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_第1页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_第2页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_第3页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_第4页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习 题题 4 1 表 4 16 给出一钻孔灌注桩试桩结果 请完成以下工作 绘制 Q s 曲线 在半对数纸上 绘 制 s lgt 曲线 判定试桩的极限承载力 Qu 并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试桩曲线及桩型判别该试桩破坏 模式 表 4 16 钻孔灌注桩试桩结果 t min s mm Q kN 01530456090120150180210 800 00 580 750 850 930 981 01 1200 1 011 151 221 301 381 431 491 52 1600 1 521 581 621 711 791 861 931 982 02 2000 2 022 082 112 202 262 312 372 422 46 2400 2 462 552 612 682 752 812 862 922 973 01 2800 3 013 063 113 243 283 353 413 473 533 58 3200 3 623 733 884 014 064 104 164 224 274 33 3600 4 424 655 035 085 135 225 285 355 415 48 4000 5 686 026 486 786 987 327 467 587 707 80 4400 8 219 2110 7811 4011 7812 2812 8413 2813 6513 92 4800 15 2221 8023 8225 0225 8627 028 7029 6031 4044 00 4000 54 053 80 3200 53 4053 10 2400 52 5552 30 1600 51 4050 80 0 48 7047 5046 1045 20 t min s mm Q kN 24027030033036039042045048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 3 62 3200 4 384 42 3600 5 535 595 645 68 4000 7 898 018 078 128 178 21 4400 14 2014 4814 6214 8114 9915 0815 1315 1815 22 4800 54 20 4000 3200 2400 1600 0 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 工程名称 习题 4 1 试验桩号 测试日期 2008 03 24 桩长 桩径 历 时 min 沉 降 mm 序 号 荷 载 kN 本 级累 计本 级累 计 00000 000 00011 01 212001502700 511 52 316001804500 502 02 420001806300 442 46 524002108400 553 01 6280024010800 613 62 7320027013500 804 42 8360033016801 265 68 9400039020702 538 21 10440048025507 0115 22 114800240279038 9854 20 124000602850 0 4053 80 133200602910 0 7053 10 142400602970 0 8052 30 151600603030 1 5050 80 1601203150 5 6045 20 最大沉降量 54 20 mm 最大回弹量 9 00 mm 回弹率 16 61 0800 1200160020002400280032003600400044004800 Q kN 0 00 5 50 11 00 16 50 22 00 27 50 33 00 38 50 44 00 49 50 55 00 s mm 曲 曲Q s 5153045 6090120 180 270 390960 lgt min 0 00 5 50 11 00 16 50 22 00 27 50 33 00 38 50 44 00 49 50 55 00 s mm 曲 曲s lgt 800 kN 1200 kN 1600 kN 2000 kN 2400 kN 2800 kN 3200 kN 3600 kN 4000 kN 4400 kN 4800 kN 极限承载力确定 1 由静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可知 s8 2 53 s9 7 01 s10 38 98 则 56 5 01 7 98 38 58 2 53 2 01 7 9 10 8 9 s s s s 所以 4800kN 为破坏荷载 其前一级荷载 4400kN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2 Q s 曲线为陡降型曲线 由 Q s 曲线可见 在荷载 4400kN 处发生明显陡降 其明显陡降起始点对应的荷载 4400kN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3 由 s lgt 曲线可见 在当加载到 4800kN 时 s lgt 曲线尾部明显向下弯曲 因此 其前一级荷载值 4400kN 即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800 16004800 lgQ kN 0 00 5 50 11 00 16 50 22 00 27 50 33 00 38 50 44 