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始就正确 急诊抗感染诊疗思维探讨 2010 6 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至今 感染性疾病仍是全球人类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 HarrisonPrinciplesofInternalMedicine16thEdition 急诊科常见就诊病因分析 2003年 2006年急诊常见病种构成比1 N 29637 构成比 外科 n 10758 循环 n 3315 呼吸 n 5355 消化 n 3206 中毒 n 947 妇科 n 961 五官 n 1318 神经 n 3015 内科 一项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 2006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 其中包括29637例急诊病例及507例急诊死亡病例 唐锐先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7年第10期第901页 904页 急诊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呼吸 创伤 外科 疾病分列急诊死亡病因的第二和第三位1 一项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 2006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研究 其中包括29637例急诊病例及507例急诊死亡病例 唐锐先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7年第10期第901页 904页 呼吸 创伤 外科 循环 消化 中毒 猝死 自杀 死因不祥及其他 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调查显示 急诊感染或合并急性感染占急诊就诊病因的第一位1 郭树彬 张波 陈旭岩 王炜芳 尹明等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第1512页 1515页薛晓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第1118页 1121页 SolomkinJSetal ClinInfectDis 2003 37 997 1005 肺部感染CAP HAP 吸入性肺炎 AECOPD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75 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在急诊科进行初始诊断和治疗2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腹腔中空脏器穿孔 损伤 是外科常见疾病脓肿形成 腹膜炎 原发性 继发性 3 急诊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为什么要重视急诊科感染的诊治 感染病人构成最丰富 最复杂CAI的重症感染和高危人群几乎首诊急诊科真正意义上的严重感染患者 跨系统 跨科 伴有MODS 无论CAI HAI 常滞留急诊科 急诊科医师面临的挑战 面对大量社区获得性感染 分层 识别高危人群 诊断和排除诊断面对大量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AI 识别严重感染 分期 推断耐药菌的可能性如何合理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 预防用药的指征和方法 治疗用药的选择 抗感染治疗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诊断 微生物学诊断较困难缺乏局域药敏资料特殊致病菌的检测困难留送标本不当和解读报告困难认识误区 重症感染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耐药菌感染疾病诊断不清或延迟 抗感染治疗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治疗 预防用药混乱忽视社区获得性感染中非典型菌 病毒及混合感染问题 滥用抗生素静脉用药比例过高或从不序贯口服复杂问题简单化 忽视方案个体化面对危重病人的严重感染犹豫不决 延迟治疗普遍 或升阶梯 或盲目频繁更换治疗方案 急性社区获得性感染的诊断思路与治疗原则 一开始就正确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诊断与排除诊断第二步推断可能的病原菌第三步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第四步初始经验治疗第五步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是否感染 病原学诊断经验性诊断 病原学诊断 细菌需氧G 球菌需氧G 杆菌厌氧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原虫 感染地点 社区或医院病程 感染部位 宿主情况 细菌学资料等 经验性诊断 美国CunhaBA MedClinNorthAm2001 85 1 43 临床肺炎 X线确认 无肺外表现 肺外表现 典型细菌性肺炎 动物接触史 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A组链球菌吸入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 鹦鹉热Q热土拉菌 相对缓脉 相对缓脉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军团菌 土拉菌病 兔咬热 鹦鹉热Q热 肺炎临床诊断路径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诊断与排除诊断第二步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典型菌 非典型病原体 厌氧菌 病毒 混合感染 细菌 细菌 细菌 非典型病原体 其它掌握致病菌的耐药状况第三步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第四步初始经验治疗第五步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多个国家和地区CAP的病因学调查结果 张劲农主编 循证呼吸病治疗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 非典型病原体占有重要地位 全球非典型病原菌发生率总体为22 1 欧洲 21 美国 22 加拿大 22 拉丁美洲 21 亚洲 23 5 2 非洲 20 ForestW Aetal AmJRespirCritCareMed 2007 175 1086 1093 NgeowYFetal InterJInfectDis 2005 9 144 153 N 4337 AECOPD与早发性HAP流行病学 ObajiSethi DrugsandAging 2001 18 1 11 流感嗜血杆菌是AECOPD最常见的病原菌1 