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骼材料,骨骼材料的种类,骨板、骨钉、骨螺钉、骨针、骨棒、脊柱内固定器材、聚髌器、骨蜡、骨修复材料 等,骨螺钉的用途1、骨折固定修复2、骨连接中的骨碎片固定3、截骨术中的骨块固定4、其他,骨螺钉的发展,传统金属骨螺钉材料:不锈钢或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存在问题:腐蚀、应力集中、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骨螺钉的发展,可吸收骨螺钉材料:聚乳酸(PDLLA)/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存在问题:产品价格昂贵、降解速度慢;PLA材料技术障碍;酸性积累问题。,骨螺钉的发展,聚乳酸: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特点:无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是羟基乙酸和乳酸, 无残留,对组织无刺激,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羟基磷灰石:羟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组织主要成分。植入体内后,钙和磷会游离出材料表面被身体组织吸收,并生长出新的组织。,可吸收骨螺钉的优点,无需二次手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的负担和痛苦生物相溶性好,对组织无刺激,能被人体100%完全吸收,在体内缓慢降解,强度逐渐降低,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质疏松,可克服骨折愈合后局部应力的遮挡和再骨折。,骨螺钉市场前景,骨折内固定医疗器械: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显示,骨病中仅骨折的人数全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例,需要手术内固定的病例数占15%,约300万例,目前绝大部分都是用金属内固定。国内目前使用可吸收产品的病例大概有39万例/年,如果仅松质骨骨折全部使用可吸收产品,则大约有16亿的市场需求(按每例使用两枚产品共4000元计算,平均价格为2000元/枚)。,生产厂商,郡是株式会社医用材料研究所,生产厂商,武汉华威生物(百美特第三代可吸收接骨螺钉) 特点:通过PDLLA与HA复合,由于偏碱性的HA被聚乳酸的酸性降解产物所溶解,能中和部分酸性成分,从而减小了聚乳酸降解后的局部酸性。 HA复合材料降解后为骨缺损部位提供高钙磷离子浓度,对于局部的骨矿化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实现了HA粒子在PDLLA中的单颗粒分散,复合材料的韧性有所提高,更有利于骨愈合,提高了临床操作的安全性。此外,百美特可吸收螺钉可通过X光显影,便于术后观察。,生产厂商,日本他喜龙(他喜龙可吸收钉是一种聚左旋乳酸可吸收性骨内固定物)武汉华威生物、中科迪康、日本冈子、芬兰百优等。,针对我国而言: 吸收骨固定产品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PLA(聚乳酸)。 目前可进口产品均为PLA型。由于我国PLA合成技术一直未获突破,特别是高纯度手性单体制备技术缺乏,致使PLA型骨科产品始终无法产业化。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候变化毒理影响-洞察及研究
- 2025个人借款合同样本3
- 新型辅助气体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个人抵押借款合同
- 失效预防机制设计-洞察及研究
- 围产期静脉瘤护理策略-洞察及研究
- 高速铁路站区成品油供应与配套设施合同
- 绿色生态园区车位代理销售及环保服务协议
- 2025年综合类-代维资格考试-移动代维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水稳料采购合同协议书
- 2025内蒙古烟草局招聘14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考作文-“新八段文”精讲
- 构建高校生涯教育内容体系
- 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
- 农产品加工厂房建设与设备采购合同三篇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课件
-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培训
- 抚养权变更协议模板2024年
-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用表填表说明及示例
- DB11T 1010-2013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