B、蛋白质C、油脂100g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g(2)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锰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填字母序号)在_ (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25. (1分)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10g,体积为20cm3 , 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1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_(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木球的密度是0.6g/cm3) 26. (4分)生活中的科学: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_(“升高”或“降低”),饭菜熟得更快.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切菜时,_(“增大”、“减小”) 刀对菜的压强.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有关.(“温度”、“气压”或“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厨房里我们常用吸钩挂抹布,其实吸钩能够吸在墙上是因为_的作用.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7分)27. (4分)粗盐是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和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的氯化钠。为提纯粗盐,同学们经过了蒸发结晶;溶解;过滤;计算产率等步骤。(1)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步骤为_(填序号)。(2)实验过程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3)经过上述操作得到的精盐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分别展示了计算的精盐产率:老师对各组的评价是:第1组结果偏高,其他组结果都偏低。于是各组分别讨论本组的误差,所找原因合理的是第_组。组别1234精盐产率91%69%73%75%第组:量水时眼睛位置太高,造成俯视。第组:称量精盐时误将精盐放在右盘。第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第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28. (10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李在某报刊中的文章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读到:“水开之前,水上冷下热”。而同组的小张却说:“水开之前,水是上热下冷的,因为热水密度小,总是浮在冷水上面。”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做实验寻找答案:在一大烧杯中盛水,取四个温度计,让其中三个温度计的液泡分别浸没在水的上、中、下三个不同深度,另一个温度计的液泡则直接与烧杯底部接触。在烧杯置于火上慢慢加热的过程中,对应于不同的时刻,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为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容器底温度/38414853657277859699104105下层水温度/343743.5485965.571809298100103中层水温度/35384448.5596671.580919598.5101上层水温度/36404550606671.580909598.5100经五次重复实验,均有类似规律的实验结果。则(1)实验的结果是否支持哪一种说法?请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2)实验中,他们发现:水开前,杯底有一些气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变小,直至湮灭。请利用表中数据解释之。 29. (3分)小明同学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如下: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 F1;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 F2;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3;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 F4。(1)用 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 (2)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后,小明和同学小王对物体浸没前 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 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 G(N)浸入水中深度 h(cm)弹簧秤读数 F/(N)浮力大小F 浮/(N)小王14.82.04.224.03.636.03.0小明44.83.03.654.03.265.02.8分析实验序号 1、2、3 或 4、5、6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你会发现第(2)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请你指出相关的实验 序号,并做简要说明来支持你的观点。_。课后,小明和小王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4分)30. (12分)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冰块与容器底部未接触(1)请在图中画出冰块的受力示意图(2)用所学知识证明: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3)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盐水,则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 (填字母)A . 上升B . 下降C . 不变31. (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的pH 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溶质是 _(填化学式) (2)稀释过氧乙酸的操作 _(填“能”或“不能”)在铁制容器中进行,该操作的步骤依次为_、量取、混匀,然后装瓶贴上标签,量取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_(填仪器名称) (3)100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_g (4)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注意什么?_ 32. (15分)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 , 质量为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底面枳为40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lON/kg)求:(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