早发性HAP的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流行病学 SolomkinJSetal Intra abdominalinfections In SchwartzSI ShiresGT SpencerFC etal PrinciplesofSurgery 7thed NewYork McGraw HillBookCo 1999 1541 42 702例腹腔内感染患者不同细菌的发病率1 致病菌耐药性的评估 耐药性数据来源于流行病学资料关注细菌耐药性变迁的趋势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仍然呈增加趋势 并与 内酰胺类存在交叉耐药我国大环内酯对肺炎链球菌耐药性超过70 我国已有耐大环内酯肺炎支原体临床株报道 并呈高度耐药趋势 2009 1 YangLiuetal ANTIMICROBIALAGENTSANDCHEMOTHERAPY May2009 p 2160 2162 肺炎支原体耐药现象严重 呈蔓延趋势 19681999200020022003200520062007 1968年报道首次分离出耐大环内酯肺炎支原体 1999年日本首次发现耐红霉素肺炎支原体 2005年中国首次发现耐红霉素肺炎支原体 2007年法国出现肺炎支原体耐药株 日本2000 2003年分离的76离肺炎支原体中13株为耐药株 2002 2006年日本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耐药情况日趋严重 尚无文献报道对四环素和喹诺酮耐药的肺炎支原体临床株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诊断与排除诊断第二步推断可能的病原菌第三步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第四步初始经验治疗第五步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临床常用评估患者病情的评分标准 联合使用PSI与CUBR 65评价标准的优势社区医院或门急诊医生可采用CUBR 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CAP患者病情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参考PSI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FineMJetal NEnglJMed 1997 336 243 250 NeillAMetal Thorax 1996 51 1010 1016 LimWSetal Thorax 2003 58 377 382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诊断与排除诊断第二步推断可能的病原菌第三步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第四步初始经验治疗第五步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初始经验治疗的考虑 一旦怀疑存在严重感染 立即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选择的抗生素要确保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不要保留广谱抗生素为最后选择 早期使用抗生素对预后的影响 对18 209例胸片确诊为肺炎的年龄 65岁的医保患者进行一项国际性 随机抽样的回顾性研究预后取决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住院死亡率30天死亡率住院中位数超过5天的患者比率 30天再次住院率 HouckPMetal ArchInternMed2004 164 637 44 早期使用抗生素对预后的影响 HouckPMetal ArchInternMed2004 164 637 44 多变量分析筛选出的与病死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LeroyO IntensiveCareMed1995 21 24 31 有效的初始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对危险度 严重感染患者不恰当的初始治疗增加了死亡率 0 20 40 60 80 100 Luna 1997 Ibrahim 2000 Kollef 1998 Harbarth 2003 Rello 1997 Alvarez Lerma 1996 恰当的初始治疗 不恰当的初始治疗 Mortality Valles 2003 指感染相关的死亡率 Alvarez LermaFetal IntensiveCareMed1996 22 387 394RelloJetal AmJRespirCritCareMed1997 156 196 200 HarbarthSetal AmJMed2003 115 529 535KollefMHetal Chest1998 113 412 420 IbrahimEHatal Chest2000 118 146 155LunaCMetal Chest1997 111 676 685 VallesJetal Chest2003 123 1615 1624 正确选择初始经验感染治疗方案 充分掌握抗菌药物特性抗菌谱 体外活性 组织穿透性 内酰胺药物的选择 必须联合大环内酯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用法和剂量评估抗菌药物安全性其它 常见抗菌药物抗菌机制与抗菌谱 对多数菌敏感 O 对多数菌临床无效或不敏感 尚无资料 喹诺酮的组织穿透力 1 ZhanelGGetal Drugs 2002 62 1 13 59 2 桑福德 热病 指南2008年第38版3 WagenlehnerFMetal JChemother 2006Oct 18 5 485 9 4 WagenlehnerFMetal IntJAntimicrobAgents 2008Jan 31 1 21 65 莫西沙星国外说明书6 KyriakiKanellakopoulou etal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861 6 1328 1331 a组织 血清的比值或组织液 血清的比值 喹诺酮的组织穿透力 1 ZhanelGGetal Drugs 2002 62 1 13 59 2 桑福德 热病 指南2008年第38版3 WagenlehnerFMetal JChemother 2006Oct 18 5 485 9 4 WagenlehnerFMetal IntJAntimicrobAgents 2008Jan 31 1 21 65 莫西沙星国外说明书6 KyriakiKanellakopoulou etal 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861 6 1328 1331 a组织 血清的比值或组织液 血清的比值 依从指南可以降低治疗失败和死亡率 治疗失败率 死亡率 MenendezRetal AJRCCM2005 757 62 P 0 03 P 0 008 国外指南对氟喹诺酮的推荐 既往3月使用过抗菌药物 在我国指南对氟喹诺酮的推荐 初始氟喹诺酮经验性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内酰胺类 