00 49 50 55 00 s mm 曲 曲s lgQ 4 2 有一根悬臂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 图 4 42 已知 桩的边长 b 40cm 入土深度 h 10m 桩的弹 性模量 受弯时 E 2 107kPa 桩的变形系数 0 5 m 1 桩顶 A 点承受水平荷载 Q 30kN 试求 桩 顶水平位移 xA 桩身最大弯矩 Mmax与所在位置 如果承受水平力时 桩顶弹性嵌固 转角 0 但水平 位移不受约束 桩顶水平位移 xA又为多少 图 4 42 习题 4 2 图 解 1 h 0 5 10 5 4 0 可查附表 3424 7252 11 0 40 2133 10 1212 2 100 2133 100 4267 10 Ib hm EIkN m 5635 4 5 00 15 0 10 x Al mmm B EI M A EI H x xxA 67 2502567 0 05635 4 104267 0 5 0 30 53 23 11 地面处 30 0 kNHH 30130 00 mkNlHM 得 z 1 1 Zmax 1 1 0 5 2 2 m 5 0 30 305 0 0 0 H M CH 对应的 K 1 1566 4 691566 1 5 0 30 M 0 max mkNK H H 2 桩顶弹性嵌固时 1 2 1 3 11 2 0 xxA A B EI M A EI H X B EI M A EI H 由 查表 4 12 得 5 00 15 0 0 l 5635 4 2506 2 6263 2 1111 xx ABBA 由 A 0 得桩顶的反弯弯矩 0 70 2506 2 5 0 6263 2 30 1 1 mkN B AH M mmm B EI M A EI H x xxA 44 8 1044 8 01723 0 02567 0 6263 2 104267 05 0 0 70 5635 4 104267 0 5 0 30 3 5253 23 11 4 3 按例题 4 3 所给的条件 求在横向荷载作用下 多排桩的桩顶位移和桩顶荷载及桩身 的最大弯距 例例 4 3 某桥墩高承台桩基础构造见图 4 37 示 采用直径为 60 厘米的钻孔灌注桩 已 知 1 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组合 荷载方向竖直力 N kN 水平力 H kN 弯距 M kN m 纵向 汽车行进方向 横向 6025 5108 160 5 218 8 670 2090 2 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粘土 其主要指标为 重度 18 9kN m3 内摩擦角 16 地 基比例系数 m 3000kN m4 3 弹性模量 抗压时 E压 2 9 107 kPa 抗弯时 E 0 8E压 图 4 37 例题 4 3 图 解 解 1 每根桩桩顶上的力 P H M 1 已知作用在每排桩的荷载 横向多排桩的桩数为 6 根 kN 2554 2 5108 N kN 4 109 2 8 218 H kN m1045 2 2090 M 2 求桩的计算宽度 b1 已知 d 0 6m 查表 4 11 有 圆形桩 67 2 6 0 1 1 1 19 0 0 d KK f K 1 由于 d2b 2 0 6 1 2m 取 b1 2b 1 2m KdKKb f01 3 求桩的变形系数 取 m 3000 kN m4 m4 34 1036 66 0 64 I 抗弯刚度 kN m2 537 1047 1 1036 6 109 28 0 EI m 1 5 1 EI mb 49 0 1047 1 2 13000 5 5 桩的入土深度为 h 31 8 2 0 29 8m 为弹性桩 4 6 14 8 2949 0 h 4 求 1 2 3 4值 已知 l0 2 5 2 0 4 5m 对于钻挖孔桩 侧摩阻力影响系数取 见 p136 2 1 h 29 8m E压 2 9 107 kN m2 m2 283 06 0 4 2 A kN m3 894008 293000 00 hmC 侧摩阻力以 4 角扩散至桩底平面的半径为 R 0 3 29 8 tg 16 4 2 38m 大于桩间距 1 5 m 因此 A0采用相邻桩底面中心距为直径所得的面积 m2 77 15 1 4 2 0 A 由式 4 46 EI ACAE hl 925 010135 1 77 189400 1 109 2283 0 8 29 2 1 5 4 1 1 1 5 7 00 0 1 42 25 449 0 0 hl 查表 4 14 得 xH 0 17157 xm 0 34276 m 0 93788 由式 4 48d 2 3EI xH 0 493 0 17157EI 0 0202EI 3 2EI xm 0 492 0 34276EI 0 0825EI 4 EI m 0 49 0 93788EI 0 4596EI 5 求 a0 b0 0 由式 4 52 3 13 10 3m 3 13mm EIn N b 925 06 2554 1 0 EI 18 460 由式 4 53 mmm EIEI EI nnn MnHn a i i 3 7103 7 62 1066 5035 4 51 4803 0825 0 6 75 3 25 2 75 0 2925 0 4596 0 60202 0 6 10450825 06 4 109 75 3 25 2 75 0 2925 0 4596 06 x x 3 22222 222 2 3 22 142 3 2 14 0 由式 4 54 mmm EIEI EI nxnn HnMn i 7 2107 2 15 40 5035 4 81 180 0825 06 75 325 275 0 2925 04596 060202 06 4 1090825 0610450202 06 3 22222 2 3 22 142 32 0 6 求桩顶作用力 kN 94 564 15 40 75 3 18 460 925 0 0011 EIEI EIxbP i kN 23 509 15 40 25 2 18 460 925 0 0012 EIEI EIxbP i kN 52 453 15 40 