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2题;共6分)1. (4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草长莺飞的三月,碧空如洗,芳草如yn_ , 燕子捎来春的问候,丝丝青柳身姿轻摇,殷_红桃花细腻而多情,孩童的风筝直上云xio_。放眼云水间,心绪悠悠,采一瓣花香,沐一场春雨,守候一份淡然与恬_静的心情。2. (2分)找出错字并改正倘开 残缺不全 管材 倾盆大雨_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_ , 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 , _。”把赵师秀约客默写出来。_ , _。_ , _。三、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A . 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B . 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C . 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D .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B . 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C . 里海萎缩很大程度上是附近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得流入里海的河流进行了改道或者水量减少。D .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6. (2分)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A . 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B .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C . 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D . 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7. (3分)说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000年,文昌市的执法人员在一次打击活动中,从密林深处的一个非法买卖珊瑚礁的集散地,当场查获20吨白花花的形态各异的珊瑚礁。_整个海南省的珊瑚礁被破坏的面积已达80%。该省的珊瑚礁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60%。_人们看到,文昌市的海岸线已被海水抽打得如锯齿般。_8. (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小满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采用_(说明顺序)依次介绍了小满的时间、_、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_。 (2)文章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指出它的作用。 (3)请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进行赏析。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4)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知识的介绍,说说“二十四节气”申报成功的原因。 9.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人口与环境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经有二三百万年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是很缓慢的。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起来。目前,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据统计,199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53亿。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口的基本相似(如图)。以解放后为例, , 翻了一番还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这些资源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取。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就拿耕地来说,耕地上生产的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然而人类所拥有的耕地现状却不容乐观。地球表面的陆地大约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而耕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1%左右,并且可供开垦而尚未开垦的耕地已不多。与其他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用地,再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因素,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据计,1951年,我国耕地有108亿公顷,人均耕地019公顷。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下降到099亿公顷,人均耕地也只有0.10公顷了。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地增长下去,我国人多地少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 , 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甲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乙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丙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丁可见,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地发展。(1)给第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失调_沟壑_(2)根据第段上下文,选取图表中有关数据,将_中的句子补写出来。(3)第段划线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说明_(5)简要概括第一部分(至段)的大意。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填空。在狗猫鼠中,“我”最初仇猫的原因是_;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_。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_和_。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小題。【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哀荣利。好读书不求法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喈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成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倪之营孙也。祖茂,武吕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颗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荷而往,潜亦无所梓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 列传第六十四)【注】大司马:官名。祖:祖父。适:满足。融然:和悦的样子。畜:通“蓄”。徽:系琴弦的绳子。(1)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 因以为号焉 为乡邻之所贵B . 环堵萧然 则大适融然C . 或置酒而招之 或载酒肴而往D . 无怀氏之民欤 高卧北窗之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成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甲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B . 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C .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D . 甲文字里行问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么文则以“为乡邻之所员”道出人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4)试结合两文简要分析各侧重表现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有人说,教育就是当你离开母校后,除了知识以外剩下的东西。三年初中生活,母校一定会为你留下什么。毕业在即,请以“致母校的封信”为题,写一封信,感谢母校留给你的远比知识更为珍贵的礼物。要求:注意写出真情实感,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套做,不得抄袭;统一以“文华”为写信人,信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阅读古典诗词,常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人生活的启迪。请从上面这首诗中,任选一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和想象,或写景寄情,或议论抒怀,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所选诗句,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套做,不得抄袭;文中的人名、地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