内酰胺抑制剂 大环内酯类 77 氨基糖甘类 其它抗生素 21 无抗假单胞活性的3代头孢 无抗假单胞活性的3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 2代头孢 大环内酯类 29 氟喹诺酮类 36 Gleasonetal ArchInternMed 1999 159 2562 2572 一项对12945例老年CAP住院患者研究 分析入院初始抗菌药物选择与30天病死率的关系 初始应用的 抗生素 总例数 n 12 945 三代头孢菌素 1 0 1 0 1 0 二代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 0 71 0 78 0 49 三代头孢菌素 大环内酯类 0 74 0 66 0 95 氟喹诺酮类 0 64 0 64 0 64 患者来源 GleasonetalArchInternMed1999 159 2562 95 CI 0 43 0 94 初始氟喹诺酮经验性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30天的死亡率 常见抗感染药物主要不良反应 汪复等 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QDVSBID KardasP JAppliedRes 2003 3 201 206 64 9 35 1 97 6 2 4 QD BID P 00001 急诊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思路 第一步诊断与排除诊断第二步推断可能的病原菌第三步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第四步初始经验治疗第五步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初始经验治疗的评价和处理 治疗72h疗效评价患者一般状况 生化检查 胸片等临床与病原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培养出的细菌是否致病菌报告耐药 临床是否耐药治疗无反应的分析诊断是否正确 致病菌及耐药性评估是否正确 抗感染治疗方案是否合理 抗菌药物剂量 疗程是否合适 临床事实最重要 急诊抗感染治疗成功 及时准确识别感染 诊断问题 正确留送各种微生物标本制定初始经验性治疗方案正确开始经验性治疗避免延迟治疗尽早转为目标治疗 1 幽门螺杆菌 常用 阿莫西林 灭滴灵 铋剂或质子泵最新 新大环内酯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灭滴灵 铋剂或质子泵 2 胆道感染药选 I代头孢 甲替硝唑 喹诺酮 甲替硝唑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族替补 III代头孢 甲替硝唑 专科感染 3 恙虫病首选 多西环素 强力霉素 喹诺酮类 氯霉素次选 四环素米诺环素 二甲胺四环素 美满霉素 4 伤寒首选 喹诺酮类次选 氨苄西林 舒巴坦 氯霉素 复方新诺明 阿米卡星 三代头孢 亚胺培南 专科感染 5 痢疾首选 喹诺酮类 黄连素0 3 3 日 思密达1 2包 3 日 替补 氯霉素 广谱青霉素 II III代头孢 6 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 首选 青霉素800 1200万u d 严重的2000万u d如青霉素过敏 次选 氯霉素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专科感染 7 钧端螺旋体青霉素 注意赫氏反应 8 孕妇首选 青霉素类次选 头孢类 专科感染 厌氧菌首选 克林霉素 青霉素 甲硝唑 青霉素 替硝唑次选 氟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 氯霉素 氯林可霉素 头孢西丁 拉氧头孢亚胺培南 大环内酯类 厌氧球菌 四环素 放线菌 万古霉素 难辨梭状杆菌 专科感染 10 巨细胞病毒首选 更昔洛韦 静脉免疫球蛋白 IVIG 或巨细胞病毒高免疫球蛋白 或加胸腺肽 替代 磷甲酸钠可代替更昔洛韦 11 卡氏孢子虫首选 复方新诺明替代 喷他眯 氨苯砜 专科感染 12 嗜麦芽假单胞菌复方新诺明 多西环素 新一代氟喹诺酮 13 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 氟喹诺酮 四环素类 14 衣原体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利福平 专科感染 1 G 第3代头孢的过度使用 使G 活跃 1 MRSA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首选 万古毒素 替考拉宁可加利福平 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2 VR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首选替考拉宁 3 PRSP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ISP 青霉素中介 中敏 青霉素仍可首选 加大剂量或选3代头孢 PRSP 青霉素耐药 3代头孢 万古霉素 耐药菌感染 2 AmpC 产AmpC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AmpC酶是染色体介导的 多存在于G 杆菌的肠杆菌属中 尤其是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弗L劳地枸缘酸杆菌 粘质沙雷菌中 对头霉素 I II III代头孢 青霉素 氨曲南 内酰胺 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AmpC酶与ESBL的区别 AmpC酶与ESBL都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但ESBL S对头霉素和 内酰胺 内胺酶抑制剂也敏感 对4代头孢大多数不敏感 而AmpC酶对头霉素和 内酰胺 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敏感 对4代头孢敏感 耐药菌感染 Walther Rasmussen J Can J Microbiol 2004 50 137 3 不同酶抑制剂对CTX M的抑制活性 一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拓展应用1 非感染性疾病 1 冠心病 2 骨髓瘤 3 哮喘 4 细菌性血管 5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BOOP 6 肺大疱 7 老年便秘 8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9 痤疮 10 牛皮癣 11 恶性胸水 12 牙周病 13 前列腺炎 14 淋病 15 疟疾 抗感染治疗的几个特殊问题 2 感染性疾病 1 细菌性血管瘤 2 细菌性痢疾 3 幽门螺杆菌 4 伤寒 5 L型细菌 6 立克次体 7 弓形虫病 8 分支杆菌 9 军团菌 10 鹦鹉热衣原体 一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拓展应用 抗生素导致释放内毒素 最少 