75 0 18 460 925 0 0013 EIEI EIxbP i kN 81 397 15 40 75 0 18 460 925 0 0014 EIEI EIxbP i kN 10 342 15 40 25 2 18 460 925 0 0015 EIEI EIxbP i kN 40 286 15 40 75 3 18 460 925 0 0016 EIEI EIxbP i kN23 1815 400825 0 62 10660202 0 0302 aHi kN m54 6962 10660825 0 15 404596 0 0304 aMi Pi 564 94 509 23 453 52 397 81 342 10 286 40 2554kN N Hi 6 18 23 109 38kN H Mi Pixi 6 69 54 564 94 286 40 3 75 509 23 342 10 2 25 453 52 397 81 0 75 417 24 1044 53 376 04 41 78 1045 11kN m M 2 求桩身最大弯距及桩顶位移 在地表面处kN23 18 0 i HH kN m50 125 423 1854 69 000 lHMM i 33598 0 23 18 50 12 49 0 0 0 H M CH 查表 4 13 得 165 1 1 12 1 50303 024563 0 50303 033598 0 1 1 z 则 m378 2 49 0 165 1 max z 02382 1 15666 195198 0 50303 024563 0 50303 033598 0 15666 1 H K kN m09 3802382 1 49 0 23 18 0 max H K H M 由46 148 2949 02 25 449 0 0 hl 查表 4 12 得 95058 3 89228 7 59520 21 1111 BBAA xx 由式 4 40 mmm B EI M A EI H x xx 56 2502556 0 89228 7 1047 1 49 0 50 12 59520 21 1047 149 0 23 18 5253 23 1 11 3 552 2 1 10762 4 95058 3 1047 1 49 0 50 12 89228 7 1047 1 49 0 23 18 11 B EI M A EI H 4 4 柱子传到地面的荷载为 F 2 500kN M 560kN m Q 50kN 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打入桩 桩的断面为 30 30cm 桩长为 11 4m 桩尖打入黄色粉质粘土内 3m 承台底面在地面下 1 2m 处 见图 4 43 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资料如表 4 17 所示 试进行下列计算 图 4 43 习题 4 4 图 1 初步确定桩数及承台平面尺寸 2 进行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3 计算桩基沉降 表 4 17 工程地质资料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厚度 m 重度 kN m3 含水率 w 液限 wL 塑限 wP 孔隙比 e 压缩系数 a1 2 MPa 1 粘聚力 ck kPa 内摩擦角 k 1粘 土2 018 241 048 023 01 090 492118 2淤 泥7 517 147 039 021 01 550 96148 3粉质粘土未穿透19 626 732 717 70 750 251820 解解 从表 4 2 中查得 pk 2200kPa 从表 4 1 查得 层土 IL 0 72 sk 60kPa 层土 sk 20kPa 层土 IL 0 60 sk 65kPa 1 单桩承载力确定 不考虑承台效应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 Qsk Qpk 4 0 3 60 0 8 20 7 5 65 3 0 2200 0 32 471 6 198 0 669 6kN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kN K Q R uk a 8 334 2 6 669 2 桩数确定及桩平面布置 初定桩数为 取 n 9 根96 8 8 334 2500 2 1 R GF n 由题知 钢筋混凝土打入桩 属挤土桩 桩的断面为 30 30cm 因此 查表 4 15 可知 桩的最小中心距为 4 5d 4 5 1 5m 2 3 04 桩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图所示 3 单桩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为 Gk G D A 20 1 2 3 62 311 0 kN 群桩中单桩的平均受力为 kN Ra 334 8 kN 3 312 9 0 311 0 2500 kk n GF N 群桩中单桩最大受力为 2 max k max i yk k k x xM n GF N kN0 4 243 2 max min i yk kk k x xM n GF N 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4 桩基沉降计算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推荐的方法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推荐的方法称作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适用于桩中心距小于或等 于 6 倍桩径的桩基 它不考虑桩基侧面应力扩散作用 将承台视作直接作用在桩端平面 即 实体基础的长 宽视作等同于承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