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实验操作规范与否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 .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 . 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 . 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2. (2分)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是( ) A . 海水B . 河流水C . 湖水D . 地下水3. (2分)造成我国海南气温高,长夏无冬,而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太阳辐射B . 季风C . 海陆分布D . 地形4. (2分)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B . 钢铁的腐蚀C . 电解水实验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 (2分)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A . 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B . 垂直分层一一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C . 物质组成一一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D . 气温变化一一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先增加后减小6. (2分)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B .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C .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D . 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7. (2分)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铁块甲、乙、丙浸在同一液体里,丙的底部紧贴容器底,则( ) A . 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 . 乙受到的浮力最大C . 丙受到的浮力最大D . 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8. (2分)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 ) A . h甲=h乙=h丙B . h甲=h乙h丙C . h甲h乙=h丙 D . h甲h乙h丙9. (2分)如图两个实验目的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溶剂的性质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B . 实验一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是水的体积、硝酸钾的质量C . 实验二目的是探究溶质性质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D . 实验二不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是水和酒精的质量10. (2分)两只烧杯内分别盛有蒸馏水与饱和食盐水,但没有贴上标签。下面有四组器材,其中不能用来鉴别这两杯液体的是( ) A . 铅笔和橡皮泥 B . 细线和小石块 C . 量筒和天平砝码 D . 压强计和刻度尺 11. (2分)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 ) A . 饱和溶液B . 不饱和溶液C . 氯化钠浓度升高D . 氯化钠浓度不变12.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 .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13. (2分)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NaCl的质量/g15202530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A . 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B .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 . 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14. (2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 A . 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B . 冬天玻璃窗户上结“冰花”C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逸出D . 把糖水放在冰箱里冷藏,杯底出现了晶体15. (2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4:2:1,若砖平放时和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p2等于( ) A . 1:8B . 3:4C . 1:4D . 1:216. (2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在20时,将36克的KNO3和6克的NaCl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20溶解度/gKNO331.6NaCl36.0A . 甲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B . 乙溶液肯定是饱和溶液C .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4%D .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17. (2分)(2017衢州)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P1P2B . P1=P2C . P3P4D . P3=P418. (2分)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B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 .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9. (2分)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 . n的数值是12C . 蒸发10克水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 (2分)“负压”是低于常压(即常说的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强状态。负压的利用非常普遍,如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下列物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 充满气的自行车轮胎B . 烧煮中的高压锅C . 未开封的雪碧瓶内的气压D .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部的气压21. (2分)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的是( ) A . B . C . D . 22. (2分)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 . 80的酒精是液态B . 铅的凝固点是328C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 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23. (2分)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 ) A . 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B . 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C . 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D . 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24. (2分)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这种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差异B . 地形因素C . 季风影响D . 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共7题;共24分)25. (3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现有下列4种与人关系密切的液体:其中属于乳浊液的是 (填字母)。A . “伊利”纯牛奶B . “娃哈哈”矿泉水C . 肥皂水D . 泥浆水(2)如图所示,离心式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内装满水,在动力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时,泵壳里水会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水被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_(填“低”或“高”)压区,外面的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3)用冰块冷藏食物,应把冰块放在食物的_。(填“上方”或“下方”) 26. (3分)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楠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时间10:0010:1010:2010:3010:4010:50箱内温度/21.221.421.621.822.022.3箱外温度/21.321.721.622.022.422.8(1)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_;(2)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_。27. (2分)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起固定作用。 (2)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_。 (3)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则筷子露出液面越_(填“多”或“少”)的密度小。 28. (3分)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9. (5.0分)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甲所示),这表明_。把杯子放于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 30. (4分)下图是小应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染有红色的水。 (1)制作时,瓶内的水_(选填“要”、“不要”)装满。 (2)使用该气压计时,发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时大气压变_(选填“大”、“小”)。(3)他将气压计从1楼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表: 楼层12345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_。31. (4.0分)将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9368190溶液质量/g209236272272(1)若将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_g。 (2)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 .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 20时,将继续恒温蒸发100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36g的固体D . 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共4题;共30分)32. (8.0分)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液、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液_水(=/),h与水、液,及H的关系式是h=_. (2)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_(均匀/不均匀) (3)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 33. (10.0分)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俊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8.5牛;记录整理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 (2)根据小俊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等于_帕。该实验中测得大气压值与当地当日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的原因,下列同学分析有道理的是_; A水存在“粘性”,将吸盘“粘”牢了 B吸盘内空气未排净C由于吸盘被拉变形后,吸盘受气压的面积变小 D由于误差,弹簧秤读数偏小(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98.5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 (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BCDEF弹簧测力计示数/N2.22.01.71.71.9(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有关。 (2)金属块密度为_kg/m3 (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 g取10N/kg)35. (6分)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小柯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 , 还含有少量K2SO4和KCl。【实验探究】检验草木灰的成分,并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_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 (2)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 , 请写出实验方法:_。 (3)小柯用图示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可以_。 (4)有同学认为通过丙装置质量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结果会偏大,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同学建议在乙丙之间增加两个吸收装置,你认为装置中从左到右按顺序应盛放的两种试剂是_。A、NaOH溶液B、浓H2SO4C、NaHCO3饱和溶液D、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四、 分析计算题(共18分) (共3题;共18分)36. (6分)如图1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 底(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 用h表示,则图3表示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 (1)图象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什么状态?_(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7. (6分)为了测量铁锈(F e2O3xH2O)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步骤: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甲所示。(1)步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 (2)步骤中NaOH与FeCl3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实验产生沉淀的曲线。(3)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 38. (6分)(2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