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7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7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温室效应(第2课时)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 (2分)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B . 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C .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D . 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2. (2分)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 . 分解者在生物圈的依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稳定D . 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3. (2分)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 A . 生物呼吸B . 物质燃烧C . 光合作用D . 氟利昂破坏臭氧层4. (2分)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 . 人口过快增长B . 植被遭受破坏C . 全球气温升高D . 野生生物灭绝5. (2分)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发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减轻白色污染A . B . C . D . 6. (2分)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B . 海水中溶解氧增加C . 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 . 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7. (3分)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移裁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_(填字母)生理活动。 (2)I曲线出现a点的原因是_。 二、 中档题 (共4题;共9分)8. (2分)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 A . 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 .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C . 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D . 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9. (2分)(2016金华)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 .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 . 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C . 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 . 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10. (2分)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B . 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 血液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了静脉血D . 呼吸作用是指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溶个11. (3分)用符号表示: 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_; 硝酸铵中显-3 价的氮元素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 m 个亚铁离子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5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