氨基苷类较多 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内酰胺类中 最少 泰能最多 氨曲南 头孢他啶等3代头孢青霉素 细菌释放内毒素 最多 脑膜炎双球菌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二 抗生素诱导G 细菌内毒素的释放 抗生素 释放 G 作用 内毒素 TNF IL 6 SIRS DIC广泛内皮损害 诱发 感染性脓毒症休克和MODS MOF 等 G 菌有外膜 脂多糖构成 生物膜 甘油磷脂组成 易形成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藻酸盐是的重要基础 生物膜形成是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困难的原因之一 治疗 体外用14元环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15元环 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 联合应用环丙沙星 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 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有效 方法 长期 3个月 小剂量 如克拉霉素0 252 日 或阿奇霉素0 252 日 三 细菌的生物膜 生物被膜的形成 生物被膜 Biofilm 细菌为适应恶劣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长方式 由下列结构共同形成的膜样结构1由胞外多糖复合物 藻酸盐 鞭毛IV型菌毛 FivestagesofbiofilmdevelopmentinPseudomonasaeruginosa EachnumberinthegraphicrepresentsthenumberofthecorrespondingphotomicrographofanactualP aeruginosabiofilmGraphicandphotosbyPegDirckxandDavidDavies 李鸿雁等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4 3 190 19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与生物被膜的关系1 胞外多糖复合物 藻酸盐 阻止 妨碍抗生素渗入生物被膜 致细菌周围药物浓度较低 达不到有效杀菌浓度含有较高浓度 使抗生素无法作用于菌体的降解酶 铜绿假单胞菌可免受抗菌药物的破坏 成为亚休眠状态 导致反复感染 难以治愈铜绿假单胞菌在BF的保护下易开启突变耐药基因 成为难以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株 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李鸿雁等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4 3 190 19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与生物被膜的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通过蹭行运动聚集 形成生物被膜 鞭毛和 型菌毛可形成蹭行运动 有助于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并形成集落 生物被膜1 铜绿假单胞菌2 WozniakDJetal Chest 2004 125 62s 69s DaveyMEetal Mol Biotechnol 2000 64 847 867 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临床危害1 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被膜后永久性定植于肺组织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部 由于生物被膜的保护 即使反复使用大剂量抗菌药仍不能完全清除 导致慢性持续性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被膜后易黏附在气管插管的表面 继而扩散到机械通气的肺部 包含大量菌落的被膜催片脱落进入下呼吸道 成为VAP持续的病原灶气管插管内外壁生物被膜的感染率可高达90 气管插管内外壁分离出的病原菌与VAP病原菌相同 呼吸道生物被膜病 气管插管生物被膜与呼吸性相关肺炎 李鸿雁等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4 3 190 192 定义 当微生物与抗生素短时间接触后 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仍能维持一段时间 称为抗生素后效应 PAE 可产生较长的PAE 药物氨基苷类 2类 大环内酯类 3类 四环素类 3类 氯霉素类 3类 甲氧苄氨嘧啶 4类 喹诺酮类 1类 喹诺酮类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对G 球菌产生较长的PAE G 杆菌产生很短的PAE G 杆菌 2 3 4类PAE长 1类PAE短 注意 PAE和半衰期长的抗生素每日给药1次 四 抗生素后效应 PAE 五 给药方式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中级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物联网高级职位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世界地图教学课件
- 2025年酒店管理实习生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电击伤急诊科处理
- 电催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初入金融行业人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血透护理教案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门脉高压病人护理
- 公司介绍-校园招聘-北汽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 含答案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GB/T 16886.18-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
- 果子店漫社-动漫节
- 培训-011亚马逊物流及仓储
- 低压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预报基础知识收集整理
- 《一站到底》答题库大全之一(共800题)
- 最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 列车自动清洗机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